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扣还是钩?—

 收藏家宾彦红 2012-12-13

古代玉带钩式样繁多,制作一般都很精致。这其中有一种别致的样式,钩与环体均呈相同的牌形,使用时两两相合,分不出左右钩环。在一般著述中都将这种带钩名之为带扣,其实由用法看,它还是属于带钩一类,更接近那种我们称作“钩环配”的钩环组合使用的带钩,可以称为扣形带钩。

我们常说的带扣,必定有活动的或固定的舌针,这舌针是直接卡入带孔作卡带用的,但是扣形钩不同,它是用钩首勾挂在钩孔中,与带扣的用法不同,却与带圆环的带钩用法相同。两者的用力点一为钩,一为舌,造型区别明显,着力的方式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带钩与带扣混为一谈。

    这类扣形钩,由考古出土的资料看,它最早出现在宋代,元明清时代沿用。四川绵阳的宋代墓中出土一套扣形钩,纯净的青玉质材,虎形钩首,钩体与环体为对称的素面方牌形,背有扣隼,全长12.7厘米,属于形体较大的一套扣形钩。

元代时出现了圆形扣环钩,钩体与环体为对称的圆牌形。江苏溧水柳家村元代墓葬出土一套扣形钩,钩与环均为圆璧形,器面浮雕衔芝螭纹。器体显得比较小巧,全长 7.6厘米

明代的扣形玉钩多为长圆形,钩体也都雕刻有对称的纹饰。贵州贵阳明代墓中,出土一套白玉扣形钩,龙形钩首,钩体左右对称透雕夔衔芝草纹,这接近元代扣形钩风格。背面圆形纽,全长10.5厘米。江西樟树市也出土明代扣形钩一套,羊脂白玉质材,钩与环体分雕衔芝螭纹,长11厘米

清代继续见到扣形玉钩,但多为规整的方牌形,器表纹饰有了一些变化。黑龙江依兰县出土一套白玉质扣形钩,龙形钩首,为对称的方牌形,左右浮雕龙纹,长12.3厘米,器体较大。在黑龙江的讷河双发村墓葬中,出土一套青白玉扣形钩,也是龙形钩首,方牌形器表不见游龙,左右浮雕大朵盛开的菊花,长10.1厘米

    两牌相合的扣形钩最早出现于宋代,起初一定是宋人的拟古制作。扣形钩的基本形状,可能是仿造东周时期的那种方牌形带钩,形体都不大。宋人在搜集古物的过程中,应当见到过这种方牌形带钩。不过早期的牌式钩可能是直接勾挂于革带孔中,是否还有配套的环牌,并不能确定,至今还没有发现过。宋人自然也了解古时使用的牌式带扣,而牌式带扣确有对称双牌体的例证。受了这两方面的启发,钩与扣的结合的创意就形成了,具有对称形体的扣形带钩也就被制作出来了,这应当可以看作是宋人的一个发明。

扣形钩在考古中发现虽然不多,但传世品数量不少。只是许多人都将它作带扣收藏,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此外还要说明的是,扣形钩虽然见到玉类材质的较多,其实也有金属材质的制品,有的也制作得非常精致,只是保存状态不及玉钩。

    与扣形钩相关的发现,还有一种玉扣,它的形态及使用方法,与扣形钩完全相同,但它并不是用于系带,而可能是用于扣衣的,样子要更为小巧一些,可以直称为“扣”。在江西南城县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镪元妃李氏墓出土4件玉扣,其中1件羊脂白玉质,扣合时中间为莲花形,有鸳鸯图形分列两边,长4.1厘米。另有两件为青白玉质,扣合时中间为菊花形,有蜜蜂图形分列两边,长3厘米。玉扣出土时,置头部左侧,不知是否与首饰有什么关系。

    这种玉扣,也是不能称作带扣的,因为它与带无关,并不用于系带。

    带钩中特别是玉带钩中的扣形钩,也许是因为较之普通带钩和带扣出现得晚一些,更可能是因为发现数量不多,使用面不广,所以不大为研究者所注意,倒是有些收藏者常常津津乐道。在我们关注带钩和带扣研究时,对于这一类特别的带具也是不能忽视的。关于它的起源年代,关于它在带具发展过程所占有的位置,还有它实际的用途等等问题,都还有必要作些探讨。目前的资料积累还不够丰富,尤其是考古资料并不系统,所以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还须等待些时日。

 

附图:

是扣还是钩?鈥-说玉带钩中的扣形钩

6-1宋代扣式玉钩(四川绵阳)

是扣还是钩?鈥-说玉带钩中的扣形钩

6-2元代扣式玉钩(江苏)


是扣还是钩?鈥-说玉带钩中的扣形钩

6-3明代扣式玉钩(贵州、江西)


是扣还是钩?鈥-说玉带钩中的扣形钩

6-4清代扣式玉钩(黑龙江)

是扣还是钩?鈥-说玉带钩中的扣形钩

6-5传世扣形玉钩

 

是扣还是钩?鈥-说玉带钩中的扣形钩
6-6明代玉扣(江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