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rz书虫 2022-01-18
                     摘要: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的核心因素是煤矿工人的安全感。调查表明,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以及煤矿工人个体因素。我们认为,解决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提升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关键在于建立“矿难三级防控体系”。
关键词: 煤矿工人 安全感心理安全
一、问题的提出
“十五”期间,湖南省政府根据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将煤矿安全生产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湖南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整治矿难形势依然严峻!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湖南省在治理矿难上出现了一个空洞,即整治煤矿安全中强调物的安全超过强调人的安全,忽视了对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的关注,使得煤矿工人的不安全心理长期存在,从而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埋下了不安全隐患。相关资料显示,人在劳动过程中有50%—80%的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到90年代,人为因素的比例上升到80%—90%。[1] 我国近两年的煤矿事故有近八成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回顾过去我们的治矿策略不难发现,众多治矿良策都局限于法律、政治、经济等范围之中,更多地关注的是物的安全而很少涉及到人的安全——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本研究试图弥补这点不足。
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在于揭示在“矿难频发时期”湖南省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以引起社会对煤矿工人尤其是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的关注,为矿难的治理、煤矿经济的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议。
为此,我们试图综合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心理测量、观察法、现场访谈法获取煤矿工人的生活、生产、心理方面的大量信息,旨在考察下列几个问题,借以挖掘影响煤矿工人心理安全问题的根源——三矿问题,并进一步对解决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作出初步的探索性分析:
(1)湖南煤矿工人的状况
(2)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感状况
(3)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制约因素
(4)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状况的成因
(二)意义
1、理论意义
(1)安全心理学理论的完善与补充。
本文第一次从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感与生产安全关系的角度研究矿难发生的原因,弥补了以往煤矿安全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个研究矿难发生的新思路。
(2)健康理论和矿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和实证。
探究了影响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因素,并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提出相关建议,从实证上支持并发展健康理论和矿业安全理论。
2、现实意义
关注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状况,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质的飞跃。如果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遏制不住矿难,阻碍矿区的稳定和煤矿工人家庭的幸福,阻碍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最终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基于此,我们以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来研究煤矿安全问题,这对提高中国矿业生产的安全系数,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调查各类样本共计745人,煤矿工人545人,高空建筑工人200人。
煤矿工人人口学变量:煤矿工人男545名,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40.55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2.2%,初中文化程度占50.5%,高中文化程度占14.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1%。
样本分别来自常德市澧县、浏阳市大窑镇澄潭江、宁乡县煤炭坝、郴州市嘉禾县。4个地区分别位于湖南省北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监督距离有远有近;企业性质有国有、私有;产业地位在当地有为主导产业也有非主导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有发达也有贫困。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选择这些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湖南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状况与安全感状况,能为政府分析解决煤矿工人身心问题提供具有实证基础的对策。
表1 被试企业性质及工种分布(人)
地区私有国有总计
井下工人地面人员管理者井下工人地面人员管理者
浏阳1212315301013212
宁乡231110531414125
澧县35129281412110
嘉禾43221117810111
建筑工人200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从四个地区随机抽取的十八处煤矿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井下煤矿工人、地面工人、管理者,按照标准化的程序施测,使用问卷对他们进行逐个提问回答。
2、现场访谈法
对宁乡县、澧县、嘉禾县、浏阳市等三十多家煤矿企业的工人进行了访谈。
(三)调查材料
1、马斯洛《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
马斯洛编制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简称s-i问卷),共有75道测试题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根据马斯洛的安全需要层次理论,问卷分为安全、归属与爱、尊重三个维度。按照马斯洛的统计标准,得分在24分以下者,具有安全感;得分在25—31分之间的,具有不安全感的倾向,但仍属于正常范围内;得分在32- 39分之间的,则具有不安全感;39分以上的,具有严重不安全感,即存在有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2、煤矿工人基本情况问卷
煤矿工人基本情况问卷是由研究者自行编制的,旨在获得煤矿工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年龄、工龄、工作性质、工种、家庭基本情况、工伤情况、身体基本状况等。
(四)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1]《安全心理》绍辉王凯华.安全心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材出版社,2004.3第1页。
(相关图表在发表图片栏上)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因素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1、煤矿工人工作的安全度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我们以高空建筑行业工人安全感作为对比项目,研究安全度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2 煤矿工人与建筑工人安全感得分对比
工种频数平均分标准差
煤矿工人56631.736711.43155
高空建筑工人20030.645812.18958
表2显示:煤矿工人的安全感平均分数31.73分,高空建筑工人30.64分,两者总体安全感平均分高,安全感差,处于“具有不安全感”的等级。
两者的工作环境危险系数高,工人个体差异较小,工作安全度低,致使煤矿工人与高空建筑工人的安全感都差,这说明工作性质的安全度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结论与其他理论研究的结论相一致。
2、煤矿工人经济收入差异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3 不同收入等级与安全感等级的多重比较分析
 组别(月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1500元以上)
安全感低收入 (900元以下)1.324324.98609*
 中等收入(900-1200元)3.66176
 高收入(1200元以上)

表3显示:不同收入的煤矿工人安全感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低收入的煤矿工人与高收入的煤矿工人安全感收入差异显著,煤矿工人的经济收入对煤矿工人安全感影响显著。
3、煤矿工人工种性质差异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4不同工种的安全感状况
工种人数平均分数标准差
井下工人35030.529411.82698
地面人员11431.38609.12758
管理人员9418.186011.49173

地面工人
管理人员
安全感
井下工人
-.255545
8.13296*
地面工人
8.38841*
安全
井下工人
-.66264
3.25005*
地面工人
3.91269*
尊重
井下工人
.07847
3.50524*
地面工人
3.42676*
归属
井下工人
.19938
1.27038*
地面工人
1.17099*
表5不同工种与安全感维度—尊重、安全、归属的多重比较分析
*p<0.05 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为显著
表4、表5显示井下工人和地面工人之间安全感差异不明显,但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感差异明显。从表5中的安全、尊重、归属三个维度上看,井下工人和地面工人没有显著差异,但都与管理人员差异显著。
由于工种不同,煤矿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有很大的差异,这说明不同工种性质对煤矿工人安全感影响很大。
4、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影响
煤矿工人井下作业的环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环境。阴暗潮湿、空间受限,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冒顶、透水等潜在灾害时刻威胁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这种特殊环境直接对煤矿工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据此,我们从井下最常见的粉尘、振动、噪音、风速、照明、温度、湿度等综合状况着手研究它们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表6 井下特殊环境与煤矿工人安全感方差分析
  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p
煤尘组间42.94753.8101.453.030
 组距150.050269.558
 总和192.997322
噪音组间48.24653.9101.609.008
 组距151.655268.566
 总和199.901321
环境总体组间1346.8285325.4121.395.048
 组距4880.67926818.211
 总和6227.507321

表6显示:环境总体状况[1]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影响很大,尤其是煤尘、噪音两个环境因素。
调查中76.4%的煤矿工人认为粉尘对工作和身体有较大或很大影响,其中47.8%的煤矿工人认为粉尘对工作和身体有很大影响,受影响的工人以一线采煤工和风钻工为主。
调查中有64.7%的煤矿工人认为噪音对工作和身体有较大或很大影响,其中27.5%的人认为噪音对工作和身体有很大影响,其中受影响的工人以风钻工为主。噪声作为一种紧张源,对作业工人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引起强烈的紧张反应。其对心理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情绪反应之上,情绪直接作用于煤矿工人的行为,造成人的不安全隐患。
在其他相关研究中温湿状况对煤矿工人心理也会产生影响,但由于问卷的设计存在一定不足,温湿状况对安全感的影响在方差比较中差异不显著,我们又对温度、湿度对人体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煤矿工人的风湿状况”进行了研究(表7)。
表7 煤矿工人风湿状况与安全感的方差检验
 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p
组间921.2641921.2646.835.009
组距43131.236320134.785
总和44052.500321
表7显示:煤矿工人的风湿状况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影响显著。
由于煤矿工人工作环境的温湿状况、通风状况不稳定。这种不舒适温湿条件不仅会影响人的有关的生理参数,而且会影响到煤矿工人的心理状况,从而影响工人的安全感,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影响煤矿工人心理安全的环境因素还有瓦斯、振动等因素,但由于本次研究的限制我们也就没有深入。
(二)煤矿工人的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大量矿难事故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大多数事故的发生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相当大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人的行为受人的内在心理、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研究人的行为,掌握人的行为规律,就可能预测人的行为,减少不安全行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我国煤矿中“三违”现象是典型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近三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矿难发生的直接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工人的“三违”行为引发的,可见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是生产安全的关键之处。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响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因素,我们从煤矿工人的年龄、工龄、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不良情绪、疲劳程度等方面来揭示影响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因素。
1、煤矿工人的年龄分布特征对安全感的影响。
图2煤矿工人工种、年龄双曲线图
图1显示:在我们此次调查的样本中,煤矿工人年龄总体处于31—45岁, 63.7%的井下工人、57.9%的地面工人、53.5%的管理人员在此年龄段;另外,处于46—55岁年龄段的井下工人占19.3%、地面工人占24.6%、管理者占25.6%;处于55岁以上年龄段(应退休人员)的井下工人占4.9%、地面工人占3.5% 、管理者占7.0%。
图2显示:46岁以上的井下工人与地面工人的安全感明显比46岁以下的差很多,且井下工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安全感逐渐变差。55岁以上管理人员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加,安全感趋好。从分析图可以看出,煤矿工人的年龄对安全感有一定的影响,且年龄分布结构极不合理。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年龄较大的工人因为工作时间较长,比年龄较小的工人经验更多、工作知识更丰富、技能更成熟。管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日趋衰退,但应对危险时,更能镇静地处理,所以管理层年龄分布结构较为合理;
对于井下工人来说:井下工人年龄分布结构就有严重的缺陷:大龄工人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等方面较差,已经不适合从事井下繁重的高风险挖煤工作,他们从事井下工作会埋下人为安全隐患,致使事故的风险增加,。据统计,人在20-25岁时事故率最高,30岁之后事故率有所下降,45岁事故率最低,45岁以后其经验较丰富,但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如仍在生产一线,事故率又会有上升的趋势。[2]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私有煤矿大量使用大龄工人、国有企业已退休的人员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都是不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的。
2、煤矿工人工龄状况对安全感的影响
工龄是工作经验积累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缺乏工作经验,工人往往会表现出有较高的事故倾向,研究表明,人在工作一年或一年半以后,事故才显著减少。
图3显示:排除冒险心理的影响,工龄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抑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感。但存在冒险心理的工人工龄越长安全感越差,不冒险的工人工龄越长安全感越好。对于不冒险的工人来说,工龄越长,积累的经验越多,经验越多处理工作问题能力越强,能够沉着地应对困难,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安全感就相对好。但对于存在冒险心理的工人来说,工龄越长,经验越多,他们了解冒险生产的风险,但是迫于生产压力和生活压力,他们必须赶进度,多挖煤,多挣钱。这些冒险煤矿工人时刻担心着自己的安全,心里牵挂着地面上的家人,内心强烈的安全需求与现实中安全感匮乏的状况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所以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工龄越长,心理冲突越强烈,安全感也就越差。
4、煤矿工人家庭经济状况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图4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差的煤矿工人安全感明显差于经济状况好的工人;经济状况与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成正比关系。存在冒险心理和不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的安全感随着收入的增加相对地提高;不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比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随着收入的增高,安全感相应增高。即使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安全感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安全感也会趋于好,但是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总体要比不存在冒险心理的煤矿工人低。
5、煤矿工人不良情绪状况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在安全生产中,常常存在一些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如果调整不当的话,往往是诱导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我们研究煤矿工人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工作心理状态:冒险心理、麻痹心理、紧张心理、恐惧心理、环境心理,以此来研讨不良的心理状态与安全感的关系。
表9 煤矿工人的不良情绪与安全感之间的相关分析
 恐惧心理冒险心理紧张心理精神压力环境心理安全感
恐惧心理.091-.103.187**.185**.024
冒险心理.077-.023.181**.051
紧张心理.121*.251**145**
精神压力.251**.012
综合不良情绪.114*
*p<0.05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为显著
表9 显示:在相关分析之中煤矿工人的恐惧心理、紧张心理、精神压力、环境心理的综合不良情绪与安全感有密切相关。
在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分析了特殊的环境对煤矿工人心理的影响,在这里不再论述。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人的情绪水平,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由三个位维度组成,即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并给出了雏形模型,它的八个扇面表示八种基本情绪,[1]维持稳定的情绪水平有利于安全行为的顺利完成,过于激动和紧张而致使情绪水平失调就会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6、煤矿工人的疲劳状况对煤矿工人安全感的影响
疲劳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并非由单一的、明确的因素构成。[2]一般来说,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由于生理与心理的状态变化,产生某个或某些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力量的自然衰竭状态就称之为疲劳。煤矿工人在持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活动就会导致机能下降,这时中枢神经系统就会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人在行为上灵敏度降低,作业效率下降。我们主要从煤矿工人的工作强度、持续时间、作业时刻、环境压力等方面来研究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对安全感的影响。
表10煤矿工人疲劳状况与不良情绪方差检验
  fp
疲劳状况恐惧心理.539*.034
 冒险心理.155.502
 紧张心理.155.641
 环境心理.475**.001
 精神压力1.480**.000

表10显示: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高与疲劳程度低的工人恐惧心理、环境压力、精神压力差异显著。
从上述调查分析与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初步结论:
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在于两个方面:
1、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
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主要通过工作安全度、工种性质、收入状况、井下“粉尘、噪音、温湿”特殊的作业环境这几个因子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产生影响。工作安全度与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成正比关系;井下煤矿工人和井上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比管理人员要差;收入状况与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成正比关系;井下的“粉尘、噪音、温湿”特殊环境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影响很大。因素中以工作安全度与收入状况为主导因子。
2、煤矿工人的个体因素
煤矿工人的个体因素主要通过煤矿工人的年龄、工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情绪状况以及疲劳状况七个因子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产生影响。其煤矿工人年龄结构分布尤其是井下工人的年龄分布存在较大的缺陷,为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煤矿工人的工龄对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一定时期内,工龄越长,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率越低;煤矿工人的文化程度与安全感成正比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对安全的认识越科学,安全感明显好于文化程度低的工人。因素中工龄、情绪状况以及疲劳状况为主导因子。
[1] 中教育星多媒体教育资源平台.《情绪的维量与极性》.2005年8月。
[2] 吴晓峰.矿井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评价研究.硕士论文..2002。
五、问题的讨论
(一)煤矿工人的处境问题
1、矿难频发,煤矿工人生命权没有保障
生命,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生命权成为人享有任何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生命权在国家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尊重生命,保障生命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和目的。当前困扰煤炭行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煤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在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矿难的存在,把煤矿工人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针对煤矿工人这种处境我们采访了澧县赤峰煤矿煤矿工人肖志海:
肖志海年龄:47岁 工种:井下煤矿工人
学:您知道这几年来全国矿业安全生产的状况吗?
肖:知道,出了很多事故,不过近两年报道公开了,全国都知道了。
学:您对矿难有什么看法?
肖:煤矿工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了,每年都有事故,都有几个人出事,习惯了。干我们这行死伤是难免的,只是看多少和时机以及出事的是谁的问题。来矿里工作时间长了,也自然习惯了。
学:您每次下井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您觉得您的生命有保障吗?
肖:下去了,什么都不想,只想多挖煤上来。干我们这行天天都是跟“阴曹地府”打交道的,能有什么保障?
学:当听到矿难发生后,您心情怎么样?害怕吗?
肖:心里还是担心,害怕自己出事。说真的每次下井都晓得自己还能不能上来,特别是看到电视播报矿难发生的时候。但担心害怕有什么用,人都已经下井了,想这个没用,我们本身就是“吃阳间饭,做阴间时的”还不如什么都不想,多挖点煤,越想思想负担越重,所以不想了,过一天算一天。
2、煤矿工人生活贫穷,职业技能力低下,就业困难
针对煤矿工人家庭负担状况和就业能力状况我们采访了浏阳澄潭江卫星煤矿工人陈湘平:
陈湘平年龄43 工种:浏阳某私有煤矿企业的运输工 农民合同工
学:您到煤矿做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陈: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迫于生计,不得不干。
学:您的文化程度?
陈:高小文化,还没毕业,我们在这里做事的大多是这个水平。
学:您有不有什么专业技能,像木工、瓦匠、漆工等?
陈:自己没什么技术,以前没学过,想学没条件,一辈子种田,现在只能卖个劳力,挖煤只要有劳力就行,赚钱还可以。我们本地人除非经济上特别困难,一般都是不愿意做煤矿工人的。下井又累又脏,大部分人做矿工都是因为日子不好过,急于挣钱。“因为做矿工毕竟能挣到比种地高出好几倍的收入。”外地人大多数山里面来的,干矿工每个月能够挣千把块前,很好了。
学:您家里条件怎么样?
陈:就是负担重啊,现在又弄不到钱,种田有时还要亏本。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打工去了,小的在读大学,一年要一万块对付。家里盖房子,欠了一屁股的债。这里每个月能挣一两千块,挖煤赚钱来得快。
学:您看到有的矿出事了您还敢下井吗?
陈:不敢下,但是没办法啊!我们也怕死啊,就算井下瓦斯量大了,我们也不能干就不干那可能,得听领导的”。领导说:瓦斯超标怎么呢?干,没什么事!等哈通风就行了。井下发生火灾的事情是经常的,只不过抢救及时,都扑灭了,才没有酿成事故。说实话,井下领导说了也不算,他也得听上面大领导的,“是因为瓦斯量大不出煤,大领导就会责怪下来,这煤矿要是一天不出煤,井上面的人怎么生活?”
学:您愿意在煤矿里干下去吗?
陈:只要有点办法能挣钱养家糊口,哪个愿意在这里“鬼地方”卖命?
在调查中有56%的煤矿工人家庭负担重,82%的煤矿工人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62%的煤矿工人没有任何职业技能,48%的煤矿工人因为没有其他工作可以做,迫于生计不得不到煤矿做工。调查中有些煤矿工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言语表达能力低下,与人交谈出现障碍。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挖煤睡觉,他们就是无声的人体机器。对于煤矿工人来说,贫穷比危险更可怕。
(三)煤矿工人井下作业条件恶劣,安全投入低,劳动环境安全度低
煤矿工人井下作业的环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环境,——距离地面数百米乃至上千米,阴暗、潮湿、见不到阳光、活动空间受到局限、风量、风速受到制约,还有瓦斯、煤尘、水灾、火灾、冒顶、透水等潜在灾害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为了全方位的了解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我们的跟随宁乡东风煤矿相关安检人员周成下井调查了井下的环境。
学:这口井有多深?
周:这是斜井,800多米深,我们要走很长一段坡才能下到一线去。
学:巷道里怎么有一股味道?
周:这是井下爆破的硝烟的味道,我们走的是排风道的这边,所有空气都从这条巷道进出。
学:井下为什么这么多的积水?排不出去吗?
周:这几天下雨,地下水突然多了,抽水机能力有限,跟不上,所以积水很多。
学:平时是这样的吗?
周:差不多,越往下面走积水越多,多少而已。排水的用电成本占我们生产成本的1/3,小煤矿为什么效益好,他们把煤矿建在我们国有煤矿的下面,不用抽水,因此节约了很大一笔费用。
学:巷道里有些什么样的危险?
周:土质松软的地方可能塌方、掉岩石,地下水多的地方容易透水垮塌,通风不足的地方容易窒息,废坑地面毒气较多。别看这巷道,这么平静,到处都充满了危险。
学:井下一线采矿区环境怎么样?
周:一线矿区主要是煤尘多,瓦斯浓度大,空气差,温度高。一干活,呼吸就觉得吃力,带口罩吸气不行,不戴口罩鼻子嘴巴都是煤尘,所以刚上井的煤矿工人除了眼珠子是白色的,全身各个部位都是黢黑的。有些采区温度接近40度,煤矿工人就半裸下井,下井之后,挖一个水坑,一半工人挖煤作业,一半先泡在水里,轮流更换。
学:怎么有些工人前胸带个护板?
周:井下地压大,巷道上的石子可能乱蹦,砸伤人,挡板防护身体。
学:您认为每年的安全投入够吗?您觉得工作安全吗?
周:不够,企业没有那么多的钱投进去。这几年算多的啦,政府抓的紧。以前挖个洞,简单处理一下就可以开工了,那管什么安全投资,反正老板搞几年就走了。不管安全投入怎样提高,煤矿都是不安全的,风险太高了。
在调查中有36%的煤矿工人认为煤矿很不安全,52%的煤矿工人认为不安全。煤矿企业的作业和生活条件差,尤其在私有煤矿企业,这个问题尤为严重。为减少投资,有些煤矿只有简单的排水通风设备,并将矿建在国有煤矿之上;为节约材料,部分煤矿企业的巷道只建1.6米高,并且采用杂木代替松木做顶板支护;在采掘面,缺乏必要的注水和洒水等备用设备,支架不整齐和浮煤堆积厚。这些都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极大威胁了矿工的人身安全,难以为煤矿工人人身安全提供必要的保证。企业的安全欠账将煤矿工人置于极其危险的处境中。
3、煤矿工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疲劳程度高,躯体压力大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访了宁乡煤炭坝五亩冲煤矿工人张建
学:您工作累不累啊?张:累,哪里有不累的,有时就想吐血,心里烧得慌,每天干完活就只想吃饭、睡觉。
学:疼痛主要集中在那些部位?
张:腰、胸口、大腿肌肉、膝关节。腰是挖煤、铲煤劳损了;胸口是有粉尘进去了,肺不行了,因此胸口烧,吸气不赢;膝关节痛是风湿影起的,基本上矿工都会有这个病。
学:矿上作工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张:矿里实行“三班倒”轮流制,每班规定8个小时,上午8点到下午4点,下午4点到晚上12点,晚上12点到第二天8点,半个月一轮换。但是实际工作时间一般在11-12个小时,以一线矿工为例:上8点的班的职工早上5点就要起床,早6点半班上点名,7点半下井。正常情况下,工人上井洗澡后,已经将近18点。而实际上,这种正常情况不多见,一般会过这个时间,自己延工多挣点钱,喊都喊不上来。现在这个季节,下井时是满天繁星,上井时可就是夕阳西下了。这轮班的人,是几天见不到太阳。
学:我看您的背好像有点问题,是吗?
张:扛钢梁铁柱压弯的,一根梁100多斤,巷道矮了,并且只能弯腰才能前进。
在调查中,43%的煤矿工人受过伤,69%的煤矿工人患有风湿,74%的煤矿工人经常腰酸背痛,63%的煤矿工人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上,87%的煤矿工人每月休假不到两天。
4、煤矿企业内部贫富差距巨大,煤矿工人相对剥削感和不公平感强烈
调查中我们发现煤矿企业内部收入两极分化很严重,部分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月收入高达3000-4000元,私有煤矿老板年收入将近18万元,甚至更高。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分别采访了宁乡县煤炭坝跃进煤矿煤矿工人胡明和副矿长杨厂长:
煤矿工人
胡明年龄:53 工种:国有煤矿井下工人
学:您现在每个月工资多少?
胡:每个月平均一千多元,好的时候两千元也有。
学:您的工资具体怎样计算?
胡:做工挖煤的按照挖煤量计算的,每车提成15元,优质煤17-25元,每车装800斤-1000斤,井下不出故障的话,一个班挖得到2-3吨煤。顺利的时候,4-5吨也有可能,但很少遇到,我们这里的煤炭质量不是很好,卡数不高,提成少。
学:矿上的其他人员工资怎样?
胡:井上面做工的七八百块钱一个月,大领导三四千元,小领导二千多。
学:您认为现在矿上的收入分配怎样?
胡:不满意,差距太大了,煤矿企业主要靠卖煤赚钱,煤都是我们挖出来的,企业收入是我们直接创造的,凭什么我们天天下井的比那些不怎么下井的领导少这么多。
学:差距具体有多大?
胡:很大。我们做工的平均每个月1000多,领导有少说每个月三四千,他们每年过节有补助,年底还有分红,平时有车接送,吃得好、住得好,工作轻松。我们就没有了,有时还发不出工资,要拖一两个月才发。我们井下的工人要养他们三四个不做事的。
学:那您感受如何?
胡:不公平啊,烦躁,看到他们都不顺眼,凭什么他们这么好的日子,我们这么苦。
管理人员:
杨厂长年龄 45 工种:浏阳某煤矿副矿长煤矿年产量4万吨/年
学:您对矿上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收入差异较大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杨:做工人的不晓得我们做管理的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和投资多大的成本。我们几个老板,每年要交二十几万的税,企业采煤要成本,抽水、通风、木料、石料、炸药、机械等都是我们老板出的,光通风排水就要占成本的一半的成。他们只知道煤是他们挖出来的,不知道挖煤后面我们的投资好大。再说矿里出事故了,第一个找责任的就是我们,那个找过煤矿工人的麻烦。
学:收入差距这样大,您最担心什么?
杨:我们现在最担心工人想不通,和你拼命,闹事情。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比较少,那边的矿多,上次有一个矽肺病工人为了多弄点补偿金拿瓶农药要在矿长面前死,好在被矿长身边的保镖拦住了。上个月,老板刚买的奥迪车就被人划了,其实我们矿长每天也提心吊胆。我们有些煤矿工人书读得少,没什么思想,有矛盾总是拼命。特别是在钱的问题上,他们干这行就是为了赚钱,搞不好那天矿长就被敲了。
调查中有52.6%的煤矿工人认为煤矿企业分配不公平。这种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会影响矿人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煤矿企业内部的安全稳定。社会学理论指出: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仇恨或仇视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穷困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剥夺时,社会中就会潜伏着冲突危险,甚至他们的敌视和仇视指向也可能扩散。因此,严重的收入差距会造成煤矿生产环境的不安全。
5、煤矿企业劳资问题严重,煤矿工人权利保障难
在社会转型、企业改制中,原有的利益平衡格局被打破,加之劳动争议的市场化调处体系尚未有效建立,部分煤矿企业利用优势资本地位,滥用权利,规避责任,致使煤矿企业中,劳资冲突严重,造成煤矿工人权利保障难的处境。
以下是我们在宁乡煤炭坝东风煤矿采访的煤矿工人伍千秋
伍千秋年龄53 工种:煤矿工人宁乡某国有煤矿 农民合同工
学:您在矿上干了多少年了?
伍:十八岁就开始,干了35年了,一直是农民合同工,没有转正式职工。
学:为什么没有转成正式职工?
伍:厂里说我们是外地人。
学:现在,您对什么不满意?
伍:工资低,福利差。
学:能具体一些吗?
伍:我们一线农民合同工(一线主力),小工600-700块一个月,大工900-1100元,每班人均出煤2-3吨,好的时候4-5吨,每煤卖440-540元,提成太低了。我们不是正式工,没保障,享受不了福利保险,除了解除合同后的一笔遣乡费,就什么也没有了。不公平……为什么领导比我们下井少,又不挖煤,而他们工资却一涨再涨……我们什么医保、意外伤害保险都没有,就个遣乡费,千分之三的比例,干三年签一次,加起来也只有一万多块,这就是我们全部的补偿,现在矿里还欠我两个月工资没发……。
学:您最想让企业对您做什么?
伍:成为正式职工,那我就有保障了。
针对煤矿工人的伤残补偿情况我们采访了宁乡煤炭坝跃进煤矿工人李成安
李成安年龄48工种:伤残煤矿工人 现在跃进煤矿前摆小摊
学:您的腿怎么了?
李:99年在井下放炮时被炸断了,我这是六级伤残,现在安装的是海绵假腿。
学:公司给您赔偿没有?
李:只负担了医药费,没有其他赔偿了。
学:您要过没有?
李:怎么没要过,还告过状,开始公司什么都不给,去年和几个情况相似的工人在县政府闹了一回才解决一些问题。现在公司每个月给我200元的生活费,允许在公司门口摆个小摊位。但这200元生活费怎么过?
学:您今后怎么办?
李:还能怎么样,等一段时间,我还是要去找领导。都是一个废人了,我的腿是在这里炸断的,他们就要为我负责,反正是个废人,他们让我过不好,我也叫他们也过不好。
调查中,有72%的煤矿工人没有签定劳动合同,53%的煤矿工人没有加班费,47%的煤矿工人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和工伤保险,其中农民合同工89%的没有办理社会保险和工伤保险,38%的煤矿工人没有定期进行体检。调查还发现企业内部正式职工与农民合同工差异很大,没有“同工同酬”。正式职工主要是负责管理或带队(当班长、队长、安检员),一线煤矿工人中农民合同工占87%。同时企业采用“隔月工资制度”,套牢农民工,保证企业工源。这些违法现象的长期处在,置煤矿工人于艰难的处境。
6、煤矿工人缺乏科学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
针对煤矿工人的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状况,我们采访了澧县球山煤矿煤矿工人毛志仁:
毛志仁年龄:53 工种:井下工人
学:您来矿上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毛:多挣钱,回家。
学:您了解这个矿的安全保障设施状况 吗?
毛:不了解,没有问过,能赚钱就是的。
学:您在上岗前进行过职业培训吗?有没有定期考核?
毛:都没有,跟着班长干就行,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
学:您知道挖煤危险吗?
毛:知道
学:具体那一些?
毛:不知道。
调查中,我们在宁乡县煤炭坝跃进煤矿安检员唐伯云了解到,煤矿事故的发生,许多时候也是由于矿工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和挣钱心切造成的。由于煤矿一般采取效益和工资挂钩的做法,为了多挣钱,许多矿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一些矿主为降低成本而忽视安全的做法也不闻不问。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工既是矿难的受害者,也是矿难的制造者,成了一些黑心矿主的“帮凶”。由于小煤窑的矿工主要考虑的是收入,多干一天,就可以多挣一天的钱,有时候就会忽视安全隐患,“要钱不要命”。调查中,许多小煤窑的矿工都表示,一般不过问矿主对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那是老板的事,我们想管也管不了。”一位矿工说,“就想着多挣点钱回家就行了。”煤矿工人缺乏科学的生命意识和安全认识,将自己置自己于毁灭的处境。
(二)制约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因素问题
1、政府与企业没有树立发展的安全观和科学的生命观,没有给予煤矿工人平等的生命尊重。
政府与企业没有树立发展的安全观和科学生命观,致使煤炭企业“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不牢靠,重生产轻安全,利益当先促成了矿井超能力生产,从而放松了安全管理和监督,为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埋下了隐患,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岌岌可危。
近几年来,煤炭市场逐渐好转,煤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面对难得的机遇和可观的利益,煤炭企业抢抓时机,夜以继日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而忽视了安全监管,导致矿井积弊丛生,隐患重重。安全监管的放松对煤矿工人的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安全欠账太多,而后期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基础薄弱,煤矿工人工作如履薄冰,随时都有爆发和集中突现的可能。煤矿防灾系统不健全,排水抗灾能力小,“一通三防”不合格,机电和运输设备老化,保护装置不齐全,防爆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威胁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一些煤矿干部不负责任,作风浮漂,漠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置煤矿工人的生死安危于不顾。相当数量的煤矿干部不愿下井或下井次数少,对不断变化的井下作业环境及安全卫生状况不甚了解,或是到井下走马观花式的过一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甚至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对煤矿工人提出的合理建议及要求置之不理,更谈不上现场解决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他们就马上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上下打点,积极主动赔偿损失,息事宁人。
(3)煤矿企业对煤矿工人的安全培训不到位,“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不强。对上岗前的煤矿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是法律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但是煤矿企业大多跳过这一关键环节直接允许煤矿工人到采区一线自己“摸索”。相当多的煤矿企业对矿工的培训也是走走形式,象征性地发个上岗证,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推卸自己的责任。
(4)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浓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包括相当多的国有煤矿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文化,大多还只是表现在安全口号、安全标语上,方式机械、作法单一,既不能满足不同接受能力人的需要,也没有体现到矿工生产生活的自觉行动中。并且,在企业内部,安全教育的对象往往只是普通的职工,而忽视一些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者在安全生产中的特殊作用。
(5)煤矿企业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我国煤矿企业实行矿长负责制,但在具体操作方面却没以有详细规定。发生安全事故后,只给受损害的煤矿工人以适当补偿,很少甚至不追究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煤矿工人丢失的是生命,而煤矿企业领导干部损失的顶多是官职。难道一个生命和一个官职之间可以划等号吗?
2、经济利益的刺激使得煤矿企业铤而走险,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给矿方滥用权力,煤矿工人权利保障难。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看,近年来,社会对煤炭的需求持续增长,煤炭需求总量过高,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产出,煤矿超能力开采突出,潜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据估计,超能力开采量共计约1.3亿吨”。另外,很多煤矿企业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增加产量,走的是粗放型的增产道路,煤矿企业科技含量低。为了多出煤,许多煤矿超强度生产,难以做到每天6小时的基本检修,同时一些地方也加快了对小煤窑的复产验收和缩短矿井检修时间,这些都为安全生产埋下很大隐患。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深入发展,农民仅靠经营承包的土地己难以维持一个农村家庭的正常开支,在农闲时务工挣钱就成了农民的必然选择。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进城找工作非常困难。而在私营煤矿,一般只需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而无须专业技能就能被录用,且一般不用离开家乡。在接受调查的矿工中,有半数的人表示因为迫于生计不得不到煤矿做工,因此,到煤矿做工就成了农民“没有选择的最佳选择”。然而,从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远远超过了煤矿用工需求量,因此形成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给矿方滥用权利、规避义务提供了便利。劳动力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是煤矿工人权利缺乏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3、煤炭行业总体水平科技水平不高,安全管理缺乏有力的体制保障,煤矿工人的安全无保障。
煤炭行业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煤炭企业技术人员匮乏,管理相对弱化,宏观调空乏力,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为,安全管理缺乏有力的体制保障。这是煤矿工人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整个行业的腾飞。但是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科技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乡镇个体私营煤矿的开采技术设备还停留在50、60年代。在“一通三防”、防治水、矿井深部低压、冲击地压、高温和瓦斯检测、支护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加之,煤矿专业技术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技术人员匮乏和层次低使技术措施不到为,制约安全知识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致使煤矿工人安全无保障。
4、乡镇小煤矿数量多、分布广,安全设备落后、管理松懈、技术力量薄弱,安全投入少等特点。煤矿工人的物质利益和身心健康根本得不到保障。
目前,我国约有2.8万个煤矿,其中2.5个县乡镇煤矿、个体煤矿,占煤矿总数的90%。这些小煤矿几乎都由个人承包经营,而雇佣当地农民到煤矿做工既能减少成本,又能保证生产。所以,小煤矿成为矿工的聚集地。
据调查,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占70%,而重大或特大事故占80%。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小煤窖业主竞相逐利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较小的事故风险成本又不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由于这些小煤矿绝大多数生产方式落后,安全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大部分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加之矿工素质普遍低下,缺乏应有的安全常识,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安全知识监察体制不完善,形成的隐患已成为一个个不定时的炸弹,时刻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和煤矿企业的安全,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也积少成多,不时爆发,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也随时可能成为农民矿工的“安全杀手”。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需求的增加,煤炭行业已经成为“暴利行业”,各煤炭企业及个体矿主追求的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而对自身利润的追求压倒了对安全保障的追求;煤矿工人迫于生计,到煤矿做工,生存的需求压倒了安全的需要,这种表面上的供需关系将安全保障排除在外,农民矿工无疑成为这种无安全保障的“权利真空”中的牺牲品。
5、煤款工人自身素质不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生命观教育,没有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和安全观,自我保护能力差。
煤矿工人绝大多数是初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对安全知识的了解不够。同时又没有进行专业的职业培训,煤矿工人自我安全意识很低。只知道有危险,但不知道是什么危险,什么因素造成的危险,怎样处理紧急事件。要么一头扎进煤窑什么都不管,要么成天陷入恐惧之中。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煤矿工人基本没有接触过安全方面的指导那就更不可能接受过安全心理指导。这就意味着煤矿工人不能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有效的保护好身心安全。出现了不安全的身心等方面的问题后,煤矿工人知道很少或者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
六、初步建议
本研究认为,影响煤矿工人的安全感的关键在于矿难多发,因此有效地解决矿难发生,有利于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感;解决好煤矿工人的安全感问题又对遏制矿难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两个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不能偏废其一。基于此,我们从煤矿工人安全感入手,特此提出建立“矿难三级防控体系”。
所谓 “矿难三级防控体系”就是通过三个机制遏制矿难,其中第一级防控机制是调整治理矿难的指导思想,树立全社会的对煤矿工人的生命观和煤矿产业发展的安全观,这是防控体系的核心理念;二级防控机制是整治矿难的制度建设,这是防控的有力保证;三级防控机制是整治矿难的各项措施,这是防控的具体落实。三级防控体系缺一不可,相互补充,互为依存。
(一)一级防控矿难机制全社会树立发展的安全观,加强生命观教育,给予煤矿工人平等的生命尊严。
1、政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在安全生产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树立绿色gdp理念,以促进煤炭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问题的解决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2、煤矿企业推进企业安全文明建设,优化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获得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而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标志则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创建平等、幸福、和谐的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国需要煤炭经济的发展,同时更需要建设的是健康合理的煤炭企业安全文明,煤矿企业应该将粗放式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科学型经营,实行绿色gdp经营模式,同时要以对生命尊严的平等待遇和良好的社会合作为基础,使煤炭工人均有一定的保障,不同程度地分享经济的发展成果,以增加煤矿工人的安全感。
3、加强煤矿工人的生命教育,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安全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和谐社会的三大方面即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个人和谐。其中个人和谐是实践“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要实现煤矿工人的个人和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生命教育,倡导煤矿工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良好的生命教育唤醒煤矿工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精神世界,构建和谐的生活方式,改变工人“要钱不要命”、“冒险搏一搏”等不正确的心理。通过这些自身生命观的教育,激发煤矿工人的生命活力,以提升生命质量,增加煤矿工人的安全感。
(二)二级防控防控机制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的生命观”、“安全的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全方位的进行整治矿难的制度建设。
1、政府应不断强化“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格局。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尤其是煤矿事故处罚、赔偿、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加大煤矿事故处罚力度,将事故成本调至大大高于煤矿企业收益,让发生事故企业赔不起,将事故处罚成本无限扩大,这样才能遏制住以“牺牲廉价煤矿工人生命换取煤矿高受益” 的畸形发展模式,为提升煤矿工人安全感创造稳定的环境。
2、政府采取科学的方法强制进行职业筛选工作。
煤矿工人队伍的构成具有明显的缺陷,因此要淘汰技能不合格的煤矿工人,劝退身心不适应煤矿工作的工人,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工人。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严格的审核淘汰,同时也要注意对淘汰工人的后续保障,解决煤矿工人队伍的结构性缺陷,根除隐患,以提高煤矿工人整体安全感水平。
(三)三级防控矿难机制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国家、地方、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加快科技攻关,完善煤矿安全机制。
1、建立煤矿工人心理救助体系,进行心理辅导。
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煤矿工人及时疏导煤矿工人的心理问题,将过度的“自保”和“焦虑”等这些不利于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的意识降低到最低点,转“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减少心理压力;委派心理咨询员,深入煤矿工人的家庭生活,研究和掌握工人的安全心理状况,减轻煤矿工人的家庭心理压力;适时开展煤矿工人的心理应激能力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2、把握激励原则,调整煤矿企业分配制度,增加煤矿工人安全感。
劳动分配中,企业应该坚持激励原则和公平原则, 提高煤矿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水平,调动煤矿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煤矿工人的劳动动机不仅会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煤矿工人不仅关心自己的收入,还关心自己劳动收入的相对值,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就会造成煤矿工人强烈的不公平感,影响工作情绪。因此坚持动劳分配的公平原则是对煤矿工人激励的有效手段,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增加煤矿工人归属感,减少不公平感,这对提升煤矿工人安全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增加安全投入,完善设施,减轻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增加煤矿工人的安全感。
国家安排专项资金、省级政府安排配套资金、企业足额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三方共同增加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机制建设。企业自身加大煤矿安全投入,积极改善井下恶劣工作环境,完善配套设施,降低煤矿工人的疲劳程度,加快煤矿工人疲劳恢复速度,提高煤矿工人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煤矿企业要限制超产,理性平衡效益和安全,通过开发新技术,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装备等,逐步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提升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提供环境改造支持。
湖南在减少煤矿事故及其危害方面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然还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面对数以百万计的煤矿工人对生命与健康权益、生存需求与安全需求保障的诉求,以及这种诉求得不到满足所导致的日益严重的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问题,我们的政府毫无疑问应当对此给予更高程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遏制住湖南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势头。只有建立“矿难三级防控体系”,煤矿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煤矿工人的心理安全、生命安全、社会安全才能得到保证,湖南的工业化进程才能更加文明、更加进步,社会发展才可能更加健康、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最终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