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chunyu2010 2012-12-07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 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做家长的境界:
 第一层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最好的表达。

第二层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孩子上补习,上兴趣班,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层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四层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高境界是:发现“我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他自己。
    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丰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
    但我们对于他人的困难(尤其是对孩子)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去帮助他们。当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的时候,应任凭他们自己去突破挑战。这听起来似乎不合常理,但我们必须抑制那种自然反应,让孩子们保有挣扎的权利。
  人生的幸福,需要平常心去承载。人之所以痛苦,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多、满足太少。人生的修行,很大程度就是对欲望的控制。谁都会有欲望,但超过自己承受范围的欲望,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淖。学会满足,就是掌握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修炼一颗平常心,痛苦就会越来越淡,幸福就会越来越浓,要为自己活,如果在你的生命中只为别人活,你的生活将永远不会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为自己活,不等于不关心别人,只是不能代替别人做事;为自己活,不等于从此不管别人,而是明白不该控制他人;为自己活,就是不再试图改变他人,而是试着改变自己;为自己活,就是凡事不强求,而是安住当下,珍惜每一刻!
  亲情一场,只不过意味着,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人生最大的烦恼,不是选择,而是不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不知道到了生命的终点,自己想有些什么人在身边!生命的终究是属于心灵的,境由心造。所以,很多时候,处境并不是主要的,而心境才最关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