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冬取暖,切莫走进“温暖误区”?

 红花绿叶园 2012-12-12
严冬取暖,切莫走进“温暖误区”?
实用辅助保暖产品推荐,专家提醒选择时要根据个人情况以健康为第一要义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冷,在这严寒的天气里御寒保暖的产品也十分走俏。但是,花样繁多、保健功能宣传攻势猛烈的保暖产品让大家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袁曙光提醒,天气严寒适当选用取暖辅助设备是必须的,但使用时得根据个人情况,以健康为第一要义,切莫走进“温暖误区”。

  □本报记者 王力 通讯员 陈兄

  

  

  

  暖宝宝——糖尿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皮肤热敏感度低者,神经末梢感觉迟钝者不适用

  保暖贴、发热贴等新保暖产品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它们因轻薄柔软,富有弹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主要原料是铁粉和活性炭粉。铁粉接触空气后,自然氧化而释放热量,才能达到发热的效果,但是温度并不能调节。使用时贴于人体的肩部、背部等相关关节部位的内衣外层,能自动释放热量12个小时。用完撕下即可,属于一次性保暖用品。

  提醒:袁主任说,暖宝宝的发热温度能到达近60摄氏度,应避免长时间使用于身体同一位置,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低温烫伤(皮肤红肿、脱皮和水泡)。

  

  保暖内衣——干性皮肤、皮炎或容易皮肤过敏的人少穿

  新兴的含有发热纤维的保暖内衣,可以利用吸收人体的皮肤呼吸产生的湿气,来达到发热的效果,发热度在3—5℃左右。

  提醒:保暖内衣中,化纤材质的比较多,特别容易产生静电。由于静电会造成皮肤的轻度炎症或者瘙痒,应避免长时间穿着保暖内衣。

  

  热水袋——是传统却备受医学专家们推崇的最安全的御寒保暖佳品,使用它不会使皮肤干燥,不会引起“上火”

  提醒:袁主任说,除了取暖外,巧用热水袋热敷局部,还可以养护器脏。脾胃阳虚者,可以把热水袋放在腹部、腕部;风寒咳嗽者,可将热水袋敷背,可起到止咳作用;疲劳失眠者,用热水袋热敷颈部、足底可催眠。

  

  

  袁主任说,电暖器、空调、电热毯等高功率保暖设备,在高强度供暖的同时,也会使得人体水分流失,皮肤干燥比较明显。因此,使用这些保暖设备时别忘了涂抹润肤露。

  

  电暖器、空调

  提醒: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的人,长时间处于电暖器或处于空调暖风中,容易引起咽喉干燥。皮肤敏感性差的市民如老年人,要与电暖器等高功率取暖设备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同时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润度。

  

  电热毯

  提醒:过敏体质人群,以及患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等疾病患者,在冬季多不能使用电热毯,可能加重病情。若使用电热毯后出现咽干喉痛、咳嗽不止、皮肤瘙痒甚至皮疹等症状,应停止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