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人生的三种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凡是有过艰难研究经历的人都会对这三种境界有自己的体会。王国维用宋代的诗词名句来描述做学问的历程,实在是妙。也有人用来描述人生经历的三个境界。描述这三种境界的词句分别来自宋·晏殊的《 鹊踏枝》、宋·柳永思的《蝶恋花》和宋·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抄录如下: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鹊踏枝
做学问必须要耐得住寂寞,敢于坐冷板凳。克服浮躁心理,宁静致远。独上高楼,望尽天涯。看看窗外,望望星空,向往哪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做学问是个苦差事,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要丢掉很多,会失去许多。要执着,要持恒,才有收获。这就是科学研究这个职业需要兴趣第一。没有兴趣,很难坚持,难以成事。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路漫漫其修远兮。成功属于时刻准备着的人,属于善于抓住机会的人。灵性和悟性,对于从事科学研究非常重要。要学会思考,永不放弃,最后往往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说明:虽是老生常谈,但每次读有每次的收获和感悟。抄在这里一则作为个人收藏,再则可以共享。王德华 2008.4.28) |
|
来自: 昵称11284895 > 《学术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