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膝属

 chh71 2012-12-06

牛膝属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土牛膝  
土牛膝

牛膝属,为苋科粗壮草本植物,分布于两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种,分布极广,其中牛膝A. bidentata Bl.和土牛膝A. aspera L. 2种,均入药。

界:植物界
科:苋科
属:牛膝属
分布区域:两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属拉丁名:Achyranthes
引种状况:非引种
分布量:世界15种;中国3种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牛膝属植物牛膝

  牛膝属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L. 牛膝属,苋科,粗壮草本;叶对生;花两性,为单生或分枝的穗状花序,花后下反苞片和小苞片刺状;花被片4或5;花丝基部合生;退化雄蕊与雄蕊互生,四方形,有齿或有睫毛;子房长椭圆形,有胚珠1颗;果为一长椭圆形或阔卵形的胞果,内有种子1粒,和花萼及小苞片同时脱落。 [1]

编辑本段生态特征

  
牛膝属

  牛膝属

牛膝属植物牛膝粗壮草本;叶对生;花两性,为单生或分枝的穗状花序,花后下反苞片和小苞片刺状;花被片4或5;花丝基部合生;退化雄蕊与雄蕊互生,四方形,有齿或有睫毛;子房长椭圆形,有胚珠1颗;果为一长椭圆形或阔卵形的胞果,内有种子1粒,和花萼及小苞片同时脱落。
  牛膝属,多年生草本,稀亚灌木。茎具明显的节,枝对生。叶对生;叶片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全缘,具柄。花集成细长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在开放后期反折而贴近于花序轴。花两性,单生于干膜质宿存苞片基部,并具2小苞片;小苞片具1长刺,基部加厚,两旁各具1短膜质翅;花被片4~5,干膜质,顶端具芒尖,花后变硬,包住果实;雄蕊5枚,少4枚或2枚,远短于花被片,花丝基部连合成一短杯;子房长椭圆形,1室,1胚珠,花柱丝状,宿存,柱头头状。胞果卵状长圆形或卵形,不开裂。世界约15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中国3种;河南郑州1种。[2]

编辑本段生境分布

  牛膝属分布于两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3种,分布极广,其中牛膝A. bidentata Bl.和土牛膝A. aspera L. 2种,均入药。[1]

编辑本段种类

怀牛膝

  中国产3种,均为药用。主用根部,其中药材商品称为怀牛膝,系牛膝栽培品种的根。其主要成分为皂苷及甾类化合物:促脱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甾酮(inokosterone),并含葡萄糖醛酸和多种钾盐及粘液汁。生用散瘀血、消痈肿;酒制补肝肾、强筋骨。本植物野生品种的根,药材名为土牛膝。其成分和功效同怀牛膝。

牛膝属植物

牛膝属植物(5张)

土牛膝

  
土牛膝

  土牛膝

土牛膝同属植物土牛膝根的药材名称也称为土牛膝,[3]全草名为倒扣草(广东)。植株外形与牛膝相似。区别主要在于小苞片两侧有全缘的薄膜质翅和退化雄蕊顶端截状或细圆齿状、有具分枝流苏状的长缘毛。根含皂苷,苷元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C30H48O5)。另含有甜菜碱、糖类、粘液质及钾盐。种子也含皂苷,水解生成齐墩果酸和几种糖类。全草含促脱皮甾酮。性微苦、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

柳叶牛膝

  柳叶牛膝的根,药材名称也称为土牛膝或红牛膝。[4]味微苦麻。全株含促脱皮甾酮、牛膝甾酮、红甾酮(rubrosterone)和表促脱皮甾酮(epiecdysterone)等。在陕西、四川和贵州等地也作牛膝入药。

川牛膝

  
川牛膝

  川牛膝

川牛膝中药川牛膝,为川牛膝的根,又称甜牛膝。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贵州;野生或栽培。味甜微苦。祛风湿,破血通经。根含甾类化合物:促脱皮甾酮、红甾酮和杯苋甾酮(cyosterone)。

麻牛膝

  同属植物头花杯苋的根药材名为麻牛膝,根与川牛膝类似,但较短,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锥形。味苦而麻。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金沙江一带,云南、贵州也产。不宜作川牛膝入药。

其它

  钝叶土牛膝、褐叶土牛膝、红柳叶牛膝、红叶牛膝、柳叶牛膝(原变型)、牛膝、牛膝(原变种)、少毛牛膝、土牛膝(原变种)、小叶牛膝、银毛土牛膝 [1]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