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文阅读图说结构之功能

 昵称8088609 2012-12-06

 
        推荐者言:这是一篇讲解应试技巧的绝妙文章,为学生回答结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标准。我们提醒诸位学子,务必认真阅读,仔细领会,甚至不折不扣地背诵文章要点。作者苦心经营的讲解内容与讲解方式,荟萃了语文专家的思想精华,每个阐述都是对一个结构问题的经典回答,连每句话都是试题答案所必需的。对照所有的高考结构类试题与答案,你会发现那些答案仿佛就是参照这篇文章拟定的。因此,我们隆重向诸位学子推荐这篇优秀的指导性文章。
  对高考现代文而言,考生要正确回答考题,或者说要正确地理解文章,就必须要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明白什么样的结构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对文章主旨的表达和艺术表现力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样,在回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才能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做到头脑清楚,心中有数。
  “结构”,原为建筑用语,指房屋的建造框架。“结构”用之于文章,是指文章内容的组织样式与内部构造,通常称之为谋篇布局。
  结构都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客观事物要求文章结构遵循自然,顺应物序,依从物理,水到渠成。主观认知则要求文章布局区分性质,辨明主宾,明确轻重,彰显主题。客观与主观的水乳交融,保证了结构的浑然天成,且使结构富有表现力。
  鉴赏结构可以分为两类:宏观鉴赏与微观鉴赏。
  宏观鉴赏,就是鉴赏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匀称性、严紧性、完整性与表现性。合理,是指合乎规律,顺理成章。匀称,是指分布均匀,比例和谐。严紧,是指层层相依,环环相扣。完整,是指充分完备,没有残缺。表现,是指主宾分明,主题突出。
  微观鉴赏,就是鉴赏文章局部语段在文章全局里承担的任务与发挥的功能。微观鉴赏的思维方向有四个:第一,与题目的关系;第二,与上文的关系;第三,与下文的关系;第四,段落主旨与表现效果。但是必须提醒的是:微观鉴赏的四向,是理想的模式,在具体的每篇文章里,因为语段所处的文章结构环境的不同,实际分析起来,可能缺少其中的一向或两向。
  

  



      微观鉴赏更见鉴赏者的工夫,在下面的篇幅中,我们将全力以赴地阐述这个问题。

  
  图说结构
  
  一、开头结尾
  开头与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开头如同“凤头”,漂亮精彩,起势强劲,带动后文。好的结尾犹如“豹尾”,末势不减,响亮有力,留有余味。开头的功能在定调、定位、定向,结尾的功能在定型、定性、定效。
  1.文章开头
  开头处于行文发端,鉴赏方向有三个:与题目的关系,与下文的关系,段落主旨与表现效果。但是,具体阐释应根据实际的开头方法来确定。
  文章开头方法可以分为三类:直接点题、婉转点题与形象导人。
  直接点题的特点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简洁有力。这样的开篇语段,或开宗明义,统帅全文;或概括总体,总括后文;或先叙一语,统摄后文;或指出范围、对象,明确方向;或直抒胸臆,感染读者;或就题设问,引发联想,启发思考;或交代情况,点明动机,说明背景;或诠释题目,挖掘深意,明确观点;或引述谬论,树立靶子。
  




  婉转点题的特点是起笔分为两步,首先叙述、描写“引子”,然后扣住题目。“引子”多种多样,或是诗词佳句,或是寓言典故,或是名人名言,或是生活现象,或是奇谈怪论,凡是能与题意构成合理关系的,都可成为“引子”。“引子”分正反。“正”,是指那些与题目或主旨构成相关或相似关系的“引子”,其功能是为了引出话题,巧妙点题。“反”,是指那些与题目或丰旨构成相对或相反关系的“引子”,其功能是衬托正题,突出主题,强化思想,烘托情感,加深印象。“扣题”部分则是为了进入正题,或亮出话题,点明范围;或表明观点,统帅后文;或概括一语,统摄下文。

  
  形象导入的特点是形象生动真切,不直接扣题面,但暗合题旨。这样的开篇语段,或写景壮物,渲染气氛,为文定调;或描写环境,暗示社会,交代背景;或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引人注意;或虚处落笔,表现思想,含蓄传情;或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启发思考。
  





  2.文章结尾

  结尾处于行文末端,鉴赏方向也有三个:与题目的关系,与上文的关系,段落主旨与表现效果。具体阐释也应根据实际的结尾方法来确定。
  

 



    结尾方法可以分成两类:自然了结和留有余味。

  自然了结,是顺应文章发展,自然合理的结束文章。这样的结尾,或总结全文,归纳观点;或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画龙点睛,深化主旨;或抒发情怀,引起共鸣;或号召行动,鼓舞斗志;或指明方向,远瞩前景;或提出希望,殷切诚恳,亲切自然;或给予祝愿,表达感情;或表达怀念,留下情思;或交代结局,事完而止;或结尾点题,交代动机。
  留有余味,是为了强化主旨,深化情感,加深印象,获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而采取的特殊收尾方式。这样的结尾,或绘景状物,烘托气氛,渲染情感,加深印象;或景物象征,给人启示,发人深省,意味深长;或形象特写,激人联想,深化主题,感染读者;或意在言外,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或戛然而止,留下悬念,催人思索;或以问收束,突出主题,引人深思;或描写幻梦,凭虚传神,余味无穷。
  
  二、中间行文
  
  中间行文是文章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多都集中在这个部分,内容之间的排列组合关系也多彩多姿。根据文章学家的研究,我们综合概括为这样几个类型关系,供大家学习。
  1.总说与分说
  总说与分说之间,可以构成三类关系,一个是总分关系,一个是分总关系,一个是总分总关系。“总分”关系的“总”,功能是总摄、总括或总领“分”的内容,“分”的功能是详细展开或解说“总”的内容。“分总”关系的“分”,功能是为“总”作好充分的说明或具体的铺垫,“总”的功能是总结或概括“分”的内容。“总分总”关系实际就是总分关系与分总关系的结合,只是两个“总”之间构成了呼应关系。
  




  2.并列与递进

  “并列”分为事物不同角度的并列与事物彼此之间的并列。并列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的对象,或是显在的,或是潜在的,并列各项是为了充分展开这个对象。并列前项,目的是展开描写或分论点;并列后项,则是为了丰富描写与充实论点。并列各项之间是递进关系。
  




  “递进”是指内容按照一定的次序建立的层层推进的结构关系。“递进”,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可以由轻到重,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递进”,表现为范围的逐步扩大,程度的逐渐加深,或是由物及人,由自然到社会的行文过程。

  




  3.对比与映衬

  结构的对照分为对比和映衬。类别相同的事物之间的对照构成对比,类别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对照构成映衬。对比分为正比与反比。正比,能够突出事物的共有特征,揭示普遍性的道理。反比能够突出事物的差异,显示事物的特征、本质,或显示观点的正确性,使情感态度极其鲜明。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从正面烘托事物的特征、本质,反衬是从反面烘托事物的特征、本质,二者都能深化思想感情。
  
  

  

三、前后钩连


文章为了内容的前后贯通,严谨周密,形成有机整体,内容之间经常运用过渡法,行文前后经常运用照应法,组织材料经常安排线索。
  1.过渡
  过渡,指的是上下文内容之间的衔接、转换。过渡好像段落之间的桥梁,不仅承接着上文内容,而且开启着下文内容。好的过渡能使前后语段衔接自然,使文章脉络清晰、前后连贯,使文章整体结构严谨周密、行文天衣无缝。
  




  2.照应

  照应,指的是前后文内容之间的呼应。照应可使线索连贯,头绪清楚,结构严谨,主题鲜明,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照应可以分为题目照应、首尾照应、伏笔照应。
  题目照应,就是呼应题目,目的是使文章扣题严谨。首尾照应,就是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目的是使文章结构完整。伏笔照应,就是先设伏笔,或只是给予必要性的交代,或只是给予暗示性的铺垫,而当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给予展开或明示。伏笔照应能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密,行文跌宕起伏。
  照应还可以分为反复照应、发展照应。反复照应,是指某些内容间隔性的重复。这种照应能够区分层次,加强节奏感与旋律美,而且能够突出形象或特征,有力表现思想情感,加深读者印象,渲染情调氛围。发展照应,是指某些内容在间隔性重复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延展。这种照应能够使内容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能够深化主题思想,强化情感态度。
  




  3.线索

  线索,是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文章组织材料的标志物,它能够使内容连贯、脉络清晰、层次鲜明、结构有序。线索的安排代表着作者的艺术匠心。时间线索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空间线索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人物线索是以人物行为变化、性格发展或先后见闻来组织脉络,实物线索是以某一实物来集中材料、切分内容,事件线索是以事件进程自然行文,情感线索是以情感变化来规划篇章。此外,一句话语、一个细节也都可以用来组织女章的标志物。
  





  结构是向来都受到文章学家的重视的,古代文论讲究文章“有序”。所谓“有序”,就是要行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周密。现代文章学家则要求结构坚持四个原则: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认知规律、适合文体特征与利于主题表现。的确,客观事物,要求我们的文章遵循自然,水到渠成;认知规律,要求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文体特征,要求适合文体,自成一格;而主题表现,则要求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我们曾强调,结构是主观与客观融合的产物,这是“有序”和“四个原则”的精义。尽管有人主张“文无定法”,不拘一格,但是结构还是有规可寻的,结构的鉴赏还是有章可遵的。

  以上内容就是对结构及其鉴赏规律的总结与探讨,相信会对我们高中生深入地阅读分析文章作品有所教益,对提高各类阅读题的解题能力有所帮助。
 
        知识运用与训练三则
 
        设题者言:孔子曰:“温因固而知新。”名篇佳作,百读不厌,几年下来,试卷也选用许多扛鼎之作,这里选择几篇,重新从文章的结构角度设计题型,大家可以结合前面的图例和说明,在做题的过程中仔细体会一下文章结构的重要性,相信大家会有不小的收获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2004年全国卷Ⅱ)
  老家  孙 犁
  ①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大大,有时鞋大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②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采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③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喧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④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⑤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⑥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寰巢,游于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⑦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⑧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⑨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⑩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11]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道,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12]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于,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13]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
  [14]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晨起作。闷热,小雨。
  从文章结构角度设题与解答
  1.文章①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2)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
  2.简要概括③④两段在内容与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容:两段说明不想再回家的原因,与前文构成突出,推动文章向前发展。结构:与上文的深切思乡形成强烈反差,构成悬念,吸引读者,引发思考。
  3.文章⑥⑦两段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两段追述行居无定、流落异乡的一生,表达了无限的伤感。(2)承接上段疑问,是对梦中思念故乡的原因的探求。(3)为下文表达对故乡难以割断之情的铺垫。
  4.文章⑨段,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2)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3)作者抚今追昔,描写物是人非的老家,表达了内心深沉的悲凉情绪。
  5.联系上下文,请分别说明②⑤⑧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三个自然段上承下接,相互呼应,构成了文章的情感主线。②段,承接上文的思乡梦境,下文转向对不想回家理由的追述,使前后文衔接自然。⑤段,呼应思乡的梦境,使文章回归主线,同时,利用设问,使内容转向对一生行居无定的追述。⑧段,呼应前文思乡的内容,并且总领下文思乡的内容。
  6.谈谈文章用“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这句话来结束全篇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现作者对老家房屋早晚要拆除的命运的叹息与无奈,深深感染读者。(2)戛然而止,留下悬念,催人思索。(3)深化了思乡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阅读下面散文,完成试题。(2004年福建卷)
  书  朱 湘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宇: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殊色的印章,有 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见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硃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殊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珠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泉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衷,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大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泰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红楼梦》、《水浒传》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却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丈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有的放牛,无异于庸人,然而,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领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从文章结构角度设题与解答
  1.文章首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扣题 (2)引出对书的外观的鉴赏
  2.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书主人的命运(2)作书人的命运(3)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2)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3)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4)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
  4.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2)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象;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2006年全国卷Ⅰ)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住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全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堆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地荚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于,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大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竞使馋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采香和罢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
  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原题呈现与精解
  14题:在“细心的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这道题属于解释词语,解说词语的表现力的题。第一问的答案比较牵强,学生很难形成准确的思路。第一问应该这样设问:为什么不用“听着”却用了“想着”?第二问比较合理,用“想着”,能更深刻的表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深深的品味、思考。
  答案:(1)植物生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所以用“想”比用“听”更合适。(2)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15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这道题属于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抓住“金色的光泽”、“强悍的金色”,从内容上,应可以肯定是赞美务农和农夫的。从结构上看,应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的。
  答案:“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一句,渲染了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以上是内容方面的作用);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待等内容前后呼应。(结构上的作用)。
  16题: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这道题是理解阐释句子含意的。一是说为什么是阴香,一是解释为什么没有壮怀。因为接触不到阳光,所以是阴香;因为农夫选择的接触阳光的务农生活是壮怀的,而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气和阳光无关,是一种阴柔之美。
  这道题的答案也很难做,“拟人的说法,与农夫的行动形成对比,肯定农夫的阳刚之美”,学生都很难答出。
  答案:(1)夜来香和昙花夜间开放,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抓住文章中抒情性、议论性较强的语句,从不同方面概括文章的主旨,越全面越好。
  答案: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1)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2)评价夜来香和昙花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3)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如何提高对此类阅读题的解答能力:方法(1)选编名家的散文精品,包括对作家思想、作品风格特点的概述,包括对作品主旨和写作特点的评析,包括对重点词语的解释。方法(2)掌握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如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概括主旨、鉴赏表现手法、分析文章的结构等等。
  经验教训:对名家的散文分类别进行阅读鉴赏,一周至少阅读鉴赏一篇。所写的读书笔记必须包括:作家的思想,作品的总体风格、总的写作特点。本篇散文的主旨、写作特点、难点句子的解析。
  从文章结构角度设题与解答
  1.文章首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代人物、地点,引出后文叙事。
  2.试分析“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呼应题目。(2)创设悬念,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3)引出作者疑问,向下文过渡。
  3.文章结尾引用农夫的话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谈谈用这句话作结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呼应上文的“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解答作者思想上的疑问。(2)呼应上文“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进一步明确主题。(3)画龙点睛,对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的肯定与赞美。(4)留下悬念,意味深长,让人深思。
  4.文章为什么突然引入“夜来香和昙花香”的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为了引出阳光香味的反面,使文章逻辑严紧,没有纰漏。(2)用来反衬阳光的香味,突出健康、阳刚之美,深化主题。(3)使文章脉络跌宕起伏,更加吸引读者。
  5.“我”是文章的线索,谈谈在这个线索贯穿下文章是怎样将“阳光”的意义逐步引向深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感受春日自然阳光,产生幸福感觉。(2)我观察晒谷的阳光,感受农夫利用阳光的智慧。(3)我闻到阳光的香味,感受农夫的健康生活。(4)我感悟阳光,发现嗅觉在都市里退化的结论。文章从自然到社会,从乡村到城市,逐步深入,揭示了阳光的深刻寓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