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意趣与匠作之美---刘建华的玉雕艺术

 苏迷 2012-12-09

文人意趣与匠作之美

———刘建华的玉雕艺术

   禅韵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
  编者按

  本版今天刊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为苏州青年玉雕艺术家刘建华撰写的艺术评论,文不长,但意义深远。———这是由人们常说的学术人士为当代苏州玉雕艺术撰写的第一篇专业评论。
  今年9、10月间,在文化部等主办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上,张晓凌担任了“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品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的总主持人。在这个论坛上,他明确表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内容,艺术品的产业化、市场化不仅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活动的方式之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中国艺术在全球化格局中建构主体地位、塑造主体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就在刘建华把自己设计创作的大型和田白玉对牌“和谐守护”带到北京时,第一眼见到对牌的张晓凌脱口而出:“这件作品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范畴,这是一件当代玉雕艺术品!”与张晓凌同样意见的,还有多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者和画家。
  作为一个新苏州人,研习国画出身,有多年创作经历的刘建华,一直把玉雕艺术化视为己任,并不断实践之。他的作品,有传统的根,更有当代的意,特别能在似曾相识之中跳出与众不同的亮点来,这使得他和他创设的品牌,足以成为苏州玉石文化和苏州玉雕艺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存在。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中,玉器所提供的含义最为丰富。作为远古即有的艺术品,它不仅以良材美质建立了中国人最初的宇宙观,也常作为祭品而成为人类沟通天地、联络与神界情感的超自然管道。儒家思想兴起后,玉器又被赋予了道德化的含义,遂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的风行。1987年,我曾随冯其庸先生去浙江余姚良渚反山考察,恰逢“玉琮王”出土面世。在考古队驻地,手把“玉琮王”,不觉心驰神荡,思接远古,那一刹那,竟有与先人们神交之感。二十多年后,当我偶遇著名雕刻家刘建华所创作的“和谐守护”大型和田玉雕对牌时,类似的感受再次涌动,鉴赏之中,似有瑶瑟沁骨之意味。
  在2011年苏州第四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上,“和谐守护”大型玉雕对牌获得大奖,引起玉雕界、美术界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在2012年举行的首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2012中国当代青年雕塑展”,“和谐守护”大型玉雕对牌应邀参展亮相。这对玉牌尺寸相同,长195毫米,宽78毫米,高25毫米,重量分别达一公斤。就玉牌的细度和白度而言,均达到羊脂玉级,是极为罕见的良质美玉。玉牌以观音弥勒为题材,寓意和谐守护。一块雕刻观音头像,造像仪态端庄,表情和谐安详,气韵清雅雍容。下雕“渔舟唱晚”之山水,景色春光潋滟,境界空灵澄澈;另一块雕刻弥勒头像,形象憨态可掬,气质高华,一派关怀众生、点化世人之气象。其下所雕高士出游小品,山水清幽舒朗,人景相偕,有吴门画派之遗风。
  这件作品的产生看似偶然,却有其必然。它首先源于刘建华对材质美的发现与尊重。当初得到两块大玉牌原料时,刘建华就觉得这是冥冥之中上天的赐予,在幸运的感受中,他决定“不能以平常的思路来处理它,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材质之美。”在创作中,刘建华曲察旁征,极虑竭思,虽数番受挫,却不轻言收蓬。数易其稿之后,终成大匠之作。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称赞他:“以玉心悟玉材,韵味尤长”,是极为诚恳之言。
  刘建华身居苏州,在雕刻技艺与风格上承“子冈牌”之余绪。明嘉靖、万历年间,“子冈牌”之所以闻名天下,不仅是因为选上好的和田玉材精工细作,整体比例得当,还在于子冈牌把吴门画派的文人画风、书法意趣引入了玉雕创作。受这一传统的影响,刘建华以刀代笔,雕刀纵横使转中,见出古拙雄逸,朴拙苍茫,同时又畅情达意,不失文人笔墨之意趣。刘建华并不满足于此,为提高匠作之美的文化含量与审美境界,他又作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变革,将文人山水画观念、传统人物造型意识以及现代设计观融入玉雕创作领域,开创了传统工艺品转向现代艺术品的新途径。
  刘建华修习国画出身,以玉雕为主业后,仍操笔弄墨不辍。因居苏州,受吴门四家影响尤重。吴门四家上追晋唐,下承宋元的绘画观与笔墨意识,其士大夫化的庭院、园林造景和由此透露出的家园情怀以及它具有悦人光辉的文人典雅趣味,均被刘建华一一摹习所得。所做山水,或山势嵯峨,或园林疏秀,结构繁阔有致,境界清朗灵秀,中间或一二点景人物,皆作高士状。因受学院派训练之故,刘建华的人物造型能力很强,其佛教造像以写实为基础,以形写神,特别注重特殊语境中人物情态的表现,师法敦煌,却又独标一格。可以说,中国画所特有的文人图式、趣味与精神,不仅是建华所做玉雕的风格、图像资源,也是他提升玉雕精神品质与审美境界的主要方法。另外,建华还在玉雕工艺中注入了现代文化创意观和设计的时尚元素,逐渐形成了既古又今的风格。
  回顾刘建华的玉雕创作道路,似可以这样说:玉雕成就了刘建华,刘建华也成就了玉雕。在他的刀笔下,匠作的技艺之美,对良质美材的发现与运用,文人画的趣味与境界,已完美地融为一体,铸就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传统玉雕也在这个过程中升华为现代艺术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