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糠草

 chh71 2012-12-11

小糠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小糠草  
小糠草

小糠草由于该草结实力强,因此一般多采用种子直播的方法建植草坪。由于种子细小,千粒重只有0.1g,所以整地要求十分精细,土壤应平整细碎,覆土要做到浅而不露种子。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度。由于苗期生长缓慢,故应注意防除杂草。建坪播种量为4-6g/平方米,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但以秋季播种为好。小糠草营养繁殖可栽植带土小草块或根茎,通常1平方米的草皮可栽植7-8m2的新草坪,5-9月份均可栽植,但以春、秋两季为好。栽后应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其恢复生长。生长期间应注意修剪、灌水。

中文学名:小糠草
拉丁学名:Agrostis alba L.
别称:红顶草、糠穗草、白剪股颖
界:植物界
科:禾本科
属:剪股颖属
分布区域:欧亚大陆温带等地区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我国华北、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均有野生种分布。[1]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长5~15厘米。秆直立,或下部的节膝曲而倾斜上升,
小糠草-墨线图

  小糠草-墨线图

[2]
具4~6节。叶平展而粗糙。圆锥花序疏松开展。小穗小而多,具小花一朵。穗紫红色。小糠草有较粗壮的根状茎。茎直立,叶线形,圆锥花序呈塔形,分枝散开,小穗多,穗紫红色,抽穗时顶上呈一层紫红色,故名红顶草。种子细小,千粒重0.1g左右。[1]
  多年生草本,具细长的根茎但无匍匐茎。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后上升,基部节上可生不定根,高40—130(—150)厘米,径粗2—3毫米,常具3—6节,草黄色而有光泽。叶鞘光滑无毛,稍短于或稍长于节间;叶舌干膜质,长圆形,先端钝圆,常有齿;叶片扁平,长5—20(—32)厘米,宽2—8毫米,边缘及两面稍粗糙,有时叶面近平滑。圆锥花序金字塔形,长8—25厘米,宽6—10(—15)厘米,疏松,开展,花期后也不紧缩,每节有分枝2—9枚;分枝极不等长,粗糙,下部裸露,主枝长8—12厘米;小穗柄长1—2(—3)毫米,粗糙;小穗绿色或带紫色,长2—2.5(—3)毫米;颖披针形,稍不等长,先端急尖,无芒,具1脉成脊,脊上稍粗糙,花后宿存,第一颖长2—2.7(—3)毫米;外稃膜质,长圆形,先端钝,有小齿,长1.7—2毫米,具5脉或间脉不明显而成3脉,通常无芒,稀于顶端稍下有短芒;基盘两侧常有短毛;内稃长为外稃之半或达2/3;花药长1.2—1.3(—1.5)毫米。[3]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适应性强,耐寒,亦能抗热,喜湿润土壤,也能耐旱,能在冷凉湿润地区生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以粘壤土及壤土为佳,在较干的沙土上亦能生长。不耐荫。根茎繁殖蔓延很快,侵占性强,不怕践踏,耐牧性好。[1]

编辑本段景观用途

  特点及用途常与其他禾草混播,用于路旁、沟边、公园等固土护坡草坪。 由于它具有很强的耐牧性,因此在国外深受牧民的欢迎。[1]

编辑本段繁植培育

  春播或秋播。可单播,也可与猫尾草、杂三叶等混播。种子小,覆土要浅,选择土壤墒情好的时候播种。每公顷可收割干草2500-4000kg,种子750kg。茎叶柔软,叶量多,适口性好,是一种较好的牧草。鲜草含干物质39%,粗蛋白质2.9%,粗脂肪1.1%,粗纤维12.6%,无氮浸出物19.8%,灰分2.6%,钙0.16%,磷0.1%。[1]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开放分类:
禾本科 植物 草本植物 生物 剪股颖属 单子叶植物纲 种子植物门 莎草目 被子植物亚门 鸭跖草亚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