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惶者生存

 杂货店伙计 2012-12-12

 

 

 

惶者生存

 

 

 

    民间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牛大了就知道怕了。人也是这样, 年龄越大, 胆子越小, 懂得越多, 胆子越小。随着阅历的增加和视野的拓展, 喜欢思考的人会越来越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对外界的敬畏。

 

    美国一个大集团公司的总裁写了一本书叫《惶者生存》。据说, 中国北京几个计算机大公司的领导人将此书列为必读书。这些企业界功成名就的精英竟然深怀生存的惶恐应该引起我们普通人的警省。也许正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危机感、惶恐感才将他们与我们拉开距离。一边是人尖子在高处不胜寒的宝塔上战战兢兢继续攀缘;一边是我们这些人在平凡的土地上劳作奔走。偶尔, 我们也会抬起头望望这些不可思议的人, 感慨一番, 赞叹一番, 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有时, 我们心中也会忍不住疑问:他们已经高高在上了, 为什么不停下来歇一歇呢?

 

    实际上, 他们一直心存惶恐。而是否惶恐的关键是生存目标的远近问题。普通人之所以没有那种强烈的惶恐感是因为我们容易满足或者开始不满足经过长期努力仍难满足所导致的麻木。

 

   就正常意义说:只有优秀人物才活得累而且惶恐, 他们一生都在不断地设置新的目标, 不断地和更优秀的人物较量, 不断地向自己生命的极限挑战。就像一场马拉松跑,优秀人物都集中在最前面的几个方队里, 由于战术、技巧、体能方面的不同, 他们之间跑动的位次不断地变化, 但每个人都不敢稍有懈怠。那种奔跑中的紧张和压力, 那种前面的人越跑越远, 身后的人越追越近的惶恐不安, 那种平时刻苦训练中的疲累和孤独, 作为看客是永远无法体会的。我们感受更多的只是观看时的刺激和对胜者领奖时的羡慕。

 

    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中, 因此社会中人永远生活在比较中, 尽管这种比较的角度、方式、标准不尽相同。只有在比较中, 人们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等级和价值。在同一标准的前提下, 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较容易满足, 和比自己好的人相比较容易惶恐。生存的层次就在不同标准的比较中渐次凸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 心怀满足的人, 生存层次的期望值较低, 心存惶恐的人, 则生存层次的期望值较高。当然, 标准不同, 生存层次的类型也截然不同。不同标准的生存层次, 不具有可比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