分享

对象性活动、对象亿活动与实践的区别

 越秀区桂花岗 2012-12-05
对象性活动、对象亿活动与实践的区别
王学川
关于对象性活动、对象化活动、实践三个概念,
近义词来使用.. 虽有少数论者提及它们内涵有所不向
格意义上说, 这三个概念是有原则区别的、
国内论者通常不加以区分, 作为同义或
, 但也没有细加甄别.. 笔者认为, 从严
一、对象性活动与对象化活动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 十分频繁地使用了“对象性” 和“对象化” 这两个概念, 有
时甚至在一句话中同时出现。例如, 马克思说.. “ 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
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一切对象对他
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吻许多论者因而以为“对象性” 与“ 对象化” 是同义的, 其实
并不然。
对象性, 是任何客观事物都具有的普遍属性.. 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事物, 它总是与周围
其他事物处于互为对象的关系之中.. 一则自身之外必有对象, 二则它是另一物的对象。我们
把这种任何客观事物都具有的互为对象的普遍属性, 称为对象性。
而所谓对象化, 则与此不
同, 它的内涌在对象性概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规定.. 一则是指任何客观事物 从自然界
到人类! 都互为对象的存在物. 二则是特指人类及其实践本质的根本属性, 因为自从人类诞
生后, 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对象性存在物超越了一般的对象性存在物, 具有了能够对自己的
“对象” 进行“化” 劳动! 的能力, 使对象在这一“化” 的过程和作用下改变其自然存在形
态和性质。因此, 对象化已不再是泛指任何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 其内涵已有了严格的
限制, 只适用于人类及其活动。
同理, 对象性活动与对象化活动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价值论和发生学两个方面来分
别加以考察。
从价值论角度看, 对象性活动与对象化活动在以下三点上具有不同特征..
# ! 是否具有活动的内在尺度.. 自觉目的性 价值目标!
对象性活动是指在物与物、
生物之间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的或生物的相互作用, 它
是一种随机或本能的运动形式。即使象黑猩猩那样的高等动物, 其活动也还是受生物学的直
接肉体需要的支配。因而.. 一般客观事物没有也没必要以自觉目的性 价值目标! 作为活动
的出发点和驱动力, 换言之, 自觉目的性 价值目标! 并不是对象性活动的内在规定和必要
条件。
而对象化活动则不同, 因为当人类介入
、参与客观世界中物与物之间相互作用过程时,
就必然会使物、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人类的活动一方面仍要遵循对象的物理化
学的和生物的运动规律, 另一方面则要使对象经过人类有目的的“ 化” 劳动! 的作用, 改变
. %

其自在的性质, 而具有了属人的性质.. 这种“ 化” 的过程和作用, 是离不开自觉目的性 价
值目标! 的。
人对这种目的的自觉意识, 能动地指导着人的整个活动过程, 成为活动过程不
可分割的内在要素。人的自觉目的性根源于人的需要, 是被人意识到了的需要和所需要的对
象的统一。实际上, 活动目的就是人在活动中要实现的价值目标。不具备自觉目的性 价值
目标!
, 活动就仅仅是一般客观事物 物、生物! 之间所进行的自发的对象性活动, 而不属于
人类的对象化活动。
& ! 是否具有活动中介.. 工具 价值手段!
黑格尔曾把发明和利用工具看作是“ 理性的机巧’, .. 。工具是人类的自觉目的性物化的产
物。物与物、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一种直接的不需要工具作为中介的运动形式, 因而一
般的对象性活动是没有工具来联结活动者与对象的。即使象现代黑猩猩那样已具有高度“ 动
物智能” , 其生命活动也主要依赖自身肉体器官直接地作用于对象, 虽然偶尔能加工和使用一
下“工具” , 但最多也只能使用躯体器官对自然物进行一定的加工, 而永远做不到通过操作躯
体之外的某一物体对另一物体进行加工, 以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工具
。因而, 严格来说,
创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所特有的, 其他动物都不具有。
对象化活动则不同, 它根本离不开工
具的制造和使用
。工具是直接与目的性相关的, 有了工具, 人类才具有施之于“ 对象” 达到
“化甲之目的的手段

工具的本质属性是作为有目的的活动的“ 传导物”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必然造成活动的目的和手段相分离, 这种分离在实际上使活动主体摆脱了与外部自然界仅仅
进行直接相互作用的局限
..
工具可分为物质工具和思维工具两大类, 对于人类的对象化活动
来说, 它们都是须臾不可缺少的。
! . 是否具有创造性活动成果# 价值物
上面第 .. ‘%. 两点主要涉及活动主体, 此点则主要涉及活动客体。从活动结果来看,
一般的对象性活动并没有产生出任何创造性成果 物质产品、精神产品. 。这一点, 对于物与
物之间的随机相互作用来说固不待言, 即使对一般动物来说, 它们的活动对周围自然界的作
用及其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
例如, 动物的攫取
、寻找和吞食食物的活动, 都是对对象的纯
粹否定, 直接享用或同化, 并不因此产生出别的新的对象。
这是由于对象性活动不具有自觉
目的性的介入, 因而其活动对象仅仅受一种纯悴自然原因的作用, 其活动结果虽然是合规律
性的, 但仍是一般自然物, 而不同于人类创造的价值物。对象化活动的结果则不同。
由于自
觉目的性的介入, 因而其活动对象既受自然原因也受人的原因 目的. 的作用, 其活动结果
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是双重原因共生的产物。’
对象化活动的结果, 是活动对象按人类的
要求改变它的自然存在形态和性质, 成为满足人类自身某种需要的东西, 因而它已从一种一
般自然物转化为价值物
..
这种价值物, 是人的作品和现实, 其实质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
中的凝结和物化。
其次, 从发生学角度看, 对象性活动与对象化活动在活动方式的发展进程中虽然具有密
切的内在关联, 但还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
..
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发生的时间上有先后之分, 而
且在活动的性质和水平上也有高低之别。
具体表现在#
& . 对象性活动是对象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对象化活动则是对象性活动的升华和超越

人类的对象化活动是由一般动物的对象性活动进化而来的
。在人类起源, 对象化活动出
现之前, 本来自然界早已存在着物与物、生物之间的对象性活动, 它是人类对象化活动赖以
发生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
这种对象性活动, 这里主要指处于旧石器时代之前的前人类的
. (

对象性活动, 即马克思称为“ 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 。它一旦被介入了人的自觉目
的性和工具, 就改变了它原来的动物本能活动的特征而具有了创造性或价值性的特征, 从而
转变和上升为对象化活动.. 这一转变在自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千万年的漫长岁月
。人类真
正意义上的制造和使用工具大约是在三百万年前开始的, 从此之后, 对象化活动就渐渐上升
为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 充分体现着人类的创造性本质.. 需要说明的是, 对象化活动产生之
后, 并不是就完全抛弃了对象性活动, 而是一种扬弃, 把对象性活动包容于自己的本质规定
之中..
&! 对象性活动是主体发生的必要基础和根本动力, 而对象化活动则是主体形成的根本
标志之一和主体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前所述, 对象性活动尚不具有自觉目的性、工具和创造性活动成果, 因而其活动发出
者还不是作为主体的人类, 而只是前人类。前人类正是依靠这种对象性活动作为根本动力, 促
使了作为主体的人类的形成。
在前人类的对象性活动向人类的对象化活动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既发生了一般动物有机生命体所共同具有的需要状态向人类所特有的自觉目的性的转变, 又
发生了以天然物作为工具的状况向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状况转变, 从而发生了使作为活动对象
的一般自然物向“ 为我所需” 的价值物的转变。
不仅如此, 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的结果还导致..
一方面人类能够有效地改变对象物, 在对象物上深深地打上人类意志的印记, 另一方面“ 当
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 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他使自身
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 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
) 因此, 马克思才认
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
来建造。当人类活动同时具有了双重尺度, 即由“ 对象的性质” 所决定的外在尺度和由“ 人
的本质力量的性质” 所决定的自漪内在尺度时, 人同自身的关系也成为了对象化的关系, 人
自身开始二重化, 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只有在这时, 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才形成了。
因而, 对
象化活动是主体形成的根本标志
。从此之后, 对象化活动也就成了主体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
主体实现全面
、自由、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实践与对象化活动
在国内许多文章中, 通常对实践与对象化活动也是不作区分的, 其实这并不确切。
实践和对象化活动, 同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的范畴, 就这个意义而言, 它们有着密切
的内在联系。但是, 间题在于, 它们的内涵并不完全重合, 所谓实践是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
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所谓对象化活动则是指人类在对象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活动。它们
的差别不仅仅在于侧重点的不同, 而在于二者具有不能相互包容的交叉关系, 具体表现为#
·
.. 对象化活动并不能为实践的内涵所全面地概括。
对象化活动是就人类整个活动系统而言的, 换言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具有对象化的本
质属性和特征, 这是人类活动不同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所在。众所周知, 主体与客体的吴
系是多方面

多层次的, 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审美关系、交往关系等等, 人
类的活动也可以相应地分成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价值活动、审美活动、交往活动等等。应
当肯定, 在上述的所有关系和活动中都具有对象化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我们可以说, 对象化
是实践的一个本质属性和特征, 同时也可以说, 对象化是认识、价值、审美和交往活动的+
.,

个本质特征和属性

实践、认识、价值、审美
、交往活动等等, 都不过是人类完整的对象化
活动的不同方面, 尽管实践是人类对象化活动的首要的基本的形式.. 实践仅仅是物质对象的
被改造, 而对象化活动的成果既是物质性的又是精神性的
。例如, 当我们涉及认识领域内的
对象化活动时, 其特点就不同于实践领域内的对象化,

而仅仅表现为一种观念的对象化或意
识构造活动的对象化。其活动方式主要是构想,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建筑师在房屋建成以前,
就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即在实践之前, 他已在头脑中通过构想而进行了观念的对
象化。同理, 当我们涉及审美领域内的对象化活动时, 其特点就表现为主体审美情感的对象
化。总之, 既然对象化活动可以泛指人类整个活动系统, 那么它的内涵就不可能为实践的内
涵所完全涵盖..
& ! 实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象化。
对象化是指主体把自己的本质力量“ 化” 于对象, 使对象成为主体自己的作品和现实, 它
主要表现为对对象的占有和支配
。就这个意义上说, 对象化与人化的涵义大体相当。然而, 间
题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还同时存在着非对象化的一面, 它是对象化的孪生兄弟, 主要表现为
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所奴役

对象化并不直接等于异化, 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对象化向自己相
反的方面的转化才表现为异化。
马克思曾指出.. “ 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 在一定
社会条件下, “ 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 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
奴役, 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 他还特别详细地考察了“ 对象即工人的产品在对象化中的异
化峋向题。
因而, 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把异化等同于对象化的观点, 指出黑格尔犯了
把对象化看成就是精神实体的自我外化、异化的错误。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失足之处在于
“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 而没有看到它的消极方面”. 。在这里, 劳动的积极方面就是对象
化, 消极方面就是非对象化。
因此, 实践是一个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相统一的完整过程, 是能
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是对象人化和人对象化的统一。
既然对象化概念并不包含实践的非对
象化方面的属性和特征, 那么实践的内涵就不可能为对象化活动的内涵所完全涵盖

显然, 实践只是对象化活动的基本形式, 而不是全部活动, 对象化只是实践的一个本质
属性和特征, 而不是其全部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因此, 二者是一种相互交叉关系, 并不完全
等值或同义。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 即对二者相重合的那一部分而言, 才具有相同的涵义
..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对象性活动、对象化活动与实践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特征是不同
的。区分它们的意义在于# 一是有助于深入认识人类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 从而
为研究主体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是有助于深入把握实践及其本质, 从而为当前有关实践问题
的讨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0 )
黑格尔
马克思
马克恩《.1 ..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2 1 3 年版, 第1% 、.1 、.2 、.%4 页。
《小逻辑》第!叭页..
《资本论》第. 卷, 第%4. 一%4% 页..
作者单位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 资任编辑刘龙伏
..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