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初步思考

 三味书屋zsx 2012-12-12

关于中小学办学理念的初步思考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刘引

基础教育现代发展,就是要不断改革,探索最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教育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寻求最能反映、指导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使教育更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同时更新,而后者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和深层目标,不仅制约着教育的实际功能和效用,更决定着一种教育的真正属性。一句话,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首要问题。就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而言,就是要批判地吸收在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优秀部分的同时,把标志着“现代”与“未来”特征的新教育思想,作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和主干。

对一所学校而言,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首先是办学理念的现代化。办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意味着人们将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认识学校教育,以新的范型重新把握和构建教育体系,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活动 办学理念是办学实践的内在动力,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

办学理念对办好一所学校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中,一方面我们对办学理念的研究和探讨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在中小学校长的理念办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正因如此,对办学理念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有其现实意义。本文拟就什么是办学理念、办需理念的意义与作用、如何提炼形成办学理念作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实践,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对理念办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办学理念的含义与特征

要正确认识办学理念这一概念,首先需要对理念、教育理念、办学理念的概念作一界定。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哲学领域的“理念”,移植、扩展到教育中,便有了“教育理念”这一概念。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教育理想的观念体系。[i]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它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它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不同的教育主体由于对教育的体验和感悟不同,形成的教育理念在数量的多和寡、水平的高与低及是否体系化等方面具有差异,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深化教育理念。

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办学理念是指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以学生前途与社会责任为重心,以自己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为基础,对管理学校所持的信念与态度。从内容来说,包括学校理念、教育目的理念、教师理念、治校理念等,从结构来说,包括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办学特色等要素。办学理念是校长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理性认识主要是指“学校是什么”、“学校能做什么”,是对学校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理想追求”主要是“学校应该是什么”、“学校应该做什么”等,是对学校发展的构想和展望;“教育观念”或“哲学观点”,主要是有关“学校需要坚持什么”、“学校应该把握什么”的内容,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办学理念蕴含着学校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校长对理想学校模式的系统构想。

办学理念具有如下的几个特性:

1、时代性和超前性

总体来说,时代大环境对办学理念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为办学理念的产生提供了不同的土壤。因此,不同时代的办学理念,必然要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纵观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预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样产生的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办学理念,必然具有超前性。

2、稳定性和发展性

办学理念反映了对教育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因而这种认识不会朝令夕改,必然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这也是由办学的历史继承性决定的。另一方面,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办学理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日趋深刻而与时俱进。办学理念的基本点是不会改变的,但在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理念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正是不断充实了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阶段性的发展。学校的创新发展也就成为实践办学理念的必然结果。

3、同一性和多样性

在同一时代,面临的是同一的教育事业,办学的一些根本规律是基本相同的,因而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必然会有很多相同的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所处地域不同,学校条件、性质和任务也不完全相同,这样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便也会有所不同。每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还与校长本人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校长在上述思想上显然也是存在差异的。这些决定了办学理念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创建于2000年5月,是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深圳市政府三方合作的深港产学研基地的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是南山区教育局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创办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国有民办和国有联办两种机制并存学校。2003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两个学区——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星海学区和前海学区。其中,国有民办的星海学区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现已有小学34个班、初中26个班、高中9个班,学生2200多名,教职工340余名。国有联办的前海学区包括前海中学、前海二小两所公办学校,由南山区委、南山教育局委托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管理,现有初一年级共500名学生教职工。建校伊始,学校就站在“北大”和“北大附中”两所名校的制高点上,秉承北京大学“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传载北大附中“宽松和谐,务实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确立了“发展教育”办学模式和“服务教育、品牌教育、优质教育”办学理念。上述办学理念回答了学校的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发展教育”其宗旨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一切适应人的发展,一切促进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品牌教育、优质教育”则既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二、办学理念的意义与作用

“办学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凸显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九十年代初,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管理和校长素质尚无关于办学理念的明确要求。1991年,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5月21日下发的《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中规定,在“学校管理”方面,督导评估“组织领导”一项的要点是:“校长的岗位培训情况、政治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情况;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这说明,“办学理念”在当时尚未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刚性要求和校长们的自觉追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日趋深刻,学校办学自主性逐渐增大,办学理念遂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并成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01年4月制定的《广东省民办高完中督导评估方案》(试行)中,一级指标“学校管理”下二级指标“办学方向”中要求:“学校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 一级指标“学校管理”下二级指标“校级领导建设”中要求:“重视观念、知识更新,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有改革创新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班子成员相对稳定,老中青结合,学科结构合理”。

办学理念的凸显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1、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必须以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

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意味着人们将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认识教育现象,以新的范型重新把握和建构教育体系,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活动。没有理念指引的教育实践,是一种“盲”;缺乏实践的“教育理念”,则是一种“空”。若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必然会附属于某种现实的力量,就会出现“教育伴着文件转,教育随着会议走,教育跟着形势跑,教育依着领导变”的状况。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服务教育”的办学理念反映的就是时代的需要。按照WTO总协议,教育是一种服务产品。这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需要我们明确地树立一种新的教育服务与消费的理念。

2、树立办学理念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任何类型的学校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立一个正确的、清晰的,既富于时代精神,又体现学校特点的办学理念是关键、是前提。校长的办学理念有两个最基本的作用。其一,使校长个体的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其二,在此基础上,使学校的整体的行为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自觉性表现为行为的理性,目的性表现为行为的指向性。

由于教育理念本身是指向教育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教育理念能够使具体的教育行为具有一种超越自身、跨越现实的功能,产生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的“优质教育”办学理念,是以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物力资源和优质智力资源)为基础、以实施优质教育管理为手段、以创造优质教育成果为目标,其外在表征是“三高”、“三特”。“三高”即高质量,学校教育质量高;高水平,学校管理水平高;高效益,学校教育效益高;“三特”即学生有个性特长、教学有独特风格、学校有办学特色。这一理念的践行,在当前面临教育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发展形势下,是一所学校能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立校之本。

3、办学理念建设是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一所学校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的需要。

我国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是共性明显,个性欠缺,一刀切畅通,多样化难行。这种“千校一样、千人一面”的状况既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也落后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对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追求也应该从对办学理念的追求开始。上海闸北八中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初级中学,刘京海校长认为,必须“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在此理念指导下实施成功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办学特色彰显,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中学。从北大到清华、从哈师大附中到哈尔滨南马路小学,人们之所以记住它们,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这些办学特色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学校的校长们独特而深邃的办学理念。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在“发展教育”办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之下,坚持“品牌教育”理念,开展品牌教育实践,依托北大和北大附中的名校品牌资源,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和“形象工程”,树立学校品牌教育形象,先后打造出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人本科学的管理品牌、发展教育的办学品牌、自主融合的德育品牌、开放多元的教学品牌,初步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

4、办学理念建设是建设先进学校文化的需要。

学校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ii]正像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认为的那样:“有理念之组织方能长治久安,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塑造优质之组织文化,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凝聚组织之共识,有理念之组织方能分享共同价值观。” [iii]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在办学理念指导下,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建立和完善以传承、拓展北大文化为主线,以形成开放式学校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主体性、弘扬个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宗旨,以创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为目标,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协同发展的开放式现代学校文化体系。通过三年努力,尝试在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人文化、智能化绿色校园,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在此过程中,办学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

三、办学理念的提炼、形成

办学理念的形成一方面来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更多地来自办学实践,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办学实践是办学理念产生的源泉,也是检验办学理念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作为一所学校,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去实现办学目标?学校教育工作者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办学思路。理性思考是形成办学理念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形成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才能形成办学理念来指导办学实践。

办学理念是在办学实践中产生的,办学理念的形成要经过理性思考,下面是理性思考的四个维度:

1、政策理论基础。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在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现代教育观,以现代教育观来思考形成怎样的办学理念。例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实践“三个面向”的思想,以开阔的时、空观洞察学校的教育问题,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2、继承传统与创新。

优良的传统和实践的经验应该成为办学理念的基石。以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这是办学的基本思路。优良传统、优良学风是我们要继承发扬的,当前卓有成效的思路和做法也要充分吸纳。这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构思和形成新时期的办学理念的基础。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始终十分重视传承北大精神,拓展北大文化,以形成开放式学校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主体性、张扬个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宗旨,以创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为目标,从而营造了内外开放,多元互动的校园文化,构筑了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3、借鉴他山之石。

各兄弟学校都有各自丰富的办学经验,都有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都值得我们虚心学习,把兄弟学校宝贵的经验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对,将会开拓我们的思路,丰富我们的思想。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只要能结合我们实际提高办学水平,我们就吸收,就学习,从而使我们的办学理念有更高的思想高度,并且更充实。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建校伊始,就站在“北京大学”和“北大附中”两所名校的制高点上,秉承北京大学“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传载北大附中“宽松和谐,务实创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发展教育”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

4、体现时代精神。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受社会环境影响,不同阶段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在学校的某一发展阶段里(比如在校长的一个任期里)的办学理念,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映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支撑新课程改革设计的指导思想,我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时代精神的最好体现。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发展教育办学模式”既符合课改理念,又体现了时代精神。

2003年2月13日,我国教育部首次发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报告认为: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目标,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是中国各级政府的第一责任。报告指出: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就要全面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扩大人民学习机会,全面提高人民学习能力。我想,这个报告让我们能够从人力资源角度认识教育问题、审视教育功能:通过教育开发,人口大国最终可以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教育可以加速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上都有这样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实现上述教育功能,就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尤其是办学理念的现代化。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所说:“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

2003年10月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