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

 豹子在雪山上飞 2012-12-07

过年

三十年前的过年,那时候我们家里都还不富足,但是年过得有味、幸福!
                  一、序  
   进入农历腊月,生活的节奏便快了起来——
   倒塌的西墙该砌了,猪圈的猪粪该起了,孩子们穿衣的棉布该加紧织了,欠西家的账该还了,东家欠的账该讨要了,凳子腿要找木匠修一修了,屋顶棚要买些麻纸裱一裱了,炕围要拿漆刷一刷了,跟谁家的误会要解释一下,跟谁家的恩怨该“一笑泯恩仇”了,跟谁家的婚事该合计合计了……
   总之,新年一到,便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一年里应该了结的事情,大家就抓紧时间去做个了结,为即将过去的一年画上一个满意的句号。
                   二、年  
   腊月二十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我们这个公社是逢一、六集会的(就是每月的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集会),农历二十一集会上的人流骤然多了起来,置办年货的人多了起来,不过不要紧,这次没置办完,还有二十六的集会,二十六是我们这里一年里最大的集会,也是买卖成交量最大的集会。二十六一过,天天逢集,集比会的规模小一些,但是还是应有尽有。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据说家家都有一个灶王爷,灶王爷每到这一天便要上天把这家人的善恶向上天做一个汇报。所以灶王爷边上的对联大都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这一天的傍晚,我们这里的农家都要用哨子面来敬献灶王爷,让灶王爷美美地吃上一回(当然哨子面在当年还是农家不常吃的美味,虽然如今算不得什么好东西,但这个吃哨子面的风俗还是被延续了下来)。有的地方用糖瓜来敬献灶王爷,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风俗。那大概是那个地方的人觉得一年里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丑事,所以便买来几个糖瓜来糊上灶王爷的嘴,以免他在天上乱说话,灶王爷或许说不成“坏话”, 但好话也说不成了!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庄户人只要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至于灶王爷想说啥就让他说去吧。
   另外,腊月二十三还有一个特别的意思——
   据说灶王爷除了向上天反映人间的善恶外,还有一个职能,就是兼做上天派到人间的户籍管理员。灶王爷这一天是专门来办理户口的(俗称“点人头”),谁家的姑娘出门(出嫁)啦,谁家的媳妇进门啦,谁家里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啦,灶王爷一一登记在案。
   所以这一天,家里的所有成员,无论万水千山,都要赶回来向灶王爷报个到。如果有没有赶得回来的,父母一定要在灶王爷面前说明,以免灶王爷的户口册子里少上一个户口——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明年会减员的,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我们小时候上学,学校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开始放寒假,让学子们回家报到。所以,腊月二十三与中秋节一样,也是一个全家人团员的好日子。一家人团聚后,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接下来的日子,年味一天比一天浓了……
   大扫除:大扫除没有专门的日子,从腊月二十四到腊月二十八之间都可以,但我们这里如果没有特殊的安排,一般都定在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早晨,大家一起动手,把屋里的家具都搬到院子里去,然后把屋子里的上上下下、旮旮旯旯都打扫一遍,再把所有的家具都抹洗一番,搬回屋里。总之,一年里没有见过阳光、动过扫帚的地方今天都要让它沾上“阳光雨露”,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扫除说起来容易,其实是很累人的活,一般从大清早就开始,傍晚才能结束。
   炸油食:大扫除完了,就该准备炸油食了。这也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大都在二十二五、二十六两天。以前的年货除了少数不得不买的东西外,大多数都是农家自备。比如说炸麻花、年糕,还有些叫不上名来的油食。
   那时候庄户人家绝少深宅大院,没有高墙分割,院墙低矮,鸡犬相闻,东家的事情瞒不了西家,西家的事情也瞒不了东家,大家就像在一个院子里。吃饭的时候每人端着一个碗,在自家的院子里就可以跟对方拉家常。轮到难得炸一回油食的时候,那香味远远地散去,整条巷子里都能闻到。
   农家炸了第一锅的油食,自己先不能吃,先在已故亲人的牌位前放上一碗。农家人饮水思源,对祖上永怀感恩之心,每每有了好吃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已经“不会吃”了的亲人们!而后就轮到左邻右舍,这时候东家的小子端了一碗新鲜的油食送到西家,西家的孩子端一碗热腾腾的油食送到东家,大家相互尝个鲜。有的时候,大人还打发孩子骑上自行车给住在外村的外公外婆送上一碗。
   供了先人,送了邻人、父母之后,一家人才开始享用美食了。
   那时候,一家五六口人,一年才分十来斤食油,一年中除了来了比较尊贵的客人,比如说媒人、亲家、未过门的媳妇、女婿等,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炸些油食。现在生活富足了,油炸食品不是那么太稀罕的东西了,也不那么可口了(呵呵,大概是转基因和地沟油的缘故吧),但这个炸油食的风俗还在延续着,不过农家人再不用自己动手去炸了,轮到过年,大家到大街上买上一箱就完事了,也不用去送东家西家的,大家都不稀罕这个。
   蒸白馍:现在大家吃的面粉里都有增白剂,蒸的馍都是白馍,所以没有“蒸白馍”这一说。但小时候,白膜是不常吃的,平时吃的大都是玉米面馍,或者是不怎么白的馍。到了过年的时候,是一定要用最白的面粉蒸一锅最白的馍的。
   馍有三种:一种是“大馄饨”,外表跟街上卖的馄饨一个样子,只是这个没有馅,而且体积大了许多。这样又白又大的馄饨是蒸给长辈们的,家里的老人每人一个,其余的就是蒸给亲戚家的长辈的。一种是“小馄饨”,比长辈们的大馄饨小一些,家里的除老人以外的所有成员每人一个。第三种是杏仁花卷,这个馍就比较黑一些了,是整个年节里的主食,为了好吃一些,就撒上杏仁、胡椒盐,抹上一层油,做成花卷模样,吃起来口味也不错的。
   因为这些馍要吃许多天,有的甚至吃到正月十五,所以一般都要蒸上一整天的。
   月尽包饺子:我们这里过春节不叫过春节,而叫过年;除夕也不叫除夕,而叫“月尽”,也就是腊月最后一天的意思。这个日子是包饺子、贴春联和贴年画的日子,从这个日子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
   我们这里都包萝卜猪肉馅的饺子,先把萝卜整成丝,而后放在锅里淖一下,用凉水浸过,匝干水分,然后剁上一些猪肉,加上葱蒜姜,撒上盐、调料面,浇上花椒油,香喷喷的萝卜猪肉馅就做成了。之所以叫萝卜猪肉馅而不叫猪肉萝卜馅,是因为其中的萝卜多而猪肉少得缘故,因为肉实在太贵,能够天天吃上这种带肉味的萝卜饺子就不错了。
   饺子从中午包起,一直要包到“月尽”的深夜才能完成,俗语说是“熬年夜”。我们那时候没有春晚可看,就是一边包饺子一边听广播,但也其乐融融。饺子一般都要包上很多,整个年节里,平时不常吃的饺子将被尽情吃个够。另外,还要在大年初一的饺子里包上几个硬币,据说能吃到包钱饺子的人会很有福气。
   贴春联:在月尽这个日子里,女人家忙着包饺子,男人也不能闲着,那就是把家里的院子、巷道再仔细打扫一边,然后在院门口、房门口都要贴上春联。小时候的春联都是村里的“秀才”(教师)写的,每到月尽的时候,各家都要买上一张大红纸,裁成各种大小的纸条,送到“秀才”的家里,这一天也是秀才一年中最能展露才华、大显身手的日子。春联的内容多是勤劳致富、不忘党恩、祝福新年之类,语言朴素,道理浅显,但也绝对不像现在什么发财啦富贵啦那样地俗气!
   除了门口的对联,还有一些小春联,比如在盛面粉的瓦翁上贴上“米面如山”,在灯闸拉绳边贴上“节约用电”,在院墙上贴上“满园春光”,在炕头上方的顶棚贴一个“抬头见喜”,在衣柜上贴一个“金玉满柜”,在院门口贴一个“开门见喜”,等等。
   贴年画:这一天除了贴春联,还要贴灶王爷、财神爷、门神和年画。灶王爷贴在锅台上方的墙上,门神贴在门上,财神爷贴在门背后的墙上。
   至于年画,恐怕现在的小朋友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了,现在已经基本没有年画了,贴年画的风俗或许就要断绝了。
   小时候的年画内容丰富,样式繁多:有毛主席像,一般挂在一进门的大厅前;有松龄鹤寿之类,贴在爷爷奶奶住的屋子里;有白白胖胖小孩之类,则贴在新婚小俩口的屋里。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内容,印象最深的是毛主席、朱委员长去机场迎接周总理的三伟人画像。
   还有一种最为经典的年画,是版画,像连环画一样图文并茂,每一幅画的下面都有几行文字,一系列小画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大幅画就是一本小人书。那时候我到人家家里拜年,拜完年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连环画仔仔细细看完。连环画的内容有《白毛女》、《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杜鹃山》、《洪湖赤卫队》,后来还有《三打白骨精》、《天仙配》、《文姬归汉》等古装戏,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确实相当好看。
   至于后来出现的那些半露胳膊、大腿和胸部的明星年画,那都是开放搞活以后才出现的东西,不值一提。
           三、年  
  年在现代人眼里就是大年初一,但在农家人的心里,过年就意味着过一连串舒心、幸福和充满喜气的日子,所以我们这里的过年不仅包括大年初一,而且包括大年初二、初三、初四、初五等,广义的年甚至可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
   大年初一祭天地:大年初一是一年里最为喜庆的日子!早上醒来,大家穿上新衣服,净了手脸,然后开始屋里屋外的烧香、上供、磕头,天神、灶神、财神、门神、土地都拜遍了,然后轮到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放炮仗。
   放鞭炮: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那么多的炮仗,一般就是一挂鞭,十来个“二踢脚”。 一大把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子就放完了,怪可惜的!所以放鞭炮的时候我常常要从上面揪下小半截来,装在口袋里,留着等以后跟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个地悠着放。“二踢脚”对小孩子来说,还是个比较危险的玩意,有时候说是二踢脚,但一下子全爆了,手都被震麻了,所以放的时候我常常带一双手套。
   烧柏枝:放完鞭炮,就轮到“烧柏枝”了。柏树的枝条,绿绿的,有油性,烧起来噼里啪啦,火很旺,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柏香。柏树一年常青,象征着家里人都能健康长寿,火旺还代表着家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所以全家人都会出来参与这个节目,柏树枝点着后,一家人都围拢过来,小孩子从火堆上蹦过来蹦过去,大人们腿长不用跳,直接从火堆上迈过去,象征着一家人又迈过去了一个坎。大家围着火堆转着圈,烤着火,一直到柏树枝燃尽,才回到屋里。因为又到了吃饺子的时间了。
   吃钱饺:大年初一的饺子里有“钱饺”,据说能吃到钱饺的人会很有福气,所以这一天的饺子我便要多吃一碗。回想起来,基本上每年的钱饺都有我的份。后来才知道这个秘密,原来钱饺是有记号的,妈妈在舀饺子的时候故意偏心把钱饺舀给了我。即便是看不清记号,因为钱饺比一般的饺子沉,所以也尽量拣锅底的饺子舀,所以我总是能吃到钱饺。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磕头拜年:吃完饺子就该向长辈们拜年了。小孩子们才不在乎这些礼仪,那时候我们只在乎压岁钱。由于是小孩子,便有许多的头要磕,从大爷爷二奶奶,三爸四妈,到五哥六姐,一长溜的头磕下来,长辈们便要发压岁钱了,那时候大多数都是一毛钱,也有五分钱的,一圈磕下来,怀里便揣上个块儿八毛的,俨然一个大富翁!然而这个钱是不能随便乱花的,因为妈妈早吩咐过了,这是下个学期的学费!
   初二至初四走亲戚:初二至初四,是亲戚们相互走动拜年的日子(头年家里办过丧事的除外),这几天里基本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当然也不是空手走,还要带上礼品,我们当地的风俗就是带上麻花,如果亲戚家里有长辈的,还要带大馄饨。一般初二是走舅家,初三走丈人家,初四走其它亲戚家。这几天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女儿女婿外甥,一大家子人都齐了,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真是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小孩子的压岁钱在这几天也飞速见涨。
   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比如我们这里讲究从月尽开始到破五,妇女不准做针线活,男人不许干农活,还有家里所有的水,包括刷锅水、洗菜水都不能落地,需用一个大桶盛起来,直到破五后才能倒掉;还有炉子里的炉灰也不能倒,所以月尽前必须掏掉炉坑里所有的炉灰,以免时间长了盛不下,等等。这些禁忌,一到破五便被打破,不受限制。
   据老年人讲,破五是脏神的节日,也是送走穷神的日子,一直到现在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单单给这个脏神搞一个节日?是不是因为没有神仙愿意跟她结伴,所以才另外专门为她一个人过个节日?
   我们这里的破五风俗没有迎财神和送穷神的说法,但也是有讲究的,那就是:这一天里除了家里有新丧之人的家庭,是不准出门走亲戚的。头年家里办过丧事的,初一到初四不能走亲戚,等到破五就可以了。另外,这一天,家里的孝子们还要一道为逝去的亲人烧“破五纸”。
   除此而外,也没有其它的讲究。所以,破五在我们这里是不被重视的一个节日。
                   四、尾  
   从正月初六开始,一切都渐渐步入了正轨,男人下地,女人做家务,只有孩子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兴奋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年是过完了,但是从广义上来讲,还不算完,忙碌了一年的庄户人还不舍得让这个节过得这样的短暂!
   从正月初六开始,就有人着手准备正月十五闹元宵了。村子里按照区域自然划成几大方块,每个方块扎一个灯蓬,灯棚边搭起高高的秋千,村里的大人、小孩从此可以过足秋千瘾了。姑娘、媳妇们也不能闲着,她们要极早为十五的灯笼进行谋划准备,比如扎成什么样式啦,准备些什么材料啦等等。现在的灯笼都是现卖的,都一个样式,里面全是灯泡,实在没啥好看头。
   除了这些,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媳妇姑娘们,甚至包括小孩子还要准备一项最为重要的元宵庆祝活动——闹社火。
   闹社火:那时候的人比较消闲,每有活动都是全民参与,也没啥报酬,大家只图一个乐,不像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要用经济杠杆来刺激。社火的花样很多,有彩旗、花车、锣鼓、花鼓、高跷、铳、花棍、竹马、旱船、耍狮子、舞龙等等,就连啥也不会的小孩子也争着要坐坐花车、上上高台什么的。有一年天气很冷,有个孩子被悬在高台上,一动也不动,冻得小脸通红也死活坚持了下来。排在社火队伍最后面的一般是快板,我们当地叫 “干板腔”。男女搭配,几人一组,有劝赌劝毒的,有宣传孝道的,有歌颂党的政策的,有反映当地变化的,等等。表演诙谐幽默,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惹得那些姑娘、小伙跟在后面,一站站的赶,一段段的听,乐不思归。
   放烟火:我们村子里因区域自然划成几大方块,每个区域一个灯盏棚,从正月十四一直到正月十六,每天晚上各个灯盏棚都要放烟火。当然规模是很小的,因为钱是大家你五毛、他一块凑到一起来的,大家都不富裕。每天晚上大家吃过晚饭便都到灯盏棚下来,一起放礼花,一起观礼花。这个灯盏棚放完了,便转移到下一个灯盏棚,一直看完所有的灯盏棚才算完。看完烟火,仍没有结束,还有个比赛秋千的节目。
   赛秋千:秋千从初六开始就搭好了,平时是小孩子的乐园,而正月十五这一天,秋千的真正主人就换成村里几个“二百五”小伙子。村里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每到这一天,好胜的小伙们便要自发组织来比赛一番,谁代表西巷,谁代表东巷,哪个代表南头,哪个代表北头,比谁荡的高,比谁的技巧好。小伙子们三下两下就能荡到最高处,而且有的还用单脚荡,有单人荡的,也有双人荡的,直看得周围的男女老少齐声喝彩。
   蒸花馍:正月十五是要蒸花馍的,说是花馍,其实是枣馍。花馍的形状有好多种,最常见的是“银子罐”,这是象征财富的;另外还要为家里的成员每人蒸一个花馍,男的蒸的是“麦秸垛”,象征五谷丰登,女的蒸的是“梭子”,象征心灵手巧;还有鱼形状的花馍,正月十五要放在水缸里,和一盏灯一起漂在水面上,象征年年有余。那时候由于白面不怎么多,所以大家蒸馍时都会“做假”:看上去是一个大白馍,其实馍心是用黑面做的,只是外面包了一层白白的面皮而已!
   偷灯:以前的灯盏棚是用高粱杆扎成的,每个方格里放一盏灯。灯的做法极其简单,把胡萝卜洗净,剁成几段,在每一段上掏一个槽,倒上一点食油(不能用柴油煤油),放上一根用棉花做的灯捻子,灯就做成了。灯盏棚据说供奉的是送子娘娘,所以家里有新媳妇的,或者家里媳妇没生育的,其婆婆都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从灯盏棚里“偷”一盏灯回来,据说这样就可以让媳妇生育。灵与不灵,验与不验,大家都不去计较,只是图个吉利。
   观灯:如今的农家,家家都是那种大红灯笼,全是从灯笼店里买来的,一点看头也没有。我小的时候,各家的灯笼都是庄户人自己做的,先用高粱杆扎成型,再糊上各种颜色的彩纸就成了。有的灯上还贴了各种各样的剪纸,有石榴花,有八仙过海,有“福寿财禄”字样,还有的在上面贴上灯谜,有的灯还会随风而转,俗称“走马灯”,如此等等。
   到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大家就三个五个一群,结伴而来,一家家地观灯,兴致勃勃地比较着,评论着,蛮有一番风味。只可惜这一风俗,三十年后的今天面临失传。大家都忙于赚钱抓经济,这个不赚钱的劳什子,麻烦!
   正月十六以后,浓浓的年味便四散开去,一切开始步入了正轨,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下地的下地,该上学的上学。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的庄户人又开始了一年的生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