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良心承诺,责任大于泰山

 慢慢的我疼 2012-12-12

从近期,全国几起煤矿事故的频发来看,更是让煤矿职工感觉心寒。煤矿安全的投入,煤矿技术装备的使用,煤矿技术的不断研发,煤矿安全管理的深入转型,却未能有效的挽回事故频发当中弟兄们的生命。煤矿群体当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案例比比皆是,他们,他们都是用鲜血拧成的黑色线条,拉起了一条无声的、无色的安全警示防线。用鲜血换回的经济效益,成本实在是太大啦,用鲜血换回的经验成本实在是太高啦,这样的成本、这样的效益,取之心愧。

煤矿在人们眼中一直是一个高危行业,也是一个拿不出门的行业,七十二种行业当中,煤矿工人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纠结。在中国未解放之前,尤其是山东一带,多以日本人和德国人开设的煤矿居多,那时的外国矿主根本不拿中国人的生命当回事,靠的是暴力管理,以廉价的劳动力,刮之民膏,导致煤矿事故层出不穷,尸骨成堆遍地坟,那时的人们不到万不得也的一般都不想让自家人到煤矿上班,都知道煤矿风险大、危险性高,养家糊口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混得丁点收入来维持生计。

进入八十年代,在年轻人心里总觉得在煤矿上班不是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工种。难以启齿的是,煤矿一直未能甩掉脏(黑色人)、乱(生活劳累,生活质量差)、差(环境风险大)和事故频发的帽子。煤矿各种自然灾害、责任事故,一直都像一个无形的紧箍咒似的,牢牢地箍在煤矿头上,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从煤矿建设开始,一直都是小煤窑、煤黑子被冠在头上。别的行业职工带的光环耀眼,而煤矿工人带的光环却是带有一定的灰色色彩。为什么说是灰色色彩呢,因为一提到煤矿工人,就联想到大汗淋漓、黑不溜秋、破布烂蛋的煤矿工人形象,就是这个形象一直以来就定格在人们的眼中,烙在大众心里,挥之不去。

但一般人却忽视了另外的一点事实,那就是,煤矿职工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利益却是一般的行业无法比拟的。煤矿职工在几百米至几千米的地层深处,用生命诠释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产出的黑色能源,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倍感春天般的温暖,在黑暗的世界中看到七彩的光明和妖娆妩媚的霓虹。

看到以上这些光环的同时,谁又能想到煤矿职工内心深处的苦楚呢。煤矿职工时刻处在自然灾害(如:顶板、瓦斯、地热、地压、煤层自燃都是防不胜防)的天灾之祸之中,伴随着煤矿职工的生产安全就是祸福两重天。由于煤矿职工在井下工作,生成的条件与自然条件有着天壤之别,有毒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冷凉热风的叠峦变换,瞬间四季的极大温差渗入,使花样年华奉献给了煤矿之后的煤矿职工,老年得到的却是腰酸背痛、眼斜嘴歪、中风、抖颤等职业病。都说夕阳无限好,但煤矿职工的夕阳却是如此的萧条和不堪一击。

在煤矿安全上不要把权利凌驾于个人的狭隘范围之内,煤矿安全论证不能以走马观花的形势走过场,安全论证是对人的生命负责,是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负责,是对企业价值存在的负责。对煤矿工作的监督管理,必须用良心办事,用良心来看人格及人的尊严藐视生命的时候值不值。在对煤矿加大监督、整改的同时,更应该加大对煤矿安全事故的评估和实际开采论证。什么样的可干,什么样的不可干,什么样的环境是效益,什么样的环境是浪费,都要都要把这个煤矿安全责任捧在手上、放在心上,用良心当秤砣,来衡量一下轻重。千不能、万不能,就是不能用鲜血当成本,来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这样的效益社会宁可不要,这样的成本就是社会最大的负担,也是健全小家庭的最大负担和终生不可弥补的一大缺陷。

作为煤矿职工,我们更应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合法的权利的利用,我们有权利拒绝一切不符合生产安全的工作环境,有权利拒绝非法的、不合理的开采,有权利拒绝部分违章指挥的行为,用实际行动来保障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保障身边人的生命安全,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