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的聆听

 昵称503199 2012-12-08

    英国批评家佩特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为指归。”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对此说深以为然,并补充说:“其实说得更精确一点,一切艺术都是音乐,因为这样说才可以见出艺术的意象都生于情感。”

 

    佩特的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还略嫌不够充实。克罗齐的补充正好完满了这个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即一切艺术的核心皆是“情感”。

 

    正因为有需要发泄的和倾诉的情感,始有艺术的表达。艺术家的情感越深沉浓厚,作品便越丰满越感人,艺术成就也就越高。凡高的《星月夜》如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如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如是、阿炳的《二泉映月》如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如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如是,李白的《将敬酒》如是,歌德的《浮士德》亦如是。

 

    就形式而言,艺术作品是有形的,但艺术家的情感是无形的。艺术家的情感蕴藏于艺术作品之中。艺术作品成为传递艺术家情感的媒介,这就仿佛艺术家手中的乐器。而无形的情感,便化作无形的音乐,自那无上美妙的乐器中源源流出。

 

2012.1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