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出30%自由的「幸福学」

 yagi1 2012-12-07
 




「时间」是我们生命过程中最宝贵的资产,它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此觉悟,我们应该不断省视自己与时间的「亲密关系」,把主导权从他人手中抢救回来。调整你的心态和习惯,只要多出30%的余裕,就能充分以有限时光,经营无限人生幸福!

过劳死,是新经济时代的工作梦魇。2010年一位29岁年轻工程师猝死,引起社会哗然,对于何谓「过劳」认定过严的争议,重新浮上台面。终于,劳委会在去年12月宣布放宽标准,比照日本,把可能造成过劳死的脑血管跟心脏疾病纳入,只要发病前一天有特别过度且长时间的工作,或工作负荷太重,都将作为过劳死的判断标准。

尽管如此,加班仍是目前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台湾「上班打卡制、下班责任制」的工作形式,俨然成为职场文化,1111人力银行去年进行「职场责任加班调查」,结果显示,7成8上班族被要求以责任制型态加班,尤其信息科技业最普遍,平均每个月多加32.92小时。

主计处「薪资与生产力统计年报」调查也指出,台湾员工「平均周工时」仅次于新加坡与香港。根据去年10月份数据,台湾劳工每月平均工时达到179.2小时,较前年同期增加6.6小时,其中有3.3小时是加班,创下近年新高!

然而对照于所得,近10年来,劳工实质薪资却仅成长1.01%,付出更多,所得却相对减少。

工时愈来愈长,生产力却愈来愈低,究竟当中症结在哪里?日本黛安芬内衣公司前社长吉越浩一郎,任内创造业绩连续19年的惊人成长,更获选为日本Top100知名经营者,他曾以成功施行23年的经验,发出「零加班,业绩才能长红」之语。台湾也有高科技业者开始正视、反思企业的加班问题。

相对于企业,小小上班族无法瞬间改变结构性问题,但至少可以学会聪明、有效的工作,把「卖给公司」的人生赚一些回来,多出时间及空间,好好休息、玩乐,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1个10%:抓住轻忽的「夹缝」

事实上,时间管理不仅是一种「工作术」或「整理术」,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工作习惯息息相关。作家吴淡如在其《时间管理幸福学》一书即指出:「一个人的时间管理,和他的自信度、对生活的掌握度和他的能力与理想,都有绝对的关系。」

换句话说,现代人必须接受「忙碌」是生活的常态,重点在于让自己「忙而不乱」;心不慌乱,忙碌的成就感就会盖过压力与焦虑感。

第2个10%:杀死「时间刽子手」

其次,杀死「时间的刽子手」,可再多出10%自由!

「情绪」是时间的头号刽子手。很多时候,当你说「没时间」做某件事,其实是你内心不想做那件事。不妨检视一下,哪些事情你总是拖延?不做的后果又是什么?如何打破自己常用的借口?

习惯这东西,就像老鼠喜欢躲进的巢穴一样,舒适且黑暗。内在情绪与习惯的力量往往远超乎想象,只有面对、处理、改变,该做的事才能顺利推动。

第3个10%:师法成功者的「态度」

最后,向时间管理大师们借镜,建立成功者的「态度」,会使你对时间的视野大大改观,再多出10%自由!

在有限的人生中,一定要找到一条喜欢、且「让自己与众不同的路」,然后真正的乐在工作,赚取最大报酬。并且,要聚精会神、专心一致、甚至「燃烧灵魂」去做,绽放最亮光芒!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Drucker)的时间管理原则很简单:

1. 记录时间运用状况,经常检视;

2. 系统化管理时间,尽量避免无生产力的活动;

3. 找出完整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事。

问题是,你知道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吗?环顾世间所有成功人物,真正的能者都不会太多劳,而是借助深刻的自律来达成目标。

别再把虚耗的人生,全部归罪于你的老板了!管理好自己与时间的关系,你就不必担心被它追杀,在「时间大神」的面前,人人都是「长命人」。

同场加映:活化时间,只要这样做!

每日行程提早到清晨,增加可用时间

只要是上班族,每天都会被朝九晚五的行程绑住,动弹不得。想再另外挤出「自己的时间」,首要做法就是利用清晨。若公司规定早上9点打卡,那就提早1个钟头到,创造属于个人的早晨,让工作更快上轨道。一年出版10本书以上的日本畅销作家,同时也是脑科专家的米山公启,早从担任住院医师时,为挤出时间写稿,他就养成清晨6点上班的习惯。每天比别人多出2小时,持续1年在成果上就有显著不同。

练习同时处理2件事,提升脑力

人的大脑并不擅长一心二用,但是刻意训练后,自然更能「这个做一点、那个做一点」。米山公启从平常就开始练习,他指出,人在一心二用时,大脑主要运作部位「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cortex)具有短期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的功能,会因此扩大记忆装置的容量,亦即反覆练习一心二用,久之有助于提高效率。

记录24小时作息,「抓漏」浪费点

时间管理和减肥非常类似,对自己吃了什么、吃了多少要有自觉,最好就是一五一十记录下来。同样的,你不妨写下24小时的作息内容,以便发现自己运用时间的样貌。透过「抓漏」这个动作,可减少无形中浪费的时间。

拟定时间帐本

准备一本笔记本,作为公文包里最温暖的角落,除了记下灵感,还包括健康、金钱、人际关系、工作及家庭。照着你的人生罗盘,清楚写下目标,每天检视有无偏离正轨,并随时修正。

拟定时间帐本有4个策略:

●记录自己的时间运用状况。当场记下自己做了什么,而非事后记忆。

●订定目标,拟订改进之道。

●找出一段完整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事。

●分配时间时,可带点幽默跟弹性,不要太呆板或无法调整。

感受「1小时」的长度

若想优雅从容的工作,适度的休息绝对必要。人类的紧张感大约以1个钟头为极限。若持续下去,工作效率不升反降。因此,在伏案1小时后休息10分钟,反而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此外,脑科专家建议,这1小时不要仰赖时钟计时,要学会用身体感受。休息的方法也很重要,若工作内容以文字为主,休息时就多用右脑,看看影像;相反地,若工作是处理画面,休息时可阅读文字刺激右脑。此外,走路也可有效调整心情。

按表操课,删掉完成项目,创造成就感

作家吴淡如在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要考中文研究所时,就是利用化繁为简的概念,将任务转换为「切披萨」,不到一年靠自修念完4年中文系课程。

碰到复杂的目标,不妨想象它是个大披萨,乍看很大,若一片片切开,就可较不费力的消化掉,甚至提早完成。

善用数位工具

日本《President》杂志调查,比较年收入1,500万日圆以上(约新台币535万元)的所得者和400万日圆(约新台币112万元)的所得者,发现前者更懂得运用各种科技利器节省时间。例如先将计算机中的电子邮件传送到手机,立即处理重要且有时效性的事务,就能减少耽搁或延迟的风险。聪明运用新工具,可找回很多因处理琐事而流失的时间。

有目标地使用通勤时间

不妨在搭车前备妥要读的书或文件,把通勤时间当做为达成某个确实目标来使用的研读时间。或是将车厢广告有意识地默读一遍,吸收多样信息一段时间后,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家侯文咏曾为了锻练英文听力,每天开车都听ICRT电台,刚开始只能抓住几个字,但持之以恒下,后来他可不费力了解所有内容。抓住这类非花不可的时间,创造其他效用,长期下来效益惊人。

掌握On/Off的切换

明确区隔工作时间,就不会让自己陷在老是很忙的「感觉」中。如果没有On/Off的切换,你会经常感到忙碌,脑袋里永远摆脱不掉工作。

总之,就是要有意识地把控制时间的主权交给自己,不要让“deadline”追着你跑。工作时把效率发挥到极致,休假时利用各种活动丰富体验,更能创造新观点,反馈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