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完善黄万里理论之(5)----河道泥沙分布

 大连市陈勇 2012-12-10
在上一篇《泥沙受力分析》中,我们重新定义冲刷、淤积等概念,这样的定义不单是为了下一步分析更方便,而是为了让下一步的分析更合理,更科学。
在上一篇中,我们清楚了诸如河水的“携沙能力”,“冲淤平衡”,高含沙量(细沙)河水能够“裹挟”大颗粒泥沙,都是错误的概念。
泥沙起动公式”在实践中有其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床构质的不同,泥沙起动公式中的起动力就不同,决定了你这个公式不能是“通用公式”,仅仅能算是“经验公式”,目前世界上有几十种这样的公式,而每条河道、河道中的每段、甚至每个断面的上下层,泥沙间的牵扯力都不尽相同,你用多少“泥沙起动公式”也无法描述完。
许多人研究过“河床的演变规律”,在我看来,大家都没有谈到“根”上。河道的演变规律的“根”就在泥沙“受力”上,现在大家知道了“每个泥沙颗粒”的受力情况,河道的演变规律就容易找到了,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不过,在谈河道演变规律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河道中泥沙颗粒的分布》规律。
常常看到大家在文章中说:“一般的河床都是呈下凹形态”,但为什么是下凹形态,我没有见到有人解释。我说,“冲淤平衡”是个错误的、或者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理论,大家看完我这篇文章,就会更清楚了。
河道中泥沙在河水的作用下,呈现不同的运动状态,较大的颗粒堆积在大比降区域,较小的颗粒在比降比较小的区域淤积,这就是河水对泥沙的筛选作用。对于这个现象,我们早已经看清,但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一直没有从理论上做过详细解释。下面根据我们对泥沙受力的分析,来解释河道中泥沙为什么是这样分布,原来的认识有哪些失误。
1、河道的纵剖面
对于所有塑造冲积平原的河流来讲,由上至下,随着比降的减小,流速的降低,游离质的颗粒逐渐变小,而且大小(比重、外形)相同泥沙颗粒,会堆积到相同的比降区,对于这个推论,我们用试验来证明会很容易。
制作一个如图—1的玻璃水槽,在注水口处加入流量不变的清水, 然后在水槽注水口一端(缓慢)加入泥沙,观察泥沙的分布情况。试验中,
流量的控制比

--1
流速控制更容易,并且按流量不变进行讨论更为方便,所以我们在试验时保持注水口的流量不变。
假如我们制作的水槽特别光滑,与水槽中的泥沙相比,其绝对粗糙度很小,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水槽中的阻力可以看成是由泥沙淤积后形成床面产生。随着泥沙在水槽底部淤积,床面延伸,水槽中的总阻力系数增加,流速逐渐降低,水流推动泥沙的力量减小,最终泥沙颗粒会全部停止,而注水口会被泥沙淤满,我们称这种状态为水槽处于容沙量的“饱和状态”。
1.1等粒径的河床
如果注入的泥沙颗粒完全一样,接近饱和时,表层中每个泥沙颗粒都是以推移质形式运动,停止时所受的力就应该一样,所对应的水流速度必然一样,无论根据什么公式,每个颗粒所对应的比降一样,所以它们构成的床面是一条直线,我们称这条直线为“饱和比降线”,见图—2。假如注水口的高度不变,则饱和 

比降线固定不变,泥沙颗粒只能在饱和比降线以下堆积,这个区域我们称其为“饱和比降区”。
如果更换不同大小颗粒,重复做以上实验,水槽会按不同的比降被泥沙堆满。绘制出来的饱和比降线如图—3所示。图中,每一种颗粒对应一条饱和比降线,

--3
每条饱和比降线以下,都是这种颗粒的饱和比降区。饱和比降越大,对应的颗粒越大,饱和比降区越小。
过小的颗粒会从水槽的出口随水溜走,永远也无法填满水槽。假如水槽无限长,没有蒸发与渗漏,再小的颗粒也会堆满水槽,形成自己的饱和比降线,构成自己的饱和比降区。
1.2粒径不等的河床
将大小不一的泥沙颗粒,(比如取大、中、小三种颗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做实验。
首先可以肯定,各种颗粒都无法超越自己的饱和比降线,只能沉淀在自己的饱和比降区。其中最大的颗粒首先沉淀,在注水口附近抢占自己的比降区。小一级或小几级的颗粒虽然也会在注水口附近暂时淤积,但在水的搅动下,大部分被大颗粒挤走,继续向下移动,虽然会有少许颗粒停留在大颗粒的饱和比降区内,填充大颗粒之间的空间,但总体上,从水槽的注水口一端到出水口一端,泥沙颗粒是从大到小排列。
因为大颗粒进入饱和时的流速大于中小颗粒进入饱和时的速度,所以试验时,无论怎样调整泥沙的比例,总是最大的颗粒先进入饱和。此时,停止加入泥沙,继续注入清水,待床面泥沙颗粒全部停止运动后,再停止注水,大、中、小颗粒都会形成自己的“堆积区”。
最大的颗粒形成的床面就是自己的饱和比降线的一部分,小颗粒停止时的速度与它饱和时的速度相同,即小颗粒停止时的比降与其饱和时的速度相同,所以它形成的床面与其自身的饱和比降线平行,此时水槽中泥沙形成的床面如图—4所示。


--4

1.3自然河道的河床
一般的自然河水中,颗粒越大,所占的比例越小,假如我们按此调整泥沙颗粒的比例,重复做上述实验。同样,最大的颗粒首先在自己的堆积区内沉淀,小一级的颗粒也会在此区内堆积。大颗粒堆积区中有小一级,或小几级的颗粒。当水槽中的最大泥沙进入饱和状态后,停止加入泥沙,最后泥沙构成的床面会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各类泥沙所形成的比降线,都与自身的饱和比降线平行。由于从上至下比降逐渐减小,所以河床总体上呈现为下凹形态,这就是冲击平原的塑造河流的河床都是下凹形的基本原理。见图—5.

—5
调整泥沙颗粒大小的比例,可以调整河床中不同比降区的大小,即图中每段比降线的长短。哪种颗粒所占的比例越大,其对应的比降线长度相应的就长。由于大颗粒堆积的高度大于小颗粒的堆积高度,相同比例的大颗粒所对应的比降线就短,小颗粒对应的比降线就长,所以不是其比降线长,其颗粒的比例的就大。
自然河床的情况与此试验类似,谷口可以看成试验中的注水口。只不过,随着泥沙的淤积,谷口的高度会相应的抬高。另外,自然河流中泥沙颗粒的直径散乱不等,应有尽有,不能象试验那样可以挑选,使得每种颗粒的直径完全一样,河流床面不是象图—4那样的折线,而是下凹的平滑曲线。
另外,在河流中(包括实验室的试验时)河水作用于每个泥沙颗粒的瞬时速度并不可能完全一样,其作用力就不会一样,加上颗粒之间的碰撞、阻拦,致使在河道中的每段,泥沙颗粒都是大小混杂,颗粒之间的大小能相差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大颗粒中间总是要掺杂大量的小颗粒。所以在上述试验中,要求泥沙进入饱和时,要先停止加入泥沙,长时间注入清水(可以把大颗粒夹杂的下颗粒尽量多的冲刷出来),才能看出结果。
对于黄河下游来讲,小浪底水库的出水口可以看成是试验中的注水口,这里的“水位”基本不变。在这个前提下,根据19603000m^3/s套绘的河床纵向图(见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河床也成下凹形态。把黄河饱和比降线套绘到图—6中,(见图—7)。 

—6

—7
从图中可以看到,花园口的比降约为2个万分点,而陶城埠河床的底部已经接近2的饱和比降线。依据上面的分析,此时在花园口河底的推移质,只能移动到陶城埠附近,在3000m^3/s流量以下,永远不会再向下游移动。同样当时鉄谢以上的河床比降已经超过4,而花园口的河床已经高于饱和比降线4,所以当时鉄谢河底的推移质,在同等的流量以下,永远也不会移动到花园口。
2. 泥沙在河道中纵向分布
自然的河流,河水的流速总是由小变大,由大变小不断变化,河道中的泥沙也有从床构质→→悬移质→→床构质这样消长变换,其中的魔手就是水流对河床的作用力,外在的表现是河水的流速。
冲积平原的塑造河流河床是下凹形状,上段的比降总是大于下段,由上至下,河水的流速逐渐减小,河道中较小的颗粒会以悬移质形态快速移动到下游,甚至进入大海才能完全沉积。而较大的颗粒,随着河水速度的减小,逐渐由悬移质转变为推移质,推移质转变为游离质,最终游离质转变为床构质,并以床构质形式停留下来。颗粒越大,停留(淤积)时对应的速度越大,停留得越早。颗粒越小,停留得越晚。若把大海也看成河道的一部分,悬移质最终都将变为游离质,直至床构质。 所以,组成上段河床的床构质颗粒必然大于下段。
3、“狭义河床”与“广义河床”
前面我们讨论河道的泥沙在纵向上的分布时,已经清楚了河道中最大的颗粒总是要首先抢占自己的饱和比降区,把小级别的颗粒挤走,所以颗粒越大,最终所处的位置越低,造成河床的断面从上至下,颗粒越来越大。
自然的河流流量不会一成不变,有时会很大,我们称之为洪峰,有时会很小,甚至断流。流量大,流速也大,能够停留在床面上的游离质颗粒就大,最后形成的床构质颗粒也大。洪峰后,流量减小,流速也小,同一断面的游离质颗粒就小,其形成的床构质也小。最终河床的泥沙颗粒在立面上,由上至下,颗粒越来越大。
由于我们不可能在大洪水期间在河底做河床断面观察,要做河床断面观察,必须等到河道干涸,或在滩地上向下挖掘探坑,在坑壁上观察。见图—8

--8
我们知道,当洪峰过后河道就开始淤积。从上次洪峰到现在淤积的泥沙,都在河床的最上边,这层泥沙从上至下,颗粒急剧增大。它的厚度与上次洪峰后河水的泥沙含量有关,含沙量越大,其厚度越大。对于黄河这样含沙量极大的河流来说,其厚度可能达到几十厘米到几米,局部有可能接近十米。而含沙量较小的河流,其厚度就要小的多。当下一次大水到来时,这层泥沙会重新被冲起,绝大部分泥沙颗粒会以悬移质或推移质形式继续向下游移动,只有极少颗粒受到其它颗粒的阻拦,停留下来。像以上我们所说的这样不论是洪水期还是洪水过后任意时期的河床,都叫“广义河床。这个处于河床表面,在下次(等量)洪水中会重新得到筛选的泥沙层,相当于上次洪峰时的河床上面又覆盖了一层泥沙,我们称其为河床“覆盖层”。
剥开河床覆盖层,再往下的断面中,泥沙颗粒也会逐渐增大,但不会象覆盖层颗粒变化剧烈,也不会象覆盖层那样杂乱。这些泥沙颗粒,就是经过多次大水筛选后,停留在自己堆积区中的泥沙,没有更大的洪水,没有人为的干预,它们会永远停留在河底。假如说,我们能够像试验那样,一直给河流注入等量的清水,将河床上可移动的游离质全部冲走,没有一个悬疑质、推移质颗粒,这时的河床不但没有淤积,而且没有冲刷,这种情况下的河床会保持不变,我们定义它为“狭义河床。“狭义河床”的实质是去掉了所有覆盖层之后的“广义河床”。
对于泥沙含量极小的河道来讲,由于河床的覆盖层极薄,这种对河床的分类没有太大意义,对于黄河这样泥沙含量极高的河道,意义巨大。河道的过洪能力关键是看狭义河床的高度,后面我们还会谈到,河床演变的关键也在于狭义河床。我们总结黄河的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0mm,实际上就是狭义河床的抬高。
狭义河床的泥沙,曾得到河水的充分筛选,在河流的强烈筛选过程中,缝隙主要是被水分子占据,其间小颗粒泥沙大部分被冲走、挤走,留在大颗粒堆积区的小颗粒很少,并且颗粒越大,颗粒间的间隙越大,对水的通透性越好。
在黄河有一个特殊现象,由于它上宽下窄,河水进入山东境内的窄深河道以后,流速不但不随着比降的减小而减小,反而加大,按说,进入山东河段的泥沙颗粒应该已经比较小了,此段应该不再淤积才对,为什么山东段还要淤积呢?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河口的延伸效应引起,在后面《河床演变规律》中我们再做详细讨论。这里我们仅仅讨论过渡段的狭义河床,以及窄深的山东段狭义河床问题。
要讲清黄河由宽向窄过度河段的狭义河床的情况,还得从广义河床说起。小水时,上下段的河宽相差并不大,流速还是按照比降的减小,逐渐减小,过度段的河床与上游、下游相比并无大的差别,河床如图----10中所示,
----10 过度段河床
广义河床是一条平滑的曲线。当黄河发生大水时,过渡段河道的宽度越来越小,湿周减小,粗糙率减小,阻力系数减小,流速增大,河水对河床的冲刷能力增逐渐强,河床急剧下切。河道越窄,下切的也越厉害,最终形成图----10所示的狭义河床。正是由于河道由宽变窄,河床的比降有个增大过程,同时从图中也可以看出,也是由于河道由宽变窄,造成窄深河段的上端覆盖层大于下端覆盖层。
假如河口不再向前延伸,河道的阻力仅仅是由于粗糙率增加引起增大。而山东段的狭义河床,不能得到大颗粒泥沙的补充,下切中的河床,其绝对粗糙度不会增加多少,所以每次洪水期间,山东段的(广义)河床冲刷的十分厉害,有时局部竟能接近10米。但是这种冲刷不会永远不停,一直向下冲刷。在达西公式修正一文中我们讲过,随着流速的增加,河底的流沙总量增加,阻力增大,另外,随着河道被冲刷,上段河床的降低比下段降低的量大,必然造成比降降低,这两个因素都会使平均流速下降。另外,对冲刷真正起作用是作用于床面的流速,从实测数据上看,虽然平均流速增加,但随着河水加深,作用于床面上的流速与平均流速相差越来越大,最终作用于泥沙颗粒上的流速会减小。当它小到一定程度,不能将河底小颗粒冲起,冲刷停止,形成狭义河床。
4、横向泥沙分布
无论是狭义河床还是广义河床,在河道中,河心水最深,局部的粗糙率最小,流速最大,滩区水浅,局部粗糙率大,流速小,所以河床的推移质颗粒以河心为界,向两边逐渐减小,河心处颗粒最大。
5、纠正2个错误
错误之一:上段泥沙颗粒与下段的平均大小相差不大,说明在小颗粒“裹挟”作用下,较大的泥沙颗粒同样可以被输送到海。
上一章中,我们从泥沙受力上剖析了“裹挟”作用,说明这是个错误概念,但有人从统计数据上分析,“上段泥沙颗粒与下段的平均大小相差不大”,证明了”高含沙河水,能够“裹挟”大颗粒泥沙。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床上的泥沙应该是越往下游,颗粒越小。为什么我们在实际测量中,上下游泥沙颗粒的平均粒径相差不大呢?
我们以前做河道分析时,都是在洪水过后,用5点等多点法取样,此时的样品是覆盖层的泥沙,不论段还是下段,覆盖层上的泥沙颗粒都是小水时淤积下来的,上下游差别并不大,滩地上的泥沙颗粒更是没有区别,多点综合的结果,当然是上下游的泥沙颗粒相差不大。而真正能反应出上下游泥沙颗粒差别,是在狭义河床上,取样应该是洪水期间河心处(主槽内)推移质。所以,依据“广义河床”表面泥沙颗粒的平均粒径相差不大,得出“裹挟”作用可以把较大的泥沙颗粒输送到海,这种推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错误之二:黄河的淤积抬高是因为黄河没有达到“不淤平衡比降”
对于每个泥沙颗粒来说,在流速一定的情况下,永远也不会越过自己的饱和比降线,只要上游有大颗粒泥沙下来,它就会在河道中淤积。
对于狭义河床来讲,无论是长江、黄河还是渭河,它们都在淤积,根本不存在什么“不淤平衡”。比如,一场洪水中,将1000m3的粗沙冲走,却带来了1000m3的鹅卵石,从表面上看,冲走泥沙的量与淤积鹅卵石的量是一样的,从外观上看,好像是“冲淤平衡”,但是,从影响过洪能力上看,却是淤积,冲刷和淤积不平衡。长江、渭河(三门峡没有水库之前)所谓的不淤,是淤积速度很慢,加上广义河床变化剧烈,在短时间内,我们从广义河床上没有觉察出来而已。至于为什们黄河淤积速度快,而长江、原来的渭河淤积的慢,这里不单单是黄河的泥沙量太大问题,还有其他原因。另外,渭河在三门峡水库蓄水后,为什么如此快速淤积?这些问题将在下一章《河床演变规律》中再做详细分析。

2012年12月5日星期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