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莎草

 chh71 2012-12-11

油莎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含油27%左右,油浅茶色,味香可吃,食品工业通常用制奶油、糖果、杏仁水,油粕可酿酒或作精饲料,茎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分,是家畜的优良饲料。可作油料和优良牧草用,也可作润滑油和制皂。原产于西亚和非洲。地中海沿岸、埃及自古就有大面积栽培。19世纪中叶美国南部开始种植,随后欧洲广泛栽培。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种植。

中文学名:油莎草
拉丁学名:Cyperus esculentus L
别称:油莎豆、铁荸荠、洋地栗
二名法:Cyperus esculentu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禾本目 Poales
科:莎草科 Cyperaceae
属:莎草属 Cyperus
种:油莎草 Cyperus esculentus
分布区域: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广东、广西、江西、山东、四川、甘肃等有栽培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秆粗、光滑、叶线形。穗状花序。小坚果矩圆形,灰褐色。块茎椭圆形,长1-2cm,褐色。阳性植物。适应性广、耐旱、耐湿、耐瘠、耐盐。日温在20℃以下,年雨量不少于600mm的广大平原,山坡、沿海沙地均可栽

油莎草

油莎草(7张)
  培,在疏松砂壤土上生长最好。主要用块茎繁殖。种前,浸种催芽,待块茎吸水膨大后起畦种植。植距15-18cm,穴施基肥,浅播,每穴2-3粒,2-3天齐苗。
  可用干块茎直接种植,每公顷播种量60-75kg。及时松土、除草、追肥。主要害虫有金什虫、莎草螟、蝼蛄等。种后80-120天叶片由绿色转为黄色,块茎由白色转褐色即可收获。平均每公顷产干块茎1500-2200kg,最高达7500kg。干块茎出油率26-38%,最好采用机械收获。
  用块茎繁殖,播前浸水催芽,待块茎吸水膨大时起畦播种,植距15~18厘米。生长期短,种后80~120天收获块茎。块茎含油率20%~30%,油浅茶色,味香,可供食用。另含淀粉约25%~30%,糖分约12%~20%,并含少量蛋白质和维生素A,磨成粉后可制饼干、糖果等。油粕可酿酒或作精饲料。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株高约100厘米。秆直立,粗壮,高可达1米。茎圆筒形,由叶片包裹而成。叶互生于基部,线形,表面光滑柔软,叶鞘淡褐色。少数植株开花,苞片长于花序;花长于主茎顶端,黄白色;为多出聚伞花序,穗状花序圆柱形或稍扁平;小穗多数,水平叉开,每穗具 8~30朵花;鳞片卵形,黄褐色。地下茎呈匍匐状水平斜向伸长。顶端膨大成块茎,每粒块茎均具数排环状叶节,并有芽眼1~3个。小坚果矩圆形,灰褐色。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阳性植物,喜光。耐旱、耐温、耐瘠、耐盐碱,适应性广。喜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要求年均气温20℃以上,年降水量不少于600~650毫米,高温多雨的夏季生长尤旺。用块茎繁殖,播前浸水催芽,待块茎吸水膨大时起畦播种,植距15~18厘米。生长期短,种后80~120天收获块茎。

编辑本段应用作用

  另含淀粉约25%~30%,糖分约12%~20%,并含少量蛋白质维生素A,磨成粉后可制饼干、糖果等。油粕可酿酒或作精饲料。茎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分,是家畜的优良饲料,或作为造纸、编织的原料。油莎草是莎草属的1种。又名“油莎豆”或“地下扁桃”。原产地中海地区,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已有引种。喜排水良好、疏松的土壤。根状茎细长,顶端生有膨大的块茎。秆直立,粗壮,高可达1米。叶鞘淡褐色,叶条形。苞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圆柱形或稍扁平;小穗多数,水平叉开,每穗具8~30朵花;鳞片卵形,黄褐色。小坚果短圆形,灰褐色。块茎含油率高达27.4%,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植物,可生食或榨油,叶可作饲料,或作为造纸、编织的原料

编辑本段产地介绍

  原产地:非洲!中国引进并且种植的几个省份:黑龙江, 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油、粮多用新型作物,又名汕莎草 ,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观赏植物。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一般亩产鲜豆1000Kg,干豆500kg,种1亩油莎豆相当于7~10亩油菜。
  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丘陵、岗地、林间等均可种植,抗旱耐涝,易种易管,可单种,也可以与其它作物套种(如茶林、果园、瓜地等)。油沙豆主要收获地下核状根茎果,干果重1.8~2.0g,含有大量的糖分,其播种、管理、收获、贮藏与花生相似,喜光、好气、耐早、抗盐碱,最好种植在黄沙土壤上,产量更高,根系发达,生长快,分孽多,每穴结果200~300粒。春季播种,每亩用种8~10kg,播期4~6月,株距30cm,行距50cm,全生育期110天左右。
  病虫害很少,不用打药。油莎豆是从非洲引进的一种优质高产油料作物,属禾本科一年生植物,适应性极强,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滩、山坡、丘陵、林间均可种植,抗旱耐涝,省工省肥。经北京、河北、湖南、山东、四川等地试种,一般亩产750~1 000千克。
  叶子针形细而长,株高1米左右,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下结。 果实椭圆形,出油率一般为35%左右,品质优于菜籽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油色清澈微红,无沉淀,浓香无异味,0℃以下不冻,可作精美菜肴的调料油,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当今植物中较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油莎豆除榨油外,也可加工成食品出售,可生食、炒食、油炸,味道香甜。
  过油的饼粕可加工成糕点,制酱油,也可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和酿酒。榨过油的饼粕经分解发酵等流程,100千克饼粕可提取优质淀粉30千克,熬糖30~34千克,还可酿造40~50度白酒14~16千克,余下的粉渣还是很好的精饲料。叶子细长有韧性,是编织手工艺品的理想原料。
  油莎豆抗逆性强,可套种在苹果、梨树、柑桔园里,凡能种花生的土壤都能种油莎豆,但更适合沙性土壤种植。春茬3~4月中旬播种,夏茬5~6月初播种,北方麦收后可种植。开穴点播,每穴2~3粒,播种前用35℃温水浸种3天,每天换水一次。苗期注意除草,亩用尿素10千克、钾肥5千克追肥,管理与收获跟花生基本相同。油莎豆为莎草科一年生植物,是我国农业科研部门前几年从非洲引进的一种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

编辑本段优势特性

  地上长草,高可达100—120厘米,须根系,分蘖力强,呈株丛生长,叶片扁而厚,细长呈剑状。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是饲养牛、羊、鱼、兔、鹅的优质饲料
  地下结果,油莎豆的地下茎顶端膨大为椭圆块茎,形如大粒花生仁,每蔸结果数在100—300粒之间,每蔸鲜果重0.1—0.4斤,春播亩产干果1000公斤,夏播也可达750公斤,可生食、炒食,可榨优质保健食用油200—300公斤,产饼粕400——700公斤,饼粕可提取淀粉、加工食品、是熬糖、做酒和饲料。
  适应性广,喜阳光、耐高温、管理粗放、抗旱耐涝、易种好管、很少发生病虫害。由于其光合作用强、根系发达、分蘖再生力和抗逆性极强,几乎在各种土壤和条件下都可以生长。油莎豆系由野生驯化而变为家种,其原产地为沙漠干旱地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顽强的生命力,基本上不发生病虫害,不用喷施农药。
  生育期短,约110—120天,从3月初到7月都可播种,错开农忙季节。巧用农闲的时间和劳力。
  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尤其是幼林果园,既可肥地改土、复盘遮荫、抑制杂草、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前期收入,一举多得。
  油莎豆成熟后,干物质比重大,富含油脂、淀粉,在土中不易腐烂发霉,且具有休眠期。因此,收获后散落土中的果实.第二年春天会萌发新苗,起苗移栽既可。真可谓“一劳永逸”,年年有收。

编辑本段农业栽培

  种子处理:油莎草种子要用上年收获的饱满无霉变、无虫伤鼠咬的新种子。春播前先晒1~2天,再贮藏3~5天后,用初始温度45℃左右温水浸泡1~2天,进行催芽播种,夏播则不必催芽。
  栽培方式:油莎草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生育期130天左右,可用直接播种、育苗移栽、分株移栽等方式栽培。播种既可春播也可夏播,当气温达到15℃以上时,从4月上旬到7月中下旬都可播种。春播的8月中下旬、夏播的11月上中旬收获。春分前后气温较低,需用小拱棚薄膜育苗。清明以后可露地育苗或直接播种,每亩用种量8~10公斤。穴播行株距30厘米×15厘米,穴深5厘米,每亩开穴0.7~1万个,每穴放2~3粒种子,最好用炉渣或土杂肥覆盖,在花岗岩及砂页岩发育的沙壤土播种不需要盖炉渣。幼龄果园林地套种时,种植穴应距苗木主干1.5米,以免油莎草覆盖苗木影响生长;中龄果园林地套种时,树冠滴水线以内尽量不种,否则油莎草生长不旺,产量低。
  苗期管理:油莎草幼苗出土长到5~20厘米时,要进行中耕除草,追肥1~2次,选择阴天或傍晚,每次用稀人畜粪尿、尿素或复合肥15~20公斤对水300~500公斤泼施,或大雨来临前撒施。中耕要浅,苗高50厘米封行后不再中耕松土,以防伤根减产。
  割草利用:油莎草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茎叶高度可达1米,需在青苗生长至0.5米以上时割掉0.2米,以抑制生长。一般亩产鲜草3000公斤以上,能够覆盖果园的空隙地,有利于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增加有机质、防止夏秋高温强日照灼伤幼树,抑制杂草孳生。生长中后期(收获前40~60天)可喷施多效唑或膨大素1~2次,对提高产量大有好处。油莎草作饲草时,生育期中刈割2~3次为宜(可轮流分批割),割草以晴天下午为好,割下全草高度的1/3~1/2,切忌像割韭菜一样贴地割。割后隔1~2天追施速效性人粪尿或氮肥、复合肥溶液,以利恢复生长。收获油莎草后的老茎叶是畜禽垫栏的好材料和果园改土的好肥源。
  适时收获:油莎草成熟时,地上草叶变黄,地下块状茎变硬,用牙咬时响脆,断裂面平整,有油脂光泽。夏播较晚时,应在霜冻来临前、地上部未枯萎时抓紧收获。若收获过晚,一是地上草枯萎后无法拔蔸,增加收获难度;二是霜冻后其他农作物都已归仓,油莎草的块状茎在土中散发油香,会引来老鼠偷食,造成严重减产。油莎草收获时,可将地上草留茬0.2米,如果土质疏松时,可连蔸拔起(蔸下有果70%左右),或用钉耙挖起。将块状茎朝天晒一两天后,用手摘下筛净、晒干贮藏。如用于榨油和食品加工,应将块状茎洗净,去除杂质。

编辑本段食品制作

加工

  前期处理工序及要点:除杂→清洗→分级→脱皮→清洗→进入加工。
  1、除杂——是指挖掘油莎豆时应将泥土、石块、玻璃、铁钉、陈种空壳、病虫鼠害破损果等一切影响加工的东西清除掉。
  2、清洗——是将油莎豆表面附着的泥土、须根冲洗掉。
  3、分级——可用网目不同的筛子将油莎豆按其颗粒大小分成不同等级,以便于产品加工和出售,增加商品价值。细小不规 则的剔除后,可用于榨油。
  4、脱皮——油莎豆表皮淡褐色,有节和鳞片,鲜食时食后口感不适就是表皮的缘故。加工风味小食品时应尽量想办法减少表皮的不适感。
  具体办法是——
  (1)少量加工时可用手工去皮,把油莎豆放入容器后加适量的水用手搓去表皮渣屑;
  (2)大量加工必须借助机械滚筒设备,利用油莎豆在滚动中相互摩擦去掉表皮。
  5、清洗——脱皮后的油莎豆用清水冲洗表皮渣屑,待干净后即可进入加工阶段。

风味小食品

  1、水煮油莎豆(1)
  用料:油莎豆3公斤,精盐200克,大茴香30克,味精10克。
  方法:在铁锅内放入油莎豆、精盐、大茴香、味精,加饮用水浸没;
  先旺火煮沸1小时左右,再用文火继续煮沸1小时;
  使油莎豆入味后,捞出晾干水分即为成品。
  2、水煮油莎豆(2)
  原料:油莎豆3公斤,精盐200克,大茴香30克,桂皮30克,花椒15克。
  方法:将油莎豆倒入锅内,把香料 破碎后装入纱布袋中扎好口,加水浸没,
  用旺火煮沸半小时后,加入精盐,再用文火煮沸1.5小时,吸收汤汁后离火晾干即可。
  3、多味油莎豆
  原料:油莎豆3公斤,桂皮10克,大小茴香各15克,花椒20克,胡椒粉10克,精盐200克,糖精适量。
  方法:将桂皮、大小茴香、花椒、胡椒破碎后用纱布袋装好,放入锅内用清水煮沸20分钟
  再将油莎豆、精盐、糖精、加入锅内,清水浸没;
  先用旺火煮沸半小时,改文火继续煮1小时左右,不断翻动,汤汁吸入后捞出晾干水份即成。
  4、盐油莎豆: 原料:油莎豆3千克,花椒盐300克,植物油2千克。
  方法:先将植物油放在锅内用旺火烧沸,油温掌握在150℃—180℃;
  分次倒入油莎豆,用铁漏勺不断翻动,待豆中的水分蒸发完后,发出沙沙声,可捞出沥去油滴,趁热撒入花椒盐,搅拌均匀,摊凉后即为成品
  5、怪味油莎豆: 原料:油莎豆5千克,白砂糖0.5千克,饴糖0.5千克,植物油2千克,熟芝麻200克,精盐50克,五香粉5克,花椒粉10克,甜面酱800克,味精6克。
  方法:将植物油倒入锅内,旺火烧沸至150℃—180℃,将油莎豆炸熟后捞出;
  将芝麻、花椒粉、辣椒粉、五香粉、精盐、味精等拌入甜面酱中倒匀;
  将炸好的油莎豆趁热倒入调和后的甜面酱中拌匀;
  再将白砂糖、饴糖加少量水在一口锅内熬沸,慢慢浇在已拌好调料的油莎豆上,边浇边翻拌,均匀粘上糖衣,冷却后即为成品。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