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词术语(上)

 自学图书馆883 2012-12-13

中医名词术语(上)

阴阳: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系古人对自然界万事万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观察、归纳的总结。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则是古代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即以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领域里的一系列问题。?

解剖方面:归纳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如《灵枢.寿天刚柔篇》:「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生理方面:分析人体的生理机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极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

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

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鉴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

此外,药物的性能、针灸的手法等,也有相应的阴阳属性。临床上,就须注意证之阴阳与治之阴阳的关系。综上说明,阴阳既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总结临床经验的工具。但是,这个学说也只能根据一些直觉的体验对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作粗略的说明。

阳气:阴气相对。泛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阳气指机能;就脏腑机能来说,则六腑之气为阳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卫气为阳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余可类推。

阴气:阳气相对。泛指它们的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如就机能与物质来说,阴气指物质;就脏腑机能来说,则五脏之气为阴气;就营卫之气来说,则营气为阴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阴气。余可类推。

阳中之阳: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因事物的阴阳属性只是相对的,它们中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阴阳两面。如胃在脏腑的相对关系中属阳,但胃本身又分胃阳和胃阴,则胃阳(胃气)在这种意义上称阳中之阳。?在阴阳属性依不同的关系而相对变化时,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于阳者。如心在五脏的相对位置因居于上,故属阳;心主火,心气通于夏,也属阳。因此,在分辨五脏间的位置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时,心为阳中之阳。指阳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胃属阳,胃阴则为阳中之阴。

阳中之阴:指某一事物两种属性中,前一种属阳,后一种属阴。如肺位置在上,属阳,肺气主降,属阴。故称阳中之阴。参阅阳中之阳条。

阴中之阳: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阴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腹部属阴中之阴。?指某一事物的两种属性均属阴者。如肾位置在下,属阴;肾为水脏,主藏精,也属阴。故称阴中之阴。

阳生阴长: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事物生发的一面。杀即收束或消灭。

阳杀阴藏:阳气收束,则阴气也潜藏,以此说明事物敛藏的一面。

阴阳互根: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的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表示人体生理范围内的变化。

阴生于阳: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的生化,必须赖于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因此说,阴精是通过阳气的活动而摄取和产生的。

阳生于阴: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因此说,阳气是由阴精化生出来的。

阴阳消长:消长,说朗阴阳双方对立的一面。它们任何一方都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若一方的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足;一方的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的太过,产生了此盛彼衰,此消彼长的动的变化。这种关系较多于说朗病理变化,如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

阴阳转化: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等。

阴平阳秘: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乖戾:乖戾即不和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阴不抱阳:指由于阴的病变,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出现病理上的阴虚阳亢阴盛格阳的病理现象。

阴阳离决: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化气,阴成形: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化气与成形,是物质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运动形式。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因此,这里阳和阴是指物质的动与静、气化与凝聚、分化与合成等的相对运动,进而说明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作用。

阴胜则阳病:阴指阴寒,阳指阳气。外感寒邪会使卫外的阳气活动受约束,阴寒内盛也会导致脏腑的阳气虚弱,这些都是阴寒胜而影响阳气的病证。

阳胜则阴病: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热过盛或虚火妄动都会使阴液耗损,这些都属阳气胜而阴不足的病证。

阴损及阳: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盗汗、遗精、咯血等阴亏证候,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气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阳虚证候,这就叫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与阳虚阴盛的病理不同。如原有水肿、腰酸、膝冷等肾阳虚的证侯,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烦燥、咽干喉痛、齿龈出血、小便短赤等肾阴虚的证候,这就叫阳损及阴。

重阳:两种属阳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日中(正午),白昼为阳,日中为阳中之阳,故称重阳。身热,脉洪大,症脉都是阳盛,称为重阳,说明阳热之盛。把自然气候与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夏季属阳,暑为阳邪,故夏月感暑,也可称为重阳。

重阴:两种属于阴的性质同时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如:?一昼夜的夜半、夜为阴、夜半为阴中之阴。故称重阴。身冷,脉微欲绝、症脉都是阴盛,称为重阴,说明阴寒之盛。把自然气候和人的病变联系起来,如冬季属阴,寒为寒邪,冬季感受寒邪,也可以称为重阴。

至阴:至,即到。至阴,即到达阴的意思。如太阴为三阴之始,故太阴又可称为至阴。太阴属脾,至阴常作脾的代词。《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至,作最或极解。至阴,即属阴之最甚者。《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

穴名,足太阴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甲根外侧角外一分许。

重阴必阳:疾病的性质原属阴气偏胜,但当阴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阳的现象或向着阳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寒极生热就是阴寒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热性症状。?冬季感寒邪为重阴,病本属感冒风寒,但寒邪化热入里,会转化为热病。这些病理上的转变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重阳必阴:疾病的性质原属阳气偏胜,但当阳气亢盛到一定限度时,会出现阴的现象或向看阴的方向转化。如:病理变化中的热极生寒就是阳热盛的病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寒性症状。夏日中暑为重阳,但由于暑热不但伤津液,还会使阳气耗散,正气不足而出现虚脱。这些病理上的转变也都是有条件的,不应理解为必然如此。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代朱丹溪氏经过临床实际体会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所指的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即由于精血亏损所产生的虚火。他认为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故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他在临床上偏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见《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即阳亢。就是说阳气过亢,既不能卫外而固密,而在内的阴气又受损耗或蒸迫而外泄,以致真阴亏损。

阴阳胜复:胜即胜利或亢盛,复即报复或反覆。阴阳的变化,阴盛阳衰,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阴胜阳复,阳胜阴复是这种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它们都影响着变化过程的转归。前人用这个道理解释一些气候变化和临床病理。?气候方面:如某年湿气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的复气,出现干旱的气候。气候的胜复也会影响人们发病的情况,尤与季节性流行病有关。?病理方面:邪正相争的过程也会出现胜复的现象,如《伤寒论》厥阴病所说的阴阳胜复,阴指寒邪,阳指正气,阴阳胜复表示邪正相争。如:厥阴病下痢、四肢厥冷属虚塞证、正气来复时则见身热,而下痢、肢厥俱除;邪胜则体温下降、肢厥和下痢又再出现。这种情况的交替出现,也称为阴阳胜复。

阴阳自和:语出《伤寒论》。指在病理上的阴阳失调趋向相对平衡的建立,表示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如:恢复期的热退而脉和缓,口津充足,食欲渐佳,二便通调等。

五行: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用以总结临床经验。基本内容:?以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征。如肝、筋、目属木;心、脉、舌属火;脾、肉、口属土;肺、皮毛、鼻属金;肾、骨、耳属水等。?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资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但脾能资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等,以此来说明脏腑间有着彼此维系,彼此协调生理活动的关系。?以乘侮关系阐述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如肝病犯脾,是木乘土,治疗应采取抑木扶土法;治疗肺气虚弱,采用健脾补肺,叫培土生金法。由此可见,五行学说贯串于医学的各个方面,并包含着古人的一些宝贵临床经验,也是中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它强调事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观点。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个学说以五行通套一切事物,如果完全按照生克乘侮解释事物的变化发展,就会失之笼统。故后世在医学实验过程中也逐渐有所摆脱。今天,在实践中要取其有益的临床经验,抛弃其不合理之一面。

五常: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的正常运动。《伤寒论》序:「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五音:古乐中的角、征、宫、商、羽五个音阶。五行学说用五音配五脏。从病人发音的高亢、低沉、重浊等推测五脏的病变。即肝音角、心音征、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因其过于牵强附会,现已不用。

五声:指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而发出的呼、笑、歌、哭、呻(呻吟)等五类声音,是脏象学说按五行的观点把人的发声活动进行的归类。即肝主呼,心生笑,脾主歌,肺主哭,肾主呻。这种归类,带有牵强附会之处,现已少用。

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助长。五行学说借相生的关系来说朗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约制,排斥或克服。五行学说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有相互拮抗的一面。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把它与反常的相乘混同,例如:病理上的木乘土,已通称为木克土

相乘: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约制的程度,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却了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例如:木气偏亢,而金又不能对木加以正常克制时,太过的木便去乘土,出现肝木亢盛和脾土虚弱的病症。五行学说中相乘属病理变化的范围。

相侮: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相克的反向,即反克,是事物间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例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金克木,若金气不足,或木气偏亢,木就会反过来侮金,出现肺金虚损而肝木亢盛的病症。五行学说中相侮属病理变化的范围。

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学说认为,化生和克制是互相为用的,事物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这样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举木为例:木能克土,但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通过这种调节,使木不能过度克土。其余类推。

亢害承制:见《素问、六征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亢,即亢盛。承,作抵御解。制,即压抑或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另一面。若有生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必须抵御这种亢盛之气,令其节制,方能维持事物的正常生发。例如实热内结的病,因内热炽盛,损耗津液而便秘,又会火气上冲而谚语,治疗就须用承气汤苦寒泻下,才能抵御这种亢盛的热邪。

所胜:胜,与克通。在五行相克关系中,我克者为所胜。如木克土,又称土为木所胜。

所不胜:胜,与克通。在五行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所不胜。如土被木所克,则木为土所不胜。

五胜:是一种用五脏之气相胜作为治疗的方法和原理,例如肺(在五行属)的病症,用调补脾胃(在五行属)的方法治疗,所谓培土生金。?指五行相克。

子气:在五行相生关系中,我生者为子气。如火为木所生,则火为木的子气。

母气: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气。如木生火,则木为火的母气。

胜复:胜复,是指五运六气在一年之中的相胜相制,先胜后复的相互关系。胜即胜气,复即复气。胜是主动的,有强胜的意思;复是被动的,有报复的意思。胜复之气,即一年中之上半年若有太过的胜气,下半年当有与之相反的复气。如上半年热气偏盛,下半年当有寒气以报复之。又如木运不及,金气胜木,木郁而生火,火能克金,称为复。胜复的一般规律是,凡先有胜,后必有所报复,以报其胜。胜复之气并非每年都有。

胜气:胜复之气在时序上被认为是有规律的,上半年如果发生了超常的气候叫做胜气。参见胜复条。

母病及子: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母病累子而称。例如木生火,肝木为母,心火为子,当肝阳上亢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使心火亢盛而致病。

子盗母气:用五行说明五脏间相生的母子关系中,由于子病累母而称。多用于阐述五脏虚损性疾病互相影响的病理。例如土生金,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当肺气虚弱发展至一定程度,就可能影响脾气运化的功能。

木喜条达:木是肝的代词,条达即调和畅达。用树木生发的现象比喻肝的生理特点。肝主疏泄,一方面疏泄胆汁,帮助脾胃消化;另一方面,肝胆又有升发透泄的作用,使全身气机舒畅。因此,肝气的特点是喜调和畅达,既不能过亢,又不能抑郁。

木克土:五行中,五种相克关系之一。?按五行学说的观点,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约制,但近人已习惯于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其义与肝气犯脾肝气犯胃类同。

木郁化火:五行归类中,肝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面赤、呕血,咳血,甚或发狂等。

木火刑金:木火,指肝火;金指肺。肝火过旺,可以耗伤肺金,引起肺病的加重,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

木郁化风:五行归类中,肝主风,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导致肝血亏损,或素体血亏而出现肝风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

火性炎上:用火焰上燃的现象比喻火邪致病的病变向上的特点。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属外邪阳热,主升主散,火热伤肺,则见喘咳,咯血或鼻衄等症;火迫心神,则见头痛、呕吐、昏迷,谵妄等症。虚火多由精血亏耗,阴虚阳亢而起,症见烦燥、咽痛、声嘶、齿龈出血,耳鸣等。均属火性炎上的病变。

火盛刑金(火旺刑金):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火指心火或热邪,心火炽盛可藉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会伤害于肺,引起热咳或痰热阻肺,病情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呼及急促,鼻翼煽动,甚则咳血,咯血等症状,又称火热迫肺

火不生土:火指肾阳,即命门火;土即脾胃。当肾阳虚弱,命门火不足,脾胃得不到这种阳气的温煦,影响胃气腐熟水谷和脾气运化营养精微,运化水湿的功能,出现肾脾阳虚的综合病症,均属火不生土。临床表现为腰酸膝冷,畏寒,饮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肿或天亮前腹泻等。

土生万物脾胃属土,用自然界万物滋生于大地的现象,比喻脾胃为营养化生之源的生理特点。胃主受纳和消化食物,脾主吸收和输布营养精微,为各脏腑器官组织的生长和机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

土喜温燥:用以说明脾的生理特点。土代表脾,在水液代谢的生理活动中,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气温燥,则运化功能健旺,吸收正常。若过多受纳生冷食物,就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运化;反之,脾虚不运又会形成湿浊内停,发生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病症。

土不制水:土指脾土,水指水湿,即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湿浊停滞,出现多吐稀白痰,小便小利、大便溏泄或水肿等病症。

金气肃降:用以说明肺的生理特点。金代表肺,肺主气的活动,肺气宣清而下降,气化活动就顺利,三焦水道也能通调;反之,若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就会使气上逆,发生咳嗽,气喘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金寒水冷:指肺肾虚寒。肺属金,肾属水。肺金与肾水在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当肺气虚而累及肾,或肾阳虚而影响肺,都会出现肺肾虚寒的综合病症。临床表现有咳嗽、吐痰稀白、气喘、畏寒、腰膝冷、水肿等。

水性流下:用水往下流的现象比喻水湿邪气致病的病变向下的特点,如腹泻、下肢倦怠或下肢浮肿等。

水不涵木:涵,滋润之意。肾属水,肝属木。当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则肝阴不足,虚风内动,故称。临床表现有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水亏火旺:水指肾水,火指心火。肾水不足而致水不济火,使心火独旺,出现心烦、失眠或睡卧不宁的证候。?指肾阴,肾阳的失调。水即肾水,火即命门火。肾水亏损,命门火偏亢,出现性欲亢进,遗精等症。

水火不济: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以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为水火相济。如果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或因心火妄动,下伤肾阴,便失去这种协调,出现心烦,失眠,遗精等症,就是这种病变。参阅心肾不交条。

时令: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指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的政令。

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其中,夏季的第三个月(农历六月),又称为长夏

节气:是农历推算四季气候的单位。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故一个节气又称为三候。节气表示四季气候变更的每一阶段。一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按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而言。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日为初伏;第四个日为中伏;立秋后初为末伏。?指末伏。即以初伏、二伏、三伏为序。

十二时: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相当于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一时,丑时相当于一至三时.其余按十二时辰序类推。此外,又有把子时称为夜半午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已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昳(音跌);申时称晡时,或称为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等(《左氏传》昭公五年注)。这些命名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关,且较符合黄河流域地区昼夜推移的特点。

晬时:晬时,即一周时。指一天的某一时辰至次日的同一时辰。

五运六气:简称运气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但其中不少是牵强附会之说,现已少用。

五脏: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充实,并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功能的脏器(所谓藏精气而不泻)。我国医学对五脏的认识,有的是指实质脏器,有的主要的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种种反映,因此和现代医学同名的脏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脾,相当于消化系统的部份功能,还包括部分代谢功能以及和血液系统有关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如精神、思维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我国医学重视内脏的生理作用,并重视内脏的病理变化的反映,以及内脏之间与形体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为了和六腑相配合,五脏加上心包络,就是所谓的六脏。脏和腑的配合(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肺合大肠,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六脏:通常是指心、肝、脾、肺、肾、心包络。?《难经.三十六难》将五脏中的肾分为左右两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称之为六脏(即心、肝、脾、肺、肾、命门)。

心: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即所谓君主之官(可以体会为首要之脏)。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但从生理病理的角度来看,更多的还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所谓心藏神的神,是指人体高级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认为这些机能活动由心主管和体现。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汗为心液,临床上有些自汗或盗汗的病症须从心论治,显示植物神经系统某些功能紊乱和心也有关系。此外,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说明心的病症兴舌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如果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临床上急性传染病等因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发狂,称之为热入心包,在治疗上就是以清心为主,说明心包和心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是一致的,只不过反映病情的浅、深、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肝:五脏之一。肝是贮藏血液的脏器,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能起调节的作用。肝性如木,生疏泄条达(条达本是形容树木无拘束地生长,枝条畅达。联系到人体,肝气条达,气血就此较舒畅,条达的前提须靠肝气的疏泄作用。肝的疏泄,还有帮助脾胃消化和帮助脾气散精等作用)而忌抑郁,否则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的病症。肝主谋虑,说明肝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肝联系到情志则主,当受到精神刺激时,容易产生恼怒,头胀等症。肝还主管筋的活动(所谓肝主筋),为罢极之本(使人能耐受疲劳)。肝开窍于目,不少眼病须从肝论治。

脾:五脏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统的一些功能,所谓脾主运化。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靠营养,脾能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脾又能统摄周身血液,调节血液循环,使之正常运行。临床上消化机能的失调或一些慢性出血病症,常和脾病有关。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再输布于其他脏腑以化生气血。通常所说脾有益气作用的,就是代表人体机能的动力,而这种益气作用的产生,则有赖于脾能发挥正常的运化能力。脾能运化水湿,喜燥恶湿,说明脾和水液的代谢有关,脾虚水湿就客易停聚而产生一些病症。同时,脾还和四肢、肌肉等有关,如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壮实,否则在这些方面也可以显示出病态。

肺:五脏之一。肺主要是主呼吸的,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呼出浊气,吸入清气,清气又和饮食经消化后产生的谷气相结合而输布,供养人体脏腑器官各部分,并能统管全身之气。肺还有调节体液和通调水道的作用,人体内水液运行,与肺气的作用有关。肺气宜清宜降(肺主肃降),如果肺经受邪或肺气失降,可以产生种种病症。同时,鼻是肺的门户(肺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通道;肺又与肌表抵抗力关系密切(肺主皮毛),肺气虚,往往影响肌表的抵抗力,体表受到风寒的侵袭,可以引起肺的症状。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辅助心脏所主的血液运行,可见心肺之间的密切关系。

肾:五脏之一。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肾所藏的精,不仅藏本脏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气,为先天之精),还藏五脏六腑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为后天之精),能滋养脏腑和肢体各部组织。肾所藏的精,来源于饮食的不断的补充,是维持人体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精并能滋养骨和髓,《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故肾直接和脑、髓、骨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情况有关,肾精足,人体自然就会显得精力充沛。牙齿的健康和头发的生长、脱落和光泽,也和肾气的是否充实有关。肾有纳气的功能,因此和呼吸系统也有密切关系。有些腰部症状也和肾有关(因为肾在后腰部位,所谓腰为肾之府),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调和,听觉就会灵敏一些;在下开窍于二阴(前阴指尿道或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可见耳的生理病理和某些大小便异常须从肾的方面进行分析。肾主水,水液下行于肾,其浊液经肾的气化,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由肾保存于体内,故肾为体液平衡调节的重要脏器。肾有两枚,《难经.三十六难》认为左侧为肾,右侧为命门。肾主阴,属水;命门主阳,属火。故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通常所说的真阴就是指的肾水;真阳就是指的肾阳,或称命门之火

小心: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为小心也。」?指命门。吴鹤皋注云:「下部之第七节也(指从尾椎向上数的第七椎),其傍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俞穴。张志聪注云:「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

六腑: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腑一般是指腹腔中那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功能,所谓传化物而不藏。中西医论述六腑的功能,大体上还是一致的,但也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三焦是中医脏腑学说所独有的;又如中医所说的六腑,联系到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其功能就可能和解剖学上同名的腑不完全相同,以胆为例,胆附于肝叶之下,是贮藏胆汁的,它和其他腑之传化水谷、糟粕的功能有明显的不同。胆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说明肝、胆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而胆和肝在病理上又都易产生一些的症候,这些说明和现代解剖学上所说的胆还是有区别的。腑和脏的配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胆合肝、胃合脾、大肠合肺、小肠合心、膀胱合肾、三焦合心包络。

大肠:六腑之一,又称回肠(一说回肠还包括直肠、肛门)。其主要功能是接受由小肠消化吸收后运送下来的化物,及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所以大肠又叫传导之官,主要是传泻糟柏,为整个消化的最后阶段。大肠有病,可以影响大便的次数和性状。

广肠:指直肠。

小肠: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进一步消化,把饮食中那些精华养料吸收后,通过脾的运化,滋养全身,并将消化后糟粕样的化物传送到大肠,而其中的水液则通过其他脏腑的作用而渗入膀胱,故小肠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很重要的分清别浊的作用。饮食的精华和糟粕,主要通过小肠的消化作用来加以分别。另外,小肠经和心经相表里,心经有热可以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等症候。

胆:六腑之一。胆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它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和胃肠的功能有别,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由于胆内贮存由肝分泌出来的胆汁(王叔和《脉经》指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此较洁净的,含有精气,故又称精汁,不同于肠道和膀胱中的糟粕、排泄物,故有中精之腑中清之腑之称。而胆又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和胆这两方面的作用相配合,说明胆和肝和部分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关。此外,胆和肝内寄相火(是和心的君火相对而言),病理上容易产生的症象。

胃:六腑之一。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即消化饮食),由于胃受衲饮食,故又有水谷之海五谷之腑太仓之称。胃和脾相表里,它们的分工是:胃主受纳并消化饮食,脾主运化饮食精微,故脾和胃往往相提并论。胃的功能一般称为胃气。胃须将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送到小肠;故胃气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就会严重影响胃的功能产生种种病症。前人认为:纳榖者昌,绝榖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把胃的功能看得十分重要。胃的内腔昨胃烷,胃腔中部叫中烷,胃的上口叫上烷,下囗叫下烷

三焦: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三焦的字,有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周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是一个争论未决的问题。《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出于胃上囗,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认为三焦是有名而无形、张介宾《类经附翼》记载:「....及至徐遁、陈无择始创言三焦之形,云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张氏本人则认为:「三焦为脏腑之外卫所谓焦者,象火类也,色赤属阳之谓也。今夫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内自脏腑,无巨无名,无细无目,其于腔腹周围上下全体,状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看内一层,形色最赤,象如六合,总护诸阳,是非三焦而何?」虞搏《医学正传》认为:「三焦者指腔子而言,....总名三焦,....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以为网油即是三焦。唐容川《血证论》谓:「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以上是古代医家的一些主要论点,但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三焦在人体的气化综合功能,录出以备参考。

膀胱六腑之一。又名脬(ㄆㄠ),俗称尿脬。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小便的器官,《内经》此喻为州都之官(州都义同洲渚,是水中可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形容膀胱为水液聚集之处),膀胱和肾相表里,其中的小便是气化过程中的产物,与汗同为津液所化,所谓:气化则能出焉气化就是化气行水的意思。膀胱有病就会出现小便异常和排尿困难。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命门学说是脏腑学说的组成部份。在五脏中大都是单一的脏器,只是肾是两枚,古代医学家多推崇《难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说法。但宾际上两肾从外形到组织结构均无差异,故虞搏《医学正传》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不可独指右肾为命门,主张两肾总号为命门。有的根据命门穴在十四椎下陷中的部位,认为命门是在两肾之间,具体体现为肾间动气(指两肾间所产生的人体动力来源。),也就是命门之火。因为肾为水脏,这是水中之火,乃先天之真气,此气自下而上,与后天的胃气相接,由此而生生不息。命门的作用,概括而言:?命门为元气的根本,是人体产生热能的发源地;?能帮助三焦的气化;?命门之火有煖脾胃,帮助饮食消化的作用;?和人体的性机能和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命门之火(属相火)不足或偏亢,均可产生病态;?有纳气作用,与呼吸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据中国某一医学院脏象专题研究会有关肾的研皖,发现六种不同的疾病,凡辩证为肾阳虚者,均有尿17羟皮质类固醇值低下的现象,在采用ATCH二日静脉滴注试验后,发现肾阳虚病人半数为延迟反应,提示肾阳虚病人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以此假定再试用于临床,在虽无明显肾虚症状的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低下及长期用激素不易撤药的哮喘患者(这类患者已知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试用前停用激素)的二种疾病例证中,采用补肾治疗,获得显着疗效,说明这一假定得到了实践的初步验证。

奇恒之腑:包括:女子胞(即子宫)。奇恒有异乎寻常的意思。奇恒之腑形体类似腑,作用又类似脏(因为有贮存精气的作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在人体中与一般脏腑的作用有所不同。奇恒之腑一般在人体比较深隐一些的部位,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基本上不和其他脏腑相配偶,又不贮藏浊物,其中只有胆是和肝相配合的.但胆汁清净不浊,所以也列入奇恒之腑。不过奇恒之腑也不是孤立的,比如脑和肾、心、肝的作用彼此协调联系,髓和骨的生长,有赖于肾所藏精气的充养;脉和心直接有关(心主血脉);子宫赖肾气而生长发育,女子行经、养胎等又需要血的供给,故子宫和心、肾等脏也有关。

脑:《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可见脑的产生和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是藏精之脏,精(包括先天的肾精和后天水谷化生的精气)又能生髓,髓汇集于颅腔内形成了脑,故脑又称为髓海。脑是主管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它既然是由肾精产生的,那么肾精充实,不仅肢体轻劲有力,更重要的是,脑的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脑的一些功能和心、肝、肾等脏腑相联系,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脑的疾患为什么在治疗上要从心、肾等脏看手的原因。

髓:髓,主要是指脊髓,也包括骨腔内的髓质,由肾所藏的精气变化产生的。也就是说,肾能生髓,脊柱中的髓又与脑相通,故临床上髓、脑、骨的病症,往往从肾论治。

骨:骨在人体主要起支架作用。骨内藏髓,髓为肾所藏的精气所化生,能滋养骨骼,所以骨骼的生长和功能情况,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同时牙齿是骨之余气(所谓齿为骨之余,实即肾气的一部分)所生,故牙齿的生长和功能如何,均和肾有关。

脉:指脉管。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它和心脏以及其它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输送营养和气血循环的联系。

宗脉: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说:「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所主也。」

女子胞:又称胞宫胞脏子脏,通常认为就是子宫。然而从女子胞的实际功能来说,是概括整个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其主要功能是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五脏中的肾、肝、心、脾,经络中的冲、任二脉密切相关。如女子不同年龄月经的变化就和肾气的盛衰直接有关。肝是藏血之脏,心主血液运行,脾是统摄血液的;冲脉有血海之称,任脉则主胞胎,二脉流通,月经能按时来潮,而且容易受孕。但冲、任二脉正常功能的发挥,又是取决于肾的。故肾精和肾气的充旺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胞门:即子宫口。

胞衣:即胎盘,胎盘有脐带(内有脐动脉,脐静脉)相连,胎儿由此摄取养料并排除废料。

阴器:指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经过之处,而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和肾气的盛衰有关,因此,男女外生殖器的一些病症,常从肝肾论治。

睪:即睪丸,又称阴卵

茎:指阴茎,《内经》所谓茎中痛,即指阴茎中的疼痛。

茎垂:即阴茎和睪丸的合称。

阴筋:指睪丸系带。

宗筋:三阴三阳的经筋(经筋是指十二正经和十二经别之外的又一循行系统,其特点是循行于体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间,回环曲折,联贯于肌肉之间,上行于颈项,终结于头面)会合于前阴部,称宗筋。?指男子生殖器。

阳事:指男子性生活或性机能。

廷孔:指女子尿道口,有督脉联系于此。

五官:指五脏与之相连的感受器,即鼻、眼、口唇、舌和耳,所谓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篇》)。?从诊断意义上来说,根据肝主青色,心主赤色,脾主黄色,肾主黑色,肺主白色的理论,认为五脏有病,望诊可见病色,同时会有相应的症候显露出来。如肺病常见鼻翼煽动;肝病者目发青;脾病者口唇发黄;心病者舌卷短,颧部发红;肾病者眼眶暗黑,或颧,颜面部均现暗青黑色。又如《灵枢.五色篇》:「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这里五官的含义,就是从诊所意义上说的。

苗窍:指鼻为肺窍,目为肝窍,口唇为脾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

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通于七窍,五脏有病,可以从七窍的变化中得到一些诊断印象。

九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眼二、耳二、鼻孔二、口、舌、喉。(见《难经.三十七难》)。

空窍:指人体与外界相通达的孔窍,包括九窍在内。

上窍:指头面部的孔窍。

下窍:指前阴尿道(一说包括精窍)与后阴肛门。

目: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充分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说明眼的生理功能和五脏的精气、肝血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

目系: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胳,有手少阴心经联系于此。

耳:肾气通于耳,肾气和调,耳就能发挥正常的听觉功能。年老肾气亏虚,往往失聪。耳又是肾脏的外候,某些外耳的变化和肾有关。耳部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等经脤循行于此(其中胆、胃、三焦三经经脉均入耳中)。

口、唇、齿、龈、舌:口,饮食从口而入,言语从口而出,脾气通于口,脾的功能调和,则食能知味。口外有唇,又称飞门,由于脾气散精的作用,加上脾能统摄血液,把营气输布于全身,口唇色泽鲜明与否,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唇内有齿,牙齿又称户门,其生长情况和坚固与否和肾有关,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的作用主要是嚼碎、嚼烂食物,使之有利于消化。而唇、齿在发音、讲话中,也起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包住牙根的肉叫龈,即齿龈,足阳明胃经人于齿龈,看些齿和龈的病症可以互为影响。舌在口腔内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能辨别五味,帮助把咀嚼过的饮食运送到咽喉部,又是音声之机,舌在口腔内的转动对发音、讲话起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舌的变化(包括舌体、舌苔等方面)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情况,是望诊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真牙:即智齿。《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又「(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即是说女子二十一岁、男子二十四岁左右,肾气发育已达到了成年人的程度,故智齿生长,牙齿也完全长齐了。

舌本:即舌根,有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散于舌下。

颃颡:颃,音航;颡,音嗓。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软口盖的后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

咽:指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咽(音烟)者,咽(音验)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人在咽食时,食物经咽下入食管。

咽门:在喉腔内,为咽入之门,饮食通周咽门下入食管。

嗌:音益。即食管的上口。

咽喉:指舌根后喉腔最宽处,是口腔与气管、食管之间的通道,全身有许多经脉循行或贯串于此。

喉:喉腔内近气管上端处为喉。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

喉核:即扁桃体,位于喉腔内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

喉关:喉关由扁桃体、悬雍垂舌根所组成。喉关以内(如咽后壁、会厌等)为关内,喉关以外(如上腭、面颊内侧和齿龈等)为关外

会厌:又称吸门,覆于气管上口,发声则开(《灵枢.忧恚无言篇》称之为声音之户也,咽食则闭。

肺系:指喉头气管(承澹?《校注十四经发挥》)。?指肺与喉咙相联系部位(中国医学院主编《针灸学讲义》)。?肺的附属器官如气管、喉、鼻道等连成了呼吸道,统称肺系

悬雍垂:又称悬雍帝丁帝钟,即张口时软腭后向下后方倾斜,后缘游离,正中有一向下的突起部,俗称小舌头

喉咙:泛指喉腔。?与喉同义,《灵枢.忧恚无言篇》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说明它在喉腔内、气管上的部位,是呼吸的要道。

喉底:即咽后壁。

七冲门: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合称七冲门(见《难经、四十四难》)。

下极:指肛门,在消化道的最下端,故名。?指会阴。参见该条。面部望诊部位,在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可以作为诊察心病时的参考。

筋膜:肌肉之肌腱部份,附于骨节者为,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筋和筋膜的生理功能是由肝主持的,并由肝血供给养料,故有肝主筋之说。

月困:肌肉之突起部份,如上臂的肱二头肌,小腿的腓肠肌等。

十二节:指四肢的大关节,包括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股、膝踝关节。

大节:指人体的大关节。?指手指与足趾的第一节。

皮毛:乃体表皮肤和附于皮肤上的毫毛的合称。肺生皮毛,皮毛润泽是肺气功能和调的一种表现。皮毛和汗腺具有调节呼吸作用,皮毛受风寒等外邪侵袭,也容易内合于肺,产生一些呼吸系统的病症。

毫毛:皮肤上的细毛。眉毛中的长毛。

腠理:指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指皮肤与肌肉交接的地方,又称皮腠

肌:与肉同义。指体表连于皮肤(包括皮下组织)的肌肉。

肌腠:指肌肉的纹理,相当于肌肉的组织间隙,又名肉腠分理。?泛指肌表腠理。

分理:指外连皮肤的腠理。?泛指肌肉的纹理。

分肉: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指皮内近骨之肉与骨相分者。?穴名,即阳辅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三分,属足少阳胆经。

肉分:指肌肉的纹理而言。股肱间肌肉界限分明,叫大分;肌肉之间的纹理叫小分,故名。

大肉:指臂腿肌肉。

玄府:元府,指体表的汗毛孔,又名气门(汗从肺气而宣发,故名)或鬼们(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名魄汗,汗毛孔则名鬼门)。

膈:即横膈膜,由此分胸腹腔,为心肺与胃肠的分界。中医认为膈的作用可以遮膈胃肠消化饮食所产生的浊气,不使浊气上熏心肺。通常膈随着呼吸而升降运动,十二经脉中,有很多经脉是上下贯串膈膜的。

肓膜:指心下膈上部位之脂膜。?指肠外之脂膜(肠系膜)。

募原(膜原):《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募原着,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景日昣《嵩崖尊生书》认为:「原者,广野之意;在脏腑之外,与胃相近....」。

膏肓:,心下之部;肓,心下膈上之部。膏肓主要指病位的深隐。古人认为病位深隐,用药物、针灸都不能起多大作用。所谓病入膏肓,有不治之症难治之症的意思。?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在第四椎下,膏近第五椎上两旁去脊各三寸处。

脉度:经脉长短的度数,也就是古人测定人体经脉长度的一种数据记录。

骨度:骨骼长短和大小的度数,是古人测定人体周身部位和骨骼的长度、大小的标准数值,并可作为测量人体部位(主要是穴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二脏:是脏腑的合称,又称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九脏:指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合称九脏(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形脏:形脏是指藏有形之物(实物)的胃、小肠、大肠、膀胱四个脏腑(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神脏: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脾、肺、肾,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名(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牡脏:五脏中之属于阳者为牡脏。心有君火,肝有相火均属阳,故称心、肝二脏为牡脏(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牝脏五脏中之属于阴者为牝脏,乃指脾、肺、肾三脏而言(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阴脏:指患者为阴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刚燥为宜。?与牝脏同义。

阳脏:指患者为阳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清滋为宜。?与牡脏同义。

五中:指五脏(见《素问.阴阳类论》)。

孤脏:指脾脏。《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意思是说脾土居中央,寄旺于四季。?指肾脏。如《素问.逆调论》说:「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这里的一水是指肾水,一个肾水不能制胜肝、心二阳之火,有孤军作战的意思,故名。

孤腑:指三焦。六腑中惟独三焦不与五脏相配合,故名。

四海:髓海(脑)、血海(冲脉)、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见《灵枢.海论》)。

气海:部位名称,有上下之分,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会积之所;脐下丹田为下气海,是男女精气会聚之处。?经穴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

血海:指冲脉,以其为十二经脉所汇聚的地方,故名。?指肝脏,因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经穴名。在膝盖骨内缘上二寸五分处,属足太阴脾经。

血室:子宫。?指肝脏。?指冲脉。参见热入血室条。

丹田:道家有称人身脐下三寸为丹田,认为这个部位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处。?气功意守部位名词。其部位有三:脐下的叫下丹田,心窝部的名中丹田,两眉之间的称上丹田

血之府:指血脉。血聚于经脉之中,故名。

筋之府:指膝部。筋是主管关节屈伸的,膝是大关节之一,膝部周围有不少强固的肌腱(筋)附着,膝外侧下的阳陵泉(穴名)又有筋会之称,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肾之府指腰部,故腰为肾之府。临床上腰酸痛属于虚症者,大多由于肾虚(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髓之府:指骨,骨内藏髓,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精明之府:指头部。五脏六腑的精气(或精华)皆上会于头面部,其中尤以人的眼睛,其外观的神态及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的机能状况,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元神之府:语出(本草纲目)。指脑。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

胸中之府:指背部。这里的胸中是指五脏,背部有五脏的腧穴,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宗筋之会:指若干肌腱的集合处,亦即经络循行中阴经、阳经会合于富有肌腱的大关节部位,如髋、膝关节。?指男子生殖器。

诸阳之会:指头部。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百骸:泛指人体所有的大小骨骼(原见《庄子.齐物论》)。

形:指形体。一些显露于外的,医生能够诊察到的形体变化,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时的参考。

脏象:,即脏腑;,是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症象。也就是说,形体组织和证候方面可以看到或诊察到的一些征象,可以反映内在脏腑机能(实际上也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等内容)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判断人体健康和诊察、治疗疾病的依据。

脏气:即五脏之气,五脏的功能活动。各详本条。

心气: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功能表现,这些功能和心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包括心脏搏动的强弱、频率、节律和心脏传导、气血循环情况等。同时,心的神志活动和心气也有一定关联。

心阳: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的一些功能表现,这些功能和心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心气条)。心阳除了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等的一些功能活动外,并能宣通卫外之阳。

心血:为人体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物。心血不仅能营养周身各部组织,也为心的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故心血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和一般贫血的症候。

心阴:即心脏的阴液,为营血的组成部分。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并和肺阴、肾阴等的消长盈亏有关,临床上有不少阴虚内热的病症和心、肺、肾等阴液的亏损有关。

心主血:指心生全身的血脉。《素问.痿论》说:「心生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心的功能和血脉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和血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输送营养和血液循环的相互联系方面。

心主神明:《素问.灵藏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心藏神。」君主是封建名词,有统帅、高于一切的含义,意即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心开窍于舌:其主要意义在于,心的生理、病理情况,可以在舌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的时候提到:「在色为赤,....在窍为舌。」古人还提到舌为心苗。苗,有略微显露的意思,即心的病症,从舌象上可以有所显露(如心经有热,舌尖发红....)。这种以五官苗窍的变化来推断脏腑的病情,是诊断的具体内容之一。

心,其华在面:,有荣华外露之意。心主全身的血脉,由于血脉循行周身,人的血气是否充盈,可以在望诊面色时看出来(见《素问.六节脏象论》)。

心恶热:心为火脏,主血脉,热甚火亢则心血易伤;心主神明,高热患者容易产生神昏谵语、狂躁等热伤神明的症候,故有心恶热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心主言:《难经》在论述时,提到其声言。说明在正常情况下,言语是受心(概括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主持和控制的,心或它的外卫心包络受到热邪的侵犯,症状之一就是谵语

心肾相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相互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的平衡,这就是心肾相交,也是水火相济的表现。如肾阴亏虚,或心火炽盛,肾水和心火失去平衡,不能相济,就会产生心烦、怔忡不安、失眠等心火炽盛的症候,临床上称之为心肾不交

心合小肠:指心与小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和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要是通过心和小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心或小肠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而互为影响。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尿血,处方中就要用清心火的药物。

小肠主受盛:受盛有承受的含义。《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是指小肠承受从胃中来的,经周胃初步消化的饮食,加以进一步消化。

泌别清浊:指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所进行的消化和分清别浊的遇程。所谓分清是指经小肠进一步消化,使饮食精微(营养成分)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别浊是指经小肠消化后的糟粕,或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这种消化和分清别浊程,称之为泌别(意即分别清浊)。

肝阳:主要是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肝阴虚,不能制阳,就会使肝阳上亢,产生头痛、眩晕、易怒、耳鸣、失眠等症状。

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病症名称。常见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肝阴:主要是指肝脏的阴血和肝本脏的阴液。在正常情况下,肝阴、肝阳应该保持相对的平衡,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

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液,通常和肝阴不能截然分开。不过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提到肝血的一些病症,常和失血的情况相联系,而且不一定有阴虚阳亢的表现。

肝,体阴而用阳:,一般是指实体或实质;则是指作用和机能。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容易动风化火,肝又主管筋(肌腱)的活动,这些功能,作用以及病理的情况,从阴阳的观点来分析,是偏于动、偏于热的,属阳。故肝有体阴而用阳之说。

肝藏血:指肝是藏血之脏,既能贮藏血液,又能调节血量,当人处于休息或睡眠状态时,部份血液回流到肝并贮藏起来,活动时肝血又运送到全身,供给各组织的需要。如果因为暴怒而伤肝,可以影响藏血的功能,甚至可能引起出血或出血性病症的发作。

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肝和情绪有关。肝气宜舒畅条达,如因为情绪不好,就可能产生肝气郁结,这是肝病表现为疏泄功能受影响的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与消化机能有关。脾的运化,脾气的散精作用和胆汁的排泄,均有赖于肝气的疏泄作用。与某些疼痛症状有关。通则不痛,肝气郁滞可以影响气血的流通而产生疼痛,如肝病胁痛、肝胃气痛等。?与妇女月经有关。因为肝藏血胞宫又有经脉联系,如肝疏泄失调,可能产生月经不调等症候。

肝为刚脏:肝喜条达舒畅,既恶抑郁,也忌过亢,肝的所谓刚脏之性,主要体现在肝气方面,当受到精神刺澈时,使人易于急躁发怒,这叫肝气太过;相反,如果肝气不足,就会使人产生惊怕的症状。肝和胆相表里,肝的刚脏作用常须胆的配合才能体现。

肝主升发:这主要是从肝气的某种作用而言。肝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它的经脉上巅络脑,肝的功能正常时,好像春天树木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这是体现升发的现象。但升发太过,反会出现头痛、眩晕等症候。

肝主谋虑:《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古人用将军征战时的深谋远虑比喻肝的作用。也就是说肝和某些高级神经的功能有关。肝气喜舒畅条达,如因肝气郁结或肝气太过而致肝阳偏亢,就容易使人性躁易怒;相反,如肝气不足则易出现惊怕的症状,都会影响肝主谋虑的作用。

肝主筋:《灵枢.九针论》:「肝主筋」。《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肝者....其充在筋。」说明筋(肌腱)的营养来源是从肝而得。筋附于骨节,由于筋的弛张收缩,使全身肌肉关节运动自如,故又有肝主运动之说。但筋必须在得到充分营养供应的情况下,才能运动有力。《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就是说男子一般到了五十六岁左右,就可能感到运动不大灵便,认为这是由于肝气衰,筋不能动的原故。说明肝和筋、筋和运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罢极之本:肝脏。,音义同,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指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肝藏魂:《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属于精神活动,肝气疏泄条达而情志正常,叫做藏魂。因肝病而多恶梦,神志不安,所谓魂不藏肝藏魂体现了精神活动和内在脏器的联系。参见五脏所藏条。

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脏的精气通于目窍,视力的强弱和肝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素问.五脏生成篇》认为肝受血而能视,亦即视力和肝血的调节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减退或夜盲;肝火上炎,常见目赤多泪。不少眼病多被认为和肝有关,而从治肝入手,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

肝,其华在爪:见《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华在爪。」有荣华外露之意,爪即指(趾)甲。爪为筋之余(筋为肝脏的精气所生,爪的营养来源和筋相同。所谓爪为筋之余,说明爪也是肝脏的精气所生),筋为肝所主,肝与筋的虚实情况,可以从爪甲的变化反映出来。凡筋力健壮者,爪甲多坚韧;筋衰无力者,爪甲多薄而软。肝藏血功能正常、供血充分者,爪甲透红光泽;肝血不足则指甲色泽枯槁。故望诊指(趾)甲对于判断肝和筋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肝主血海:血海通常是指冲脉,所谓冲为血海,但肝有贮藏并调节血液的功能,故亦有血海之称。

发为血之余:主要是说明头发与肝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前人认为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故年少血气充盛时,头发茂密色黑而有光泽;年老肝血不足,肾气虚,头发变为苍白,易于脱落,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

肝恶风:《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肝恶风。」因为肝是风木之藏,有一些病症如老人中风,小儿惊风,一切风湿、麻木、搔痒、痉、痫等,其病因病理往往和风邪以及五脏中的肝密切相关。肝又主管筋的活动,风胜则筋挛抽搐。同时肝风容易化热、化火、故有肝恶风之说。

肝主惊:惊是指有所感触(如骤然听到巨响、看到可怕的景象或受到突然的刺激等)而心动。《素问.金匮真言论》曾提到肝其病发惊骇惊骇是大惊的意思。因肝为风木之脏,风木多震动,故肝病易惊。不过惊的产生和心气状况很有关系,心气虚的人,容易致惊;如心气强固,一般不易产生惊的病症。参见五志条。

肝生于左:《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这里的,主要是指肝的行气部位。刺气主升,行气在左。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谓:「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故所谓肝生于左,并不是指肝本脏所在的部位。

肝肾同源: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所谓肝肾相生)。肝的疏泄条达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又须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藏于肾。?肝脏血、肾脏精,肝肾同源,亦即精血同源。肝和肾均有相火,相火源于命门,故名。肝肾同源又名乙癸同源,这是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故名。

肝合胆:指肝和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肝与胆相表里,主要是通过肝和胆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肝或胆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胆火旺盛或肝阳偏亢,都容易有急躁善怒的症状,用平肝的药物可以泻胆火,用泻胆火的药物,也可以平胆。

胆主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胆者,中正之官,决所出焉。」所谓中正,意含不偏不倚。这里主要说明胆的作用之一与中枢神经的某些功能活动有关。此外,胆主决断,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突然受惊恐)的不良影响以维持和控制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促使脏腑功能相互协调,起有重要的作用。胆气怯弱者,可因惊恐致病,胆气壮者,可以不受显着的影响。

脾阳:指脾的运化功能以及在运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热能。脾阳要正常地发挥作用,需要得到命门之火(肾阳)的温养和协助。

脾气:主要是指脾的运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周身血液的功能。

脾阴:指脾本脏的阴精。?和胃阳相对而言。脾属脏为阴,胃属腑为阳。脾主运化: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和消化,也就是消化饮食和输布精微(营养成分)。饮食入胃,胃和脾共同进行消化,所产生的精微被吸收后,再由脾气帮助运送到身体各部,以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同时,脾还能促进水液的运转和排泄,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

脾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功能。因脾能益气,脾气足则能统摄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就有可能影响这种统摄血液的功能,血液由经脉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疾患。

脾藏营:《灵枢.本神篇》:「脾藏营。」是指脾有藏纳营血的作用。指循行于经脉内的精气--营养物。营又主血,可以化生为血,故通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主裹血。」,有裹秽或裹护之意。说明在脏腑中虽是肝藏血脾统血,而实际上脾也具有藏纳营血的作用。

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一般而言,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盈,所以说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往往就会逐渐消瘦。

脾主四肢:四肢之所以能活动,靠来自饮食所化的阳气。这种阳气虽为胃中饮食所化,但必须经过脾的转输才能使阳气达于四肢。在脾气健运的情况下,全身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四肢活动就有力。四肢无力,往往是脾气虚弱的表现。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其它脏腑和人体各个部份。这说明胃只是一个给养仓库,而真正要行其津液,主要靠脾主运化的功能。

脾主后天:人在出生以后,主要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全,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脾。因为饮食的精微是靠脾的消化及收并输送到脏腑和人体各部份,使之获得营养,所以说脾主后天后天可以单指脾,也可以脾胃并提。故营养不良或发育不良的,多称之为后天失调

脾主中州:古人将东、西、南、北、中央,分别和五脏相配合。将脾列为中央,同时又根据五行学说,把脾归属脏,故有脾主中土脾主中州之称。土是生化万物的,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输送到其他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所谓脾居中央,灌溉四旁),为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机能和代谢的需要,因而很自然地就把脾和土的生化万物的特性联系在一起,所以说脾主中州。从另一角度而言,脾的这些作用,也说明脾为生化之源

脾主升清:升清,是根接脾的运输转化功能而言。,泛指精微物质,因为脾气能将饮食的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它脏腑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这种运化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而上升的主要是精微物质,所以说脾主升清。如脾气不升,甚或下陷,可以导致泄泻或内脏下垂等症。脾藏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脾藏意。」意,指意念,是一种思维活动(《灵枢.本神篇》:「心有所忆谓之意。)。古人按五行学说把情志思维活动分属五脏,观察到因思虑过度可以伤脾并产生一些病症,然后用补脾的治法而获得疗效,故认为脾藏意,但不免牵强附会。参见五脏所藏条。

脾开窍于口:《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篇》又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说明脾脏的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可以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这些对于辨证有一定的帮助。

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其华在唇四白。」,有荣华外露之意。唇四白,指甲唇周围的白肉。脾主肉,主运化,其精气显露于口唇周围。《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是因为一方面是脾的散精作用;另一方面是脾有藏营的作用,能将营气输布于全身,脾气健运,口唇红润有光泽。故望诊口唇和口唇周围,有助于判断脾功能的情况。

脾恶湿:《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脾恶湿。」因湿胜容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产生湿困脾土(常见症状为大便溏泄,头重身重,四肢困乏,脘腹满闷,舌苔白腻等)的病症,又因脾主肌肉,湿胜则肌肉壅肿,故有脾恶湿之说。

仓廪之官:仓廪是贮秽谷物的仓库。仓廪之官指脾和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五味(饮食)化生的本源,也是提供脏腑器官和全身营养的仓廪,故名。也有人认为仓廪之官单是指胃。

脾合胃:指脾和胃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是通过脾和胃经络之间的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治疗脾或胃的病症,有时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但由于生理功能上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因此在某些症候方面还是各有所属而必须加以区别的。例如呕吐,一般都以治胃为主,泄泻通常以治脾为主,主治重点就有所不同。

胃阳:指胃的功能。

胃气: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胃气主降,在消化功能上主要和脾气相配合。《灵枢.五味篇》指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意即消化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病能力,说明胃气在人体的特殊重要性。故在治病时,历代医家都重视要保护胃气,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谓对肠胃机能衰弱的人在处方时要尽量避免用苦寒泻下、有损于胃气的药物。?指脉的胃气,脉以胃气为本,正常人脉象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称之为有胃气

胃阴: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胃汁,是由水谷化生而来的。临床上肺胃热盛容易消耗胃阴,出现发热、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故从某种意义上讲,胃阴实际上也包括了体内的其他一部份津液。

胃主受纳:受纳指接受和容纳水谷。在整个消化道中,胃腔容量较大,有水谷之海之称,受纳饮食是胃的主要功能之一。

胃主腐熟: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成为食糜的过程。

胃主降浊: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消化饮食主要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胃燥脾湿相互协调,饮食乃能消化。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赖以上输和生化;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化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肺气指肺的功能活动,也包括呼吸的气体。

肺阴:即充养肺脏的津液,或称肺津。肺阴为水谷之精气所化生,与肺气相互为用,为维持肺功能所必需。临床上的肺阴不足,往往见干咳,舌苔薄白干燥。肺阴的进一步耗损可以呈现肺燥火盛的证候。

肺主气:气,是人体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贸。所谓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为肺所主,因为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的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治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是和所谓的君主之官”--心相对而言。相傅有辅助君主的意思,意即在脏腑活动中心肺功能的协调是很重要的,是人体脏腑器官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治节,即治理、调节,主要是指肺和心的机能必须相互协调以共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朝,朝向、会合的意思,指百脉会合于肺,即肺在呼吸过程中,全身血液均须流经肺经,肺脏,说明肺和百脉有密切的关系。

肺主肃降:有清肃之意。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宜清宜降。由于肺居胸部以及肺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气、主治节、通调水道等),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如肺气失降,就会出现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肺主行水:人的水液代谢,不仅和脾的运化,肾的气化有关,与肺气的肃降也有密切关系。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才能保证水液的运行并下达于膀胱,而使小便通利。所以说肺主行水肺主通调水道。而另一方面又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

肺生皮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生皮毛。」亦即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肺与体表皮毛相合(所谓肺合皮毛),这是一种脏器与组织相关的联系。肺主呼吸,皮毛、汗孔也有调节呼吸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称汗孔为气门,认为有散气的作用。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也指出皮毛有宣肺气的作用)。肺有敷布阳气、外卫肌表的功能,所以又说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表。如肺气虚,肌表不固,多有自汗;卫外之气不足,肌表就易受风寒侵袭,甚至可以内合于肺,产生咳嗽等症。

肺为娇脏:娇脏,形容它是娇嫩,容易受邪的脏器。肺既恶热,又怕寒,它外合皮毛,主呼吸,与大气直接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论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即使是伤风感冒,也往往会有咳嗽,说明肺是一个娇嫩的脏器,故名。

肺为华盖:华盖,本指帝王的车盖或指画上文彩的伞。《灵枢.九针论》指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难经集注.三十二难》虞庶注:「肺为华盖,位亦居膈。」因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并有覆盖和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故名。

肺藏魄:《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肺藏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份,《类经.脏象论》(卷三)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人体一些知觉和动作是作用的结果。参见五脏所藏条。

肺开窍于鼻:《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说开窍于鼻鼻要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必须依赖肺气和调,呼吸畅利。如外感风寒袭肺,则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邪热壅肺,往往有气喘鼻煽。可见肺与鼻窍是息息相关的。

肺,其华在毛:《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其华在毛」,有荣华外露的意思。从毛发的荣枯,可以推断肺机能的盛衰,这是因为肺能输精于皮毛。例如肺桔核等病到了严重阶段,往往有皮肤色夭、毛发枯悴的症象,所以说肺,其华在毛

肺恶寒:《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肺恶寒。」肺主气,外合皮毛。寒邪既可直接侵袭肺部,而且寒邪易伤卫外之阳,寒邪侵袭肌表,又易内合于肺。此外,脾胃虚寒,也会影响肺的清肃功能,产生种种病症。故有肺恶寒之说。

肺主声:声音和肺气的作用有关,故听声音可以大致上了解一个人的肺气情况,肺气足的人,声音宏亮;肺气虚的人,声音低怯。风寒外感,肺气闭塞,引起声盲嘶哑或失声。肺结核病到了晚期,往往说话感到吃力,声音嘶哑,这也显示了声音和肺气之间的密切关系。

肺肾相生:肺属金,肾属水,又叫金水相生。根据五行理论,肺金和肾水是母子关系。在生理功能中,肺和肾互相配合互相影响,这就叫肺肾相生。在病理方面,肺气虚损可以导致肾气衰弱,这是母病及子相反,肾气衰弱也可以导致肺虚,称之为子病累母

肺合大肠:指肺与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是通过肺和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肺或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作用有助于肺的肃降。又如痰壅气喘,往往须参用泻下法,才能使肺气通利;有些便秘的治疗法,须参用开肺的治法;又如化痰止嗽药川杏仁、瓜蒌等也有润肠的作用。这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大肠主传导:《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从小肠消化吸收后传送下来的化物吸收其中剩余的水份和养料,变化为粪便,然后由胆门排出体外。大肠既为传送糟粕的通道,所以说它主传导,为传导之官。如因种种原因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往往会产生泄泻或便秘等症。

肾阳:又有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等名称。肾阳寓于命门之中,为先天之真火,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也可以说是人体热能的源泉。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和后大之精),均需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发挥其滋养体内各部组织器官和繁殖后代的作用。特别是后天脾胃之火须先天命门之火的温养,才能更好地发挥消化运输的作用。

肾阴:又有元阴真阴肾水真水等名称。是与肾阳相对而言。肾阴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的精),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肾阴不足,肾阳就会亢奋,出现相火妄动的病理现象。

肾藏精: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肾藏精的含义有二:?是藏五脏六腑水谷之精气(为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是藏肾本脏之精(即先天之精),亦即男女媾精的精气,这是生育繁殖的最基本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这一部份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主管。肾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脏腑的精气而储藏起来,五脏的精气充旺,肾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才能保持正常。肾藏精是肾的重要功能之一,《素问.六节脏象论》指出肾为封藏之本封藏有闭藏、贮藏之义),主要就是体现肾的藏精作用。精不宜过度消耗,以免影响全身的各种机能。

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主,....肾主骨。」,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充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方说:「脊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髓藏于骨腔之中,以充养骨骼,所谓肾充则髓实。而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牙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同样也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

肾主水:肾为水脏,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极为重要的作用。肾对体内水液的潴留,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气的(所谓肾主开阖)。,主要是输出和排泄水液;而,指潴留一定量的水液在机体内。取决于肾阴,肾阳功协调。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人的肾阴、肾阳是相对平衡的,肾气的开阖是协调的,因而尿液排泄正常。如果肾有病,失掉主水的功能,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而发生水肿等病症。

肾主纳气:肺虽是主呼吸的,但肾有摄纳肺气(即纳气)作用。在临床上一般的久病咳喘,特别是年老肾虚患者,多有纳气困难。气喘的特点是呼多吸少。例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主要表现是吸气困难,临床上称之为肾不纳气,需要用补肾纳气的方法来治疗。

肾主生殖:因为肾为藏精之腑,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繁衍后代起重要的作用。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气(肾本脏的精气)的充实。古代早就认识到女子约14岁左右月经来潮,男子约16岁左右精气充满,并能排精,说明生殖机能开始成熟,男女殖机能成熟的情况下交合就能生育。到了女子49岁,男子64岁左右,肾气的衰微,不仅人显得老了,随着女子更年期经闭和男子精少体衰,生殖能力也逐步丧失。因为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由肾主管,所以说肾主生殖

肾主伎巧:《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指动作或工作,应作负荷能力来理解。作强有耐重劳,动作轻劲有力的含义。伎巧就是精巧灵敏。肾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是和肾的藏精,主骨,生髓的作用分不开的。凡肾气充旺,精盈髓足者,不但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而且筋骨强劲,动作有力。反之,肾亏精虚髓少的人,往往腰酸骨弱,精神疲惫,头昏健忘,动作疲懒迟缓。

肾主先天:这是从肾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重要性而言。因为肾不仅有藏精,主骨,生髓、供给各部器官热能等重要功能。而且肾气的盛衰,又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和生殖能力有关。前人把肾称之为先天,或者叫肾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说明肾为发育生殖之源。故婴儿出生以后发育方面的障碍,如五迟(站立,行走,长发,生齿,说话都比正常婴幼儿要晚得多)。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均痿软无力)、解颅(头缝裂开不合、前囱宽大)等症,都认为和肾虚,先天不足有关,而在治疗方面往往以补肾为主。

肾藏志:《素问.调经论》:「肾藏志」。古通,指记忆力,因脑和髓均为肾精所化,故肾虚患者,每多健忘。一说有专意而不移的意思。参见五腋所秽条。

肾开窍于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为肾之官,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觉的变化,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肾开窍于二阴:前阴指尿道(一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这主要是指肾和大小便的关系,因为肾主水,是管理水液代谢的,这一功能的产生,又和命门之火的气化功能有关。故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水液的分布,排泄才能各走其道。大小便之利与不利,与肾也有密切关系。如肾水不足,可使大便干燥秘结,或小便量少;命门之火不足,又可引起泄泻或小便不禁等病症。

肾,其华在发:《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其华在发。」,有荣华外露之意。头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所谓发为血之余),但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体内肾气的外部表现可从毛发上显露出来,青壮年肾气充盛的人,头发茂密光泽,年老体弱,肾气虚弱的人,往往毛发容易枯搞脱落。

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肾恶燥。」因肾主骨,生髓,燥则阴精受伤,肾气耗损,骨髓枯竭,津液消灼,故有肾恶燥之说。

肾主恐:心中畏堪不安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志为恐。前人认为五脏的精气相并于肾,如肾经经脉的脉气不足,或肾水不足以及肝、心、胃的某些病症,均可能出现的证候。主要的还是肾本身的因素,因为肾水充则肝血足而胆壮,肾水虚则肝血不足而胆弱易恐。恐则气下,恐的结果又能伤精伤肾,所以有肾主恐的说法。参见五志条。

肾者胃之关:,可以体会为水液出入的关口。肾居下为至阴之脏,开窍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下流而归于肾,这是水液由体外摄取以后在体内升降的大概过程。如肾气不化,往往二便不利;二便不利则中焦燥满,影响水液代谢。《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内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液排泄障碍,积聚体内,就形成浮肿,而这种浮肿是由于肾的聚水发展而来的。

肾间动气:又称原气,是两肾间所产生的一种热能和动力,实际上就是命门之火的作用。人体脏腑和经脉的活动以及三焦的气化等,均有赖于肾间动气的作用,所以说它是生气之原,也可以说是生命的根源。

左肾右命:左肾右命学说,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这是中医文献中中第一次提到的左肾右命学说,后世医家多尊崇这个学说。这个学说的要点就是比较突出命门的作用,因为它有藏精神和系原气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认为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对于左肾右命,不应机械地以所在部位来理解,当着重阴阳的含义来加以分析。左肾右命学说的实质。就是提示学者要注意肾有肾阴肾阳两方面的功能,而肾阴、肾阳应该彼此协调(亦即命门之火和肾水相济),如果不协调就会产生种种病症。

肾合膀胱:指肾与膀胱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胆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肾与膀胱相表里,是通过肾和膀胱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埋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如膀胱排尿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和膀胱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如治疗小便不禁或小便不通,有时应从治肾着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膀胱主藏津液:《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即洲,即渚。洲渚本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是指膀胱为三焦水液归集之处。津液经过肾的气化作用变成小便而排出体外。

三焦主决渎:决渎,意即疏通水道。三焦有通调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称决渎之官(见《素问.灵门秘典论》)。三焦的决渎功能是联合许多脏器而发挥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肾、脾,肺等关系更为密切,如这些脏的功能障碍,可使三焦不通利、气化失常而产生肿胀和小便不利等症。

上焦如雾:《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是形容蒸发的气有如雾一样的瀰漫。上焦如雾主要是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上焦心肺能宣发由中焦上输的水谷的精气,使之达于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这个作用好像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故名。

上焦主纳:《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纳而不出。」在这里主要是指呼吸和食物养料的摄取。因为呼吸和饮食都是通过上焦而摄纳的,故名。

中焦如沤:《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焦如沤。」是容中焦消化饮食的情况。中焦如枢,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中焦胃主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输布以化生营气。这个作用好像沤渍食物使之变化一样,故名。

中焦主化:饮食主要在中焦脾胃消化,并由中焦化生营血,故名。

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篇》:「下焦如渎」。是容下焦水液的排出。下焦如渎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同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下焦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贸加以别清浊,使糟粕入于大肠。水液经由肾的气化渗入膀胱,这个作用有如渠道的需要疏通一样,故名。

下焦主出:《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主出而不纳,以传导也。」指大小肠、膀胱等腑的功用而言,主要功能是水液的灌渗与清浊的分别,以及大小便的排泄,主出而不纳,故名。

君火:指心火。因心是所谓的君主之官,故名。

相火: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发自命门。

少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之气壮」。少火与壮火相对而言。是一种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

壮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壮火与少火相对而言。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后天之火: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火即脾胃之火。这里的字,可以体会为消化饮食所需要的热能。但整个消化过程还需要先天之火(即命门之火)的帮助。

脏腑相合:是指脏腑之间的互相关联和影响。人体脏腑的配合,体现了阴阳表里相配合的关系。脏腑表里相合,主要是通过经脉联系和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脏腑的配合是: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和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脏行气于腑:关于脏和腑的特点,《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脏是藏精气而不泻,腑是传化物而不藏。五脏虽是贮藏精气的,但是五脏之(可以体会为活动的动力)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发生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体现脏和腑的综合功能。至于腑,《素问.五脏别论》提到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同)者也。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及饮食所良化的产物如糟粕、水份等,这些是从脏来的,所以称作脏行气于腑。如以具体脏腑的功能配合来说,如胆汁的排泄需肝气的疏泄,膀胱的排尿需肾的气化作用。这些都是体现脏的行气功能。

腑输精于脏:五脏主藏精气,六腑是传化物(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传送作用)的;同时,六腑又是仓廪之本(水谷仓库的根本),五脏六腑必须依打胃气的供养,所以《灵枢.五味篇》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之说。营气出于中焦,胃能输送精气而灌溉五脏;小肠则能将饮食进一步消化,分别清浊,使水谷的精微传送到五脏贮藏。胃和小肠的这些功能,体现了腑输精于脏的生理作用。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是。传化物的器官,靠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转输和排泄,如胃的受纳、消化,将食糜下送肠道,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承受、吸收、分别清浊,大肠的吸收水分和排便,膀胱的贮存和排泄尿液等等。三焦则联系各部份的功能,协同蒸发气化,它又是水液升降排泄的主要通道。六腑和五脏的不同点在于它有时出,有时入、有时实,有时虚,是出纳、消化和转输的一个大集体。所以六腑贵在功能协调,畅通无阻,否则就会影响传化物的功能,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

五志:指五种情志的变化。《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统称五志。这种以情志变化,按五行归属的方法,不太符合实际。

五脏所主:简称五主(见《素问.宣明五气篇》),即心主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五脏所藏: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藏神肺藏丑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脏精与志(见《难经.三十四难》)。五脏所藏的理论是古人在五行学说支配分类归纳的,不仅不能完全符合临床实际,而且也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谈人的精神活动,因此更应有分析和研判的必要。

五脏化液:《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清.张志聪认为是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素问集注》)。在汗、泪、涎、涕、唾五液中,心主血,汗为血所化生,故汗为心液。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肝、脾、肺,分别开窍于目、口、鼻、泪出于目,涎出于口,涕出于耳。故泪为肝液涎为脾液涕为肺液

五脏所恶:简称五恶(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有憎厌的意思。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所谓五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五味所入:简称五入(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所入和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五味所禁:简称五禁(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于五味归于五脏,而五味之性多有所偏,偏则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气分,但性主散,多食则能耗气,故气病不宜多食辛味。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火,多食则火盛而使肾水耗损,肾主骨,肾生骨髓,故骨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善走肌肉,但甘味性滞,多食则肌肉壅满,故肉病不宜多食甘味。酸味善走筋,但酸味收敛,多食则筋易拘急,故筋病不宜多食酸味。这就是五味之偏,多食不利于病,故有五禁之说。

:即头顶部。头顶骨(颅盖)?解剖学上的顶骨。指头部覆盖包围看脑髓的骨骼部份,简称头颅。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额骨的一部份、枕骨的一部份构成。

囟(囟门):位于头顶部的前方正中,相当于额骨与左、右顶骨的联结处。婴幼儿因顶骨尚未完全长成合缝,囟门未闭,所以在此处可以用手触到血管的跳动。

额颅(额):又叫(音嗓),指颜面上部,头发边缘以下,两眉以上的部份。

发隙:即头皮上生长头发的边缘部。其中在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前发际,在项(后头)部上方的头发边缘叫后发际

额角(头角):即前发际在左、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的角度。

曲周(曲隅):位于额角外下方,耳前上方的发际呈弯曲下垂的部份。

兑发(锐发):在头发的曲周部向下方伸延的部份,相当耳的前方,俗称鬓边。

枕骨(玉枕骨):同解剖学上的枕骨,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

完骨:指耳廓后面隆起的骨,即解剖学上的颞骨乳突的部份。?穴位名。位于颞骨乳突尖端的后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

庭(天庭):位于额部的中央,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

:指面部的前面正中部份。?指左、右眉目之间的部位。?指额部的中央部份。

阙(阙中、印堂):即鼻根部上两眉毛之间的部位。古人认为望诊这个部位可以作为诊察肺部疾病的参考。

阙上:指阙中稍上方的部位,相当于天庭部的下方。古人认为望诊阙上可以作为诊察咽喉病症的参考。

山根(王宫):又称(音饿),下极。位于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心病的参考。

颊:俗称下巴或下巴壳。指由承浆以下至下颔骨下缘的部位。

太阳:颞颥穴位名,部位在眉稜骨梢和外眼角中点向约一横指处。系经外奇穴。

颞颥(鬓骨,太阳):位于眼眶(眉稜骨)的外后方,颧骨弓上方的部位。

颧骨:位于眼的外下方,在颜面部隆起的部份,即解剖学上的颧骨骨。

巨分:指由鼻其外缘向口角外侧伸延的皮肤皱纹沟(所谓:口旁大纹处,即鼻翼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察股部内侧疾病的参考。

腮:腮,又称顑,位于口部的外方,颊部的前方,颐部的上方。相当于口腔粘膜的外壁。

颐:位于颏(音孩)部的外上方,口角的外下方,腮部下方的部位。

颊:在耳的前方,额骨外方的部份。

蕃: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份叫做蕃。

颊车:又名下牙床牙床,即解剖学上的下颔股。穴位名。位于下颔骨角的前上方,属足阳明胃经。

颔:指下颔骨(颊车)相当于耳下的一部份。

白睛(白眼、气轮):即眼球呈白色的部份。相当于眼的球结膜和巩膜部份。

黑精(黑眼、风轮):即眼球外观呈黑色的部份,相当解剖学上的角膜部份。

黄仁(睛帝):即眼球角膜后方的虹膜,也属于风轮的份。

瞳神(瞳子、水轮、瞳仁):相当于解剖学上的瞳孔部位,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的合称。

内眦:又叫大眦,即内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鼻侧连结的部位。

外眦:又啡锐眦,即外眼角。指上,下眼睑在颞侧连结的部位。

血轮:指眼的内眦和外眦的合称。

泪窍(泪堂):位于内眦部,在上、下眼脸内方各有一小孔处,为排泄眼泪的通道。

目眶骨(目眶):眼窝四周围的骨骼。其中在眼窝上方的又称眉稜骨。在眼窝下方的又称“[出页](按:[出页]为一个字)

眉稜骨:指眼眶上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额骨构成眼眶的部份。

[出页]骨([出页]):指眼眶下缘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颔骨和颧骨构成眼眶的部份。

睫(睫毛):即上、下眼脸边缘的细毛,有防止灰尘和强烈光线侵目的作用。

目弦(眼弦,目纲):即上,下眼睑的边缘部,此处着生睫毛。又叫做目上纲目下纲,或目上弦目下弦

胞睑(目胞,眠胞、目裹,目窠,肉轮):即上,下眼睑(俗称眼皮)。又分别叫做目上胞目下胞。此外也有将上眼睑叫做,下眼睑叫的。

约束:即眼睑(眼胞)。?相当现代所说的括约肌。如肛门括约肌,眼轮匝肌等。

耳柱:位于鼻的中央部,在下极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称下极之下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作为诊察肝病的参考。指位于左,右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部份。

鼻准(准头、面王):即鼻尖部,俗称鼻尖。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作为诊察脾病的参考。

明堂:即鼻的别名。古代的人体经脉孔穴图称为明堂图明堂孔穴图固

畜门:即外鼻孔。

鼻隧:指鼻孔内的鼻前庭部份及鼻腔内通道。一说是指外鼻或鼻翼部。

方上:即鼻尖两旁的鼻翼部。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查胃部疾病的参考。

人中(水沟):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鼻唇沟)。古人认为望诊此处以诊察膀胱和子宫(即子处)的疾病。?穴位名。位耳唇沟的上1/3处与中1/3的交界,属督脉经。

承浆:在下唇中央部下方的凹陷处。?穴位名,即位于承浆的正中央,属任脉经。

吻:指上唇与下唇在左、右侧口角会合的部位。也有将唇的四部份都称为吻的。

龈:俗称牙肉,即包附于牙齿根部的口腔粘膜等组织。

耳廓(耳轮):指在外耳道以外,全部耳壳的统称。

蔽(耳门):即现代所称的耳屏。相当于外耳孔前面的小球状突起部份。

耳门:参见条。穴位名,位于耳的前方,相当耳屏前方的凹陷部,属手少阳三焦经。

绳:指耳廓根部前面附着在侧头部的边缘。

颔: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音孩)部的下方,结喉的上方软肉处。

结喉位于颈部前方正中向外突起的部份;相当于喉头的甲状骨处。男性的结喉突出,女性的结喉不甚明显。

颈骨(天柱骨):即解剖学上的颈椎。共七节,位于后颈部。上连颅骨,下接胸椎。

胸膺即前胸部。

膺(膺中、臆):在前胸部两侧的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的部位。

上横骨:指胸骨上端的胸骨柄切迹部份。其外侧连接锁骨。

缺盆:位于两侧前胸壁的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

[骨舌]指在肩部内侧,锁骨的外端部份。指在胸骨上方锁骨的内端部份。(按:[骨舌]为一个字)。

柱骨(锁子骨、巨骨、缺盆骨):位于前胸部的上方。现代称为锁骨。

膻中:在前胸部正中,左右两乳的正中间的部位。穴位名,位于膻中部的中央,属任脉经。

[骨褐]骬:[骨褐]与骬,音义同。指鸠尾蔽心骨,位于胸骨体的下方,即解剖学上的胸骨剑突部分。?前胸部骨骼的总称。(按:[骨褐]为左边一字,右边取的右边旁)。

腹:在胸部的下方,相当横隔膜以下的部分,其中在脐以上的部分叫做大腹,脐以下的部分叫做小腹少腹(一说以脐的两旁为少腹)。

神阙肚脐的别名。穴位名,位于脐部的正中,属任脉经。

横骨:又名下横骨盖骨。即解剖学上的耻骨。指舌骨,位于舌根部的小骨。穴位名,位于耻骨前联合上缘的正中点向左右旁开五分处,属足少阴肾经。

曲骨:位于横骨的中央部。相当于耻骨前联合部。穴位名,位于耻骨前联合上缘的正中点,属任脉经。

会阴:又名(音窜)、下极屏翳,在外生殖器的后方、肛门前方的部位。穴位名,位于会阴部的正中央,属任脉经。

毛际:指男性或女性外生殖器上方有阴毛的部位。

气街:又名气冲,即小腹部下方、股部上方交界处的鼠蹊部(腹股沟部)。?即人体内气的运行径路。《灵枢.卫气篇》称六府(《甲乙经》作六经)、头部、胸部、腹部和下肢等处都有气街。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的总称。包括外生殖器、尿道外口及肛门等部分。

前阴:又称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

后阴:即肛门部。

产门:指妇女的阴道外口,又称为阴户

子门:即子宫外口。

:指腋下、胁上空软部分。

季肋(季胁、软肋):又名橛肋,相当于侧胸第十一、第十二肋软骨部分。

[月少](音秒):位于侧腹部,相当于第十二肋软骨下方,髂嵴上方的软组织部分。

:躯干部的后面,包括后胸部,腰部及骶部的统称。

:指脊椎骨而言。中医书所指的脊,多从第一胸椎棘突开始向下数至第四骶骨棘突,共二十一节(包括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骶四节)。

膂骨:脊椎骨的统称。?指第一胸椎棘状突起而言。

:指后胸部的第十二肋骨以下与骼嵴以上的软组织部分。

膂(膂筋):指在背部,脊椎骨左右两侧的背部肌肉群。

交骨:指骶尾关节部。在妇女分娩时,这一关节可被动地作的活动,使骨盆下口张大。如果这一关节活动有障碍,可影响分娩,产科上叫交骨不开。一说即妇女的坐骨。

尾闾:又名尾骶、骶、骶端、橛骨、穷骨,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上连骶骨,下端游离,在肛门的后方。

:[骨氐]骨以下至尾[骨氐]骨部分的通称。

尻骨:即解剖学上的骶骨。上面连接腰椎,下面连接尾椎,左、右两侧面与髂骨(古称髁骨)相连。

肩解:即肩关节部。

:位于肩部的后下方,现代称为肩胛部。

:即上肢部包括肱部(上膊)和臂部(下膊)的统称。又名臂膊

臑(肱,上膊):现代称为肱部。在肩部以下、肘部以上的部分。

臑骨:即解剖学上的肱骨,位于肱部,下连正骨辅骨

臂(下膊):现代称为前臂部。指肘以下、腕部以上的部分。

正骨:臂骨中的一个。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学上的尺骨。?“正骨手法的简称。参见该条。

辅骨:臂骨中的一个。位于前臂部,即解剖学上的桡骨。

高骨:手腕部近拇指一侧有显着隆起部分,即解剖学上的桡骨茎突位置。

锐骨(兑骨):指手腕背部小指一侧的骨隆起,即解剖学上的尺骨茎突。

髁骨(骻骨):即今之骼骨。

楗骨(坐板骨,髋):。女性的楗骨又名交骨,即现代的坐骨(包括髋臼在内)。

:。?指髂骨部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泛指脊椎骨两侧的肌肉群。

:位于腰部(胂)的下方,骶骨部(尻)的两侧,相当于臀大肌的部位。

髀枢:即股骨大转子的部位,位于股部外侧的最上方,股骨向外方项着隆起部分。?指骨盆外方中央的髋臼的部位,又名

:。?即股部(大腿部)的代称。?指股部的上半部分。髀关:指股部的前上方部分。

:即大腿部。

伏免:伸腿时股部前面肌肉的最高隆起部,状如伏免而得名。相当于股直肌部分。?穴位名。在股部,位于髌骨上缘的上方六寸,用足阳明胃经。

髀骨:即解剖学上的股骨,俗称大腿骨。

:。即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湾。

:小腿部(自膝部以下,足部以上)的别名。?胫骨的简称。

:泛指骨骼。?胫骨的别称。

胻骨:。又称骭骨(音),即解剖学上的胫骨,位于小腿部的内侧。

外辅骨:即解剖学上的腓骨,位于小腿部的外侧。

[骨耑](腓肠,腓[骨耑]:俗称小腿肚,相当于小腿部隆起的排肠肌部分。

膝解又名骸关,即膝关节部。

连骸:即膝部内、外两侧的两个骨隆起。相当于解剖学上的股内上髁和外上髁的部位。

:位于踝关节内,外侧圆形的骨隆起。内侧的叫内踝,是胫骨的下端;外侧的叫外踝,是腓骨的下端。

:。又名足趺,俗名脚面,即脚背部。

跟骨:位于脚后跟的小骨。

:指足后跟着地的部分。

京骨: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音)骨底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骨组隆前下方的凹陷处,属足太阳经。

然骨:位于内踝前的舟状骨部分。穴位名,即然谷穴,位于足内踝前舟骨结节下方的凹陷处,属足少阴经。

束骨:足外侧第五跖趾关节的部分。穴位名。位于第五跖关节后上方的凹陷处,属足太阳经。

核骨:又名覈骨,即拇趾的第一趾骨与跖骨的关节后下方的圆形籽骨。

绝骨:指绝骨穴的部位,相当于腓骨下端,内髁上端的部分,穴位名,又名悬钟,在足外髁直上三寸,属足少阳经。

:即掏趾骨的略称。三毛:指位于足大趾爪甲后方的部分,相当于足大趾趾骨第二节部分。

聚毛(丛毛):位于脚大趾趾骨第一节后方的皮后横枚部(相当于三毛的后方)。

:即足掌,是站立时足部着地的部分。?即足大趾下面的远端部分,相当于足大趾球部。

:。即足大趾下面(跖)的近端部分。

:指足底部大趾近端部分,即跽的后方。

广明:《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部泛指人体的前面和上面部位而言。

:古代解剖学的术语,即侧或面的意思。上廉即上侧(上面),内廉即内侧(内面),如上肢的内廉,即指靠近躯干部分的屈侧,余可类推。

歧骨:指两骨的末端互相交叉的部分。如手部的第一、二掌骨关节部的前方分歧(歧骨间)部,称为虎口,是合谷穴的位置。又如在胸骨体下端,左、右肋软骨的分歧(歧骨间)部,是鸠尾的部位。

百节:是泛指全身的关节说的。

四维:古代医书多用作四脏的代称。

四极:即四肢的别称(见《素问.汤液醪醴论》)。

四末:指四肢的末梢,即手部和脚部。

八溪:指上肢部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部的膝关节、踝关节。左右侧共八处,总称八溪(《见素问.五脏生成篇》)。指肱部及股部的肌肉。

四关:指上肢部左,右侧的肩关节(两腋)和肘阔节,下部的髋关节(两髀)和膝关节。?指上肢部的两侧肘关节和下肢部的两侧膝关节。

赤白肉际:指四肢的内、外侧赤肉与白肉交界处,其中在上肢部屈侧(手掌侧)为阴面,皮色较白,所以叫白肉际;伸侧(手背侧)为阳面,皮色较深,所以叫赤肉际。在下股部,内侧为阴面,即白肉际;外侧及后侧为阳面,即赤肉际

本节:指手部的掌指关节(或足部的跖趾关节)在手背部(或足背部)外形的隆起处。手,足各十个本节。

:指手拇指(或足拇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相当于手部的拇短展肌和脚部的姆短屈肌部分)鱼际,指鱼的边际,为手背或脚背部深、浅皮色的交界处。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构成人体的部叫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为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前者是生殖的基本物质,功能繁衍后代;后者由不所摄入的饮食所化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机体代谢所必不可少的。平时脏腑的精气充盈,则归藏于肾,当生殖机能发育成熟时,它又可以变化为生殖之精。精气不断的消耗,又不断得到水谷之精的滋生和补充。精是生命的基础,精足则生命方强,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易受病;精虚则生命力减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均可减退。

精血:血的生成,本源于先天之精。人在出生以后,血液的再生,来源于后天饮食,靠中焦脾胃的气化,吸收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加以变化而成。精的生成,同样是靠后天饮食的化生,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说。精气是脏腑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血的盈亏是象征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故临床上精血不足的病症,往往须用补肝益肾等法治疗。

精气:通常是指后天之精而言,亦即充养脏腑的精华(包括饮食所化生的营卫之气),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和肾本脏所藏的精气(即男女媾精的精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脏腑的精气充盈,肾本脏才有充盛的精液。

:血的形成,是由脾胃等器官把饮食经过消化以后,将精微部分和津液桔合吸收,上输到心肺,再经肺的气化作用而成。血的功能除了营养身体各部组织外,又如目之视物,足之步行,掌指的握摄活动,以及皮肤的感觉等,都和血的功能有关。而血的这些功能,必须在气的推动下,以及气血在心血管内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营血:从生理的角度说,营血就是指血液。

:指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这种物质通过脾的气化作用,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的分布于脏腑和身体其它组织。?指经脉的脉管。《灵枢.经脉篇》说:「脉为营」。这里的有营舍的意思,也就是血气所处的地方。

血脉:经脉,简称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津液:泛指体内一切水液。?指由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共同作用所化生的营养物质。津液在经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经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是并提的,但二者在性质,分布部位和具体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处。此较清稀,分布于肌肤之间以温润肌肤;则比较粘浊,分布并濡养关节、脑髓、孔窍。但从整体功能而言,津和液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津液除营养和润泽组织器官外,随着体内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还关系到体内阴阳相对的平衡,如炎暑汗多则小便少,天寒汗少则小便多。?指汗或小便。如《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音,形容出汗状况),是谓津。」这个就是指的汗。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这个津液就是小便。汗出过多或排尿过多(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耗损体内的津液。

津气:这是从津的功能而言。津是清而稀的,属阳。津的温养肌后的功能有赖于气的输布作用,说明津的活动离不开气,而具体体现津的这种功能活动的就叫津气

阴液:泛指体内一切富有营养的液体,或指脏腑的阴精。从液的性质而言,液是稠而浊的,属阴,故名。

魄汗:肺脏魄,外与皮毛相合,而汗液又由皮表透发,和肺气有关,故称为魄汗,汗孔亦称为魄门(即鬼门)。一说魄为阴,汗为阴液,故名。

津血同源:津液和血都是来源于饮食的精气,并能相互资生,相互作用。津液耗损常使气血同时亏虚,而气血亏虚,同样会引起津液的不足。例如大汗,大吐,大泻或温病耗损津液时,往往相继出现心悸气短、四肢厥冷,脉微细等气血亏虚的证侯;大量失血后,常有口燥渴、舌干无津、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现象,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汗,夺汗者无血之说;《伤寒论》也认为经常失血或出血多的患者(称亡血家)不可发汗。这些见解和经验都说明津和血之间有密切关系。

涎唾:涎和唾都是口腔内的唾液。俗称口水,此较淡,主要有润泽口腔的作用;此较稠粘,主要能帮助消化食物。根据五脏化液的理论,涎、唾是分别通过脾和肾的作用所化生,所以有脾为涎肾为唾之说(见《素问.宣明五气篇》)。

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和动力基础。气血在经脉中不断地循环运行。营、卫来源于水谷之精气,其生成要通过一系列的脏腑气化活动,如脾胃的消化运输,心脾的气化输布,然后分别营养人体各部,故《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这里所谓主要是从功能上的差异而言。是指营气的作用比较柔和,是指卫气作用的慓悍滑利,无所不到。卫主气营主血,卫属阳而营用阴,阳主外而阴主内,故从所处位置而言,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这虽不是绝对的,还是可以说明营和卫在内、外概念上的不同。从作用方面讲,有捍卫于外的保卫“”用;有充盈于内的营养作用。一般来说,营卫主要体现在功能作用方面,气血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方面。通过气血的运行,发挥营卫的作用。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营血,指卫气,这些阴阳、内外、守(内守)使(运行)等对偶概念名词,提示了营卫气血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就在这个基础上,把温病传变划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上辨证施治的纲领。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等。?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临床上所说的,多数是指脏腑机能失调引起的病状,如胃气不降肝气犯胃等。大气:指宇宙间的空气,或胸中呼及之气。

真气:又叫正气,《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即受于先天的原气)和后天之气(得之于呼吸饮食的)相结合而成,是能充养全身的。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直接相关,故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方。

原气:又叫元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乃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不断滋生。原气发源于肾(包括命门),藏于脐下丹田三焦的通路敷布全身,推动脏腑等一切组织器官的活动,可以体会为人体生化动力的源泉。

宗气: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气相合而积于胸中的气。胸中不仅是宗气积聚之处,又是一身之气的运动输布的出发点。它有两大功能,其一是上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它关系到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其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营气:乃运行于麻管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其性柔顺,有化生血液,营养周身的作用。营气的运行从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然后通过全身的经脉不停地运转,营养人体上下、内外各个部分。所以从生理的角度而言,营气就是指血液的作用。

卫气: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的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它的运行,内而脏腑,外则肌表腠理,无所不到。它既能温养脏腑,又有温润肌肤,滋养腠理,启闭汗孔等重要功能。因为这种气以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邢的作用为特点,所以叫做卫气

谷气:又叫水谷之气。指饮食的精气,因为人的饮食以五谷为主,故称。

清气:指水谷精微之气,亦即从胃传注于肺,然后再散布到脏腑组织的营气。?指秋天清肃之气,或吸入于肺的大气。?作为治法,是指清气分之热。

浊气:指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指人体呼出之浊气和排出的矢气等。

浊气归心:指水谷的精气通过血的运行归于心脏。《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这里所说的浊气系指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它运行到心,由心脏再通过经脉把养料送到身体各部。浊气归心说明了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循环输送营养的总枢的作用。

中气:通常是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而言,但有时单指脾气。脾气主升,在临床上遇到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往往是由于脾虚下陷所致,常用补中益气的治法,所谓补中益气,就是指补脾和升提下陷的脾气。

气为血帅:气血的运行,保持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气为阳,是动力;血为阴,是物质基础。营血在经脉中之所以能不停地运行周流全身,有赖干作为它的动力。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所以说气为血帅。但必须依赖营血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又有血为气母的说法。它们的关系是,血液营养组织器官而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的正常活动又推动了血液的运行。气血的运行,也体现了阴阳互根的道理。

气化:广义是指人体内气机的运行变化,如脏腑的功能作用,气血的输布流注,脏腑之气的升降、开阖等,都有气化的含义。?狭义是指三焦之气的流行宣化,如三焦输布水液的功能,即为气化的作用。

生气:指春天的生发之气,为万物生长所必需。古人认为人的活动要适应季节变化的特点,否则就容易生病。?有生发和增强元气的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少火是指正常的阳气和热能,这种阳气或热能有生发和增强元气的作用。

气机:通常是泛指气的功能活动。有时则指脏腑之气运行的通路,如临床上因痰热壅肺,可以导致肺的气机不畅而产生喘逆的症状。

清阳、浊阴: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浊阴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阴主形,重浊下降,故浊阴(主要指大小便)出于前、后阴等下窍。阳主卫外,故清阳(可以体会为卫气)发于肌表腠理;阴主内守,故浊阴(指水谷精微的浓浊部分)内走于体内脏腑等组织器官。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卫外的阳气)充实于四肢;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饮食水谷)归流于六腑。古人用清阳浊阴相对的来阐明具体的、较为普遍的生理现象,并以此来说明阴阳互根的原理。故对清阳浊阴的理解,虽有个总的概念,但结合实际情况,含义有时就不尽相同。

: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并须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的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它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凡神气充旺,则身强,脏腑器官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一切机能活动的正常现象都被破坏了。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说的神、魂、魄、意、志等只是用以区别不同的中枢神经活动现象以及对内脏某些病理上的影响,实际都是由心所主的(参见五脏所藏条)神又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是内脏功能的反映。如诊断时对眼睛、脉象等生理机能正常反映,都叫做有(参见得神条)。

神明:的概念。

精神:亦即的概念。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五脏中的有最密切的关系,因为心是藏神的,《灵枢.邪客篇》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大主体现了脏腑中的统率作用,有寄舍的意思,可见精神就是的主要表现。

三宝:指精、气、神。又称三奇。这套理论被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认为三宝是生命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的根本。这是前人受道家思想影响而借用的术语,应另释其义意。实际上,精神的活动是有物质基础的,精为气之母(即气产生于精),精的化生赖干气,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故精、气、神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所以精、气、神是生命存亡的关键,故名。参见“气”“神”各条。

形体:指身形和体质。临床上观察身形的肥瘦、形态特征和体质的强弱,可以作为辨证论治的一种参考。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凡直行干线都称经脉,而由经脉分出来的网络身体的各部分的支脉叫做络脉,经络是运行全身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周经络系统的连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经络,可能包括了神经经、血管及内分泌等结构及其些功能,但神经、血管等的结构和功能并不能完全解释经络学说的全部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经脉: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体内各部分的主要干线,又可分为正经奇经两大类,二者共同组成经脉系统。

正经(十二经脉、十二经):是人体经脉的一类,是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其中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牌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等十二经,称为十二经脉。每一经脉都和体内一定的脏腑直接联系,而在各经脉相互之间又有表里配合的关系。

奇经:是人体经脉的一类,其中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共八条经脉、所以又称奇经八脉。奇经的特点是:它们没有和脏腑直接联系,它们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奇经八脉是调节气血运行的一些特殊通路,在功能可起到补充十二经脉不足的作用。

十四经:即十二经(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因为按照中医古代书籍的记述,在这十四条经脉中都有其直接连属的经穴,而在奇经八脉中的另外六条经脉并没有直接连属的经穴。

手三阴经: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胸部经过上肢屈侧抵止于手部。

手三阳经: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手部经过上肢伸侧抵止于头部。

足三阳经: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

足三阴经:十二经脉中的三条经脉。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广义的伤寒)时辨証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辨証

阳脉(阳经):指经脉中的阳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跷脉等。

阴脉(阴经):指经脉中的阴经,其中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肺,络大肠,并与胃、喉相连。在体表,由胸部外上方沿上肢屈侧前面向下,止于拇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咳嗽、咳血、喘息气短、囗渴、烦躁、胸满、肩背痛、手心发热、伤风、自汗、小便频数、尿黄赤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阳明大肠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大肠、络肺。在体表,由食指端经过上肢伸侧前面、肩部、颈部、颊部,止于对侧鼻孔旁。本经有病时,主要有泄泻、痢疾、肠鸣,恶寒战栗、目黄、口干、鼻衄、鼻塞、咽喉炎,牙痛、颈部肿大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阳明胃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胃、络碑。在体表,由鼻部经过侧头部、面部、颈部、胸腹部、下肢外侧的前面,止于第二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肠炎、胃痛、腹胀、肠鸣、腹水、咽喉炎、鼻衄、口眼歪斜、唇生瘭疹、头部肿大、恶寒蛾粟、呻吟不舒、面色微黑,精神失常,热病发狂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太阴脾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脾、络胃,并与心及舌根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内侧(由中部转向前部)、腹部、胸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痛、呕吐、肠炎、腹胀、噫气、黄疸、水肿、自觉身体沉重、行动困难、不能平卧、舌痛、舌根强直、小便不通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少阴心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心、络小肠,并与咽部及眼相连。在体表,由腋下部,沿上肢屈侧后面向下,止于小指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心痛、口渴、咽干、目黄,胁痛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太阳小肠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小肠、络心,并与胃、眼和内耳相连。在体表,由小指端,经过上肢伸侧后面,肩胛部、侧颈部、颜面、眼部、止于耳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耳聋、目黄、颊肿、下颔部肿胀而使颈部不能回旋、咽喉病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膀胱,络肾,并与脑相连。在体表,由眼部向上越过头顶,向后、向下,经过项部、背部两侧、臀部、下肢后面,止于小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疟疾、癫狂、目黄、流泪、鼻衄、头顶强痛、腰背痛、痔疮、尿频、排尿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少阴肾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肾,络膀胱,并与脊髓、肝、膈膜,喉部、舌根、肺、心、胸腔等相连。在体表,由足小趾,经足心、内踝、下肢内侧后面、腹部,止于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口中热、舌干、咽喉病、飢饿而不欲食、赢瘦、咳血、哮喘、心悸、胸痛、烦躁、黄疸、腹泻、面色暗黑、视物不清、精神:痿靡、好睡痿厥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厥阴心包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心包络,络三焦,并与横膈膜相连。在体表,起于侧胸部,经腋下,上肢屈侧正中线,止于手中指指尖。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心烦、心痛、心悸、精神病、面黄、目赤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手少阳三焦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三焦,络心包络,并与耳、眼相连。在体表,起于无名指端,沿上肢伸侧正中线,经过肩部、侧颈部、侧头部、耳部,止于眼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耳病、咽喉病、眼痛、颊肿、出汗等症状和病症,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少阳胆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胆、络肝。在体表,由眼部经侧头部、耳部、颊部、后头部、肩部、侧胸腹部、下肢外侧,止于第四趾端。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疟疾、恶寒、有汗、头痛、颔痛、目痛、口苦、锁骨部及腋窝部肿痛、胸及侧胸部痛使身体转侧困难、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桔核等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肝、络胆.并与生殖器、胃、横脂膜、咽喉、眼球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经下肢内侧(由前部转向中部)、外阴部、腹部、止于侧胸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胸满、呕逆、腰痛、下痢,疝气、遗尿、小便不通、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口咽干燥、面色暗晦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

督脉:奇经八脉之一。起自会阴部,循背部脊柱正中线向上,经过后颈部,越过头顶部,止于颜面部的上齿龈的正中(以上均沿正中线分布)。在循行过程中与脊髓、脑和诸阳经相连系。是阳经经脉的总纲。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神志不清、癫、狂、癔病、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咽喉干燥、癃、痔、遗尿、脱肛、疝气、不孕症、体力衰退等症状和病症。

任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过脐部,上至胸部、头部(均正中线),至下唇中央,由此分为左右两枝止于眼部(《素问?骨空论》)。在循行过程中和诸阴经相连系。是阴经经脉的总纲。本经有病时,主要有疝气、赤白带、腹内肿块、胸腹部内脏机能失调、元气虚弱等症状和病症。

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由阴部的两侧(气冲穴部位)开始,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素问.骨空论》)。本经有病时,主要有哮喘、腹痛、肠鸣、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和病症。

带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季胁部,横行环绕腰部一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腹部胀满、腰部无力、下肢软弱不能走路、怕冷、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状和病症。

阳维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外踝下方,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后颊部、止于头顶部。本经有病时、有恶寒发热的症状。

阴维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内踝上方,经下肢内侧、腹部、胸部、咽喉、止于后颈部。本经有病时,有心痛的症状。阳跷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足跟外侧,沿外踝向上,经下肢外侧,侧腹部、侧胸部、肩部、面颊、止于后颈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失眠等症状和病症。

阴跷脉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足跟内侧,沿内踝向上,经下肢内侧、前阴部,腹部、胸部、颈部、鼻的两侧,止于眼部。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喉痛、嗜眠等症。

三阴:太阴、少阴和厥阴三经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阴和足三阴,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在六经辨証上,三阴病系指病邪在身体深部或五脏有病。?太阴经的代称(《素问.阴阳别论》王冰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的次序,在三阴经中太阴经首先发病,故称三阴;其次是少阴经,叫做二阴;再次是厥阴经,叫做一阴。?足太阴脾经的代称(《素问?阴阳别论》马莳注)。

三阳:太阳、阳明和少阳的总称。其中包括了手三阳和足三阳,实际上是六条经脉。在六经辨証上三阳病系指病邪在体表浅层或六腑有病。?太阳经的代称(《素问.着至教论》马莳注)。按照伤寒病由表传里的发病次序,在三阳经中太阳经位于最表层,首先发病,故称三阳;其次是阳明经,叫做二阳;再次是少阳经,叫做一阳。?足太阳膀胱经的代称(《素问.大奇论》马莳注)。

太阳:经脉名称之一。有阳气旺盛的意义,因为其位于身体的最表层,感受外邪后也是最先发病的经脉,所以又有太阳为开,(《素问?阴阳离合论》)之称。

少阳:经脉名称之一。有阳气减弱的意义。其位置在半表、半里,属于太阳和阳明的中间,所以又有少阳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也就是说本经在两个阳经之间起着枢纽的作用。

阳明:经脉名称之一。是阳气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继续,这就是取名两阳合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阳和少阳的里面,所以又有阳明为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太阴: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旺盛的意义,因为其位于三个阴经的最表层,所以又有太阴为开(《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少阴:经脉名称之一。有阴气减弱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阴和厥阴的中间,所以又有少阴为枢(《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也就是说本经在两个阴经之间起着枢纽的作用。

厥阴: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过程,这就是取名两阴交尽(《素问?至贞要大论》)的意义,其位置在太阴和少阴的里面,所以又有厥阴为合(《素问.阴阳离合论》),参见开、合、枢)之称。

十二经筋(经筋):是在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体表肌肉系统的总称,也是将全身体表肌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部位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因此十二经筋就是按照十二经脉来命名的。其中每一经筋都包括了在同名经脉循行部位上的若干肌肉群,即足太阳之(经)筋、足少阳之(经)筋....等。这十二大类肌肉群主要分布在四肢部,其次为躯干及头部,经筋患病时,主要是痹症和肌肉拘急、不收等症(《灵枢.经筋篇》)。

十二经别(经别):是由十二经脉另行分出的一种循行在身体较深部的经脉干线。全身共十二条(指身体单侧),其循行方式,主要是自正经经脉分出后经过躯干、脏腑、头顶等处,最后仍流回到正经经脉中去,在循行过程中除了六阳经的经别均流回原来的阳经去之外,六阴经的经别也均流入与其相表里的阳经去,因此十二经别的主要作用,不仅是作为正经经脉循行的补充径路,而且还可以加强沟通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联系,十二经别根据其阴阳表里的配合共分为六组,简称为六合(《灵枢?经别论》)。

经隧:指经脉流行的道路,也是经脉的一种代称。字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位于身体深部的隧道的意思,如《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一是指与五脏六腑相联系的大络的意思,如《灵枢.玉版篇》:「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

经气:泛指在经脉中运行的,亦即指经脉的主要功能(如《素问.阴阳别论》:「淖(nao闹)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代表人体内的真气正气,指人体的正常生活能力与防御疾病的能力,也是和作为致病病原的邪气相对立的一个名称(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外经:指在体表的经脉部分,一般是位于体内(里)的脏腑相对立而说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荣、输治外经,合治内俯」。

阴脉之海:任脉的别称。因为足三阴经和阴维、冲脉都有分支直接会合于任脉,起着调节全身阴气的作用,故称。

阳脉之海:督脉的别称。因为手、足三阳经都有分支直接会合于督脉,起着调节全身阳气的作用,故称。

十二经之海(经脉之海):冲脉的别称(《灵枢.海论》)。因为冲脉的循行和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联系最密切。肾是人体先天的根本,胃是人体后天的根本,因此在冲脉里兼有人体先、后天的元气,所以被称为十二经之海

太冲脉:即冲脉的别称,因其有调养女子的月经和胞胎而得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伏冲:指冲脉循行进入脊椎骨内的部分。即冲脉在体内深层的分部,所以称伏冲(《灵枢?百病始生篇》)。

大经:指大的经脉(《素问.调经论》:「无中其大经。」)?指本经的经脉(《灵枢.官针篇》:「三日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宗脉(宗脉所聚):指分布在眼、耳等重要器官上,由很多经脉汇聚而形成的主脉或大脉(《灵枢?口问篇》:「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又:「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心系:直接与心脏连系的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及上、下腔静脉(见《灵枢.经脉篇》。并可参考《类经》卷七张注:「(心)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

十二经动脉:指在十二经脉循行过程中有脉搏应手的动脉部位,也就是位于身体浅表的一些动脉血管(《难经.一难》)。这种体表局部动脉位置很多,例如手太阴经的动脉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经渠等穴处都可以触到,临床诊所时最常用的动脉部位是寸口部。

十二皮部(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映区。皮肤和经脉之间主要是由络脉来联系,十二皮部的具体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素问.皮部论》)。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在头,是指足阳明经在头颈部的人迎动脉;三阴在手,是指手太阴经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素问.阴阳别论》)。这是因为三阳之气以阳明胃气为本,而三阴之气以太阴肺气为本的原因(《类经》张注)。

开、合、枢:这是指经脉生理作用的三个特点来说的。在阳经方面,太阳经主开,阳明经主合,少阳经主枢;在阴经方面,太阴经主开,厥阴经主合,少阴经主枢。其中是太阳经在阳经中(或太阴经在阴经中)相对地位于浅表的部位,和外界的联系更为接近,而有开放的作用;是指经脉相对地位于身体内部深层,具有闭合收敛的作用;是相对地位于表、里之间,具有枢纽作用的意义(《阴阳离合论》)。

络脉(络):络脉由是经脉分出来的呈网状的大小分支。广义的络脉又可分为十五络、络脉和孙络三类。其中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叫十五络;比十五络较小的络脉,散布全身各处,数量很多的,即是狭义的络脉;此络脉更小有极多分支的,就叫孙脉,也叫孙络(《灵枢.脉度论》)。络脉的主要作用是配合经脉,网络全身组织,运行营卫气血。此外,络脉的另一种意义是指身体浅表的静脉血管说的(《素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十五络: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即十四经各有一条络脉,再加上脾之大络,故称。

大络:全身最大的络脉,一称经隧。其中包括十四经各有一条大络,再加上脾脏有一条大络(以上又合称十五络)和胃腑有一条大络(名胃之大络)。参见十五络胃之大络

胃之大络:又名虚里,是由胃腑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胃上行,贯通横膈,连络肺脏后,向外分出,布于左侧乳部的下方,即心尖搏动的部位(相当于乳根穴)(《素问.平人气象论》)。

脾之大络: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脾发出,在侧胸壁的大包穴处穿出,散布在胸胁部。脾之大络是全身十五条大络脉中的一条(《灵枢?经脉篇》)。]

胞脉:又名胞络,即分布在子宫(胞宫)上的脉络。其中包括冲脉和任脉。胞脉主要的作用是主女子行月经和养胞胎的。(如《素问.评热病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

浮络:指位于皮下浅表的络脉。如《素问.皮部论》:「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男之络也。」

鱼络:指在手拇指内侧鱼际部(拇指腹部)的络脉(一说在鱼际之下,阳谿穴与列缺穴之间),临床上常观察其局部充血的现象作为诊断手阳明经病变的参考,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鱼络血者,手阳明病。」

阴络:凡是手、足三阴经分出的络脉称阴络。?指下行的或位置较深的络脉,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即后血(即便血)。」

阳络:凡是由手、足三阳经分出的络脉都称阳络。?指上行的或位置较浅的络脉,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如《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王冰注:「并胃之经络」。二、俞穴.

穴(穴位,穴道,气穴):是经络气血在身体表面聚集、输注或通过的重点部位。它可以通过经络联系对身体内部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反应,也可以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剌激(如针、灸、按摩、指针、电针等)以达到调整体内机能的目的,从而获得治疗的效果。

络穴(别络、别):全身十五脉络各有一个穴位与经脉相联络。其中包括十四经脉发出的十四条络脉的穴位,和由脾脏分出的一条络脉的穴位,共十五个络穴。即:手太阴络(手太阴之别)--列缺穴;手少阴络(手少阴之别)--通里穴;手厥阴络(手心主之别)--内关穴;手太阳络(手太阳之别)--支正穴;手阳明络(手阳明之别)--偏历穴;手少阳络(手少阳之别)--外关穴;足太阴络(足太阴之别)--公孙穴;足少阴络(足少阴之别)--大钟穴;足厥阴络(足厥阴之别)--蠡沟穴;足太阳络(足太阳之别)--飞扬穴;足阳明络(足阳明之别)--丰隆穴;足少阳络(足少阳之别)--光明穴;任脉络(任脉之别)--尾翳穴(即鸠尾穴);督脉络(督脉之别)--长强穴;脾之大络--大包穴。

五俞穴(五腧穴):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俞穴,即井、荣、俞、经、合共二十五穴。左、右侧共五十穴。叫脏俞五十穴。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即在井、荣、俞、经,合穴之外,又加一个原穴,共三十六穴。左、右侧共七十二穴,叫腑俞七十二穴。这些穴位在临床上大多是此较常用和有效的穴位(《灵枢.本输篇》及《素问.气血论》)。

井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少商大肠--商阳心包--中冲三焦--关冲心--少冲小肠--少泽脾--隐白胃--厉兑肝--大敦胆--(足)窍阴肾--涌泉膀胱--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荣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足部的远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溜(一作)为荣。」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刚流出泉源时的细小水流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荣穴,其名称是:肺--鱼际肝--行间心包--劳宫肾--然谷心--少府大肠--二间脾--大都三焦--液门小肠--前谷胆--侠溪胃--内庭膀胱--通谷

俞穴:也叫腧穴输穴。即广泛地指穴的总称,也即穴的别名。?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或足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注为俞」。也就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淮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俞穴,又称十二俞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大肠--三间心包--大陵三焦--中渚(音)心--神门小肠--后溪脾--太白胃--陷谷肝--太冲胆--(足)临泣肾--太谿膀胱--束骨

经穴:指分布在经脉体表循行路线上穴位的总称,其中包括十二正经的经穴和奇经中任、督二脉的经穴(即十四经经穴)。至于奇经中的其它六脉均没有专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行为经。」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较大的河水迅速流行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其名称是:肺--经渠大肠--阳谿心包--间使三焦--支沟心--灵道小肠--阳谷脾--商丘胃--解溪肝--中封胆--阳辅肾--复溜膀胱--昆仑

合穴: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肘关节或膝关节的部位。《体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入为合。」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各处的江河会合流入大海一样。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其名称是:肺--尺泽大肠--曲池心包--曲泽三焦--天井心--少海小肠--小海脾--阴陵泉胃--足三里肝--曲泉胆--阳陵泉肾--阴谷膀胱--委中?手脚三阳经合穴:指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合治内府。」)。足三阳经合穴与五俞穴同(即太阳,委中;少阳,阳陵泉;阳明,足三里),手三阳经穴与五俞穴不同,其名称是:手太阳--下巨虚手少阳--委阳手阳明--上巨虚

原穴:五俞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所地流过一样。而手、足三阴经则均是以本经的俞穴代替原穴(共六个,也称原穴),连同阳经的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其名称是:肺--太渊心包--大陵心--神门脾--太白肝--太冲肾--太溪(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阴经的穴,均用以代替穴)。大肠--合谷三焦--阳池小肠--腕骨胃--冲阳胆--丘墟膀胱--京骨

八会穴(会穴):是古人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气会”--擅中穴血会”--隔俞穴骨会”--大抒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骨穴(即悬钟穴)脉会”--太渊穴脏会”--章门穴腑会”--太仓穴(即中脘穴)

髎(窌):指在骨节之间部位的统称。有些穴位名称,也是根据这种解剖特点予以命名的。

会穴: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互交会的部位。由于经脉的循行方向并不完全是直线的,而是曲折交错的,所以往往出现经脉交叉或相互邻接的情况,这种交叉和邻接的部位,这就是会穴。全身的会穴根据书籍记载统计约有一百多个。这些会穴因同时有多数经脉分布,所以可兼治数经的疾病。即八会穴的略称,参见该条。

溪谷:均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其中大的缝隙处叮做大谷,相当十二经络循行的部位,小的凹陷处叫做小溪相当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经穴的部位。如《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又:「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素问.五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募穴:指位于胸腹部体表和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聚集的地方。即:肺募--中府穴心募--巨厥穴肝募--期门穴脾募--章门穴胆募--京门穴心包募--膻中穴(一作天池)胆募--日月穴胃募--中脘穴小肠募--关元穴三焦募--石门穴大肠募--天枢穴膀胱募--中极穴

背俞: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以痛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同郄穴:(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ㄒㄧ\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ㄒㄧ\]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肝--中都小肠--养老心--阴ㄒㄧ\大肠--温溜脾--地机膀恍--金门肺--孔最三焦--会宗肾--水泉阳跷--跗阳心包--ㄒㄧ\门阴跷--交信胆--外丘阳维--阳交胃--梁丘阴维--筑宾

华陀夹脊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两侧离脊椎棘突五分处,有两种取法:?自第一颈椎至第四骶椎,各旁开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共五十六穴;?

自第一胸椎之下至第五腰椎之下为止,各旁开五分,左右各十七穴。共三十四穴,夹脊穴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主要是调整内脏机能的紊乱,和治疗脊背部的局部症状。

八风穴:位于足背部,五个足趾间歧骨部中央,趾蹼边缘上,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部疼痛、麻木、红肿等症。

八邪穴:位于手背部、五个手指间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下都穴。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手指疼痛,脉木及头项强痛等症。

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经外奇穴: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我国历代针灸家不所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近年来,在推广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又陆红发现了很多临床有效的新穴位,称之为新穴。

同身寸:针灸取穴的一种长度标准,均用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标志作为测量的单位,主要有四种方法。中指阿身寸:即让患者屈指,取其中指中节两侧横纹头的距离为一寸,进行测量。这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拇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末节的横纹宽度为一寸;目横寸:即患者的目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就是在第二至五指合并时(即四横指)其横经的最大宽度为一夫(是古名,相当于近代取穴时所用的指横径单位)。

肓之原: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勃央)」,脖胦即肚脐,这里指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处。?指关元穴。

三因: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即此三类病因的总称,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証方论》。陈氏引申《金匮要略方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内因,飢饱、劳倦、跌仆、压溺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这些都是致病条件结合发病途径的分类方法。实际上内因主要指人的正气的盛衰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包括了体质、精神状态和抗病能力等。正气的相对不足,是发病的根据。至于气候变化,疫厉病邪,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过劳和饮食不节等,都是外来的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不内外因:病因之一,参阅三因条。

天人相应:指入体组织结构、生理现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灵枢.邪客篇》:「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它的主要精神在于提示医生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到四时气候等诸种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是天人相应学说的积极方面。也有天有日月,人有两目之类的说法,应予以科学的分析对待。

正气:生命机能的总称。与病邪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邪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厉之气等从外侵入的致病因素,故又称外邪。与人体正气相对来说,泛指多种致病因素及病理的损害。

六气:指自然界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气候因素的变化。
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等。这些物质都是由饮食水谷的精气所化生,故名(《灵枢?决气篇》)。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淫,邪也,过也,甚也。泛指六气的太过、不及或不应时而有,成了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的一类病因。六淫不但影响人体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性,并可助长病原体的繁殖,故实际上包括着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或从口耳、或从肌肤侵犯人体,皆自外而入,而出现的病証,故又称外感六淫。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农历六月)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淫气:淫,指浸淫;气,可指正气或邪气。正气浸淫,是指饮食精微濡润肌肤筋脉的生理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邪气浸淫,即为病邪流溢的病理变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淫指有余,过度或失其节制。凡人体阴气、阳气过亢或某种气候的异常,均可伤及人的正气而致病。

四时不正之气: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如冬天应寒而反暖,春天应暖而反寒等。它对生物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当人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时,就可能引起疾病。

时邪: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时令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暴戾之意。戾气又有疠气疫疠之气毒气暴气杂气等称,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由于天时气候久旱、酷热等反常变化,产生这种烈性的致病物质,人感受了就可能发生疫病的流行。

时行戾气:简称时行时气,指流行中的具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时毒:指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的病邪,疫毒。

大风苛毒: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大风,指风邪猛烈;苛毒,指毒气严重。均形容某些剧烈的病邪。

五邪: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指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虚邪: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母病及子传来的。

微邪:指邪气轻微,致病也轻浅。?“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该脏所胜的方面传来的。

实邪:指邪气盛。?“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子盗母气传来的。

奇邪: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与一般病邪的含义通,皆指不正之气。

清邪:处于空间的雾露邪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浊邪: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参见湿浊条。

客邪: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合邪: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如湿温、燥热,风寒湿等。

贼风:语出《灵枢?贼风篇》等。?指风邪。?“虚邪贼风的简称。泛指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因它们具有贼害的性质,会使人致病,所以名之为贼风。

阴邪: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阳邪:指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它们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証候,易伤阴津,故名。指侵犯阳经的邪气。

邪害空窍:空窍,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的病变,如风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风热、火邪引起眼目红赤、耳病;燥邪引起鼻咽干燥等。

外感:病因和病症分类,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或同时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新感: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的,称为新感。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的,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与伏气的区别在于: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畏寒表証;伏气初起即有内热症状。参见伏气温病条。

伏气:指病邪伏藏体内,经过相当时期而发病。郁热内发,最易伤阴。病变部位有深有浅,有发于少阳、阳明、少阴和厥阴等经的不同。邪郁越深,病情越重。发病时由里达表,病程常缠绵多变。参见伏气温病条。

:病因,六淫之一。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风为阳邪,发病症状每有游走性和多变性。《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病症。参见内风风气内动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风列于第一位。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常会出现风的症状,如眩晕、抽搐,肢体震颤,麻木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外风:指外感风邪,参见条。

内风:病变中出现动摇眩晕的一类病症,不属外感风邪。《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由火热炽盛而化,或血虚阴亏,气血逆乱而生。多属病理良化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昏厥、抽搐、震颤、麻木、口眼喎斜等。参见风气内动

微风:语出《素问?调经论》。感受风邪而发病轻微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蠕动,无脏腑气血的见症。

伤风:伤于风邪而发病,习称伤风感冒。临床表现有风寒风热等不同类型。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条。

:六淫之一。寒属阴邪,易伤阳气而影响气血活动。人体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袭而病。较常见的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或腹痛泄泻等症状。?机能衰退的病症。参见内寒条。

外寒:指外感寒邪。由于寒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和脉浮紧等症。?指人体阳气虚弱,出现形寒畏冷或容易感冒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内寒:指阳虚气弱,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故内寒多因脾肾阳虚所致。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内寒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大多清稀而冷,),脉沉迟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中寒:寒邪所中。平素阳气不足,突然遭到寒邪侵袭,出现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或迟紧等症状。?中焦虚寒,由于阳气不足,脾胃机能衰退,出现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恶,食少便溏等症状。

:夏季的主气,六淫之一。暑为阳邪,致病有季令的特点。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口渴、心烦、多汗、脉洪数等;暑邪又易耗气伤津,故常出现身体疲倦,四肢乏力、口干等症。长夏多湿,暑邪每易夹湿,常出现胸部胀闷,恶心呕吐或泄泻等症。

湿(湿气):六淫之一。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活动,障碍脾的运化。临床表现:外感湿邪,常见体重腰酸,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痛常限于一处不移;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胃纳不佳、胸闷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运化功能障碍,水气停滞的病症。参见内湿条。

外湿:指感受外界湿邪而言。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长期在水中作业等。湿是一种阴邪,性贸重浊而粘腻,最易阻碍气的活动。临床表现为头重如裹,颈项酸痛,胸闷腰酸、四肢困倦、关节疼痛等。

内湿:指体内水湿停滞而言。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生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小便少、面黄、下肢浮肿、舌质淡苔润、脉濡缓等。

水气:指水液停留体内而产生的病症。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金匮要略》所说的水气,主要是指水肿

湿毒: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而言。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症见粪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鲜,但腹不痛;若湿毒下注,郁于肌肤,则小腿部易生疮痈,称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包青或紫黑,溃破后脓水浸渍蔓延,久不收口。

湿浊: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轻清阳气的活动,故名。

秽浊:污秽混浊之意。多用于形容湿浊或腐败污秽之气以及山岚瘴气等;也用于形容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体散发的特殊气味。

恶气: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等(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病理性产物。如《灵枢.水胀篇》:「....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这里指的是因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物。

浊邪害清:浊邪,指湿浊邪气;清,指轻清的阳气上通于头面的孔窍,如耳、目、口、鼻等。湿为重浊的邪气,与热邪相结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燥(燥气):六淫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等,其中証侯偏热的为温燥,偏寒的为凉燥。?阴津亏损的病症。参见内燥条。

内燥: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症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燥、舌干无津、皮肤干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

:六淫之一。温热、暑热等均属火的病邪,其性质属阳,病症都表现为热性。《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生命的动力,为阳气所化,属生理上的火。如君火相火少火等。?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表现。凡感受各种病邪,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过亢,也会转化为病理上的火。临床表现分实火,虚火两类。实火多因病邪亢盛,多见于急性热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多汗、烦渴、燥狂、面目红赤、或咯血,衄血、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等。虚火多因阴液亏损,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烦燥失眠,梦遗失精,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咳嗽痰血、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或虚数等。

火邪: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变过程化火的表现。参见条。

邪火:同生理的火相对而言,凡病因中的火邪,病变中产生的火热现象均属之。参见条。

郁火:泛指阳气被郁而出现脏腑内热的症状。?通常指木郁化火

火毒(热毒):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疮疡肿毒(包括化脓性炎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火毒有关。如疔疮,丹毒,热疖等。指烫火伤感染。

温邪:多种热性病致病外因的总称。临床常见的几种温热病如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瘟疟等的病因,均属温邪的范围。

温热:病因,即温邪。有的以邪轻的为温,邪重的为热;逐渐感受的为温,急速侵袭的为热;发于冬春的为温,发于夏季的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即以此作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温热,如风温、温燥等。湿热合邪的,称为湿热,如暑湿,湿温等。

风寒: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参见风寒感冒条。

风热:指风邪挟热。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见口燥,舌干,目赤、咽痛、衄血等。参见风热感冒条。

风湿:病因。指风和湿相结合的病邪。?病名。即风湿所致的病,亦称风湿症。《伤寒论》:「风湿相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参见痹証各条。

风寒湿:指风、寒、湿三种邪气的相合。痺証就是这三种邪气夹杂而致病的。《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邪侵入肌肤、经脉、关节等,阻碍气血运行,出现酸痛、麻木、肿胀、关节重着等症状;侵入内脏,可出现伛偻、心悸、气喘等内脏痹証。由于风、寒、湿各种邪气的偏胜,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别。参见痺証各条。

风燥: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满、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等。

寒湿:指湿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均可出现畏寒肢冷、腹胀、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泄泻,或浮肿等病症。病因。即寒与湿相合的病邪。致病则卫外的阳气不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暑热: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外感暑邪的发热病症。参见暑热症条。

暑湿:即暑热挟湿。以胸脘痞闷、心顶、身热、舌苔黄腻为主証。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脘痞闷,身重困倦;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带血;如内蕴暑湿而外感风寒,则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体拘急不舒,胸闷心烦,舌苔白腻等。

燥热(燥火):指感受燥气,损伤津液,以致化热化火。多见目赤,牙龈焮肿、咽痛、耳鸣、或鼻衄、干咳,咯血等症。

内伤:病因和病症分两类。指七情不节,饮食飢饱,劳倦,房事过度等而致内损脏气的病症。?指捶击跌仆等而致体内脏器受伤,或强力负重而伤及气血。

百病皆生于气:《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很多致病原因,皆可影习气的活动,使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或内脏先发病变,进而影响习精神活动。参见五志条。?指药物配伍的七种不同作用。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也称七情(见《神农本草经》)。

六郁:是气、血、湿、火、痰、食等六种郁症的合称。郁,是壅遏不通畅或郁结不舒。元代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说明气血郁结,则其他郁証就会相继而生。

五志过极:五志,即喜、怒、忧,思、恐等五种情志,亦泛指各种精神活动。这些活动过度,就会影响脏腑气血活动,成为致病的原因。参见五志五志化火条。

五志化火:指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而引起的病理性机能亢进。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辟,长期精神活动过度的兴奋或抑郁,会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出现烦燥,易怒、头晕,失眠、口苦,胁痛,或喘咳、吐血等症,都属火的表现。

五劳: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脏劳损的疾病。《证治要诀》:「五劳者,五脏之劳也。」《医学纲目》:「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五类因劳逸不当而引起的损伤。参见五劳所伤条。

五劳所伤: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七伤:七种劳伤的病因。《诸病源侯论.虚劳候》:「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日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两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肾气亏损的七个症状。《诸病源候论.虚劳侯》:「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精易滑出);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精气清冷,精液稀薄);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小便频数,淋沥不清或尿中断)。

劳倦:劳即劳损,倦即倦怠。泛指一些虚损症的致病因素。通常多指两类:?“五劳所伤。?“房劳,肾精亏损。

房劳:又称房室伤。指性生活过度,耗损肾精,成为劳损症的病因之一。

外伤:指打击跌仆等,致皮肤。肌肉、筋骨受伤。指六淫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温、伤暑等。

金创:又称金疮。指金属利器造成的创伤,并包括因创伤而化脓溃烂的疮。其中,由刀斧利器所致的,称刀斧伤

烫火伤:高温引起的灼伤。其中,高温液体或蒸汽所致的,一般称为烫伤;火焰或火器所致的,称为火伤。

虫兽伤: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包括蛇伤、犬咬伤、昆虫的叮刺伤等在内。

瘀血:体内血液瘀滞于一定处所的病症。其中,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称为恶血;因血液运行受阻,瘀积在经脉管内或器官内的又称蓄血,也属瘀血的范围。可因病致瘀,如跌仆负重,月经闭止,寒凝气滞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化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甚至蓄血发狂等。临床表现较复杂,诸如:肌肤青紫,固定性疼痛,吐紫黑血块,大便黑色、小腹硬满,胸胁撑痛、舌青紫、皮肤干枯起鳞,甚则善忘,惊狂等。此外,不少顽固疾病,辨证论治亦常兴瘀血有关。

恶血:瘀血的一种,是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又叫败血

衃血:即凝固呈紫黑色的败血。

: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产物,并包括某些病变器官组织内积存的粘液物质。由津液变化而成。因病而生痰的,有风痰、热痰、寒痰、燥痰、湿痰等;因痰而致病的,有痰饮痰火痰包痰核痰疟顽痰宿痰伏痰等病証。不论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与肺、脾有较密切的病理关系。六淫病邪犯肺多生痰;脾阳虚弱,水湿停聚也会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浊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如痰迷心窍,则神昏、癫狂;风痰窜动,可发惊风、痫証;痰浊上冒,则见心悸、眩晕;痰湿上泛,则恶心呕吐;痰停胁肋,则胸闷胁痛,喘咳痞闷;痰火互结,可生瘰历瘿瘤;痰阻经络,可致半身不遂;痰流肌肤,可生阴疽;痰注关节,可成鹤膝。此外,不少疑难怪症,辨証论治也常与痰有关。

湿痰:湿浊内停日久而产生的痰。又称痰湿痰浊。病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于是停聚而成内湿,积留而成为痰饮。临床表现为痰多而稀白,胸闷或恶心,喘咳,舌体胖而苔滑腻等。

顽痰:指顽固难愈的痰症。例如:哮喘反覆发作,或痰饮迁延难愈等病症,一般认为是顽痰留于胸隔所致。

伤食:即伤于饮食的致病原因。多指暴饮暴食,也包括饮食不洁和过食寒凉生冷等,它所引致的急性消化不良病症,称为食滞。临床表现为厌食,胸脘痞闷,香酸嗳腐,腹胀泄泻、大便酸臭、舌苔浊腻等。

[馨禾]饪之邪:[馨禾]同馨。[馨禾]饪,即饮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証》:「[]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意即过食馨香食物,酸成宿食而致病。一说作“[馨禾]之邪,义同。一说“[馨禾]”,饪指熟食。
(按:[馨禾]为上面为「馨」字去掉下面的「香」,换成「禾」)

膏梁厚味: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不但影响肠胃功能,还会产生内热和疮疡的病症。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指示:「高(仁)梁之变,足生大丁,....」。

炙煿:煎、炒、炸、爆一类的烹调方法。经炙煿的食物,性多燥热,偏嗜会损耗胃阴,发生内热病症。

五味偏嗜:五味,指辛、甘、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以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指过于嗜好某类饮食而发生疾病。

癖嗜:致病因素之一。偏于某种积久成习的嗜好,多指饮食方面.

酒癖:病因。指嗜酒成性。?病症。又称酒症。癖指硬结的症块。指因嗜酒而腹部发生症块的慢性病,临床表现为消瘦、腹水、腹中有硬块等。类于酒精中毒的肝硬化。

中毒:毒物进入体内,因毒性作用而发生的病症。如药物毒:巴豆、砒霜、斑蝥等;食物毒:酒精、河豚、病禽,木薯等。

中恶:因触冒不正之气或卒见怪异而大惊恐,忽然呈现手足逆冷、面色发青、精神恍惚、头目昏晕,或错言妄语,甚则口噤、昏厥等症。?小儿病症。指小儿真气衰弱,为恶气所中,如《医学纲目.小儿部》:「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

劳复:又称差后劳复。差,即病愈。指病初愈,因劳复发。病后气血尚未恢复,或余热末清,每因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或七情过度,或房劳饮酒,均可为复发的诱因。

食复:劳复之一。久病或大病初愈,饮食不节,影留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使疾病再次复发。尤以小儿热病,余热末清,过食肥腻肉类,更易引起复发。

食肉则复:又称食肉则遗。复即复发,遗即遗留。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消化机能低下,如恣食腥荤肥腻的肉类,使体温回升出现病倩反覆的现象。尤以小儿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女劳复:劳复之一。大病初愈,精神气血尚未恢复,不注意调摄、房事过度,损伤肾精所出现的一种病症。主要症状有头重不举,眼花,腰背疼痛或小腹急迫纹痛,或憎寒发热,或虚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等。

水土不服: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不能适应的现象。如食欲不脉、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诸虫:泛指寄生于人体,可以致病的各种虫类,以肠道寄生虫最为多见。

蚘虫(蛕虫):蚘、蛕,均为蛔的异体字,即蛔虫。古书中亦有称它为长虫

寸白虫:指虫的体节。因食不熟而染有囊虫的牛肉或猪肉而感染。《古今医统.虫候有九》:「寸白虫,长一寸,子孙繁生,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

蛊毒:人体腹内的寄生虫,感染后能使人发生蛊胀病。类于血吸虫的尾[虫幼]。?古代一种能使人失去知觉的毒药。

水毒:又称溪毒。指溪涧被污染的疫水,人感染后,会得蛊病。《诸病源候论.水蛊侯》(二十一卷):「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入....名为蛊也。」这里指的污染源类于血吸虫尾蚴。

山岚痺气:又称痺毒。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而产生的一种病邪,类于自然疫源的性质,通常指的多是疟疾。

疟邪:疟疾的病邪。

胎毒:婴幼儿发生疮疖、痘疹等疾病,古人认为是胎儿从母体中遗留的热毒所致,称为胎毒,实际上多是感染性疾患。

内毒:指由内透发的热毒。热毒蕴伏体内,当抵抗力不足,或遇到诱发因素,而发痈疮,或见高热头痛,口干咽痛,骨节烦疼,皮肤发斑,或吐血衄血,神志不清,舌绛,苔焦甚或起芒刺,脉浮大而数或六脉沈细而数等,都是内毒所致的病状。

病机:指疾病的病因,病位及疾病过程中变化的要理。病机十九条: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証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六条。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症状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临証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实际。病机十九条是: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指一般的内风疾患,出现头目昏花,肢体动摇等症状,多用肝的病变。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意指一般的阴寒内盛,出现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兼见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等),多属肾的病变。

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意指一般因上焦气机不利而出现呼吸迫促,胸部痞塞的症状,多属肺的病变。

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指一般水湿潴留而出现浮肿胀满的症状,多属脾的病变。

5.诸热瞀瘛,皆属于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神志昏迷,抽搐症状,多属火証。

6.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意指一般皮肤疮疡,出现焮热疼痛瘙痒的症状,多属心火炽盛,血分有热所致。

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意指一般的厥逆、便秘,泄泻等症候,多用下焦的病变。

8.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意指一般的痿症、气喘、呕吐等症候,多属上部肺胃的病变。?

9.诸痉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口噤、寒战鼓栗,神志失常等,多属火証。

10.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意指一般身体强直或颈项强硬,转动障碍,多属湿証(湿浊伤于筋脉肌膜)。

11.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意指一般腹部坚硬胀满(兼见便秘、尿涩、烦热、口苦等),多属热証。

12.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意指一般气逆上冲,如连声响亮的呃逆、喷射状呕吐等,多属火証。

13.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意指一般出现烦躁发狂,举动失常的症状,多属火証。

14.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意指一般突然出现筋脉强直拘挛的症状,多属风証。

15.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意指一般出现腹胀肠鸣,叩之有鼓音,多属于热。

16.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意指一般出现下肢足背浮肿而有酸疼的感觉,又见心神不安,惊骇的症状,多属火証。

17.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意指一般的抽筋、角弓反张,肢体强直而小便混浊的,多居热証。

1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意指一般体内排出的水液,如果是淡薄透明而又寒冷的,多属寒証。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意指一般呕吐物有酸臭腐味或较急的喷射状腹泻而有里急后重感觉的,多属热証。

正邪相争: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之意。就广义的来说,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就狭义的来说,指外感发热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理。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因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不下,故寒热交替出现。正虚邪实:正虚,指正气虚弱,邪实,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全语指因邪气过盛,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见于热性病者,如阳明腑实証因日久失下,除见潮热,谵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等邪气盛的症状外,又见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两眼直视等正气不能支持的危象。见于内伤杂病者,如膨胀积聚日久,身体消瘦,心悸气短,大便溏泄,食欲减退,都是正虚邪实的表现。邪气盛则实: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实証所下的定义。邪气,指致病因素。当病邪有余而人体正气充足,机能代谢活动增强以抵抗病邪,故表现为亢盛的实証。如痰滞、食积、瘀血,水湿等,都是邪气有余;壮热,烦燥、狂乱,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都是机能亢盛的表现,均属实証。

精气夺则虚: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虚証所下的定义。精气,指人体正气。夺,耗损之意。指因正气过度耗损而出现的虚証。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大出血损伤阳气、阴液,都会导致正气虚弱,机能衰退,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指感受外寒发病后两种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气比较充实,感寒后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现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太阳表証,故称实则太阳;一是正气虚弱,感寒后寒邪内陷少阴,出现恶寒,身不发热而仅见心烦神倦,或有时发热而头不痛,脉不浮,称为少阴表証,故说虚则少阴。《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谓病发于太阳;发于阴,谓病发于少阴,可作参考。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指外感发热病当病邪内传时南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一是患者中气足,入里时多伤津化热,成为胃肠实热証。胃属阳明,故称实则阳明。一是患者中气虚弱,入里的邪气不能化热,寒伤阳气,以致脾阳失运,成为脾胃虚寒証。脾属太阴,故称虚则太阴

阳结:热结。指邪热入胃,大便燥结的阳明腑实証。

阳虚阴盛:阳虚,指肾阳虚。阴盛,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怕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沈微等。

阴盛阳衰:与阳虚阴盛病状大抵相同,但病机有别。一是因阳虚而致寒盛,一是因阴寒内盛而致阳气衰弱,两者常互为因果。临床上阴盛阳衰多因水湿伤阳或过服寒凉药物所引起。

阳虚水肿:是指慢性水肿的病理而言。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如脾肾阳虚,水液运化与排泄功能减弱,则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形成水肿。証见全身浮肿,尤其腰以下更明显,小便短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沈细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治宜温阳行水。

阳盛:阳热亢盛之意。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机能亦较亢盛。《素问.调经论》所说的阳盛则外热,即指感受外邪之后,引起阳气相抗,正邪相搏出现发热的症状。

阴盛:阴寒过盛之意。一般表现为机能衰退。《素问。调经论》所说阴盛则内寒,即指机能衰退所出现的内寒証。

阳盛阴伤:与阳胜则阴病同义。这里是指热病伤阴而言。凡阳热过盛的病症,阴津必受耗伤,临床上热邪初盛气分,宜甘寒生津,清解热邪,热退则阴自复;如热结肠胃,腹痛便秘,宜泻下泄热,所谓急下存阴;若阴液已伤,则宜养阴清热。总之,对于高热病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阴津的耗损。前人治疗热性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互相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如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迫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阴虚阳浮:指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火旺: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咳血等。参见阴虚阳亢水亏火旺命门火旺等条。

阳盛格阴:指热极似寒的一种病理变化。病的本质属热,因热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的症状。但患者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都是阳热盛的証候。

阴盛格阳:指体内阴寒过盛,把阳气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証候,或简称格阳。临床常见某些寒証,因寒到了极点,阴盛于内,反而肌表出现浮热(稍按则不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喝汤水不多,或索水而又不想喝;手足躁动,但神态安静;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

阳胜则热: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气偏胜,机能亢盛时,就会产生热性的病变。亦即阳盛则外热

阴胜则寒: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虚发热(阴虚则内热):指体内阴液损耗过度所出现的内热。即《素问.调经论》所谓阴虚则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病状。参见阴虚阳亢条。

阳虚发热: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

阳虚则外寒:语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发生外寒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

两阳相熏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証并治法》:「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指阳热的病症误用艾灸或火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灼,会导致火毒内攻,伤津劫液,反使病情加重。

脱阴:脱,耗损之意。指真阴损耗而致突然视力严重减弱的病变(《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腑的真阴耗损,往往可使视力减弱,特别是肝肾二脏的耗损,因肾主藏精,肝开窍于目,肝肾亏损,则视物不明或夜盲,可见于急性热病后期,慢性发热,营养不良及产后体弱等患者。

脱阳:脱,耗损之意。指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指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耗伤,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状。可见于某些久病大虚的病人、慢性肾炎出现尿毒症等。?指男子因性交后出现虚脱的症状,俗也称作脱阳。

阴竭阳脱: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即阴阳离决。临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泻、高热等出现严重亡阴症状时,即表示阴气衰竭,阳气随时有外脱的危险;内伤杂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这些情况,急当回阳救阴以固脱。阴阳两虚:即阴阳俱虚。多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出现阴虚与阳虚的証候同时并见的病理现象。参见阴虚阳虚条。

结阴: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指邪气结于阴经。肝属厥阴而主藏血,脾属太阴而主统血,邪结阴经,不得阳气的统摄运行,久必伤及阴络而血从内溢,故结阴可出现便血。

结阳: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虚阳上浮(孤阳上越,虚阳不敛):格阳戊阳的病理,証侯基本相同。都是由于肾阳衰微,阴盛于下,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故又称孤阳上越,或虚阳不敛。不敛,浮越而不敛藏之意。参见阴盛格阳戴阳等条。

营卫不和:语出《伤寒论》。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液的物贸基础。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証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时自汗的,应在未发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表气不固(卫气不固):卫气有温养皮肤,开合毛窍和调节寒温、抵御外邪的作用。如卫气虚则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容易侵入,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风等症状。

营气不从:指血脉里面的营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营气的运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痈肿。

下厥上冒:通常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証侯。但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明、腹胁胀满等症状。

上厥下竭:指由于下部的真阴、真阳衰竭而出现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状。参阅厥証条。

上损及下:指虚损病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的病变。虚损是因五脏虚弱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往往可由一脏的虚损,久延不愈而损及他脏,甚至影响遍及五脏。如果首先出现肺脉虚损的証候,久而伤及肾脏,肾脏也虚,称为上损及下。前人有一损肺(劳嗽)、二损心(盗汗)、三损胃(食减),四损肝(郁怒)、五损肾(淋、漏)的说法,指出自上而下的传变,故称。

下损及上:指虚损病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的病变。如首先出现肾脏虚损的証侯,久延不愈,导致肺胰虚损,称为下损及上。前人有一损肾(遗精、经闭)、二损肝(胁痛)、三损脾(胀、泻)、四损心(惊悸、不寐)、五损肺(喘咳)的说法,指出自下而上的传变,故称。

下陷:一般是指气虚下陷而言。参见中气下陷条。

内陷:指邪气内陷。邪气亢盛,正气虚弱不能拒邪,则邪气内陷,病情就会加重。例如麻疹的出疹期,因脉毒过盛,或再受风寒,正气不足,疹点突然隐没,面色变白,呼吸紧促,病情迅速加剧,这叫做麻毒内陷。

升降失常:指胃气不降,脾阳不升,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腹胀、嗳气、厌食、泄泻等証候。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条。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热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温邪上受: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的感受途径,更重要的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舌苔薄白等卫分症状。

逆传心包: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状,称为逆传心包。

卫气同病: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机。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热盛气分:指气分的热势炽盛。主要病状有壮热、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等,如进一步邪热结实,则见午后热高,烦躁,甚至出现神昏谵语,腹痛便秘,舌苔黄燥等。

卫营同病:营分証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病机。

气营两燔: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机。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等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炅则气泄(热则气泄):语出《素问.举痛论》。炅即热。意指热则腠理毛窍松开,使皮肤散热增加,阳气外泄而多汗。

热胜则肿: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热偏胜出现肿痛的病理。热属阳邪,能使阳气内郁,血脉壅滞,故火热太过,局部充血,可发生红肿。如痈疮、皮肤炎症等病症。

热盛风动:又称热极生风。病机多由热邪太甚,伤及营血,燔灼肝经而致。病在未发展为衰竭之前,多属实証,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及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参见风火相煽条。

风火相煽:形容急性热病极期,因高热而同时出现神昏,狂躁、惊厥、抽搐的病理现象。因热极则生风,风盛则火愈烈。二者互相作用。辨証上多属气营两燔的証候,可见于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

热深厥深:热厥証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病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被邪热阻抑,不能向四肢透达的缘故,称为热厥。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厉害,叫做热深厥深。

湿热内蕴: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于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热入血室: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証并治法》。指妇女在月经期间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出现的病証。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无定时,晚间或说乱话,神志异常等。前人对血室有三种解释:?

指冲脉。认为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女子太冲脉盛即有月经来潮;

指肝脏。认为肝主血海,主藏血,病变又涉及胁下、少腹;

指子宫。认为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又有下腹病变。从《伤寒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来理解,血室似指子宫而言。

热伏冲任: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热伏冲任二脉,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酸痛、下腹疼痛、子宫出血等。

热结下焦:这里所说的下焦主要是指大小肠,膀胱等脏器,热邪结于下焦,可使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痛不通,甚则尿血等。参见热结膀胱条。

热伤筋脉:指因高热或久热,灼伤营阴,使筋脉失其濡养,出现四肢拘挛、瘫痪等。

热郁(热遏):六郁之一。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热,出现头痛,口干口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鸣,舌体苔黄,脉弦数等。?指热邪郁于内不能透泄之意,故又称热遏。遏,是阻遏的意思。

伏热在里:指体内先有热邪内伏,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涉及肠胃热积等,发病时即见咽干,口臭,舌红苔黄干、腹胀压痛,大便秘结或臭秽、小便黄短等内热症状。

瘀热:指热与痰湿互结,郁积于里的热証;?指体内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

瘀热在里: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里,有两种情况:?

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又因小便小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里,湿热郁蒸,久则发为黄胆;?

指体内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热。

血分瘀热:指郁结在血分的热。瘀血滞留而引起的发热。参见瘀热瘀热在里条。

热入血分: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机。血分是温热病传变中最深入的一层。多由营分病发展而来,发热常夜间较高,神志昏沉,躁扰不安,甚则出现抽搐。而以斑疹、出血,或伤阴见証为其特征。

血分热毒:温病热入血分,出现高热,神志昏乱,皮肤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色深绛,脉细数等。?外科皮肤疮疡,出现红肿疼痛,舌质红绛,或伴有高热,神志昏乱等。

久热伤阴: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津耗损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伤,则见咽干口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细数。若损及肝肾之阴,可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症见口干舌燥、手足烦动,心悸神疲、耳聋、舌颤、舌绛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常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恢复期。

少阴热化:伤寒六经病理术语。心肾属少阴。因肾阴受伤,以玫心火偏盛,出现夜热、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脉细数,或邪热内郁少阴经络而见咽痛的,称为少阴热証。热性病传至少阴经,大都是寒化。少阴热化,是属阴虚内热,与少阴寒化相对而言。

阴火:指肝肾的虚火。见阴虚火旺条。

虚火上炎:指由于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虚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现有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脉细数,或目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壮火食气:人体中内养脏腑,外充肌肤的阳气,是生理上的火,称为少火;若阳气过亢,火热内生,则成病理上的,称为壮火。这种亢盛的火,能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气,叫壮火食气。食,腐蚀或损耗之意。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义。?指自然气侯变化。如冬季寒冷之极,将会转到春夏的温、热,夏季炎热之极,将会转到秋冬的寒凉。?指病理变化。如寒性的病証,当病情发展到寒极的阶段,就会因虚阳外浮而出现假热的现象;热性的病証,当病情发展到热极的阶段,就会因热邪内伏而出现假寒的现象。参见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条。

化热:指外感表証传里的一种病理变化。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或便秘,尿黄赤等,显示病邪已是化热入里。

化火:指热証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现象。热是无形之气,火是有形之象,热极则生火。一般来说,火都是指内热炽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外感五气(风、寒、暑、湿、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郁结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湿内阻,肝脉气郁,都能使邪从火化。火証的临床表现此较复鸡,随看病因而不同,轻証头痛烦渴,面目红赤,口唇焦燥,咽干喉痛;重証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闭尿血等。

化燥: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燥,是津液缺少。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燥条。

燥结:指病邪化热后,邪热结于胃肠,胃肠津液受伤的病理。主要症状有身热或午后潮热、腹胀痛、便闭、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

化风:指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风,指肝风,是一种眩晕、抽搐、震颤的神经症状。临床上可因热盛、阴伤、血虚或肝阳上亢等原因而出现,称为化风。参见热盛动风肝风内动内风等有关各条。

虚风内动:病变过程中,由于津液亏损,液少血枯、失血、血不养筋,或肝肾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阳上亢等,均可引动肝风,出现眩晕,缓弱的抽搐、震颤整症,称为虚风内动。本証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大出血或久病伤阴,肝肾亏损者。其中,因于贫血、失血引起的,叫血虚生风,因于阴液亏损引起的,叫液燥生风

湿阻气分:指气分受湿邪阻滞的病理。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酸、骨节疼痛,胸闷纳呆、腹满泄泻,苔滑腻、脉濡缓等。

风湿相搏:语出《伤寒论》。指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肌表筋骨后,互相搏击所出现的病变。临床表现如风湿留于肌表,则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风湿滞留关节,则四肢关节有牵引性疼痛,不能活动自如。

湿郁热伏:又叫湿遏热伏。指湿阻于里,邪热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状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厌食、头部重痛、苔白腻、脉濡数等。湿热下注(下焦湿热):指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水逆:指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病变。

寒化:指病邪传入阴经,或热証后期因阳气虚弱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神倦、肢冷、畏寒、腹满、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等。

寒伤形,热伤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外感寒邪多先伤及外部的形体,如头痛、恶寒、肢节酸痛等,是形体受病的症状。外感热邪,最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因为热则气泄,如暑热証的大汗、脉濡数,就是热伤气的表现。

寒包火:指人体平素内有积热,再受寒冷,寒包于外,热郁于内的病理。可见于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龈肿等病証。

寒热错杂:指寒証和热証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等,都是寒热错杂的病理现象。里寒格热:“阴盛格阳的别称。?体内阴阳失调,出现下寒格拒上热的証侯。例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等。

寒凝气滞:指身体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现气滞疼痛的病变。寒是阴邪,它的性质是凝滞而收缩,易伤阳气,人体的血气是喜温而畏寒,寒则气的流通受阻,血脉凝滞,而产生痉挛疼痛的症状。

寒从中生: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証侯均为寒从中生字在这里是泛指脏腑)。主要表现有:

由于阳气虚、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见症状为肢节痹痛、筋脉挛急、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等,其发病和肾阳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

由于阳气不足,影响代谢机能而出现病理性产物的留滞,如发生积液、胀满、水肿、痰饮等。这些証侯常和脾肾阳衰有较密切的关系。

痼冷(内有久寒):痼,久病之意。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証,经久不愈,如脐腹冷痛,呕吐清涎,骨节拘急而痛,四肢不温等。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或寒湿久痹的患者。

寒则气收:语出《素问.举痛论》,也称寒则收引。收,敛缩的意思。寒气伤人肌肤,则毛窍紧闭,阳气收敛,汗不得出;寒伤筋脉,则筋脉收引,拘急痉挛,出现疼痛。

寒胜则浮: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浮,指浮肿,即使寒气偏胜出现浮肿的病理。寒气偏胜则阳气不足,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留故产生浮肿。如慢性肾炎,多是寒气偏胜,脾肾阳虚的表现。

风胜则动: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气偏胜出现动摇的病理。风的特点是流动迅速,容易激荡,变化很快,如眩晕动摇、抽搐、震颤、挛急等,都是风气太过的表现。

燥胜则干: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鼻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等伤津症状。湿胜则濡泻: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湿气偏胜出现大便泄泻的病理。脾喜燥而恶湿,湿气偏胜,则脾阳不脉,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就会产生濡泻。濡泻,是肠鸣腹泻,泻出稀烂大便而腹不痛的症状。

湿胜阳微: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的病理。湿属阴邪,如果湿邪过盛,就会伤害阳气,以致阳气衰微,产生寒湿症状,多见于慢性水肿一类疾患。

气化不利:水肿、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假如湿热下注或命门火衰,都会影响肾及膀胱的气化功能障碍或减弱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形成水肿。参见水不化气条。

水不化气:是指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的病理。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过程与肺、脾、肾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阳虚则不能维持正常升清降浊的气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蒸发敷布而出现水肿。

气血失调:指气与血二者关系失去协调的病理。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是相依相附的,气以生血,血以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在病变时,气病可以影响血病,血病也可以影响气病,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也可致气滞,出现疼痛,瘀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见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气虚不能摄血,可致血不循经而见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病症,多与气血失调有关。

气有余便是火:语出朱丹溪《格致余论》。气是指阳气。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火証。阳气的偏盛可由阴液不足而阳气偏亢,虚火上炎,如肾阴不足,导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阳气郁结化火,如肝火,胆火、胃火等。故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虚: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白光]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称为气虚不摄。?指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

气怯:怯,虚弱或惊慌之意。指胆气不足,心慌易惊,或中气虚弱出现短气、倦怠、言语无力等症。

气滞: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带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气郁:即气机郁结,多与情志刺激、气血失调有关,临床多指肝气郁结而言。主要症状有胸闷胁痛、急躁易怒、食欲不脉、月经不调、脉沉濇等。参见肝气郁结条。

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气机不利:广义指脏腑机能活动障碍,狭义指三焦升降机能障碍,出现胸隔痞塞不通症状。

血虚: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証型。详见有关各条。

血脱气脱(气随血脱):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的病理。气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脱,是指出血过多。出血过多使气失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气虚欲脱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血随气陷:多指气虚下陷而致子宫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随气行,气陷则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脉虚数或沉细无力等。

血不归经:血証病机之一。又叫血不循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脱气:脱,耗损之意。泛指正气耗散或虚脱的证候。指虚劳病出现行动则气喘、手足冰冷、食不消化、腹胀、大便溏泄、脉沉小而迟等阳气虚弱的証候(《金匮要略.血痺虚劳病脉証并冶》)。

气阴两虚(气阴两伤):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口干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潮热、口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气虚则寒:气虚,指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脏腑,脏腑的活动功能也相应减弱,代谢机能低下,故出现阴寒的証候。如恶寒、肢冷、神倦、口淡无味、舌质淡白、脉沉迟细弱等。

气虚中满:脾主中焦运化,如脾胃气虚,则失于健运,易致腹部胀满。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不痛或喜温喜按,面白唇淡,舌苔白滑,脉象弦弱等。

喜则气缓: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舒畅,气机通利。但过喜时反使人精神涣散,心气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等病症。

怒则气上:语出《素问.举痛论》。气,这里主要指肝气。肝气是喜畅达而恶抑郁。在正常情况下,肝气既不能抑郁,但又不宜过亢,肝又是藏血的器官,如果精神受过度剌缴,可使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目赤,头痛,脉弦等,若肝血失藏,血随气升,则出现吐血症状。参见五志条。

思则气结: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结,指脾气郁结。忧思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欲不脉,腹胀便溏等症状。

悲则气消:语出《素问.举痛论》。气消,肺气消耗之意。过度悲哀,可使上焦郁而化热,消耗肺气。

惊则气乱: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乱,指气机紊乱。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其调和,出现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恐则气下: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下,指精气下陷。恐惧过度则耗伤肾气,使精体下陷不能上升。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

劳则气耗:语出《素问.举痛论》。指疲劳过度、气喘、出汗过多,会使气耗散而倦怠无力。

冲任损伤:指冲任二脉因肝肾气血失调或感染所引起的病变。冲脉起于子宫,与肾脉并列上行,有总领诸经气血的作用;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部正中线子宫部位上行,有担任调养全身阴脉的作用。故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的说法。说明冲、任二脉兴妇女的月经,妊娠有密切关系。故冲任损伤临床表现多为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腰酸痛,以及不孕等。冲任损伤易使气血两虚,导致冲任不固。不固,是虚不固摄之意,容易发生崩漏,流产等病症。

阴络伤则血内溢:阴络,指下部、属里的络脉。血内溢,指大便下血。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大便出血,多认为是损伤阴络所致。

阳络伤则血外溢: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出血等。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上部出血,多认为是阳络损伤所致。

七损八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看重论述男女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生理过程,并以此与预防早衰相联系。历代注家对此解说不一,如:?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明白这个道理,就要避免亏损阴精,才可阴阳调和,以防早衰。(张志聪注)?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二七开始月经来潮,以后按月经血盈满,就来月经,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为七可损;男子二八精气溢泻,如因房事而泄精,当益精,为八可益(王冰注)。

心虚: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短气、健忘、易惊、心中苦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或自汗、盗汗等。

心气虚: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心气不收:指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心有藏精神、主汗液的功能。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则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怔忡、自汗多汗或动则汗出等症状。

心气不宁:指心气出现不安宁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心悸、怔忡;一是心神不安。可伴有心烦不寐.脉搏不整等兼証。病因多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但也有由于邪气影响而致,如痰火扰心水气凌心或肝火旺、肝胆气虚等。

心阴虚: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心烦、怔忡、失眠;低热、盗汗、颧红、口干、脉细数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

心血虚:心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某些虚弱患者。

心阳虚: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室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心营过耗:指心阴损耗太过。心主血,营是血中之气,即血脉里流动着的营养物质。患热性病因久热伤阴或虚损内伤,而虚火亢盛,消耗血液里的营养物质过多,体质虚弱,出现夜热,心烦,易汗,舌降,脉细数等症状时,称为心营过耗。

心虚胆怯:指心中空虚,容易恐惧的一种証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气衰弱所致。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可见于某些虚弱証、贫血、神经官能症等。

心气盛(心阳盛):主要是指精神力面的病理变化。心气盛则心火炽,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心烦失眠,梦中发笑等。如火盛的程度较严重,则出现烦燥、发狂,一般称之为心阳盛。

心热:指心火亢盛所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面赤,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小便赤,或谵语如狂,或吐血、衄血等。

心火上炎:指心脏本经的虚火上升。主要症状有舌生疮、心烦、失眠等。

心火内炽:也叫心火内焚。焚和炽,都是形容火热过盛。心属火、由于心经本脏的火过盛而出现的病变,故称。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怔忡不安,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等。

下汲肾阴:汲,吸引之意。指心火过亢,吸引命火妄动,以致耗损肾阴,性机能亢奋,出现遗精,早泄,虚烦失眠等。

心肾不交: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变。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励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热入心包:温邪化热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沉不语等症状,称为热入心包。它与逆传心包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情传变有别。如昏迷,惊厥持续多天未清醒,称为邪恋心包。恋,是留恋不去,即病邪仍留恋于心包。邪恋心包多有夹痰现象,也易出现后遗症。

热伤神明: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昏谵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一般称为热伤神明,与热入心包的意义大致相同。但热入心包是针对病变部位而言,热伤神朗是针对神志症状而言,提法不同。

痰火扰心:指痰火上扰心神,引起神志错乱的病变。如神志失常,言语错乱,甚至狂躁妄动,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痰迷心窍(心蒙心包):也称痰阻心窍。主要症状有意识模糊,喉有痰声,胸闷,甚则昏迷不醒,苔白腻,脉滑。多见于中风昏迷及癫痫等。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亦常见。

水气凌心: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时,当水气上逆,停聚胸隔阻碍心阳,可使心阳不脉、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

心脾两虚:即心脾两脏俱虚。主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面黄、苔白、脉细。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心移热于小肠:指心火影响于小肠的病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旺盛,会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如进而影响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时,即见小便短赤或刺痛、尿血等症状,称为心移热于小肠。

小肠虚寒:指寒邪伤于小肠或小肠功能低下的病变,临床表现多兼见脾虚証候,如小腹时常隐痛,痛时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利,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小肠实热:指邪热蕴于小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心烦,耳鸣,咽痛、口疮,小便赤涩、排尿刺痛或尿血、腹胀,苔黄,脉滑数。多见于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肝虚:泛指肝的气血不足。临床表现有视物不明、听觉减退、容易恐惧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肝气虚肝阴虚肝血虚条。

肝气虚:又称肝气不足。为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常兼见肝血不足。主要症状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肝阴虚(肝阴不足):多由血不养肝所致。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视物不清、眼干、夜盲、经闭、经少等。肝阴虚,往往引起肝阳上亢,如血压偏高、耳聋、耳鸣,面热、四肢麻木震颤、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眼病、月经病。参见肝阳上亢条。

肝血虚(肝血不足):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视力减退,虚烦失眠,妇女则月经不调,脉弦细等,多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月经病及一些内、眼病症。

肝气不和:指肝脏的气机不和,疏泄太过而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甚则作痛,小腹胀痛,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若肝气太过,可影响脾胃,出现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肝气逆:肝气过于郁结,则上逆或横逆。上逆则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腹胀、腹痛、嗳气吞酸。参见肝郁条。

肝实:泛指肝的实証而言,包括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的实証。主要特点为性情急躁易怒,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参见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条。

肝热:指肝有热邪或气郁化热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烦闷、口苦、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严重的可见狂躁、不得安卧等症状。

肝火:由于肝的机能亢盛而出现热象或冲逆症状的,统称肝火。导致肝火的原因,有因肝经蕴热,有因肝阳化火,与情志刺激过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眼红、眼痛、面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严重的可出现发狂,或呕血、咯血、衄血等。

肝寒:指肝脏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寒性症状。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指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参见寒滞肝脉条。

肝阳上亢(肝阳偏旺):由于肾阴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则肝阳偏旺而上亢。主要症状有头眩、头痛、面赤、眼花、耳鸣、口苦、舌红、脉弦滑或弦细等。多见于高血压病。

肝阳化火:与木郁化火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阳亢则热,热极则生火。参见肝阳上亢木郁化火肝火等条。

肝火上炎:肝经实火。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眼红痛,烦躁易怒,睡不安,呕吐,吐血,衄血,苔黄,脉弦等。多见于高血压病、上消化道出血、更年期症候群、急性结膜炎等疾患。

肝郁:肝气郁肝气郁结的简称。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肝气犯胃: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临床表现,一方面出现肝气症状,如头眩,胁痛,易怒、胸闷,小腹胀,脉弦等;一方面出现脾胃症状,如胃脘痛,吐酸,厌食,腹胀,大便泄泻等。如病情迁延,较长时间失却胁调,称为肝脾不和,可见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肝郁脾虚: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胁痛,厌食,腹胀,大便溏泄,四肢倦怠等脾虚症状。参阅肝郁条。

肝风内动:病变过程中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称为肝风,它属于病理变化的表现,为区别于外感风邪,故称肝风内动,实际与风气内动同义。其病机和肝主血、主筋、开窍于目、其经脉上巅络脑等的功能失调有闯,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有虚証、实証之分,虚者由于阴液亏损,称为虚风内动;实者由于阳热亢盛,称为热盛风动,或称热极生风。各详该条。

风气内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名为风气内动。临床表现有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强直,卒然昏倒,口眼喎斜,两目上视等,尤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失调,引起意识障碍或强直性痉擘为特点。故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之说。参阅肝风内动条。

寒滞肝脉:指寒邪凝滞于肝脉的病变。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胁。如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可使该经脉挛急,出现下腹胀痛,牵引睪丸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多见于睪丸、副睪某些疾病及疝气等。

肝肾亏损:又叫肝肾阴虚。肝和肾在生理上是互相资生密切联系的。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变,也会使肾阴亏损。故临床上肝肾阴虚的症状常同时出现,如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或细而无力等。可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月经不调等内伤杂病或急性热病的末期。

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胆型肝炎、胆囊和胆管炎症、胆结石等疾患。

胆虚(脉气不足):也叫胆虚气怯。主要症状有虚烦不眠,心慌心跳,容易惊恐,多疑虑,常叹息。可见于某些癔病,神经衰弱病人。

胆实:指胆气不畅出现的实証。主要症状有胸脘满闷,胁下胀痛,口苦而干,头额两侧以及目锐眦疼痛等。

胆热:指胆的热証。胆属少阳经脉,兴肝互相表里。故胆的热証、实証,常与肝有联系。临床表现如胸胁烦闷、口苦、咽干、呕吐苦水,头晕眼花,耳聋,往来寒热,黄胆,或鼻流浊涕等。

脾虚:泛指脾气虚弱或脾阴不足而言。临床表现有食不消化、腹满,肠鸣,泄泻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脾气虚脾阴虚条。

脾气虚:指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胀,伴有眩晕,倦怠,面色萎黄等气虚症状。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痢疾,贫血等。

脾阳虚:即脾胃虚寒。主要症状有胃脘冷痛、腹胀满、呃逆、呕吐、食少、便溏或久泻久痢、倦怠、尿少、浮肿、消瘦、舌淡苔白、脉虚缓。多见于胃十二指扬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肿、白带等。

脾阴虚(脾胃阴虚):指脾胃的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

脾热:指脾受热邪或过食燥热食物所引起的热証。主要症状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

脾失健运: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阳虚则失去正常功能,可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或因水湿困阻,成痰成饮,四肢浮肿。都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所致。

脾虚湿困:指脾虚内湿阻滞的病理。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妨碍脾的运化。主要症状有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泄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多见于慢性胃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湿困脾阳:与脾虚湿困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机上稍有差异。湿困脾阳,是因外湿影响脾阳的运化,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脾阳可以恢复。脾虚湿困,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宜健脾为主。结合燥湿,脾健才能正常运化。参见脾虚湿困条。

湿阻中焦:即湿邪阻于脾胃。参阅湿困脾阳脾虚湿困等条。

中阳不振:指中焦脾胃阳气虚弱,消化机能不振。主要症状有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面色萎黄,唇淡等。多见于慢性消化不变,慢性痢疾等病。

中气不足:中气指中焦脾胃之气。中气不足即脾胃虚弱。因脾胃虚弱而引起功能衰退,运化无力,不能上输精气。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易胀,面色淡白,眩晕倦怠,气虚乏力,胃痛喜按,大便稀烂等。

中气下陷(气虚下陷):又称脾气下陷。是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沥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脾气不舒:指脾胃的消化机能障碍。有因于肝失疏泄、有因于湿困脾阳,有因于食伤脾胃、脾气壅滞。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等。

脾气不升:指脾气不能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心肺。脾主升清,故脾气上升则健运。脾气不升,有因于脾阳虚,中气不足;有因于湿浊食滞阻碍。中气不足,以健脾益气为主;湿浊食滞,以燥湿消导为主。

脾胃湿热:指湿热内蕴脾胃。主要症状有身目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濡数。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有些皮肤病如湿疹,脓庖疮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

脾不统血: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使血液循经运行,若脾阳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临床上,多种慢性出血的病症,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若见舌淡,脉细以及脾虚症状的,常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的方法治疗。多见于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

脾虚肺弱(脾肺两虚):脾主运化,摄取营养,把精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如脾虚则精气不足,以致肺气也虚,出现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便溏、短气、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多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病。

胃虚:泛指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而言。参见胃气虚胃阴虚条。

胃气虚:指胃的受纳和消化水谷功能虚弱。主要症状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甚则食入反吐,大便稀烂,唇舌淡白等。

胃阴虚(胃阴不足):指胃的阴液不足。多由胃火炽盛,脾胃湿热,或热性病热盛伤津,均可损耗胃的阴液,引起胃阴虚。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饮食减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舌中心绛干,脉细数等。多见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糖尿病,以及热性病恢复期。

胃气不降(胃失和降):胃气以通降为顺,如因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湿阻滞等原因,均可导致胃失和降,甚则胃气上逆。主要症状有不思饮食,胃部胀满,嗳气,呃逆,或胃脘疼痛,呕吐等。

胃寒:指胃阳虚,胃有寒气。主要症状有呕吐清水或冷涎,口淡喜热饮,舌苔白润等。

胃热(胃中热):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飢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热杀谷: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飢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飢。参见该条。

胃火上升: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胃气不和:或称胃不和。指胃阴不足,邪热扰胃;或食滞胃中,影响胃气的降纳,出现厌食,泛恶,不寐,大便失调等症状。

食滞胃脘:指饮食不节,滞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现上腹胀痛,嗳腐,呕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多见于消化不良,胃炎等。

肺虚:泛指肺气不足或肺阴虚而言。临床表现有少气,呼呎浅短,耳聋,咽干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肺气虚肺阴虚条。

肺气虚:指肺气虚弱。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短气,声音低弱,畏风,自汗等。

肺阴虚:指肺阴亏虚而出现燥火病变。主要症状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质红干,脉细数等。若虚火伤络则痰中带血。常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肺实:即肺经邪实。可因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多种病因而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黄或带血,突然失音等,多属肺实见症。

温邪犯肺:指温热之邪侵犯肺经。风温病邪,多从口鼻侵入,初起部见肺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口渴,或见咽喉焮红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多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

肺气不宣:不宣,是不能宣通的意思。肺司呼吸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功能正常,表示肺气宣畅。如因外邪侵攻,皮毛闭寒,肺气不能宣通,可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状。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习惯上肺气不宣多指外感表証,肺气不利多指水肿,气喘方面的病症。

肺气不利: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气不利,除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致小便不利而出现浮肿。

肺失清肃:指肺失去清肃下降功能的病变。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它的功能以清肃下降为顺。如邪气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各种病因),失去清肃下降的功能,则会产生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等气逆症状。所以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很容易导致肺气上逆。临床所见的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即属于肺气上逆现象。

风寒束肺:指风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状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相当于风寒感冒。

肺津不布:指肺不能正常输布津气,出现喘咳等病理情况。肺是接受由脾输送的精气,经过肺和心的作用而输布到全身。如肺受热灼则肺阴耗伤,津液输布失常;肺受寒束,则水津不行,停而成饮,均可聚液成痰,发生喘咳等証。

燥气伤肺: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肺津,出现干咳无痰,或咯痰带血,咽喉疼痛,胸胁痛等燥气証候。临床上分为温燥和凉燥。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参见温燥凉燥条。

痰阻肺络:指肺脏受邪之后,失去输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现痰盛气逆,喘咳等症。临床上分为痰热阻肺痰湿阻肺,各详该条。

痰热阻肺:指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鸣,胸胀满闷,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大都由于外邪犯肺之后,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痰与热结,壅阻肺络所致。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梁等疾患。

痰湿阻肺:指痰湿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肺为贮痰之器,牌为生痰之源,如脾阳虚,运化失职,不但不能把精气上输于肺,反而聚湿成痰,影响于肺。主要症状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稍为活动则咳嗽加剧,气喘,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等。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

热邪阻肺:指热邪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汲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患。

热伤肺络:指肺络受火热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临床上分实热和虚热。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热伤肺络,或肝脉实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多滑数;虚热多因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咽喉干燥,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肺络损伤:指因久咳或剧咳而损伤肺络,引起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肺热:热邪犯肺,肺受热灼所出现的肺热証,临床以面颊红赤,咳嗽痰稠,胸痛,甚则喘促,咯血为特征。参见温邪犯肺热伤肺络火盛刑金等条。

肺热叶焦:语出《素问.痿论》。指肺有郁熟,肺脏长期受熏灼而发生痿証。其病理有两种情况:?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証条。

肺火:指肺热火旺。有虚火,实火二种。临床表现:实火咳剧痰少,咳声有力,或咯痰稠黄,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火多属久咳阴虚,咳声无力,伴有潮熟,盗汗,脉细数等。

肺燥:指燥邪伤肺,或肺阴虚伤津化燥的肺燥証。主要症状有干咳,咯血,耳咽干燥,或咽喉焮痛,音嘶,口干而渴,舌体苔白而干等。

阴虚肺燥:指肺燥之由于阴虚所致者。肺为娇脏,怕受火灼,如肺肾阴虚,内热虚火灼伤于肺,则肺燥而阴更虚。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嘶哑,舌嫩红苔少,脉细数等。可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白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水寒射肺:指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肺肾两虚:指肺脏和肾脏俱虚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

肺肾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

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虚火灼肺的。往往呈现干咳,短气、咽喉干燥,腰酸腿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多见于肺结核病。

金实不鸣:金实指肺气实;不鸣,即音哑。金实不鸣,是指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热之分:?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证见声音嘶哑。此外,亦有因肺有蕴熟,复感外寒,热受寒束,肺气失于宣畅而音哑的,都属二証。金实不鸣是病机上的术语,病名称为暴瘖,即突然失音,相当于喉部或声带的急性炎症、水肿等。

金破不鸣:是肺气损伤而声音嘶哑的病理。肺主气,肾纳气,二脉均与发声有关。肺肾阴亏则肺燥而热郁,阴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故声音嘶哑。多见于晚期结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属虚証,失音呈慢性进行,故又称为久瘖。失音可间歇出现或持续存在,说话较多时则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见,一般无外感症状。

大肠虚:即大肠气虚,常兼见脾虚証候。主要症状有脱肛,久泻不止,完榖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等。若久泻不止,临床上多虚寒并见。称为大肠虚寒。详见该条。

大肠虚寒:是大脉由于虚寒而传导失职的病理,多与脾肾虚寒有关。主要症状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脉沉细等。多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大肠寒结:指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的病变。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多见于寒性便秘。

大肠液亏:大肠津液不足所出现的病变,多与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主要症状有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大肠热结:指因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临床表现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黄苔燥,脉沉实有力。多见于各种外感热病的气分阶段。

大肠湿热:指湿热蕴酿于大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肠炎。

热迫大肠:指湿热伤及肠胃,以致大肠传导失常,发生腹痛泄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泻下如注,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肾虚:也称肾亏。是肾脏精气不足的病变。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参见肾阳虚肾阴虚条。

肾阴虚(真阴不足):肾水不足。由于肾精耗损过度所致。临床表现有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这种现象,也叫下元亏损

肾阳虚: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衰微,则一身之阳气皆虚,故肾阳亦称元阳,是命门火的体现。一般的虚弱,称为肾阳虚,是命火不足所致,主要症状有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阳痿,夜尿频多等。如虚弱的程度较严重,称为肾阳衰微,或命门火衰,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常见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等。这些现象,又称为下元虚惫真元下虚

命门火旺:肾脏元阴和元阳,元阴指肾精,元阳即命门火。如肾阴亏损而致命门火偏旺,表现为性机能亢进,阴茎易举,多梦失眠等。参见相火妄动条。

龙火内燔:燔,焚烧之意。这里指肾火偏亢。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太过,则可使肾火偏亢,产生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因而使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职,出现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状。

相火妄动:一般多指肝、肾的相火,因失却肾阴滋养而妄动。临床表现,属于肝火上炎的,可见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睡眠多梦,面觉烘热等症;属于肾的虚火内灼的,可见五心烦热,头目眩晕,腰背跟酸痛,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

热灼肾阴:指热性病后期肾阴被邪熟所消耗,出现低熟,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瘪,脉细数或虚数等症。肾气不固:又称下元不固。肾主藏精,开窍于二阴。若肾气不固,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或液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封藏失职:封藏,封闭贮藏之意。肾有贮藏精气的功能,而主二便。如肾气不固,出现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症,称之为封藏失职。肾虚水泛:指肾阳虚出现水肿的病理。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弱而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液泛滥形成水肿。一般症状有全身浮肿(尤以腰部以下较甚),按之凹陷,腰痛酸重,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脉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脬气不固:脬(音),是膀胱的别称。脬气不固,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而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故称。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气虚多与肾阳虚有关。

膀胱气闭:即膀胱气化的机能障碍。其病因多与肾、三焦气化不利有关。主要症状有小腹胀满,小便困难或尿闭。多属实証。

膀胱虚寒:指膀胱气化不足或受寒邪影响而丧失约束的能力。多与肾阳虚有关。主要症状有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

热结膀胱:膀胱位于下焦,为足太阳经之府。若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里,邪热循经脉与血气相搏,结于膀胱,出现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发热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症,称为热结膀胱。

胞系了戾:《金匮要略》用以解释转胞的病理。胞系,指溺之系;了戾,缭乱屈曲之意,或作绞纽解。《诸病源候论》指出:「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还上,气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泛指膀胱排尿功能紊乱。

膀胱湿热:湿热蕴于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邪留三焦: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下见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谢障碍,出现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症。

三焦虚寒: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病机之一。

三焦实热: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証的别称。

疮家:指由于刀剑所伤,失血过多的病人。?指平素经常有疮、疡、疖、痈的病人。对这种病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可以用发汗法,若汗出就会引起痉挛。

汗家: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对这种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应再发汗,若再发汗,就要产生精神恍惚,心烦,小便后尿道疼痛等症状。

亡血家:指平素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性疾病的病人。张仲景《伤寒论》认为;这一类病人体内阴津本已亏损,所以不可发汗,若发汗就会引起病人发生怕冷寒战的病象。

衄家:指平素常流鼻血的人。由于经常失血,面虚津亏,所以,在张仲景的着作中指出这种人不可发汗,若发汗则会引起筋脉紧急、两眼直视、失眠等。

风家:指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指伤风感冒或中风的患者。

喘家:指平素时常发作喘病的人。

虚家:指平素体质虚弱的人。

饮家:指平素患有水饮病的患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水饮患者的証候是患者感到口渴,在饮水后又出现呕吐,认为这是水饮停留在心下(指胃脘)。

失精家:指平素患有遗精病的人。由于精液损耗,以致发生下腹部紧张而不柔和,阴部冰冷,目眩,脱发等虚弱病状。

淋家: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尿量短少,小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古代医家的经验认为,淋家不可用发汗法治病,若发汗可能会引起便血。

黄家:指平素患有黄胆而时时发作的病人。

湿家:指平素患有湿病的人。

呕家:指平素经常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冒家: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

酒客:指平素嗜好喝酒的人。古代医家认为这种人得病,不可以给甘味的桂枝汤,因为酒客服用桂枝汤后容易引起呕吐。

失气:指人体过分损耗,津液不能运化,失于精气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的精微,身体不能吸收营养。?指从肛门排出之气,即俗称的放屁。也有称失气为矢气者。

更衣:即更换衣服,古人在休息时需要换衣服,后来上厕所,也称更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不更衣,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

诊法: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証两个环节,四诊是运用望、闻、间,切等方法搜集病情的客观指征,拂証是对这些指征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两者相互配合,作出正确的诊断。

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四种诊病方法的合称。四诊必须结合连用,互相参証,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辨証和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揆度奇恒: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等篇。揆度,揣测或估量;奇,指特殊的;,恒,指通常的。是指诊断中要善于观察一般的规律和特殊的变化,才能正确地判断病情。一说揆度与奇恒指《内经》引用的两部古医书名。

从外测内:意即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道理,从反映于外表的各种症状或绨征,测知人体内部发生的病变。

平人: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健康和疾病是相对而言的,故诊法上可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脉搏和脉象等正常生理指征,进行对比作为判别病症的依据之一。

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望诊:四诊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病者的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等的方法,对小儿还包括诊指纹。

观神色:望诊内容之一。神是生命活动总的表现,从精神、神识、表情,以及面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反映出来。色是色泽,主要指面部色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是神的表现,因此,察色是观神的不可分割的一都分。神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气血旺盛,则色具神采,明润光泽,反之,则神夭色败,枯萎不荣。故观神色是了解正气盛衰的方法之一。参见色诊得神失神各条。

望形态:望诊内容之一。形指体形,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态是动态,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从望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发育及营养状况,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

察目:望诊内容之一。察目的神气,有助于了解内脏精气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视物不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察目亦当注意其色泽的变化。参见五色主病条。

审苗窍: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按照脏象学说:心的苗窍为舌,肺的苗窍为鼻,肝的苗窍为目,脾的苗窍为口唇,肾的苗窍为耳。因此,审察这些苗窍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病变。例如:心火炽盛则舌绛;肺气将绝可见鼻翼煽动;巩膜黄染如橘子色,见于肝胆湿热;口唇疹,多属脾胃湿热;耳鸣如蝉声,多见于肾气亏损。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组织器官是密切联系的,故诊法上也不能机械地认为一脏审一窍。

得神:即有神气。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审察神的存亡是判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预后吉凶的重要内容。例如精神饱满,目光炯炯、言语清晰、面色润泽、气息平顺等,可称为得神。得神者虽有疾病较易治疗,预后亦较良好,故有得神者昌(《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因此,不应把得神的含义局限地理解为精神正常。

失神:即神呆丧失。神是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当生命机能严重障,五筋精气衰败时,出现目睛昏暗、形羸色败,暴泻不止、喘息异常;或周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眼闭口开,手撤尿遗等,均称为失神,有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的说法。此外,望诊中的真脏色,脉诊中的真脏脉,亦是失神的表现。故不应把失神局限地理解为精神症状。

脱神:指神气外脱,即失神。是生命垂危的表现。因精气消亡,神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目下有卧蚕:语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証并冶》。形容眼脸浮肿,下睑如卧为蚕样,多见于肾炎病人。

大骨枯槁:大骨,支持躯干和四肢的主要骨骼;枯槁,即枯萎或干竭。描述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因极度消瘦,而肌肉瘦削,全身骨骼关节显露;又因气血亏损,骨髓不充,骨骼有如枯萎而不能支撑躯体,类于恶病质的情况。

大肉陷下: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大肉,泛指身体较大的,显露的肌肉或肌肉群;陷下,因消瘦而低陷。是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消瘦情况,类于恶病质的情况。

脱肉破[月困]: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月困],隆起的肌肉。王冰汪:「[月困]者肉之标,脾主肉,故肉如脱尽,胭如破败也。」是指内热炽盛脾的阴精亏损,出现肌肉干憋消瘦的症状。

跖跛:跖,足底(通)。跛,跛行。指因足底的病变而跛行。《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说明本症可因风寒湿等邪气所犯而致。

毛折:指毛发枯搞,稀疏折断的情况。多因久病精气将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

色诊:望诊内容之一。是观察颜面肤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诊察时须注意颜色的沉浮、散搏、润泽和上下扩散的方向等。如色明显为浮,主表病;色隐晦为沉,主里病;色淡而疏落为散,多为新病、邪浅;色深而壅滞为抟,多为久病或邪盛。润泽为有胃气;枯稿为胃气衰败。病色上下扩展的方向,一般亦认为与病变方向有关。上述几点,尤以枯槁和病色结聚一处为病情深重之象。临床上,色诊以五色主病为纲,但须结合症状,脉象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正色:正常人的色泽,明润含蓄,红黄隐隐,容光焕发,表示气血平和,精气内充,为有胃气、有神之象。正色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基本的肤色,视个体而异;客色随气候,环境及当时的生理状态而变化,均不属病色。

病色:指疾病反映在色泽上的变化,诊断上以面部色泽为主。病色有善恶之分,不论出现何种颜色,皆以明润含蓄为佳,称为善色,一般表示病情较轻或预后较好;若颜色显露枯槁不泽,称为恶色,一般表示病情较里,预后不良。参见色诊五色主病各条。

色随气华: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足的征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的。

气由脏发: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来的各种机能活动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五色:指青、黄、赤、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它们的归类是:青属木属肝,黄属土属脾,赤属火属心,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宾际,与病史和脉証互参,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

五色主病:五行学说中的五脏配五色。即:青色主肝病,赤色主心病,黄色主脾病,白色主肺病,黑色主肾病,此五者均为一般情况下的病色,合称为五色主病,但其中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后世在临床实践中发展了五色主病的理论,较为切合实际。归纳为:青色主风病,寒病、痛証、惊风等;赤色主热病(包括虚热、实热);黄色主湿热,寒湿或血虚;白色主虚証,寒証;黑色主寒証、痛証及劳伤、血瘀等。

五色诊:属望诊的内容,即根据患者面部出现青、黄、赤、白、黑等色泽的变化而进行诊断辨証的方法。参见五色主病正色病色各条。

病色相克:根据脏俯生克关系来分析面部颜色的变化,以判断病情顺逆的一种方法。根撩五行学说,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一般都属逆証。例如麻疹一类血热的病(属火)而见白色(属金),根据火克金的关系,称为病克色,说明病情可能加重;又如肺结核病(肺属金)而见两额潮红色(属火),同上理,而称为色克病,亦常表示病倩加重。这些只能作临床辨証的参考,不能视为必然。

真脏色:指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色诊上,面部的色泽以明润而含蓄为佳。明润为有胃气,含蓄是脏精充足;反之,枯槁为无胃气,色泽显露为五脏精气衰竭。这种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五脏的精气已竭,五脏的真气外露,故称之为真脏色。它显示较严重的内脏疾病。如黄色,若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或如干枯的枳实,叫做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已衰败。可见于晚期肝硬化、肝癌、胰头癌,或某些严重的营养代谢障碍的疾病等。真脏色的出现,对于诊断某些严重的病变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不宜按五行配五色之说法套用。

青如草兹:语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是肝的真脏色。草兹,即初生的青草,形容青草样青黑的病色,见于风邪极盛,胃气将绝的病,如小儿慢惊风及破伤风的持续痉挛状态等。参见真脏色条。

白如枯骨: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肺的真脏色。形容苍白而枯槁不泽的病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如严重的失血、贫血及呼吸衰竭等。参见真脏色条。

黄如枳实: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脾的真脏色。形容枯黄失泽的病色,见于久病脾气将绝,胃气衰败。参见真脏色条。

赤如衃血: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心的真脏色。衃血,即凝积的死血。形容紫黑枯槁的病色,可见于心血瘀阻、胃气衰败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参见真脏色条。

黑如炱:语出《素问.五脏生成篇》。是肾的真脏色。炱,即灰烬。形容灰黑枯槁的病色,见于久病肾气将绝,胃气衰败,如某些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的疾患等。参见真脏色条。

面色缘缘正赤:语出《伤寒论》。形容满脸通缸,有别于两颧丽艳的嫩红而言。见于急性热病,热邪成盛。

面尘: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六元正纪大论》等。指面色灰暗如蒙上灰尘。有实証和虚証。实証多因燥邪所伤或伏邪内郁,常伴有口苦咽干等症状;虚証多因久病肝肾阴虚,常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痠、遗精等症状。

面垢:乍看时脸上似有污垢,但又不能洗净。见于外感暑邪或内有积滞等病症。

色悻:面色樵悴无华,为慢性病容。若久病显露颜色枯槁不润的,称为天然不泽,属慢性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将竭的现象。

辨络脉:望诊内容之一。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脉气血的病变。如痛証见青色,多因气滞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属慢性的寒証痛証;若皮肤灼热而色黄赤,多见于湿热引起的痈肿;若皮冷而色淡白,多因气虚血少。诊察掌大鱼际的络脉,有助于判所胃气状况。如《灵枢.经脉篇》:「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顽固的痹証);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寒热错杂的病);其青短者,少气也(气虚)。」此外对幼儿诊指纹及耳后络脉,也属这个范围。辨络脉必须与临床症状相结合,并注意区别于它的生理变化。

诊指纹:指纹,是指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静脉易于暴露,故指纹此较明显,以后随着年岁增大,皮肤增厚,则指纹逐渐模糊不清。由于小儿脉部短少,诊病时每每啼哭噪动,影响脉象的真实性,故对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诊指纹主要是观察它的颜色和充盈度,检察者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儿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轻轻推动几次,使指纹更为显现,然后察看。正常指纹是红黄隐隐而鲜明,一般不超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病理情况下,指纹浮现,多属表証,沉着多属里証,色淡多属虚証、寒証;紫红多属热証,青紫可见于惊风、风寒、痛証、伤食、风痰等,黑色多属血瘀。有关指纹分节及伸延的问题,参见透关射甲条。近人认为,指纹的变化,与静脉压有关,静脉压愈高,指纹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延,指纹的色泽,又与缺氧、贫血等病理变化有关。因此,指纹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变的性质和轻重。

透关射甲:看小儿指纹,把食指分成三节,食指连掌部的第一指节称为风关,第二指节称为气关,第三指节称为命关。指纹显现在风关的,表示病较轻浅;伸延至气关的,病情较重;伸延至命关,病情更重。如果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射至指甲端,称为透关射甲,多属病势凶险、症情危重,但也不是绝对的,还须结合四诊全面分析。

八片锦:小儿指纹形状及其伸延方面的各种类型的合称。如鱼刺形主惊风痰熟,垂针形主伤风、泄泻,水字形主食积,乙字形主肝病惊风,环形主府积吐逆,珠形主病危。此外还有去蛇形、来蛇形、弓形等。但现今临床较少应用,有待探讨。

舌诊: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故有辨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的说法。

舌质:又称舌体。舌诊中,一般以舌尖候心肺,舌边侯肝胆,舌根部候肾,但也不宜拘执。舌质的望诊包括形状、色泽、动态和润湿度等。一般来说,脏腑的虚实、重点看舌质。近人认为:舌色变化与舌的血循环关系密切。贫血及组织水肿则色淡,充血或血管增生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色青紫。舌体胖嫩,多因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而致。若因水肿或肌张力降低,舌体增大或松弛,压在齿缘上,则舌边出现齿痕。舌燥是由唾液减少或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改变了唾液分泌的质和量,故舌常干。舌上裂纹是舌乳头融合而成,有人认为它兴舌粘膜萎缩有关。舌面光滑是因其粘膜上皮萎缩所致(《新编中医学概要》)。

荣枯老嫩:望舌质的一些基本内容。荣,指舌体明润,说明津液充足。枯,即舌体干涸,说明津液已伤。若舌体瘦薄干枯,多属久病气血亏损。老,指舌体形色坚敛苍老,属实证。嫩,指舌体形色浮胖娇嫩,属虚证。舌体淡红胖嫩为阳虚,舌体瘦薄鲜红属阴虚。

舌红:舌质比正常的淡红色较深,主热证。深红而有黄苔为实热,鲜嫩红色为虚热,舌嫩红无苔为阴虚火旺。舌鲜红而起芒刺,是营分有热;红而干说明胃津已伤。舌尖红,可见于心火上炎;舌边红,多属肝瞻有热。

舌绛:舌质深红色。多见于温病邪热传入营分。苔初起绛色尚有黄白苔,是邪在气分,未尽入营。舌质鲜绛,往往是心包络受邪。舌绛而中心干,属胃火伤津。绛而光亮,是胃阴大伤。若绛而有大红点,是热毒乘心。舌尖独绛是心火盛。若绛而干枯,是肾阴已涸。若舌络,望之似干,用棉签拭之而有津液的,是津液亏而湿热上蒸或有湿痰。舌络而有粘腻白苔,是湿郁热伏。近人从临床观察发现,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的疾病等,患者舌质多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全舌光剥如镜(《新编中医学概要》)。

舌面如镜:舌面无苔,像去了膜的猪腰子样,光滑如镜。多见于肝肾真阴亏损的病症。

舌肿:舌体肿胀而疼痛,甚则使喉头梗阻而窒息。多由心经火盛血壅而致。

重舌:舌下静脉郁血而肿胀,如多生一小舌,或与舌体连贯成花状,伴有头项痛、发热等,日久可溃烂。可因心脾积热或酒后受风而发。

舌歪:舌偏于一侧,伸出亦歪斜。多因肝风内动所致。见于中风等病。

舌强:即舌体强硬,浑动不灵。若兼有肢体瘫痪,口眼喎斜等症,多属中风;若舌强硬,舌质红络,并有颈项强直、神昏谵语者,属温热病热入心包,热毒壅盛。

舌短:又称舌缩,即舌体收紧而不能伸张。可因有寒热或痰湿所致。舌淡而苔白润,是寒凝经脉;舌红绛而干,无苔或有焦黑苔,是热病伤津;舌胖粘腻而短,是痰湿阻闭。凡舌短缩强硬、神昏不语者,多属危重证候。

舌蹇:蹇,迟钝之意。指舌体卷缩、转动迟钝或强硬不能言语。多因痰阻心窍或热灼阴伤所致。多见于中风或乙脑及其后遗症等。

舌卷卵缩:舌卷,舌体卷曲不伸;卵缩,睪丸上缩。皆为足厥阴肝经气绝证候。肝主筋,肝脉经外阴、上循咽喉。当火热燔灼肝经,病情发展到危重时,则其筋脉挛缩,故舌卷曲不伸,睪气上缩。可见于急性热病的衰竭期或严重的脑血管病变等。

木舌:舌肿满口,坚硬不能转动。多因心火过盛,或心脾积热,火热上冲所致。

伸舌:舌常伸出舔唇的症状,多见于脾胃内燥,津液不足的病症。又如舌觉热胀,常欲伸出口外,是心或心包经有痰热的实症。

吐弄舌:舌吐出口外,长而弛缓为吐舌;舌微伸出,旋即收口或伸出舔唇上下和口角左右,称为弄舌。吐弄舌见于热性病多属心脾实热;若舌色紫赤而吐弄,是热毒内攻心包的重证。小儿先天不足,大脑发育不全也可出现吐弄舌,但舌色淡白,多呈虚象。

舌痿:舌软弱无力,不能自由伸缩转动。多因阴液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新病舌红干而痿,是热灼阴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久病舌白而痿,是气血俱虚。

舌颤即舌头颤动。多因内风引起。舌色淡红而蠕蠕颤动,见于血虚生风;若舌色紫红而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此外,舌挺而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

舌胖:舌体胖大。一般舌形稍胖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的,多属脾虚;若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参见舌肿条;若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齿痕舌:舌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因舌胖,即舌体较正常者稍肥大而受齿缘所压而致,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舌胀大:舌体肿胀而增大。赤色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两经有热,舌赤肿满,甚至妨碍呼吸的,为血络热盛,气血壅滞;也有因食物中毒,而舌肿青紫晦暗;舌色紫暗而肿是酒毒上壅,心火上炎;舌肿而质淡,边有齿印,属脾虚而寒湿壅盛。

舌裂:即舌有裂纹,为伤阴的证候。若舌绛光燥而显裂纹,多属热盛伤阴。若舌色淡,质软而有裂纹,多为久病阴阳俱虚、气血两伤。

舌苔: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推断病情,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深浅,津液的存亡,为辨证的依据之一。正常舌上均有白色薄苔,是由胃气所生。病理的舌苔,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影响所致。诊察舌苔,主要从颜色、津液、厚薄、形状和分布等方面的支化,并须结合舌质来分析,同时要注意由食物或药物染色造成的假象。近人认为正常舌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的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及唾液构成。舌苔敝厚可因病后食减,舌的机械摩擦减少,或因发热失水、唾液分泌减少等,影响舌的自洁作用,引起丝状乳头延长所致。舌苔由白变黄,多由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及含菌量增多所致,与炎症感染、发热及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苔色变黑多因丝状乳头增生更甚,出现黑棕色角化细胞以及黑色莓菌增殖所致。此时的病理改变多扩展到粘膜下层。高热脱水,炎症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等,都与黑苔的发生有关(《新编中医学概要》)。

润燥腐腻:望舌苔的一些基本内容。润,指舌苔润泽,说明津液充足,但若兼有病理上的舌苔,则多属湿邪;燥,即舌苔干燥,不论见于何种舌苔,均属阴津已伤。腐,即舌苔如豆腐渣样。腻,即舌苔粘腻。参见腐苔腻苔条。

白苔:舌苔白色。正常的舌苔也呈白色,但薄白而净,乃由胃气所生。病理上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亦主表证。若苔薄白而滑,多因内有寒,或外感风寒;若苔薄白而干,多因津液不足;如见于外感病,多为外邪开始化热伤津。若苔厚白而滑,多由湿浊内盛;如兼有表证,是外寒引动内湿。若苔厚白而干,为热伤津液而湿浊不化。若苔白滑粘腻,多属内有痰饮、湿浊。

黄苔:舌苔黄色,主热证,热邪在里。若苔薄黄而滑,主湿热;外感病出现此苔,衰示外邪化热入里,但津液未伤。若苔薄黄而干,表示热邪已伤津。若苔厚黄而滑,多由于胃肠湿热滞积。若厚黄而干,多属积热伤津。若苔黄而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若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多属脾虚而湿。若苔黄白相兼,仍属湿热,或外感风寒化热入里。

老黄苔:舌苔深黄而粗糙。多见于胃肠热结,津液受伤。

灰苔:舌苔灰白,多见于湿浊内困。

黑苔:舌苔灰黑,主里病,病情一般较重。若苔灰黑而滑润,舌质淡白的,是阳虚内寒或寒湿内伏;若苔灰黑而干;舌质红绛的,是热极伤阴。又据近代研究,阿狄森氏病也可见黑苔。

腐苔:舌苔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松而厚,可以拭去。多见于宿食化腐,但患者胃气末伤。

苔润:舌苔湿润。若苔润泽而不腻不厚,为正常舌苔,属津液充足。若苔湿润而厚腻,多属湿病。

苔滑:舌苔湿润而光滑。苔薄白而滑,主内有寒湿。厚白而滑,主湿浊内盛,白滑粘腻,内有痰湿。若苔薄黄而滑,多属湿热;或外邪开始化热入里,而津液末伤。若苔黄厚而滑,属湿热重或痰热盛。

腻苔:一层浑浊而光滑的粘液盖于舌面,不易拭去。多见于湿浊内困,或食积、痰饮内阻。

白霉苔: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多因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一般先见于舌根部,后则满舌,甚而满口,病属严重。

苔垢:舌苔上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染苔:舌苔被食物或药物所染而改变了原来苔色。诊察时须加以注意,排除假象。

剥苔:舌苔剥落。若苔长期剥蚀如地图状,多属虫积。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如剥,变为无苔的光绛舌,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

光剥舌:舌原有苔而突然消失,如剥脱样。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

舌起芒刺:舌苔隆起如刺状。是热极的证象,苔色多焦黄或黑。热邪越盛,芒刺越多。根据芒刺所生部位,有助于区分病位,如舌尖芒刺为心热,舌中芒刺为脾胃积热。

舌上起瓣:舌苔隆起成瓣状。瓣多见黑色,亦有黄腻瓣或焦黄瓣,瓣少,病较轻,多则病重。多由脏腑实火熏蒸所致。可见于湿温瘟疫等病。

唇焦:口唇焦干,多属脾胃实热,或见于秋燥,或热病伤津的内燥证。唇肿:口唇肿胀。多见于脾胃积热或食物中毒等。

唇裂:口唇干燥皲裂。见于外感燥气或热病伤津等。

唇紫:唇色紫暗或紫红属热,多见于血分热盛或血瘀证。青紫属寒(与紫同义),多见于寒邪壅盛、心血瘀阻、缺氧或急性中毒等。

望齿:望诊内容之一。包括牙齿与牙龈两部份,前者主要观察牙齿萌出、更换和脱落的情况,外露部份(牙冠、牙颈)的色泽.润湿度以及有无松动、蛀蚀、牙府和异常气味等变化;后者主要观察牙龈的形状、色泽和充盈度的变化,有无出血、血痂等。按照脏象学说,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胃的经脉络于齿龈,因此,望齿主要是候肾和胃的病变。齿龈结瓣:齿龈红肿如瓣状。多伴有出血、疼痛或溃烂,口腔有臭秽气味。属热毒内攻,胃火炽盛。齿燥:牙齿干燥不润。通常以前板齿(门牙)为准。新病而齿燥,伴有垢秽、口臭等,多属于胃火盛,津液大伤。久病齿燥如枯骨样,多脏肾阴严重亏耗,病多危重。

痰包:生在舌下的一种病理性包块,表面光滑,质软,外表黄色,内含鸡蛋清样粘液,局邓可感麻木疼痛,肿大者可妨碍语言及饮食。由痰火流注而成。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四诊中的一个方面。

嗅气味:闻诊内容之一。检查者凭嗅觉分析病人和病室的气味以及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某些疾病,病人有特殊的气味。如身上有溃腐的肿瘤或疮疡,则有腐败的臭气;某些烈性传染病或肝、肾功能衰竭的病者,常有特殊的臭气。又如肺胃有热,则口气臭秽;胃有宿食,则口气酸臭;肺痈、肺坏疽,则痰液腥臭;阿米巴痢疾则大便恶臭;脂溢性及肠原性腹泻则大使腥臭;下部小肠梗阻,呕吐物可带粪臭味;子宫体或子宫颈癌,白带常带腥躁恶臭;体气(即狐臭)患者,则腋下散发出腥燥难闻的气味。

腥臭气:又称腥燥气。指病者的痰液或白带、粪便样分泌物或排泄物散发的一些燥而不大臭的特殊气味。参见嗅气味条。

息微:呼汲浅表、气息微弱的症状。由于阳虚气衰,肺气将绝所致。可见于呼吸衰竭。

息粗:呼汲气息粗糙的症状。多属实证,由风、热、痰、湿等邪壅塞肺气所致。见于气管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等。

声如拽锯:形容喉中痰鸣。呼呎困难而产生拉锯样声音的症状,可见于昏迷和一些喉头梗阻的疾病。

喉中水鸡声:语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形容哮喘病的痰鸣声连连不绝如水鸡声样。此症多属内有痰饮,外有寒邪而发生的寒饮喘咳症。

失音:说话时发不出声音的症状。又称yin音)或,瘖为暗的异体字。証有虚实之分: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伤于饮食、或妊娠末期气道受阻,多属实証,如喉头炎等,失音多突然发生,又称作暴喑;内伤肺肾,阴精亏损,致使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覆发作的失音,多属虚証,如声带疾患、癔病等。

嘶嗄:即声音嘶哑的症状。见于风热犯肺、津液受损,或见于急、慢性咽喉炎症、声带创伤、喉癣喉岩等症。(注:嗄音

语望重浊:简称声重。形容声调因病理性影响而低沉重浊。多因外感风寒或湿浊困阻,使气道不畅而致,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混浊不清),是中气之湿也。」

谵语:患者在神智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的症状。多属实証。见于高热或温邪入于营血、邪犯心包等。

郑声:患者在神智不清的状况下低声地断续续重复一些语句的症状,属虚証。见于疾病晚期心气内损、精神散乱的危重阶段。

狂言:病态下言语粗鲁狂妄,失却理智控制的病症。多由心火炽盛所玫,属实証。见于癫狂病等。

错语:病态下患者神智清醒而言语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的症状。多由心气虚、精神不足所致。

独语患者清醒的情况下,喃喃哺自语,讲话无对象,见人反而话止的症状。属虚証。多由心气虚、精不养神所致。见于癔病、老年性精神病等。

睡中呢喃:呢喃,象声词。指睡梦中的呓语,听来咬字不清,意思不明。多由心火、胆热或胃不和等所致。

问诊:四诊之一。在病者主诉病情的同时,对病者或其陪诊者有目的地询问患者病痛所在、发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治疗、既往病史、生活习惯,欣食爱好,以及家庭、生活经历等兴疾病的有关倩况,是全面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在询问病情方面,以十问为重点。

十问:问诊中,把询问病情的重点归纳为十条,称为十问。见于:?《景岳全书》:「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后两句已包括了切诊、望诊和闻诊的内容);?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两者内容大致相同,均可作临床问诊参考。

口不仁:口舌麻痺,味觉减退的症状。可见于中风或脾胃积滞等病。或因口服乌头等一类药物过量,也可出现短暂的口舌麻痹。

口中和:口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表示胃气正常,或津液充足。

切诊:四诊之一。分脉诊及触诊两部份,这是运用指揣的触觉,在病者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脉诊常取病人腕关节后的桡动脉搏动处。参见脉诊各条。触诊是对病人的皮肤、胸腹及病痛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从而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色块或其他异常的变化。

脉诊:脉象诊察的方法。又称切脉按脉持脉。检查者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切按被检查者桡动脉的寸口部,探查脉象的变化。

脉象: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和波动的幅度等。根据这些征象分出的脉象有数十种之多,较常用的有二十八脉。临床上往往见到两种以上脉象的综合,如浮数、沉细而迟等。脉象虽是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必须结合其他诊法,全面分析。

脉象主病:指某种脉象主要所见的病証。如浮脉主表証,数脉主热病,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或妊娠等。

平脉:即正常的脉象,又称常脉。脉来有胃气,即和缓有力、从容有节、不快不慢、频率大约每次呼吸搏动四次(相当于每分钟撙动约7275次),儿童较快,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病脉:指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的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的脉象,均属病脉。例如同是洪数的脉,对于正在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来说,乃是反应当时的生理状态,否则,即属病脉。

寸口: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脉口。按脏腑经络学说的观点,寸口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肺主气而朝百脉,肺的经脉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脏腑气血营养的来源,所以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可从寸口脉上体现出来。

寸、关、尺:寸口脉分成三部的名称,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寸、关、尺三部的脉动,分别称为寸脉关脉尺脉。关于三部脉候脏腑的问题,历代论说颇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以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为代表: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切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诊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四诊结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既不能单凭脉诊,也不能把三部候脏腑的方法机械地看待。

反关脉:一种生理特异的脉位。由于生理位置的特异,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在寸口的背面,这种特异的脉位,称为反关脉。它可用时见于两手或独见于一手。

斜飞脉:一种生理特异的脉位。由于生理上的特异,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外侧,向合谷穴的方向伸延,故寸部不能触到脉博。这种脉位,称为斜飞脉,与反关脉类同。

人迎:结喉旁两侧颈总动脉搏动处。又称人迎脉。诊脉部位,即左手寸口脉的别称。足阳明胃经穴位名,位于结喉旁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处。

神门脉: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脉动处。

跌阳脉:又名冲阳脉。古代三部九候遍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属足阳明胃的经脉,用于侯脾胃。该脉位于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解谿穴)前一寸五分的胫前动脉搏动处。

三部九侯: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它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侯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侯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女取太冲),候肝;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侯脾,侯胃气配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谿),候肾。?

根据临床实践,简化遍诊法,一般只侯寸口脉,称为独取寸口。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中、沉三侯,共为九候。此外,张仲景《伤寒论》原序中所说的三部脉是指人迎(结喉旁颈总动脉)寸口(腕部桡动脉)和趺阳脉(足背部胫前动脉)。

平息:正常的、平静的呼吸。诊法上,要求医者平静自己的呼吸,然后给病人诊脉。

太息:即深呼吸,但以呼气为主,在正常人的呼吸中,也有间歇的深呼吸。平时呼吸与脉博的此率约14,深呼吸时约15,这种比率的改变,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在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等引起。

操纵:操持脉搏运用指力的方法。通常先宜轻指力,继而重指力,或轻重指力反覆交替,以领会不同的脉象。

微甚:即微薄或仅有。即显着。用于说明性质同类的脉象,但有微和甚的差异。如浮脉,有微浮和甚浮的差异;又如正常人春季的脉象当微弦,若超过微弦的程度,则可能属于病脉。

对待:将种类繁多的脉象,按其相对的性质进行执简驭繁的归类方法。如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八脉作为辨脉的纲领,以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顺逆。其中,浮和沉、迟和数、大和小、滑和涩、虚和实等,均为相对待的。

指目:是一种利用指尖切脉的方法。清.叶霖《脉说》:「医者之食指、中指、无名指爪甲不可留,必用指端稜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不啻睛之视物,妍媸立判」指目诊法通常是医者用一般切脉法不够满意时采用,利用触觉最灵敏的指尖切脉以进一步求得诊断印象,但须注意除去医者指尖毛细动脉搏动所可能造成的切脉误差。

举、按、寻: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轻指力而浮取的称举,重指力而沉取的称按,有时需改变指力或移动手指寻找才能获得较明显感觉的,称为寻。

举按、推寻: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用轻重不同的指力上下候测,称为举按;移动指位,左右寻找,称为推寻。两者配合,用以摸清脉象的宽狭、厚薄和曲直等情况。

单按、总按切脉时用不同的手指候测脉象的方法。用一个手指按某一部的脉象称为单按,如诊寸部脉,用食指按之,其他两指微微提起。食、中和无名三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脉,称为总按。常配合而用。

初持,久持:指脉诊切按时间相对的短暂或持久。一般来说,切按一分钟左右便可以了,但有些脉象如间歇脉(促、结、代)常须按3-5分钟才能诊察清楚。此外,又如有些病人因不习惯应诊的环境而影响脉气,初持易有假象,久持每可矫正。

久持索然:脉诊中的一种较特殊的现象。指切脉时,经久按之后,脉很难摸到;或者初按时指下浮大,久按反而难于捉摸。这种情况,不论新病久病,有热无热,均属正气大虚。

布指:切脉时,医者手指布置的方法。通常不论用左手或右手,均应以中指端正对病者寸口脉的关部,继而食指端按于寸部,无名指端按于尺部。并据病者的体长,相应调整三指的间距,病者身材高大,指距就稍宽些,反之,则稍密一些。

移指:切脉时布指的方法之一。当寸、关、尺三部脉形有显着不同时,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移动指距,例如患者寸脉涩而尺脉滑,或前小后大,布指时可将布于寸脉的食指后移,以便完整地摸到尺部的脉形。

二十八脉: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通常指的是: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指的是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脉,左右对称,共二十四条,加上任脉、督脉各一,以及左右的蹻脉,共计二十八条。

浮脉:脉象的一种。脉来浮取即得,重按反觉减弱。主病在表,浮而有力是表实,浮而无力是表虚。多见于感冒和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此外,某些久病阳气虚损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

沉脉:脉象的一种。脉来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病在里。沉而有力是里实,沉而无力是里虚。

迟脉:脉象的一种。脉来迟慢,医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不够四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多属寒証,但也可因阳气被实邪阻滞而致。此外,久经锻鍊的运动员,脉搏多迟缓有力,不属病脉。

数脉:脉象的一种。脉来急速,医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五次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热証。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滑脉:脉象的一种。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証,又主妊娠。此外,健康人也可见滑利脉象。

涩脉:脉象的一种。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三五不调,如轻刀刮竹之状。多由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气滞血瘀所致。可见于贫血、心机能不全等。

虚脉:脉象的一种。脉来浮大,软而无力,失于充盈,有空虚之感。主虚証,如气虚,血虚、失血、脱水等。

实脉:脉象的一种。脉来去俱盛,轻按重按均应指有力。主实証,多见于实热内结、停痰食积等。

长脉:脉象的一种。脉波动的幅度长,过于本位,应指有盈余之感。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盛的健康脉象;若长而弦硬,按之有牵绳感,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証,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风动等。

短脉:脉象的一种。脉波动的幅度短,不及本位,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两头有不足之感。主气病。短而有力为气郁、气滞;短而无力为肺气虚,中气不足。

微脉:脉象的一种。脉来细小而软,应指似有若无。由气血虚衰所致。多见于休克、虚脱、慢性虚弱病症等。

洪脉:脉象的一种。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多属热邪亢盛若虚劳、失血和泄泻等病见此脉,说明病势仍在发展。

紧脉:脉象的一种。脉来紧张有力,应指绷急,如转绳索。常见于寒邪外束或里寒独盛,寒邪挟宿食,出现腹痛、关节疼痛等症。

缓脉:脉象的一种。有正常和病态之分,若脉来和缓均匀,为正常人的脉象;若脉来迟缓松懈为病脉,常见于湿邪致病及脾胃虚弱。

弦脉:脉象的一种。脉体挺直而长,如按在紧张的琴弦上,有弦劲之感。多见于高血压、肝胆疾病及痛証、风証、痰饮、疟疾等。

芤脉:脉象的一种。芤,即葱。脉来浮大而软,按之中空如捻葱管。多见于大失血后。

革脉:脉象的一种。脉来弦大,按之则空,见于亡血失精的証候。

牢脉:脉象的一种。脉来实大弦长,浮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牢不移。多见于阴寒积聚的病症,如症瘕、痞块、疝气等。

濡脉:脉象的一种。濡,就是软的意思。脉来细软而浮,轻按可触知,重按反不明显。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滞留。

弱脉:脉象的一种。脉来软弱而沉。见于气血不足的虚弱病症。

散脉:脉象的一种。脉来散而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重按则触不到脉动。由气血消亡、元气耗散所致,见于疾病的垂危阶段。

细脉:脉象的一种。脉细如丝,但重按始终可以触到。见于血虚、阴津亏损或阴损及阳、血少气衰的病症。

伏脉:脉象的一种。脉来隐伏,重按着骨始得。可见于厥証、剧痛或邪气内闭的病症。

动脉:脉象的一种。脉来滑数有力,应指跳突如豆,但搏动的部位较狭小,节律不够均匀。见于惊恐及疼痛的病症,亦可见于孕妇。?全身经脉搏动应手之处。

促脉:脉象的一种。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多见于阳热亢盛而兼有气滞、血瘀、停痰、食积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结脉:脉象的一种。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常见于寒凝气滞及疝气、症瘕积聚或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

代脉:脉象的一种。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主脏气衰微,多见于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此外,惊恐、跌仆重症及个别孕妇亦可能出现代脉。

大脉:脉象的一种。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証;大而无力多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証。

疾脉:脉象的一种。脉来异常急速,医生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达七、八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达120140次)。多因阳热极盛、阴气欲竭所致。见于热性病热邪极盛的阶段或如严重的结核病、心肌炎等。此外,孕妇临产时亦可见此脉象。

脉合四时:脉象随着四时气候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或称脉应四时。人体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改变。同时,身体各部脉搏也有一些变化,春夏颈动脉的人迎脉稍强些,寸口脉稍弱些;秋冬人迎脉稍弱些,寸口脉稍强些。因此,诊脉时应当把这两方面正常范围内的变化结合四时气候加以考虑,但后者在诊断上现已较少应用。

脉逆四时:由于身体不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因而出现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理现象。它的表现通常指两方面:?四时脉象的太过、不及和相反,如春夏脉不稍见浮洪而反沉涩,秋冬脉不稍见沉实而反浮洪等。身体各部脉搏的变化失常,如春夏人迎脉应当有余而反不足,寸口脉应当不足而反有余;秋冬人迎脉应当不足而反有余,寸口脉应当有余而反不足等。但这一变化在诊断上现已较少顾及应用。

春弦:指正常脉象在春季的变化。弦,形容脉势有如弦线弹动,表示脉气的流畅而坚挺。春天阳气上升,生发机能较旺,故脉象也表现出弦象。

夏洪:又称夏钩。指正常脉象在夏季的变化。洪和钩,象征流量的洪大,形容脉势来盛去衰,脉波急升而缓降。因夏季阳气旺盛,故脉气也相应地洪大一些。

秋毛:指正常脉象在秋季的变化。,轻微之意。秋天阳气从春夏的发越转向收敛,故脉象搏动的幅度也从洪盛相应地减弱而稍浮一些。

冬石:指正常脉象在冬季的变化。,沉重之意。冬寒时,阳气潜藏,皮肤紧束,故脉象相应地沉紧一些,以重指力切按,则脉体应指亦较有力。

春应中规: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古代校正圆形的工具。春应中规,是用圆形来比喻春季脉象相应地圆滑流畅一些。

夏应中矩: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古代校正方形的工具。夏应中矩,是用方正而盛的矩形来比喻夏季脉象相应地洪盛一些。

秋应中衡: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古代测量平衡的器具。秋应中衡,是用衡器来比喻秋季脉象相应地轻平虚浮一些。

冬应中权:语出《素问.脉要精微论》。,古代计重的器具。冬应中权,是指冬季的脉象有如权具之下垂,相应地沉伏一些。

胃、神、根:正常脉象的三个条件。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是脉有胃气。神是脉来柔和有力。根,即根基,表现有二,一是沉取应指;二是寸、关、尺三部脉相应。胃、神、根都是健康的脉象所具备的,在病脉中,亦以它们的存在与否来判别疾病的吉凶。但在切脉的过程中,胃、神、根三者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割的,一般都以脉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柔和有力作为这三者总的表现,说明人体胃气尚充,正能胜邪。

脉无胃气:脉象失去从容和缓及正常的节律,表现出弦劲绷急、坚硬搏手或虚浮无力、杂乱不匀等,表示胃气将绝,五脏真气败露,生命重危。如肝脏真气败露时,脉弦劲如按于刀锋上.称为但弦无胃。又如脾脏真气败露时,脉的间歇如屋漏水点滴而下,良久一次,称为但代无胃。这些都属真脏脉,参见真脏脉条。

五脉:指五脏的脉象。即: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浮,肾脉沉。一般来说,五脏功能正常,胃气充足,就呈和缓均匀的脉,而弦、洪、浮、沉都不明显。当某一脉单独出现时,表示该脏有病变,脉愈显露,病也愈重。

五决:《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意指诊察疾病时,可结合五脏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吉凶。

真脏脉: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五脏的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该脏精气衰竭,胃气将绝,而各显现出特别的脉象,但均没有胃、神、根的脉气,尤其没有从容和缓之象。其中,肝的真脏脉弦硬劲急,脉体的紧张度很高,切按下去像触刀刃般绷紧;心的真脏脉坚硬而搏手;肺的真脏脉大而空虚;肾的真脏脉是搏手若转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般的坚实;脾的真脏脉是软弱无力,快慢不匀(《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脏脉的出现对诊断某些慢性病的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由于中西医对脏腑的概念有所不同,临症分析时,不宜生搬硬套。

七怪脉:指生命垂危时出现的七种异常脉象。即:雀啄脉屋漏脉弹石脉解索脉鱼翔脉虾游脉釜沸脉等,此外还有加上偃刀脉转豆脉麻促脉三种,合称为十怪脉。这些脉象都是反映脏气将绝、胃气枯竭的危重証候。

雀啄脉: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

屋漏脉:七怪脉的一种。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且间歇时间不匀.如屋漏滴水之状。

弹石脉: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沉实,有如用指弹石的感觉。

解索脉:七怪脉的一种。脉象忽疏忽密,节律紊乱如解索之状。

鱼翔脉:七怪脉的一种。脉搏似有似无,如鱼翔之状。

虾游脉:七怪脉的一种。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釜沸脉:七怪脉的一种,脉象浮数之极,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绝无根脚。

偃刀脉:十怪脉的一种。偃刀,即仰起的刀,口锐而背厚。形容脉象弦细而紧急,有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觉。

转豆脉:十怪脉的一种,又称为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之状。

麻促脉:十怪脉的一种。脉搏急促而零乱。

六阳脉:一种生理特异的脉象。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洪大,但无病态,故不属病理性脉象。

六阴脉:一种生理特异的脉象。平素两手寸、关,尺各部的脉象均较细弱,但无病态,故不属病理性脉象。

脉静:脉搏和缓平静,是与脉躁相对而言的。表示疾病好转或不会恶化。例如患者虽然有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但脉搏仍然和缓平静,不见弦数,说明病邪轻,不会深入发展。

脉躁:指患病过程中,脉象变得比原来急数躁动。一般表示邪气内传,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六变:指急、缓、大、小、滑,濇六种脉象的病理变化。《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病之六变者,....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濇者多血少气,微有寒。」这里六者均指脉搏的形象,并非指快慢。急,即弦紧,多见于外感寒邪;缓,脉波纵缓而长,主气盛或实热;大,即浮大,主阳盛阴虚,故说多气少血;小,即细脉,主气血俱虚;滑,即流畅滑利,属阳气旺盛的健康脉象,亦见于热病;濇,脉来艰濇,主血瘀,因气虚不运,或寒邪阻滞气血所致。?

八纲中的表、里、虚.实、寒、热。

五邪脉:五邪致病所出现的脉象,古代用以说明五脏间的病理变化,今较少应用。例如:肝脉应弦细而长,若肝病出现浮濇而短的脉象,是肺乘肝,为贼邪脉,表示病情险恶;若肝病出现洪大而散的脉象,是心乘肝,为实邪脉,病可治;若肝病出现沉濇而滑的脉象,是肾乘肝,为虚邪脉,虽病易治;若肝病出现大和缓的脉象,是脾乘肝,为微邪脉,预后较好。

参伍不调:指脉搏跳动节律不调,往来艰濇。

乍疏乍数: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序或时慢时快,属怪脉的脉形。见于气血即将消亡,病属垂危。

脉悬绝:指与正常脉相差悬殊的脉象。如此正常脉快三、四倍,或只及正常脉的一半或更少,都是称脉悬绝。主病重。

阴绝:脉搏只现于尺部,而寸,关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阴绝有阴气偏绝、隔绝的意思。

阳绝:脉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现,而关、尺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成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阳绝有阳只偏绝、隔绝的意思。

阴搏阳别:脉象的一种。阴指尺脉,阳指寸脉。尺脉搏动显着地滑于寸脉,称阴搏阳别。多见于妊娠。

离经脉:指某些过快或过慢的脉。《难经》把脉搏与正常呼吸比率多于六(相当于每分钟超过108次)及少于二(相当于每分钟不足36次的称离经脉。?孕妇分娩期间脉搏加速,亦称离经脉。

脉阴阳俱紧: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脉俱现紧象。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脉俱紧,即浮紧之脉。见于外感寒邪,腠理密而无汗,表气闭而不宣,是表实的见証。

脉阴阳俱浮: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俱现浮象。寸脉属阳,尺脉属阴,两部脉俱浮,即浮洪脉。见于风温病外热已盛,而误用辛温发汗,津液受伤,致使热邪内外充斥。

脉暴出:原为微细欲绝之脉,一旦骤然暴露,此为阴阳离决的现象,见于病情危重之际。

格阳关阴:因阴阳失调而致的一种极度充盈的脉象。人迎脉(两侧颈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为格阳,是由于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经格拒,失去彼此协调的结果。寸口脉(两侧桡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为关阴,是气血盈溢于三阴经,与三阳经隔绝,失去彼此协调的结果。当上述两种脉同时出现,则为格阳关阴,属病变严重。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囗....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上下不通的病症。参见关格条。

诊胸腹:切诊内容之一。切按病者的胸腹部,以了解病痛的部位、范围大小、冷热、硬度及喜按、拒按的性质等;也是对痞满、积液和症瘕积聚(包块)等一类病变的检查方法。

诊虚里:切诊中,诊胸腹内容之一。虚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诊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虚;如果动而应衣为太过,是宗气外泄;若搏动特快,多为胸腹积热,邪气亢盛或正气衰,虚阳外脱;若跳动停止,则宗气已绝,病居危笃。

宗气外泄:即宗气外泄,其表现为气喘,虚里穴(心尖搏动处)跳动太过,动而应衣等,多伴有痰瘀或心阳不足的见証。常见于心功能不全的疾病。

诊尺肤: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诊察尺肤,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以测知病情。这一诊法现已少应用。

四诊合参:辨証过程中,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病的标本缓急,正确指导治疗。参见色脉合参脉証合参各条。

色脉合参:在辨証过程中,把脉象和病色的变化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色脉表现一致为顺,色脉表现不一致为逆。例如:患者面赤唇红、舌红苔黄等,都是热邪盛的病色,若出现洪数或滑数的脉象(阳脉或实脉)就是色脉一致,说明邪气虽盛,正气尚足,故为顺証,预后较好;若见上述病色而脉细数(脉虚),色脉就不一致,说明邪盛正虚,热伤阴津,或邪已内陷,故为逆証,预后较差。又如数脉为热,赤色亦为热。当脉数而面色苍白,或面色潮红而脉象微弱,都是色脉相反的逆証,亦预示病情凶险。

脉症合参: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証候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証一致为顺,脉証相反为逆。例如外感証(阳証)见浮脉(阳脉)、脾虚证(阴証)见缓弱的脉(阴脉)等,就是脉証一致,它们的辨証论治也较简单,预后也较好。但当外感証见细脉(阴脉);就是脉証相逆,说明表实里虚,是邪盛而正气不足,病理上错综复杂,预后也相对差些。在脉証相逆,病理变化复杂的情况下,辨証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确定治疗上的标本缓急,故临床上常有舍証从脉舍脉从証的情况。

舍脉从証:指在辨証过程中,当脉証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以临床症状作为审定病机、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时,称为舍脉从証。较多用于一些急性病病情复杂时。例如:患者高热神昏,但脉濡缓,証属邪热内闭,由于病势急骤或被邪气阻遏,故脉象未能反映热邪内闭的本质因此当从临床表现,急用清营透热法。

舍証从脉:指在辨証过程中,当脉証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以脉象作为审定病机、确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时,称为舍証从脉。较多用于一些慢性病病情复杂时。例如:大咯血的患者,血虽止但脉不呈细弱的虚象,而反现滑数,滑数之脉,主内有热邪,势必迫血妄行而再度出血,故症状好转只是暂时的现象,应据脉而确定泻火宁血的治则。

八纲辨証: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纲进行辨証,叫八纲辨証。各种疾病出现的症状虽然错综复杂,都可用八纲进行分析、归纳,以探求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病势的轻重,个体反应的强弱,从而作出判断,为临床诊断和施治提供依据。阴阳是指疾病的类别,表里是指病变部位的深浅,寒热是指疾病的性质,虚实是指邪正的消长盛衰。其中阴阳两纲是八纲中的总纲,具有统领其它六纲(又称六变)的意义。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四对矛盾,是相对的,又是互相密切联系的。例如表証,就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之分,还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它寒証、热証、虚証、实証也是如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四对矛盾的变方,可以向对方互相转化,如由表及里,由里出表,寒証化热,热証化寒,由阳及阴,由阴转阳等等。参阅有关各条。

阳証: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証,按阴阳属性归类,分阳証阴証。凡属急性的、动的、强实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代谢增高的、进行性的、向外(表)的、向上的証候,都属于阳証,如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烦渴引饮,语声壮厉,烦躁多言,呼吸气粗,大便秘结或臭秽,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脉象浮、洪、数、滑、实、有力,舌质红绛,舌苔黄燥.甚或芒刺等等。八纲中的表証、热証、实証,都相对地属于阳証的范围。

阴証: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証,按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証阳証。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里)的証候,都属于阴証,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踡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大便腥躁,小便清长或短少,腹痛喜按,脉象沉、细、迟、无力,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等等。八纲中的寒証、虚証、里証,都相对地属于阴証的范围。

阳虚:指阳气不足。临床表现有面色[白光]白,手足不温,容易出汗,大便稀烂,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无味,舌质淡,苔白润,脉虚弱等。(按:[白光]为一个字)。

阴虚:指阴液不足。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绛干无苔,大便燥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

亡阴:由于高热、出汗过多、大量吐泻等,耗损阴液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身热、汗多、烦躁不安、口渴而喜冷饮、呼吸气粗.四肢温暖、唇舌干红、脉虚数等。

亡阳:由于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剧,或其它原因耗伤阳气,以致阳气突然衰竭,出现大汗淋漓,汗出如珠而微粘,畏寒,手足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唇舌淡润,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或浮数而空等,类于休克现象。亡阳大多是亡阴的进一步发展,阴液如耗损过度,接看阳气也可随之亡脱。在这同一疾病的两个阶段中,应特别注意辨証。

伤阴:一般是指温热病后期肝、肾真阴受伤。主要表现有低热,手足心灼热,神倦,消瘦,口干舌燥,或见咽痛,耳聋,颧红,舌干绛,脉细数无力等。

伤津:是津液受伤的意思。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热性病的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往往容易耗伤肺、胃的津液而出现燥热症状。如肺津受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鼻燥咽干,喉痛;胃津受伤则见口燥咽干,烦躁,渴饮不止。如因误汗、误吐、误下或消渴病等耗伤津液,一时出现小便不利或大便难,《伤寒论》称之为亡津液

伤阳:是阳气受伤的意思。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如寒邪直中三阴,或温热病过用寒凉药物,或因发汗,泻下过多,或热病的末期,或水湿的停留,都会损伤阳气,出现阳虚証候。此外,情志刺激过度,也会耗伤阳气,如暴喜过度、心神浮越,阳气易于耗散,出现心悸,怔忡,精神恍惚、失眠等症。

阳黄:黄疸两大类型之一。多属急性,其症状:初起或有寒热,面目皮肤黄色鲜明,伴有口干口苦,胸闷泛恶,腹满便秘,小便浓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症,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阴黄:黄疸两大类型之一。多属慢性,其症状:皮肤黄色晦暗,低热或无热,伴有神疲身倦,胃纳差,大便不实,小便淡黄,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缓或沉细等见症。多见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等病。

阳証似阴:热性病发展到极期,有时会出现一种假象,即疾病的本质是阳症,但表现的现象(症状)又很像阴症。具体症状参见真热假寒条。

阴証似阳:虚寒性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有时出现一种假象,即疾病的本质是阴証,但表现的现象(症状)很像阳症。具体症状参见真寒假热条。

表里:表和里,是辨别疾病的内外,病势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等的两个纲领。以内外来分,人体的皮毛、经络为外,属表;脏腑为内,属里。例如外感温热病,邪在卫分,属表,病势较浅、较轻;若深入气分或营、血,则属里,病势较重、较深。辨别表証和里証不但要从病变部位来划分,更重要的是从証候的特点,如寒热、脏腑症状、舌苔、脉象等加以区别。表里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并与寒、热.虚、实错杂出现。

表邪:指在表的邪气,多属外感表証。

表証:指在浅表的病症。六淫邪气侵入人体,首先侵犯皮肤,经络,或从口鼻入侵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或咳嗽。脉浮,舌苔薄白等症状,其中又以恶寒(或恶风)、脉浮为特征。但表証还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的区别,详见各条。表証多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或初期。

里証:指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影响脏腑、血脉或骨髓等而引起的証侯。包括两方面:?外感病表邪内传入里(传入气分、营分、血分),病及脏腑,出现高热或潮热、神昏、烦躁、口渴、腹胀或痛、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或不利、舌苔黄干、脉沉数等症状。多见于急性热病的中期和极期。?

内脏病变,这是与外感相对而言,如肝病的眩晕、胁痛;心病的心悸、气促;脾病的腹胀、泄泻;肺病的咳嗽、气喘等。

表寒:表証的一种类型。指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颈强、骨节烦疼、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

表热:表証的一种类型。指感受风热后而出现发热、恶风、头疼、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微黄或舌尖红、脉浮数等症状。

表虚:表証的一种类型。指卫外的阳气不足,腠理不固而出现的症候。其表现除有表証症状外,以自汗或汗出恶风、脉浮缓无力为特点。

表实:表証的一种类型。指外邪侵入后,阳气集于肌表、邪正相争、腠理密闭所出现的症候。其表现除有表証症状外,以无汗,头痛、身痛、脉浮有力为特点。

里寒:即脏腑的寒症,多因阳气不足,或外寒传里所致。主要病状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脉沉迟或微细、舌质淡苔白润等。

里热:一般是指胃肠实热、肺胃实热或肝胆郁热而言。主要病状是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引饮、烦躁、或心烦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有力等。

里虚:即脏腑气血不足,机能衰退的証候。参见有关各条。

里实:或称内实。?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出现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腑实証候。?泛指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气血郁结、停痰、食积、虫积等。

里结:指大便秘结。有热结、寒结之分。热结是由于胃肠积热,或热邪侵犯胃肠,使胃肠津液消耗,引起大便燥结不通;寒结是由于阴寒结聚胃肠,而致传导功能减弱,引起大便秘结不通。热结多兼见发热,午后热高,时有谵语,腹痛(或压痛),舌苔黄燥,脉沉有力等。寒结多呈神疲气弱,虽有便意,但难于排出,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迟无力等。

表寒里热: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患者本有内热而又感受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表现为既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或气喘、脉浮紧等表寒証,又有烦躁、口渴、尿黄、便结等里热証。

表热里寒:表里寒热错杂的一种表现。患者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或因外邪未解而过服寒凉而致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既有发热、头痛、恶风等表热症。又同时出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肢冷、不渴等里寒証。

表虚里实:表里虚实错杂的一种表现。有因患者平素卫气不足,感邪后邪热内结而致;或因表証治疗失当而致。表现为既有恶风、汗出、身热等表虚証,又见腹痛、便秘等里实証。

表实里虚:是邪实正虚的一种表现。患者平素中气不足,感受寒邪后既有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实証,又见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脉沉等里虚証。

表里俱寒:即内外俱寒,是表里同病的一种表现。外感寒邪,又内伤生冷寒滞之品,或平素脾胃虚寒又外感风寒。表现为既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表寒証,又出现腹痛泄泻,四肢厥冷等里寒証。

表里俱热:即内外俱热,是表里同病的一种表现。患者本有内热,又感受温邪,除有表热証外,发病即见面赤头痛、恶热口渴,咽干舌燥、甚至心烦谵语等里热証。

表里同病:指患者既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証,同时又有胸满不舒、腹痛腹泻等里証。?指表里出现同一类性质的病(病气相同),如表里俱寒表里俱热等。

由表入里:指表証未解,病势向内发展。区别点是:在表则见恶风恶寒,入里则不恶寒而反恶热;在表多不渴,舌苔薄白,入里多烦渴,舌苔黄燥。

热邪传里:指温热之邪不从外解而向里传,或风寒湿燥等外邪在一定的条件下化热入里。其特点是:恶风、恶寒等表証消失而出现里热証症状,如高热目赤、胸中烦闷,口渴引饮、烦躁、甚则谵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表邪内陷:指由于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在表的邪气陷入于里的病变。如温邪从卫分逆传心包,伤寒太阳病误下而见,结胸証等均是。

表解里未和:伤寒病的表証已经消失,在里还有水饮、痰涎、食滞、瘀血等没有消除。?表証已经解除,而亏损的阴液还没有恢复。

半表半里:指病变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介于表里之间。例如少阳病,在三阳来说,已离开太阳之表,但又未入阳明之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称为半表半里証。

由里出表: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主要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等里症,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瘀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显示病邪由里出表的趋势,为病情趋势好转的征象。

寒热:八纲中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实质上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具体症状,可参阅寒証热証各条。辨别疾病的属寒、属热,对确定治疗有看重大的意义。治法上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立法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寒与热是相对的,但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有时可以呈现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或寒热错杂等情况,临証必须注意辨别。?是恶寒发热症状的简称。

寒証:是由寒邪引起,或因阳气衰弱,阴气过盛而导致身体机能与代谢活动衰退,抵抗力减弱而出现寒的証候,如体温不足,面色苍白,精神萎顿,踡卧,喜温怕冷,脘腹冷痛,得热则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等。多见于慢性、机能衰退性的疾病。

热症:是由热邪引起而致阳气亢盛(正气抗邪,反应强盛),出现一系列热的证候,如身热,烦躁,面目红赤,不恶寒反恶热,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唇红而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干黄或干黑,脉数等。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以及身体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盛(阳盛)所产生的疾病。

真寒假热:是阴证似阳的一种症状。病本属寒証,因寒到了极点,出现身热,面色浮红、口渴.手足躁扰不宁、脉洪大等假热现象。假热的辨証要点是:患者身虽熟,但喜用衣被覆盖;口虽渴而饮不多;手足虽躁扰,但神志安静;苔虽黑但滑润;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实质上这些都是虚阳外露的一种假象。参阅阴盛格阳条。

真热假寒:是阳証似阴的一种症状。病本属热証,因热到极点,出现手足冰冷、脉细等假寒症状。假寒的辨証要点是:患者虽恶寒,但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并出现烦渴、咽干、口臭、舌苔黄干、小便黄、大便臭秽或秘结、腹部胀痛、脉细而按之有力等症状。实质上这些都是热的证候。参阅阳盛格阴条。

上寒下热: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寒症,下部表现为热性的证候。可见于病因上的寒热错杂而致。如热邪发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也可由于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所致,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

上热下寒: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証候。是由病因上的寒热错杂、病理上的阴阳之气不能协调,使阳盛于上,阴盛于下而致。例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起大泻不止,津液耗伤,致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邪盛于下则大便溏泄四肢冷、脉沉迟等。?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越,此仍属真寒假热的虚寒证。

假寒: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反表现出寒的假象,参阅真热假寒条。

假热:指病因和病理均属寒而反表现出热的假象,参阅真寒假热条。

浮热: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指外感初期的表热。

邪热:病因:即热邪。?症状: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虚实:虚和实,是指人体抵抗力的强弱和病邪的盛衰,也就是机体内正气与病邪之间斗争的表现。虚指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减弱;实指致病的邪气盛和邪正斗争剧烈。凡病者体质强,病理变化表现有余的是实;病者体质弱,病理变化表现为不足的是虚。虚实是相对的,可以互为转化,或相互错杂而出现,如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病变中,往往有病邪久留,损伤正气,由实转虚的;也有正气本虚,无力驱邪而致痰、食、水、血等瘀结而成虚实交错的。因而有虚实错杂和虚实真假的差异,病机不同,应详细辨别。

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机体抗邪能力减低,生理机能减退的证候,其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不足,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嫩无苔,脉虚无力等。

实证:是指病邪亢盛,正气与邪气对抗的反应激烈;或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这些多属实证。所谓邪气盛则实。如急性热病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燥、脉实有力等,属实证。

上实下虚:邪气实于上、正气虚于下的证候。上和下是相对而言。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复感寒邪,一方面有腹痛、大便溏、肢冷等下虚証;另一方面因寒邪外束肺卫,也可出现恶寒、头项痛、喘咳等相对属于上的表实証。?

通常指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又称上盛下虚。一方面出现腰膝酸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証,另方面又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証候。

上虚下实:指正气虚于上,邪气实于下的証候。如病人原有怔忡証,心悸无宁时,多由心血虚损而致,属于上虚;但又感染湿热痢疾,腹痛,大便下赤白,一日多次,苔黄腻,这是邪气实于下。因为上虚,所以治疗时不能一意攻伐。

虚中夹实:指虚弱的病中又夹有实証,但以虚为主。例如妇女干血痨病,一方面有消瘦、肌肤干枯粗糙、手足心烦热、不思饮食等虚弱証;另一方面又夹有闭经、舌质紫暗而边缘有瘀点、脉沉弦等血瘀实証。

实中夹虚:指实邪结聚的病証中夹有虚証,多属邪盛正虚。例如,久患臌胀病,症状常表现为腹胀大而实,静脉怒张,面色苍黄而晦暗,形瘦肢肿,饮食即胀,二便不利,舌质暗红起刺,苔黄干燥,脉缓弱或沉细弦数等,这是在气血郁结的实証中又出现脾肾不足的虚象。

真虚假实:虚弱的病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反而出现类似强盛的假象,这种情况,又称为至虚有盛候。例如严重贫血会出现高热,脉洪大,好像阳明实热証,但脉虽洪大,重按却如葱管--芤脉,舌质淡白或嫩红,而无老黄苔,是其鉴别。因此辨别虚实的真假时,要注意结合脉象和舌象、体质和病史等进行全面分析。

真实假虚:实邪结聚的病,反而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这种情况,又称为大实如赢状。例如热厥証,热邪郁结愈深,四肢厥冷就愈明显,脉初按好像沉伏,但重按却应指有力,舌质红绛,或有焦黄苔,或见高热神昏谵语等。因此,辨别虚实的真假时,要注意结合脉象和舌象,体质和病史等进行全面分析。但也有从实热内闭而转变为脱症的,临床上尤当细辨。

虚喘:虚喘多是肺肾之虚,尤以肾不纳气为主。临床表现有呼吸短促,动则喘甚。肺虚者,每兼津液亏损,而见口渴,面色潮红、烦热,自汗、咽喉不利、舌红干少苔或剥苔、脉细而弱,可见于晚期肺结核等。肾虚者,有偏于阴虚或阳虚之别,偏于阴虚者,证治与上述类同;偏于阳虚者,多见恶寒、肢冷和由下而上的水肿、舌质淡,脉沉弱,多见于各种心机能不全的病变。

实喘:喘是呼吸急促的症状,按病因病理和证型而有实喘和虚喘之分。实喘因邪气壅盛于肺,证候以痰为主,常有外感风寒或燥邪所诱发。风寒型者,胸满喘咳,头痛恶寒,痰稀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浮滑,此型多见于支气管喘息症;燥热型者,喘而烦热、咽痛口渴、咳嗽胸痛、咯黄稠痰、舌苔黄、脉数,此型多见于大叶性肺炎等。

虚火:是指真阴亏损,引起的热性病症。伤阴症状明显,临床表现有低热,或午后潮热,手足心灼热,口干、盗汗,唇舌嫩红或绛,脉虚数等。实火:指火邪极盛引起的实证,热证,多见肝、胆、胃肠实热的症状。例如高热、口干渴、烦躁、胁痛、腹痛拒按、便秘、头痛、口苦、舌苔厚黄.干燥或起芒刺、脉滑数有力等。

虚热:由于阴阳气血的不足而引起的发热,并分别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证候。

实热:外邪入侵体内,化热入里,邪气盛而正气尚足,邪正相争引起的发热,表现为高热,烦渴,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洪数或滑数等。多见于感染性热病的高热期。

虚寒:指正气既虚而有寒的证候。表现为不欲饮食,口淡,吐涎沫,气短,大便稀薄,或泻下未消化的食物,舌淡白,脉细微等。

实寒:指正气不虚而寒邪结滞于内的病症。表现为口中和,舌苔白,四肢冷,小便清,腹痛,大便秘,脉沉弦等症。

五虚: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细弱、肤冷、气少、泄泻而小便清利、饮食不入等五脏俱虚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能进食、腹泻止,是胃气恢复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五实:语出《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脉来洪盛.皮肤灼热,腹胀、大小便不通、精神昏乱等五脏均有实热的严重证候。这种情况经治疗后,若有汗出、二便通畅,是邪气有出路的现象,为病情转危为安的标志。

闭:指疾病急剧变化过程中,正气不支,邪气内陷,出现脏腑功能闭塞不通的病理。多因邪热、痰浊等病邪闭阻于内,故又称内闭。见于中风,温热病热入营血阶段,均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这种病变的综合表现,称为闭証,即:神志昏迷,牙关紧闭,两手握拳,痰涎壅盛、脉弦急或洪数等。其中兼有热象的为阳闭;兼有寒象的为阴闭

脱: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而致生命垂危的病埋。它的综合表现,称为脱证。主要症状有:汗出如珠,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微细欲绝等。由于病因病理和症状均以精气向外而泄为特点,故又称外脱。在严重的脑血管病变(中风等)时,又常以内闭外脱为辨证分型的基础。但脱症包括的疾病很多,临床上一般把中风、大汗、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休克基本上可包括在此范围内;若因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的,则称虚脱,心、肺、肝、肾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可包括在此范围内。

六经辨证: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称为太阳病。当病邪向内发展,由表寒证转变为里热证,出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阳明病。若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而且有口苦、咽干等症状的,称为少阳病。以上三种类型称为三阳病。三阳病的性质属阳、属热。病邪向内发展的另一种病理转变是走由阳证、热证转变为阴证、寒证,出现腹满、呕吐、泄泻的,称为太阴病。出现神倦、脉微细、恶寒肢冷的,称为少阴病。病情比较复杂,寒热交错出现的,称为厥阴病。以上各类型称为三阴病。三阴病的性质属阴、属寒。故一般不发热。六经病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它又是外感热病过程某个阶段呈现的综合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六经中彼此有一定的有机联系,故发病可以合病并病,也可以互相转变。

六经辨证的主要目的在于分辨各经的主证和热型,但对于热性病的辨证还有它的局限性,应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才较全面。

太阳病: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恶寒、头痛而兼项强,脉浮,这是因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有头痛、恶塞、脉浮症状的,属太阳经表证,有表实和表虚两种证型。表实、无汗、脉浮紧;表虚,有汗,脉浮缓。

阳明病:六经病之一。本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种类型。经证的主症是身热,不恶寒而恶热,汗出烦渴,脉洪大有力。腑証的主症有腹痛拒按,大使闭,潮热、甚则谵语、脉沉实有力。这是因热盛津伤,热结胃肠所致,属实热里证。

少阳病:六经病之一。少阳病的临床常见症状为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满闷.心烦喜呕、不欲食、脉弦等。热型的特点是往来寒热,既非发热恶寒,全身疼痛的表证,又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的里证,而且有胁大硬满等症状,说明病已不在太阳之表,但也未入阳明之里,故把少阳病称为半表半里证。

太阴病:六经病之一。大多由三阳病传变而来,一般特点是没有发热。太阴病常见腹满、呕吐、泄泻、口不渴、食不下、脉缓弱等症状,与阳明病同为里证,但性质相反。阳明属实热,太阴属虚寒;阳明病是胃肠燥热,太阴病是脾胃寒湿。

少阴病: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嗜睡(似睡非睡).脉微细。是因心肾两伤,阴阳气血俱虚所致。临床上以阳虚为多见,故有恶寒肢厥,下利等症的出现,属阳虚里寒证。若肾阴受伤较甚,则可见心烦失眠的虚热证。

厥阴病:六经病之一。厥阴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此较复杂,同时也是此较严重的阴经病,其特点是寒热错杂、厥热胜复。主要症状为四肢厥冷。厥多热少或厥少热多,神识昏乱、口渴、咽干、气上冲心,心中觉得疼痛而有热感,飢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等。

经证:经证和腑证是六经辨证中某一经证候的进一步分类。经脉都内联脏腑,当病邪侵扰经脉之气而末聚结于腑时的症状,称为经证;若结于腑的称为腑证。临床上经证,腑证一般指三阳经疾病而言。经証和腑证的划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所立的名称。如太阳病的恶寒、头痛,发热;阳明病的身壮热、烦渴、自汗;少阳病的寒热往来、心胸烦闷等,称为经证

腑証:指三阳经病变影响到所属的腑而言。如太阳病见有少腹胀.小便不利,是水蓄于膀胱(膀胱为太阳之俯);阳明病见有腹痛、大便秘结,是热结于胃、大肠(胃为阳明之腑);少阳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是热郁于胆(胆为少阳之腑)。都称为腑证

并病:指伤寒一经的証候末愈,又出现另一经的証候。如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与少阳并病等。

二阳并病:指伤寒两个阳经并病。例如先见太阳病的头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以后又出现呕吐、胸胁满闷的少阳症状。两经的症状并见,且有先后出现之分的,故名。

合病:指伤寒病二经或三经同时受邪,起病即同时出现各经主症。加太阳与阳明合病少阳与阳明合病太阳与少阳合病、或三阳合病等。详见各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指太阳和少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发热;又有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如里热偏盛,热迫于下则下利后重,热迫于上则见呕逆。

太阳与阳明合病:指发病时太阳和阳明两经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表现,既有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又有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故称。

阳明与少阳合病:有两种情况:一是合病偏重于少阳经,如虽见阳明病的潮热,但大便不秘结,小便也正常,而少阳病的口苦、胸胁满闷的症状此较明显;一是合病偏重于阳明经,如虽见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但阳明病身热口渴的症状比较显着,而且还出现下利热臭粪水,脉滑数等里热偏盛的症象。

三阳合病:指太阳与少阳之邪热同入阳明经,以致出现阳明邪热独盛的证候,如症见身热、口渴、汗出、腹部胀满、身倦沉重、转侧困难,语言不利、口不知味、骤看时颜面似有污垢样、神昏谵语、小便失禁等。

坏病:指伤寒病因治疗错误,病情变坏。由于身体的强弱、发病的新久及误治程度的轻重等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变证。例如误用汗法,有汗出不止、心下和脐下悸动等症。滥用吐法,出现飢而不能食、或朝食暮吐、或当恶寒而不恶寒、心中烦热不欲近衣等现象。滥用下法,发生心下胀闷作痛、泄泻、腹部胀满、吃东西不消化等。误用火熏等法,就可能出现身体发黄、大便下血,或四肢寒冷、大汗淋漓、濒于虚脱,或气从少腹上冲心下等症。

变証:由于治疗上的错误(如不适当地使用汗、吐、下等法,或实証而用壅补等)或病者正气不足、调理失宜等原因,使疾病由实转虚或由简单转为复杂的情况。例如伤寒太阳病,发汗过多,损伤心阳,发生心悸怔忡、胸闷不舒等,这是误汗的变証;又如麻疹透发不畅,疹毒内陷,出现疹点内收而喘逆等变症。

传变:指伤寒病过程中一般的和异常的发展情况。是传经(指伤寒六经病),即病倩发展循着一定的规律之意,如太阳传阳明,或传少阳。是变化,即病情变化超越规律之意,如阳証转变为阴証,或转变为其它寒热夹杂的証候。

病传:指疾病的转变。

欲传:指病邪有向内发展的趋向。如外感风寒,原先没有汗出,现在见到微汗而热不退,心烦,同时又想喝水,脉象较数的,这是寒邪逐渐化热,将传入里的症象。

经尽:伤寒病在某一经中,经过一定日期的治疗,病情逐渐痊愈,即使有些余邪,也可在本经阶段内消除,不传别一经。

直中: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即发病没有三阳经的証候,而出现三阴经的証侯。故又称直中三阴

传经:伤寒由一经传入另一经,即由一经的証候演变为另一经的証候。传经实际是病証进行演变。分为:

·     循经传:指太阳而阳明少阳,再太阴、少阴而厥阴的顺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但不一定要传遍六经,如果病人的正气充沛,抵抗力增强,治疗得当,传经可终止。

·     越经传:指病邪越经而传,如太阳经不传阳明而传少阳。

表里传:指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都是互为表里。故太阳传入少阴即称为表里传。

过经:指伤寒病在病程中由一经的証候转入另一经的証候。如太阳病过经,出现少阳病的証候.就表明这时患者的太阳表証已经解除。?过了传经的日期。假如太阳病过了七天(伤寒传经以七天为一候)以上,就称为过经

不传:是指外感病不论病程长短,主症主脉不变,反映病邪仍然在一经的。如太阳病浮脉不变,恶寒头痛的症状依然存在,虽发病的日期较长,仍属太阳病。

再传:古人认为伤寒六经中从太阳到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一天传一经,如果到第六天病末痊愈,第七天又将再传太阳。事实上,伤寒一天传一经的说法,完全脱离实际,在临床上也很难看到从厥阴再传太阳的。

顺传:指疾病顺一定的次序传变。如伤寒阳经由表而里,从太阳传入阳明,或传少阳。或阳经传入阴经(阴经是首太阴,末厥阴),均是顺传。温病由上焦手太阴肺传中焦足阳明胃,又传下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或由卫分传入气分、营分.血分等,都称顺传

逆传:与顺传相对而言。温病的传变,顺传是由卫到气,由气入营及血。若病在卫分随即见营、血分症状的,称为逆传。如逆传心包之类。

病发于阳:泛指体表阳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表。?

六经辨証中辨别阳証的基本原则,即病人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阳经的病变。

病发于阴:泛指内脏或阴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部位在里。?

六经辨証中辨别阴証的基本原则,即病人无发热而出现恶寒,是属于阴经的病变。

卫气营血辨証:是应用于温热病的一种辨証施治方法。它概括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及其病理表现。一般来说,初起病在卫分,显示较轻较浅;由卫分到气分,显示已病进一层,入营分则病变逐渐深入而加重,至血分则最重。这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并不是截然划分,而是互相联系的。一般是顺序传变的,但有的疾病不一定按顺序出现,有的一发病就在气分甚至在营分、血分;或由卫分直接传至营分、血分;或两分兼病;或病已传入营分、血分,而气分病仍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証候作具体分析,概要分清四者的区别,又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参见有关各条。

卫分証:是温热病的初起阶段。临床表现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肢酸或身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或见鼻塞、咳嗽等。以发热、恶风寒为特征。卫有卫外的意思。一身的表层,叫卫分。内与肺气相合(肺主皮毛),有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的功能。若邪气侵入体表,使卫气功能失去正常,出现卫分証候,称为邪犯卫分

气分証:是温热病的化热阶段,大多由卫分証的发展而来。临床表现有发热甚、不思寒、出汗、口干渴、面红、呼吸气粗或有气喘、小便黄赤而少,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洪大或滑数等。以不恶寒但恶热、舌苔黄为特征。临床上有湿热相兼、热结胃肠、热郁于肺,或热毒壅盛等情况。气分热盛最易伤津,必须随时注意保存津液。气分以中焦阳明为主,但也包括肺、胆、脾、胃、大肠等脏腑,范因比较广,病程也比较长。病邪由卫分传入气分,或由伏热内发,表示病势转深,邪正相争趋于激烈阶段,邪正俱盛。气分証发展,可传入营分或血分。

营分証:是温热病邪气内陷的深重阶段,大都由气分証传变,也有由卫分証逆传的。临床表现有高热、夜间热甚、心烦不寐,或见神智不清、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绛、苔黄糙或干灰、脉细数等。营分是介于气分和血分之间。营是血中之气,营气内通于心,病邪传至营分,显示正气不支,邪气深入,威胁心包,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疾病由营转气,表示病情好转,由营入血,表示病情深重。

血分証:是温热病病情发展到最深重的阶段,多是营分病的进一步发展。以伤阴、耗血、动血为特征。临床表现有高热、夜间热甚、躁扰不宁、斑疹显露、色多深紫、舌色深绛或紫晦、脉细数,甚则神志不清、谵语发狂,或抽搐昏迷、吐血、衄血、便血等。多见于急性热病极期及外科急性化脓性感染伴有严重中毒症状或败血症。血分是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証的最深入一层,包括心、肝、肾等脏受病。临床上外科急性疮疡疾患,也常被称为血分的热毒,但意义不同。

三焦辨証:三焦辨証是温热病辨証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热病的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心肺病变属上焦;脾胃病变。

中焦;肝肾病变属下焦。三焦所属各经的主要症状如下:?

上焦:手太阴肺经病有发热恶寒,自汗头痛而咳等症。手厥阴心包经病有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

中焦:足阳明胃经病有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脉大。足太阴脾经病有身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

下焦:足少阴肾经病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心躁不寐,唇裂舌燥。足厥阴肝经病有热深厥深、心中憺憺、手足蠕动、甚则抽搐。

三焦病变各有不同証候类型,标志着温病传变的三个不同阶段。初期病在上焦,极期病在中焦或逆传心包,末期病在下焦。这种自上而下的传变,虽然和卫气营血辨証纵横的角度不同,但基本精神还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

病因辨証:辨証施治方法之一。不同的病因可以通过人体内部的矛盾而引起不同的变化。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烦躁、发狂、神昏多属于等。这种分析的方法,称为审証求因。临床上常结合八纲辨証来互相补充。

气血辨証:内伤杂病的辨証方法之一。即以气、血的病証为纲,分别进行辨証施治的方法。其中,气的病症多指机能性活动的紊乱、不足或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等。血的病症,由于血的生成不足和血的运行失常所致,如血虚血瘀、出血和血厥等。各详本条。

顺証:是指病情按一般规律发展,正气未衰,抗病能力尚足、病邢不能损害重要器官;或症状由重而轻有好转的趋势。例如小儿麻疹分三个阶段:疹前期:从发病到疹点透布;出疹期:从见点到疹点透齐,由上而下,颗粒分明,色泽红活;疹回期:从疹点透布到消失,疹回热退。凡顺利经历这三个阶段,没有变証的,即是顺証。

逆証:是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而突然变得严重,有恶化的起势。例如小儿麻疹过程中发生变証:风寒闭塞:身热无汗,头痛,呕恶,疹色淡红而暗;毒热壅滞:面赤身热,烦渴谵语,疹色赤紫而暗;正气虚弱:面色[白光]白,身微热,精神倦怠,疹色白而不红;合并咳喘(肺炎);合并喉痛(喉炎);合并腹泻(肠炎),或发生其它严重情况。病情发展异常,都是逆証。(按:[白光]为一个组合字)

五夺:语出《灵枢.五禁篇》。夺,耗损之意。指临床上因久病、重病而出现五种气血津液耗损的情况时,不论用针灸或药物治疗,均禁止使用泻法:肌肉过度消瘦,身体极度虚弱;大出血后;大汗出后;大泄泻后;新产大出血之后等。

五善:指患疮疡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

起居安宁,饮食知味;?

大小便正常;?

脓稠,肉色好;?

精神充足,语音清朗;?

服药后病情好转。?

指痘疮预后良好的五种现象:?

饮食如常,二便调匀;?

痘疮色泽红活坚实;?

脉静身凉,手足和暖;?

声音清亮,动止安宁。

七恶:指疮疡的七种险恶証候。有二说:齐德之说:

一恶,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痢无度,或小便如淋;

二恶,脓血既泄,肿焮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

三恶,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

四恶,粗喘短气,恍惚嗜卧;

五恶,肩背不便,四肢沉重;

六恶,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

七恶,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浮肿。?

陈实功说:一恶:神志昏愦,心烦舌干,疮形紫黑,言语呢喃;

二恶:身体强直,目睛斜视,疮流血水,惊悸不宁;

三恶:形容消瘦,脓清臭秽,疮处软陷,不知疼痛;

四恶:皮肤枯稿,鼻动声嘶,痰多喘急;

五恶:形容惨黑,口渴囊缩;

六恶:周身浮肿,肠鸣呕呃,大便滑泄;

七恶:恶疮倒陷,形如剥鳝,四肢冷逆,污水自流。?

指痘疮(天花)的七种险恶証侯。

一恶:烦躁闷乱,谵语恍惚;

二恶:呕吐泄泻,不能饮食;

三恶:干枯黑陷,痒塌破烂;

四恶:寒战咬牙,声哑色暗;

五恶:头面顶肿,鼻塞目闭;

六恶:喉舌溃烂,食入则呕,饮水则呛;

七恶:腹满喘逆,四肢逆冷。

五有余,五不足:语出《素问.调经论》,是指神、气、血、形、志五者的有余和不足。据脏象学说有关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的理论,此五者实指五脏的有余和不足。五余为邪气有余,属实証,不足为精气不足,属虚証。临床表现:神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呼吸不利而气短;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不足则四肢不能随意运用;志有余则腹胀、泄泻,不足则四肢厥冷。

辨证施治(辨证论治)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经过分析综合,判断为风温病初期的风热表证,其治法为辛凉解表,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参见辛凉解表),这就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过程。中医所说的,概念不同,但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是一个总称,所表现的主客观症状,是症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和病人身体强弱等互相联系的一系列特征。一种病可以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例如热性病由于病因、病位、病人身体强弱等不同,证侯表现也不同,可以出现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等不同性质的。而同一个可以在许多互不相同的疾病中出现,如表证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性传染病的初期。对于疾病所表现的辨别清楚,予以适当的治疗,这是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同时,因为病和证的关系不可分割,所以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辨证施治要注意疾病的特征。例如喉病中的烂喉痧与白喉不同,烂喉痧主要症状是局部红肿糜烂,并有赤色皮疹等;白喉主要症状是咽喉有灰白色假膜,不易剥落,强拭之则引起出血等。烂喉痧系疫火内蕴,初起有风热证候,宜辛凉清透;白喉系燥火伤阴,起初有阴虚肺燥证候,宜养阴清肺。这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二是中医辨证施治有不少是从主证入手,如头痛即是一例。外感头痛常有表证,内伤头痛有肝阳、肾虚、痰浊等不同,治法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这是从一个主证出发,进行辨证,以决定不同的治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用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串于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不是单从局部的变化着眼,这就叫整体观念。例如在变证方面,或从局部症状出发考虑全身:如头痛一证,不仅须从局部及其对周身的影响加以分析,并应考虑全身脏腑气血等诸种因素对头痛所产生影响。又如疮痈,究竟是单纯的邪毒侵入局部,还是与患者的下消病有关系。或从全身症状出发考虑局部:如小儿在冬春季节发热,医生往往注意其咽喉部有无乳蛾或其他咽喉病。又如患者有低热、黄疸等全身症状,又诊得右胁有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间歇时如常人,即应考虑是胆部疾病。

在治疗用药方面:须协调阴阳。如肾阳过盛,肾阴不足,以致发生阳亢现象,须壮水制火;或肾阴过盛,肾阳虚衰,发生阴寒现象,须益火消阴。?间接治疗。各脏之间有相互联系,某脏病可用治另一脏的方法来解决。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表里互治。如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有寒痰而咳嗽,大肠寒结而大便秘,须用紫菀等袪寒痰而通寒结,大便自通.)从五脏治五官。五脏与五官有密切关系,如肝开窍于目,补肝可以治疗眼病的虚证,清肝可以治疗眼病的实证。在针灸方面如上病下取下病上取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还有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等方法。必须理解整体和局部的相互之间关系,以期尽可能防止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同病异治:在一般情况下,同病同证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治法也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等的区别。

异病同治:在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是要用不同治法的。但也有几种不同的疾病,具有同一性质的,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虚寒泄泻,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证,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的,就都可以用补中益气的方药治疗。参阅补气升提中气条。

治病必求于本: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疗疾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探求其阴阳的偏盛偏衰。例如:病人头部昏晕而痛,肢麻,肉跳,虚烦,夜寐不安,面部烘热,口干,舌质红,脉弦而细,这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须滋阴潜阳,养血柔肝,用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菊花、牡蛎、真珠母等药。又如食物不化,呕吐清水,大便水泻,舌淡苔白,脉沉细,这是脾胃阳虚,当温脾胃之阳,用温中散寒法。

治求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也。」这个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例如:病人怕冷,手足凉,腰脊痠痛,阳萎早泄,苔淡白,脉沉细。使用一般的温热药没有效果,经周分析,知道这是肾阳虚,应该用温补肾阳的治法。参阅温肾条。

衰之以属:衰,指削弱病邪的治疗方法。是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衰之以属是先明确证候的性质,然后与药性分类相联系,决定治法。例如:用寒药治热证,用热药治寒证,用温药以治凉(较轻的寒证),用凉药以治温(较轻的热证)。这就是寒、热、温、凉,衰之以属。参阅清法温法条。

治未病:有预防的含意。例加《素问遗篇.刺法论》有内服药预防疫病的方法。有早期治疗的意义。古代医家说中风有预兆,如头目眩晕,大拇指和次指麻木,或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过一个时期有中风的可能,须预先服药,以防突然中风。掌握疾病发展的趋向。疾病在五脏的某一脏,从其趋向来看,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脏,例如肝气郁结证,防止肝病传脾,可用健脾的治法,但须与治肝药同用。参阅培土抑木条。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制宜就是对于病证要按照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年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四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治疗也应注意气侯的特点。例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开,对于患风寒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以免汗多而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冬季气候寒冷,腠理致密,对于患风寒感冒者用辛温药可以稍重,使风寒从汗而解,但也须考虑病人的体质。

因地制宜:我国国土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南方炎热多雨地区,病人往往出现湿热证侯,治疗须兼顾湿热;北方少雨干燥,有时出现燥证,须区别凉燥、温燥进行治疗。而且某些地区还有地方病,更须加以注意。?

因人制宜,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治疗时要针对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性别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年龄方面,小儿脏腑柔弱。老人气血衰少;各有其常见疾病;体质方面,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往往不同,所以身体素质也不同,不但强弱不同,体质也有偏寒偏热或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的不同,职业方面,工作条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诊疗时要注意患者职业。

标本: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是通过辨别病证的主次、本末、轻重、缓急来决定治疗的准则。标本有多种含义: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的新与旧,原发与继发来说,旧病与原发是本,新病与继发是标:从疾病所在来说,在内的为本,在外的为标。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从标本的关系中找出主要矛盾,予以适当的治疗。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疾病的过程是复杂的,往往矛盾不止一个,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治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治其根本。但矛盾常有变化,有时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上升为主要矛盾。如阴虚发热的病人忽然喉头肿痛,水浆难下,这时慢性的阴虚发热是本,喉头肿痛是标。如果喉头肿胀严重,有窒息的危险,成为主要矛盾,就应先治喉病,这是急则治标。如果喉头肿痛已经消除,而阴虚发热末愈,就继续治疗阴虚,这是缓则治本

标本同治:也就是标本兼顾。例如痢疾患者,饮食不进是正气虚(),下痢不止是邪气盛()。这时标本俱急,须以扶助正气药与清化湿热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标本同治中也有区别,如果正气不太虚,邪气还盛,扶助正气药可以少用些,清化湿热药可以多用些:如果正气大虚,邪气稍衰,扶助正气药必须重用,清化湿热药可以少用些。这些治法都是从矛盾的主要方面看眼的。

扶正袪邪:是人体的正气,是致病的病邪。扶正是用药扶助正气,使正气加强,以消除病邪。袪邪是用药驱除病邪,也是为了扶助正气。凡病邪盛而正气也较强的实证,如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实证期可单用袪邪法,如解表、清热、解毒、泻下等。但在转为阴塞证有虚脱倾向时,病邪旺盛,正气衰微,须采用扶正法,如回阳救逆法。此外,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也可按照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邪实而正较虚时,重在袪邪,佐以扶正。如正已虚而邪较衰时,重在扶正,佐以袪邪。又如杂病的肝硬化变腹水晚期,病程拖延日久,病邪顽固,正气也往往不足,治疗也应以扶正、袪邪同用,攻补兼施,一方面用逐水利水药,另一方面适当用补益药扶助正气。

逆从: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就是说,用药逆证候而治是正治法;从证候而治是反治法,各详该条。

正治: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采用与疾病性质相反的方法和药物来治疗。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正治法又称逆治就是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反,如像药物站在疾病的对面。

反治: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对抗)现象时所使用的治法。例如:病属于真寒假热,若按正治法投以温热药治其真寒,往往会出现格拒现象,服药后立即吐出,药物不能产生治疗作用。在这样情况下,应采用反治法,一种是仍用原来的温热药,煎成后候冷服下,或原来的寒凉药煎成后乘热服;另一种是在原来温热药中加入少许寒凉药,或寒凉药中加少许温热药作为反佐”(即用与主治药的药性相反的药物作为诱导辅佐)。这就使病人能受纳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反治法又叫从治,即采取顺从疾病假象的治法。实质上,反治法仍是正治法。

热因热用: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寒而外假热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寒,而表现出假热的现象,亦即内真寒而外假热,须用温热药治疗。例如病人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使之饮又不欲饮)。其中四肢逆冷,下利清谷,脉沉细是真寒;面颊浮红,烦燥,口渴欲冷饮是假热。须用白通汤(葱白、干姜、附子)煎成冷服。因为热是假象,而寒是病的实质,故须用热药来解决。

寒因寒用:反治法之一。指治疗内真热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实质是真热,而表现出假寒的现象,亦即内真热而外假寒,须用寒凉药治疗。例如病人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肢逆冷。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余证是真热,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煎汤热服。因寒是假象,而热是病的实质,故仍须用寒药来解决。以上二条,《素问.至真要大论》原作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后人与寒因寒用通因通用联系起来看,改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今从之。

塞因塞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补益药治阻塞假象的方法。例如患者胸脘痞满,时胀时减,喜用手按摩,得热就感到舒服,食欲不振,有时呕吐,同时有舌质淡、脉虚大,就知道这种痞闷并非实证,而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可用六君子汤去甘草(党参、白朮、茯苓、半夏、陈皮)治疗。

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药治通利病症的方法。例如饮食积滞在内,胸脘痞闷,腹中胀痛,不思饮食,大使泄泻,须攻逐积滞,可用枳实导滞丸(枳实、大黄、黄苓、黄连、神曲、白朮、茯苓、泽泻)治疗。

上病下取《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针刺下部的穴位。仞如:失眠可针刺足三里:头晕目眩可刺足部的太冲。?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上部,用药物从下部治疗。例如:病人头目眩晕,耳鸣,自觉眼中如爆发火花,苔黄,脉洪数,用酒蒸大黄适量轻泻。

下病上取《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下,取之上」。?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针刺上部的穴位。例如:脱肛可刺头部的百会穴。?疾病的症状表现在下部,用药物从上部治疗。例如:小便不利,由于肺燥不能行水,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舌苔薄黄,脉数,用清肺饮(桑白皮、麦冬、茯苓、黄芩、木通、车前)从上焦治疗。

阳病治阴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阳热盛的病,损伤了阴津,治疗应滋阴。例如:温病日久末愈,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超过手足背热,脉虚大,用甘润滋阴之剂,宜用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疾病的症状在阳经,而针刺阴经。例如:足阳明胃经有病变而呕吐,可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患阴寒盛的病,损伤了阳气,治疗应扶阳。例如:水肿的阴水,其肿常先见于下身,多身凉不渴,气色枯白,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清白,大便稀薄,脉沉迟,用温阳肾脾、行气利水之剂治疗,可用实脾饮(厚朴、白朮、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皮、附子、白茯苓、干姜、甘草)。疾病的症状在阴经,而针刺阳经。例如,手太阴肺经有病变而感冒咳嗽,可刺大杼、风门(足太阳膀脱经穴)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苦寒药治热证,但热反而严重,这不是有余的热证,而是肾阴(真阴)不足的虚热,所以应该滋补肾阴。参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条。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辛热药治寒证,但寒反而更严重,这不是属于外感寒邪的寒证,而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温补肾阳。参见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条。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唐、王冰对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注语。后又简称为壮水制阳滋水制火滋阴涵阳。是用滋阴壮水之袪,以抑制亢阳火盛的意思。假如用寒凉药治疗热证而不见效或反而严重时,那么,这种热证就是阴虚阳亢的性质,屑于肾阴虚,应该滋肾阴。例如: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骨蒸酸痛等,可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治疗。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的意思。假如用温热药治疗寒证而不见效反而严重时,那么,这种寒证就是属于阳虚阴盛,属于肾阳虚,所以应该补肾阳(命门真火)。例如,肾阳不足,出现腰痛脚弱,下半身常有冷感、阳萎、精冷等症,可用八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熟附子、肉桂)治疗。

实则泻之: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实的,用去邪气的泻法治疗。须用泻法的实证,如燥屎、痰饮、瘀血、食滞、寒积等,选用寒下、润下、袪除痰饮、袪瘀、消导、温下等治疗方法均是。参阅下法袪痰袪瘀消导等条。

虚则补之: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证属于虚的,用补法治疗。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补法也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不同的方法。参见补法各条。

热者寒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热的,用寒凉性药物治疗。热证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不同。实热属于表的,用辛凉解表透邪;属于里的用清法;虚热用滋阴以退热或甘温除大热等法。

寒者热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证属于寒的,用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有表寒,里寒等不同。治表寒用辛温解表或其它温散表寒等方法;治里寒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方法。

客者除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外来邪气的,以药物等袪除之。指外来邪气。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饮食积滞及疫疠之邪等,治法有袪风袪寒清暑袪湿润燥清火消导等法。疫疠之邪侵袭而发病,病情比较复杂;,须按照具体情况处理,但驱邪的目的是同样的。

逸者行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逸,是气血逆乱:行,是调理气血,使之恢复正常。例如:肝气横逆,两协窜痛,须用疏肝法行散,则胁痛自止。又如妇女下腹胀痛拒按,经血色紫黑有块,苔灰暗,脉涩等血瘀下焦之证,宜用袪瘀法以行之,瘀血去而经痛自止。

留者攻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邪留滞于体内,要用药攻逐它。气、血、痰、水等都能留滞。气滞须行气,血滞而瘀须袪瘀活血,痰饮滞留必须涤痰,水留于内应予逐水法。

燥者濡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津液枯燥的,可用滋润药。但燥有内燥、外燥的不同。例如燥热伤肺胃津液,属于内燥,用养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属于外燥,用轻宣润肺法。

急者缓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急,是拘急之证;缓,是使拘急之证缓解。例如:有的因为寒邪侵袭,筋脉拘急,须用温经散寒法;有的是热邪侵袭,热极生风,手足抽搐,须用泻火熄风法。

散者收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散,是不固不收的证候;收,是收摄固涩的作用。例如心血亏损,以致心神浮越、心悸易惊,这是心气不固,当养血安神,以收摄心气。又如久咳多汗易汗,这是肺气不固,可用敛肺止咳法,以固肺气而止咳止汗。或遗精滑泄,日久不愈,这是肾气不固,可用固肾涩精之剂,肾气固则遗泄自止。

劳者温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虚劳病气虚的,使用温补药调养。例如中气不足,因而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少气,不想说话,舌嫩色淡,脉虚大,须用甘温除大热法。

坚者削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坚指有坚实的症积,应当用药攻削它。例如瘀血阻滞,腹中产生积块,推之不移,须破瘀消症药,逐渐攻削,使之消失。

结者散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结聚之证,应当消散。例如:浊痰结成瘰历,经久不消,须用软坚散结法。

下者举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下是下陷,举是升举。中气下陷的,应当用补中药升提。例如:中气虚而下陷,以致脱肛日久不愈,可以用补中益气药升举中气,于是脱肛可收。参见补气升提中气条。

高者抑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高,指向上冲逆的证候;抑,是降抑的作用。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降逆下气法。

惊者平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惊,是心神慌乱而不安宁;平,是指用镇静药。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气血上逆,出现有余的病症,例如癫狂病患者躁扰不宁,当用镇静剂中的重镇安神法;一是心血亏损,出现不足的病候,患者心悸易惊,当用镇静剂中的养血安神法。

微者逆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微,指病证明显而较轻,如热证、寒证,只须针对病情,采用逆治正治法即可。

甚者从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甚,是指复杂难以辨认而严重之证。如热极似寒(内真热而外假寒),或寒极似热(内真寒而外假热),应顺从假寒,假热的假象,采用一股称为从治反治法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间,指病势缓而较轻,且症状较多;并行,指参用主药、佐药的方剂。如咳嗽日久,痰白而多,容易咳出,胸闷恶心,大便不实,舌苔白滑而腻,当用具备主药、佐药的燥湿化痰法。甚,指病势危急严重而症状较少;独行,指专一有力的方剂,用以挽救。如突然出血不止,面色[白光]白,气短脉微,阳气欲脱,须用专一有力的独参汤。

因其轻而扬之: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是病邪浮浅,病位在表;扬,是顺病势向外发泄。意思是病邪浮浅的表证,可以用向外发泄的解表法从汗解除。

因其重而减之: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指病在里,病邪内结;减,指用泻下或其它攻削的方法治疗。例如腹中瘀血结块,当用破血消症药攻削,使它逐渐消除。

因其衰而彰之: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是病邪将尽而正气未恢复;彰,是扶助正气,使正气旺盛而病邪尽去。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肿势大体消退,可改用温阳健脾,如胃苓汤(苍尤、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朮、猪苓、茯苓、泽泻),以加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消除余肿。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意指由于中气虚而产生的形体虚弱,须用温气药补养中气,则脾能健运,营养增加,使肌肉形体逐渐丰满。参见健脾条。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指人体的精髓亏虚,当补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渐充实;厚味,指富于营养的动植物食品,也指味厚的药物,如熟地,肉苁蓉,鹿角胶等药。

其高者因而越之: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指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凡停留在这些部位的痰涎食积等有害异物,可用吐法把它消除。

其下者引而竭之: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下,是指在下的病邪;引,指用通利二便的方法,使病邪从下而出。参见下法利湿条。

中满者泻之于内: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气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泻,是指调利其气,使胀闷消失。例如气与痰湿阻滞中脘,胸腹胀满,可用和胃理气法。或饮食积滞而引起脘腹胀痛,可采用消导之剂。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语出《灵枢.营卫生会篇》。夺,是失的意思。血和汗同出一源,所以已经失血的,不能再发其汗;已经发汗的,不能再去其血。如果血液损失而又发汗,汗液耗损而又去其血,汗血两失,会加重病情,所以古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治疗手段。

热无犯热: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寒证,那么在炎热的夏天,不要随便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发生变证。但如果是表寒证,须用属于热药一类的辛温发表药,就不在此例。不过夏日用辛温发表,对于方药须有选择,剂量必须斟酌。

寒无犯寒: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意思是如果没有热证,在寒冷的冬天就不要随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发生变证。但如果是里有实热结滞,须用寒凉的攻下药,就不在此例。不周冬日用寒凉攻下,对于方药应有选择,剂量也宜斟酌。

发表不远热: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里是避忌的意思。风寒在表,非辛温药不能散,所以发表药不避忌温热药(参见辛温解表)。但风热在表也有用辛温药的,不过配伍不同,如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咳嗽气急,用麻杏石甘汤,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合用而成为辛凉解表剂。参见辛凉解表条。

攻里不远寒: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远,在这里是避忌的意思。热积于里,非寒下药不能消除,所以攻里不避忌寒药(参见寒下)。但腹中寒而大便寒秘,也有用寒下药的,但配伍不同,如大便寒秘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大黄苦寒、附子大辛大热,细辛辛温,合用而成为温下剂。

无犯胃气:胃气是胃的功能的体现。胃的接受、盛纳水谷,和腐熟(初步消化)水谷,都是胃气的作用。其他脏腑必须获得水谷的精气,才能维持其功能。所以前人曾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说,在处方用药时,必须注意到不要损害胃气。例如用苦寒药或泻下药过度,能损害胃气,使用时必须掌握分寸。但这是一般的原则,如果病邪足以损害胃气,必须使用苦寒药或泻下药时,那也应当放手使用,正是为了保护胃气。

木郁达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是指肝气郁结而致病;达,是使之畅达。例如肝气郁结,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须用疏肝法治疗。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例如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卫分又闭而无汗,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汗,则气分的热邪可以向外透散(参见泄卫透热),又如心火上炎,口糜舌烂,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色赤而淋沥疼痛,则须泻心和小肠的火,用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导火下泄。

金郁泄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是指肺气不利;泄,是使之宣通。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则须用宣通水道法。如因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出现鼻寒、喉痒、咳嗽、痰多、苔薄白等症,须用宣肺化痰法。

土郁夺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郁,是指湿邪郁阻中焦;夺,是指袪湿而不使滞留。例如湿热郁于中焦,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苦寒燥湿法;或寒湿郁于中焦,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清稀、舌苔白腻,用苦温化湿法。

水郁折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是指水气郁滞于内;折,是调节制约之意。调节制约的根本在于肾。与肾有关的水气郁滞,例如肾阳衰微,症见颜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开始,延及下半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可用温肾利水法;或肝肾阴虚,症见轻度浮肿,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脚酸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须用滋养肝肾法。此外,如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属于水郁折之的范围。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语出《难经.六十九难》。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心、脾、肺、肾」,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

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直接补肝,而补生肝的肾。如肝有虚火证,失眠烦躁,嘈杂容易飢饿,头面烘热,脉弦细而数,重按无力,治疗宜滋补肾水以消肝的虚火,用六味地黄丸(壮水制火)。针灸方面:所有虚火,就针刺曲泉穴,用补法。曲泉是肝的合穴,合者水,水者肾

泻子: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木是母,心火是子,如果出现肝实证,不直接泻肝,而泻肝木所生的心火。如肝有实火证,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口苦,大便秘结,苔黄,脉弦数,可用泻心法(参见泻心)。针灸方面:肝有实火,就剌行间穴,用泻法。行间是肝的荣穴,荣者火,火者心。这些治法,是脏腑病变的间接治疗。

八法:见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程氏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但八法的实际运用,早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已经赅备。

三法:指汗、吐、下三法。金.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汗、吐、下三法可以包括其也治法。他认为使涎液流出,用[口畜]暗鼻药引嚏,用点眼药催泪,凡是作用向上的都属于吐法。又如灸、蒸、熏、洗涤、熨、烙、针刺、砭刺、按摩,凡具有解表作用的都属于汗法。催生、下乳汁,攻伐症积、逐水.通经行血、降气,凡作用向下的都属于下法。张子和这种说法,仅是一家的主张。实际上,汗、吐、下三法不能包活八法中的其他五法。

汗法(发汗法):服用有发汗作用的药物,通过发汗,解除表邪。汗法有退挠、透疹、消水肿、去风湿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痈肿、麻疹、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等。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合适,发汗太过能损伤津液,甚至大汗不止,引起虚脱。凡心力衰弱、吐泻失水、出血、津液亏损的都禁用。如果体质虚弱而确有需要发汗解表时,应配合益气、滋阴等药同用。

解表:即汗法。汗法能解除在表之邪,故称。

辛温解表:指使用药物性味辛温、发汗力强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重而发热较轻、身体疼痛无汗的风寒表证,水肿早期上半身肿较显着,或兼怕风发热的风湿在表的骨节疼痛,外感风寒兼发哮喘等症。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辛温解表法宜慎用。通用的辛温解表方,如香苏饮(香附、苏叶、陈皮、甘草、生芷、葱白),适用于四时感冒的风寒表证,或兼胸胁满闷,嗳气恶食。辛温与辛凉同用,仍属辛温解表方的,如葱豉汤(葱白、淡豆豉),适用于感冒风寒的轻证。

辛凉解表:指使用药物性味辛凉、发汗力弱但有退热作用的方法治疗表证。本法适用于怕冷轻微、发热较重或有汗的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未透出等症。如果风寒表证误用辛凉解表,可使病情加重或拖延。常用的辛凉平剂,治风热表证的银翘散(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其中荆芥穗辛温,但与多数辛凉清热药同用,本方仍是辛凉解表方。辛凉解表也有配伍峻烈的辛温药的,如麻杏石甘汤的麻黄辛温,石膏甘辛寒,二者相配,能宣泄肺热,加杏仁、甘草,合成辛凉宣泄之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肺气壅寒,出现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等症。

解肌:是治疗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方法。辛温解肌的如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适用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不渴饮等症。辛凉解肌的如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甘草、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石膏),适用于身热重而恶寒微、微汗、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服药后不必多盖衣被,使病人遍身稍稍出汗而解。

疏表:即疏解表邪。外感的表证较轻的(包活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使用发表作用较弱的解表药(辛温的如紫苏叶、荆芥、防风等;辛凉的,如薄荷、桑叶、葛根等),不一定引起出汗即能解除表证。

疏风:即疏散风邪。治疗外感风邪,使用善于袪风的药物。风寒表证用防风、白芷、高本等;风热表证用薄荷、牛蒡子等;风湿症骨节疼痛用羌活、桂枝等。

透疹:凡出疹子的病,在应出而末出或疹子出而不畅之时,采用辛凉解表一类的治法,使它顺利出疹,不致发生变证,叫做透疹

透斑(化斑):热性病裹热盛,斑点隐隐有向外透达的趋势时,采用清热,凉血的治法(如用化斑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参、犀角、白粳米等),使斑点向外透达,以袪除病邪。这种治法原来称为化斑。至于凉血化斑,系在化斑汤中加丹皮、生地、大青叶、金银花、去甘草、粳米适用于发斑兼有吐血、衄血等血热较重之证。

透邪(达邪):热性病初起出现风热表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采用辛凉解表一类治法,使病邪往外透达。透表:即透邪、透疹一类治法。

透风于热外:见清、叶桂《温热论》。是治疗风温病外有风邪、内有里热的方法。风温病表有风邪,又有里热,使用辛凉解表法透达风邪,可使里热势孤,然后再清里热,就容易收效(按:以后在温病治疗上发展为解表清里同用)

辛开苦泄(开泄):用辛味药发散表邪,用苦味药清泄里热。例如病人微恶寒,身热,头痛,汗少,口渴,咽痛,舌苔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蔓荆子等辛凉发散表邪,用连翘、大青叶、山豆根等清泄里热。?

用辛味药开通胸脘的痰湿,用苦味药治胸脘的湿热。两者合用,治疗胸脘因痰湿热阻滞而痞闷胀满,恶心呕吐等症,辛味药如厚朴、枳壳、姜半夏,橘皮等;苦味药如黄连,黄苓等(后一法又称辛开苦降”)

透泄:用辛凉解表药透邪,用苦味药泄里热。参见辛开苦泄法。

调和营卫:是纠正营卫矢和、解除风邪的方法。风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失和,其表现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弱、苔白滑、口不渴等症。使用桂枝汤,可以纠正这种营卫失和的状态。方中主药桂枝解肌袪风,使风邪从卫外泄;辅药芍药敛阴和营,佐以生姜、大枣,协助桂、芍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全力合成调和营卫的作用,以解除风邪。

开鬼门: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同魄)门,指汗孔。开鬼门,就是发汗法。

轻清疏解:由药力较轻的解表药与治咳化痰药组成,适用于伤风烦微痛、鼻塞、咳嗽等症。常用药物有:薄荷、牛旁子、桔梗、苦杏仁、橘皮等。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症。可用加减葳蕤汤(生玉竹、白薇、生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炙甘草、红枣)去红枣。

益气解表(补气解表):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气虚感冒,出现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唾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等症。用参苏饮(党参、苏叶、葛根、前胡、姜半夏、陈皮、桔梗、茯苓、木香、枳壳、甘草)

助阳解表: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阳气虚的外感症,出现头痛、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手足不温、喜盖衣被、精神衰倦、嗜睡、面色苍白、说话的声音低微、脉沉无力、舌苔淡白等症。用再造散(黄茂、党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芍药、红枣)

养血解表: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阴血亏虚(病后血虚或失血后血虚)的感冒,出现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等症,用葱白七味饮(葱白连根、豆豉、葛根、生姜、生麦冬、干地黄、甘澜水)

化饮解表:由温化水饮药与辛温解表药组成,治疗表有风寒,内有水饮之症,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舌苔滑润、口不渴、脉浮紧。用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甘草、姜半夏、五味子)

表里双解:把解表药和攻下药(或清里药)等一同使用,称为表里双解。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外邪不解,甚至内陷,所以要用表里双解。表里双解可分为两大类:治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例如:病人恶寒发热,腹部胀痛,胸部痞闷、作呕、大便不通、服浮滑。用厚朴七物汤(厚朴、甘草、大黄、枳实、桂枝、大枣、生姜),以其中的桂枝汤去芍药解表,以其中的厚朴三物汤(厚朴、枳实、大黄)治里。治里热已盛,兼有表证。例如,病人高热无汗,身体拘急,面红目赤,鼻干口渴,烦躁,不能熟睡,说胡话,出鼻血,舌干燥,脉洪数。用三黄石膏汤(石膏、黄芩、黄连、黄柏、麻黄、淡豆豉、栀子、生姜、大枣、细茶),以麻黄、淡豆豉解表,以石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里。

开提:病人原有表证,误服泻下药,病邪下陷,发生热泻,同时有身热,胸脘烦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即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袪表热,升提清气;甘草和胃,协助葛根升清气;黄芩、黄连清里热。袪表里之热是,升清气是

泄卫透热:温病当邪热已到气分,出现身热不恶寒,心烦口渴,舌苔黄等症,但表又闭而无汗,这是卫分闭而不通,必须用辛凉透达药,使病人微微有汗,这是泄卫;使气分的热邪可以从表向外透散,这是透热。泄卫透热的辛凉药用:浮萍、薄荷、淡豆豉、蝉衣、菊花、金银花、莲翘、白茅根等。

逆流挽舟:是治疗痢疾有表证的方法。痢疾初起,有的有恶寒、发热、身痛、头痛无汗等表证,用人参败毒散(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人参、甘草)治疗。古人认为痢疾的邪本来从表陷入于里,用本方仍使邪由里出表,好像在逆水中挽船上行。现在认为本方辛温香燥,适合于外感挟湿证,但痢疾多系湿热,本方就不一定适合,所以多以解表药和导滞药、清利湿热药同用。

清法(清热法):是使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以清除火热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袪暑、生津、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和其它杂病,以及脓疡症出现热证等。对热性病使用清热法,应分清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按浅深程度使用清法。各个脏腑的热,应按各腋俯病证表现的不同,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清法中的苦寒清热,适用于实热证;甘寒清热,适用于虚热证。清法不宜久用,尤其是苦寒清热能损伤脾胃,影响消化,大病后体质虚弱及妇女产后都须慎用清法。

清气:是运用辛寒或苦寒等药物,清解里热。适用于热性病邪在气分,用以解热除烦、透热出表。

辛寒清气:是用辛寒药清气分之热。患者高热,只恶热,不恶寒,大汗,面目赤色,呼吸气粗,说话的声音重浊,小便涩少,舌苔黄,脉浮洪而躁,用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苦寒清气:是用苦寒药清气分之热。如春温初起,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骨节疼痛,口渴汗少,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用黄芩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轻宣肺气:用轻剂宣通肺气,清气分热邪,叫做轻宣肺气。例如:感受秋季的温燥之气,身微发热,口干而渴,干咳无痰,用桑杏汤(桑叶、豆豉、杏仁、沙参、象贝、栀子皮、梨皮)

生津(养津液):热性病发热多日,损耗津液,病人有发热,口干渴、舌红、唇燥等症,应用滋养津液的药物退热而生津液,如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药。

甘寒生津:是用甘寒药治疗胃的津液损伤的方法。热性病里热盛,损耗胃的津液,口中燥渴,吐粘滞白沫,选用麦冬汁、藕汁、鲜苇根汁、荸荠汁、梨汁或甘蔗汁等药,取适量炖温内服。或用石斛、天花粉、芦根等煎服。

辛寒生津:是用辛寒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方法。例如口疮发作数日,口中有秽气,舌苔焦黄,脉大而虚,这是胃火盛而胃阴虚,宜用生石膏,知母、竹叶、元参等药。

益气生津:是治疗气津两虚的方法。气津两虚,表现为汗出过多,津液耗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舌质红,舌干无津,脉象虚散。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苦寒清热(苦寒泄热):是用苦寒药清里热的方法,例如病人里热严重,因而烦躁,甚则发狂、干呕、小便红、说胡话,夜间睡眠不安,或吐血,出鼻血、发斑,舌苔黄或干黑起刺,脉沉数,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清泄少阳:是用清泄以治疗热性病病邪部位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春温初起,一阵冷一阵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用嵩芩清胆汤(青蒿梢、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黄芩、生枳壳、橘皮、碧玉散。注:碧玉散即由滑石、甘草、青黛组成)

清热解毒:这里所说的毒,是火热极盛所致,称为热毒火毒。使用能清热邪、解热毒的药物,治疗热性病的里热盛及痈疮、疖肿疔毒、斑疹等,即是清热解毒法。常用药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半枝莲等。

清热解暑:是用清热药以解除感受暑热而不挟湿的方法。病人头痛、身热、有汗、口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麻数,用青蓄、金银花、连翘、芦根等药。

清营(清营泄热):是清除热性病的营分热邪的方法。热邪入于营分,症状以高热烦躁为主,夜里睡眠不安、舌绛而干,脉细数,口渴不厉害,用清营汤(犀角、生地、元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

清心(清心涤热、清宫):是治疗热性病热邪入心包的方法。热邪入心包的症状以神昏,说胡话为主。高热顶躁不安,舌质绛,脉细数,用清宫汤(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连心麦冬、犀角尖)指心包。

气营两清(清气凉营):是同时使用清气分和营分的药物,以治疗热性病热邪侵入气分和营分的方法。症状以高热、心烦为主,并有口渴汗出、不能睡着,舌质绛、苔黄而干,脉洪数等症,用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元参、连翘等药。

透营转气:是治热性病时,使营分热邪向外透达,引出气分而从外解的方法。热邪初入营分,脉细数,舌质绛,身热较高,心烦,晚上睡卧不安,口不甚渴,用犀角、元参、生地等清营分热,用竹叶、金银花、连翘等透热外出。

清营透疹:是清营分之热,并使疹外出的方法。病人高热烦躁,夜间睡眠不安,口不甚渴,舌绛而干,脉细数。用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等清营分热邪,用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牛蒡子等透疹。

凉血(凉血散血):是清血分热邪的方法。适用于热性病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血、舌色紫绛或发斑色紫黑等症。用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散血是凉散血中之热。

凉血解毒:是治疗瘟疫、温毒等热毒炽盛的方法。适用于高热口渴,烦躁、口气臭秽,或斑疹色紫,或咽喉溃烂,或头面肿大等症。用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元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泻心:泻心,实际是泻胃火。因胃火盛而牙龈肿痛,口臭,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数,可用泻心汤(大黄、黄苓、黄连)。但心火盛而迫血向上妄行,出现流鼻血,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苔黄,脉数,也可用本方治疗,这就是用泻胃火的方法以泻心火,即实则泻其子

下法(泻下、攻下、通里、通下):是运用有泻下或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一类治法。分为寒下、温下、润下等。泻下药中除润下药较和缓之外,其余各类都较峻烈,年老及体弱者恨用,孕妇和月经期勿用。没有实结症状的勿轻用。肠伤塞不用玫下法,以免引起肠出血和穿孔。

寒下:使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以治疗属里实热证的燥屎,饮食积滞,积水等的方法,叫做寒下。对于孕妇、新产妇及久病虚弱人忌用。但正气虚弱的病人如果有用寒下的必要时,应配合补气药同用。?大便燥结,同时有火眼、头痛、苔黄腻、脉数的,用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此法一名釜底抽薪,?饮食积滞或痢疾的湿热积滞,病人脘腹胀闷,下痢或泄泻,腹痛,肛门有重坠感,或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腻,脉沉实,用木香、枳壳、黄连、大黄、香附、槟榔等药。水肿自眼睑肿胀开始的,或腹中有症块而有腹水,或胸协有积水,脉沉实,用十枣汤(大枣、芫花、甘遂、大戟)泻水。此法一称逐水法

温下:使用温性的泻下药或温热性药和寒性泻下药同用,以治寒性积滞里实证。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其症状为腹满而实,手足凉,苔白腻,脉沉弦,用巴杏丸(巴豆45枚,杳仁30枚,都去皮心,炙黄捣碎糊丸,如赤小豆大,成人每服一分五厘)。腹痛,大便秘结,手足凉,舌苔白,脉沉弦而紧,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润下:分为两种,使用有润滑作用的药物,治疗热性病过程中津液损耗的便秘,或老年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常用药有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近年来用生油、葱汁混和内服,治疗蛔虫性肠梗阻,也属于润下法。是使用滋润津液的药物,治疗大肠热结而津液枯燥的大便祕结,用增液汤(元参、连心麦冬、生地),这称为增液润下,适用于热性病津液亏损的便秘。

增液泻下:把增补津液药与寒下药同用,治疗热结津液亏的大便秘结,如病人正气不太虚,可以经得起攻下的,用增液承气汤(元参、连心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咸寒增液:使用埔寒而有润下作用的药物,治疗大肠燥结的便秘,例如用雪羹汤(荸荠、海蜇皮切碎同炖)内服,治阴虚痰热,大便燥结。

攻补兼施:邪气实而正气虚的病,需要攻邪,但单用攻下就会使正气不支,单用补益又能使邪气更为壅滞,所以须用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方法分为两种:?补气泻下:把泻下药与补气药同用,治疗热结肠胃,正气衰竭,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腹部胀痛拒按,高热口渴,神昏说胡话,舌苔焦黄起刺,脉滑数无力,用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党参、当归、甘草、生姜、大枣)。?滋阴泻下:把泻下药与滋阴药同用,治疗唇燥口裂,咽干,口渴要喝水,身热不退,腹硬满而痛,大便不通的,用承气养营汤(知母、当归、芍药、生地黄、大黄、枳实、厚朴)。前述增液泻下也属于滋阴泻下

先攻后补: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已通,热退,但呼吸气短,手足稍凉,脉弱,这是气虚,用适量党参煎服补气。或热性病具有可用攻下法的症状,用攻下法后,大便通,热退,但病人汗出较多,脉细,这是阴虚,用滋胃阴药,如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等。又如胸胁有积水,用甘遂、芫花、大戟等攻下,泻下稀水后,病人喝适量稀粥,卧床休息,也是一种补法。这种先用攻下后用补益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先补后攻:需要使用攻下法的疾病,但病人体质虚弱,一时不能接受攻下法,须先用补法,使体质增强,然后攻下。例加肝硬化腹水需要泻水,但病人身体较虚,食欲较差,须先培补脾胃,增加营养,待病人身体比较强健,然后用甘遂一类逐水药泻水。这种先用培补后用攻下之法,称为先攻后补

通泄(通腑泻热):即用通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方法。例如寒下之法之?,润下增液泻下咸寒增液等法。腑指大肠。

逐水:指寒下之法?。是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使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如牵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泻出大量水份。

去宛陈莝(”):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宛,通郁,即郁结。陈莝是陈旧铡碎的草。去宛陈莝,就是去掉堆积的陈草,在人体是指去除郁结已久的水液废物,即使用甘遂、牵牛等的逐水法。

导滞通腑:即以疏导积滞为目标的泻下法。参见寒下法之?。

急下存阴(急下存津):在热性病过程中,高热持续,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苔黄燥或干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由于津液日益耗损,急须用泻下药通大便,泻去实热,以保存津液。本法对于肠伤寒不适用,以免引起肠出血或穿孔。

釜底抽薪:通大便以泻去实热,这种方法,好比抽去锅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的办法一样。指寒下法之及急下存阴法。

软坚除满在这里指干燥的大便。因大便燥结而腹部胀满,用咸寒增液法润燥,稀释大便,大便通而腹部胀满消除。

峻下:使用大黄、巴豆、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芒硝等有强烈泻下作用的药物导泻,称为峻下

缓下:指使用性质和缓而滋润的药物以润下通大便的方法,属于缓下,药物如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竹沥、蜂蜜等。治老人虚寒便秘的半硫丸(半夏、硫黄),则在温下中也属于缓下一类。

误下:本非下证而误用下法的叫误下。热性病表证还没有解除,本来应当解表,如果误用下法,能引起变证,如泄泻、结胸、痞证等。其它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凡不应下而误用下法都能发生变证,须按具体倩况处理。

和法:是利用药物的疏通调和作用,以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肝胃等方法。凡热性病邪在表,或已入里而有燥渴,说胡话等实证的,都不能使用本法。

和解少阳:邪在少阳,指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证指一阵冷、一阵热及胸协苦满;半里证指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和解,一面袪病邪,一面扶正气。

调和肝脾: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脾,叫做调和肝脾。肝脾不和的表现,是胁胀或痛,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白朮、陈皮、防风等药。

调和肝胃: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胃,叫做调和肝胃。肝胃不和的表现,是胁肋胀痛。脘部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锻瓦楞子等药。

开达膜原:就是用消除秽浊药以攻遂闭塞于膜原间的病邪。瘟疫初起,邪在膜原,出现一阵冷、一阵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没有定时,胸闷发呕,头痛烦躁,舌苔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治疗。

袪湿:是使用药物以去除湿邪的治法。湿是重浊粘腻的邪气,可以与风、寒、暑、热等邪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化热、化寒。湿在上焦须化,在中焦须燥,在下焦须利。脾主运化水湿,也能被湿所困,所以治湿也须注意治脾。

化湿疏表化湿:湿邪在上焦或在表,出现头重而胀,肢仁痠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濡。用防风、秦充、苍朮、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清热化湿:湿温时疫初起,邪在气分,身热肢痠、无汗心烦;或有汗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小便赤,大便不通;或泄泻不伤,大便热臭,舌苔垢腻或干黄。用甘露消毒丹(渭属、茵陈、黄芩、石菖蒲、木通、川贝母、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仁、养香、为散剂。)

燥湿苦温燥湿:因中焦为寒湿所阻,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苦寒燥湿:因中焦为湿热所阻,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黄连、黄芩、枳壳、猪苓等。

利湿是通利小便,使湿邪从下焦渗利而去的方法。凡阴虚津液亏损遗精、滑精的慎用,如必须使用,应加滋阴药。利湿药中滑利降泄性较大的,如生薏苡仁、瞿麦、冬葵子等,孕妇慎用。

清热利湿:湿热下注,小腹胀急,小便浑赤,排尿时涩痛,淋沥不畅,舌苔黄腻,用八正散(车前子、木通、瞿麦、扁蓄、渭属、甘草梢、栀子仁、大黄)

清暑利湿:是治疗夏季暑湿证的方法。由暑湿之邪引起的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用六一散(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共研细末。每次用三至四钱。水煎服)

温阳利湿(化气利水):是治疗阳气为水寒困遏的方法。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困遏,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喝了水就吐,舌苔白腻或白厚,脉浮,用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白朮、桂枝、共研细末)。茯苓、猪苓、泽泻、白朮健脾利水、桂枝内通阳气,外解肌表,化气利水,使小便通畅,水从下出。

滋阴利湿:是治疗邪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患者口渴要喝水,小便不利,或有咳嗽呕恶,心烦不能安眠,用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属)。心烦不能安眠是阴伤的现象,阿胶能补血养阴,与其它药同用,既能利水,又不伤阴。

淡渗利湿:使用淡味利湿药为主,使湿从下焦排出。例如泄泻清稀,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濡,用茯苓、猪苓、泽泻、冬瓜子、薏苡仁等药。

温肾利水:是治疗肾阳虚形成水肿的方法。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腰部痠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浮肿自头面延及下身,长期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用济生肾气丸(肉桂、制附子、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牛膝、车前子)

渗湿于热下:见清.叶桂《温热论》。热性病湿重于热,热邪为水湿抑遏,不能外透,应使用利湿药分利水湿,热邪才能外透。例如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胸闷不飢,午后身热较高。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其中滑石、白通草、生薏仁都是淡渗利湿,配合其它芳香袪湿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利小便,实大便:是治疗湿泻的方法。湿泻患者大便多水,小便短少,肠鸣漉漉,腹不痛,苔白,脉濡细。常用胃苓汤(苍朮、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朮、猪苓、茯苓、泽泻。即平胃散合五苓散)健脾去湿,使小便清利,大便正常。

洁净俯:语出《素问.汤液醪(音劳)醴论》。净俯指膀恍。洁净俯即利小便。

芳香化浊:使用芳香化湿浊的药物,治内有湿浊,出现脘腹胀闷,恶心吞酸,大便稀薄,体倦乏力,口腻有甜味等症。用藿香、佩兰、砂仁,厚朴等;如兼有头晕而胀,呕吐,舌苔白腻,可加石菖蒲,鲜荷叶,陈皮、半夏、大腹皮等。

健脾(补脾、益脾):是治疗脾虚而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患者面色萎黄,疲倦无力,饮食减少,胃痛喜按,进食后痛减,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濡弱,用党参、白朮、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

运脾:是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湿重的表现为胃部饱胀,饮食无味,恶心欲吐,口中淡而粘,头昏身倦,大便泄泻,或腹胀,四肢浮肿,小便少,舌苔白腻,脉濡。用苍朮,厚朴,陈皮,藿香,佩兰,白蔻仁,茯苓,泽泻等药芳香袪湿以运脾。

醒脾:是治疗脾气虚寒运化无力的方法。脾气虚寒,表现为食欲不振,食物不消化,有时嗳气,大便溏,有时腹隐痛喜热按,舌贸淡,脉弱等。用醒脾散(党参、白朮、茯苓、炙甘草、草果、木香、陈皮、厚木、苏梗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加生姜一片,大枣一枚,水煎服)以健脾温中,促进运化,而增强食欲。

培土:指培补脾土,促使脾的运化机能恢复正常。凡脾虚而有饮食减少,大便泄泻等症,即须培土,也即健脾补脾益脾的总称。

健脾疏肝(培土抑木):是治疗肝气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肝旺脾虚,即木克土证)的方法。肝旺脾虚,症见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培土用白朮、茯苓、薏苡仁、山药等;抑木用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

补脾益肺(培土生金):用培补脾土的方法,使脾的功能强健,恢复正常,以治疗肺脏亏虚的病症。例如肺虚久咳,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肚腹作胀,大便稀溏,四肢无力,甚至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濡细。用党参、茯苓、白朮、山药、木香、陈皮、半夏等。

温补命门(补火生土):是温补命门之火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的方法。黎明前腹泻,泻前腹痛肠鸣,泻出物中或有不消化的食物,泻后感到安适,腹部怕冷,四肢发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这种病俗称五更泻鸡鸣泻,这是命门火衰,脾的运化无力,所以要温补命门之火,加强脾的运化。可用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纸、五味子、吴茱萸、生姜、红枣)治疗。

疏肝(舒肝、疏肝理气,泄肝):是疏散肝气郁结的方法。肝气郁结,表现为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酸水,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舌苔薄,脉弦。可用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川楝子、延胡索、厚朴等药。

柔肝(养肝、养血柔肝):是治疗肝阴虚(肝血不足)的方法。肝阴虚,表现为视力减退,两眼干涩,夜盲,有时头晕耳鸣。爪甲色淡,或夜间睡眠不好,多梦,口干缺少津液,脉细弱。可用当归、白芍、地黄、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等药。肝为刚脏,赖血以养,所以须用养血之品,使肝得所养。

伐肝(抑肝):是抑制肝气过旺的方法。肝气太旺而犯脾,须用抑制肝气过旺的治法,称为伐肝。伐肝一般用柴胡、青皮、广木香、佛手等,实际属于疏肝一类。伐肝药一般与益脾药同用,参见培土抑木条。

滋养肝肾:是滋肾阴以润养肝阴。此法多用于肾阴亏肝木旺的证候,如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额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痠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苔少而舌质红,脉细弦数。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玄参、龟板、女贞子、何首乌等药。此法一称滋水涵木。是治疗肝肾阴虚兼有轻度浮肿。患者头晕,面红升火,眼花耳鸣,腰部痠痛,咽干,夜间睡眠较差,或有盗汗,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弦细。用杞菊地黄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

和肝(滋阴疏肝):是滋阴药与疏肝药合用,使肝气和畅的方法。肝肾阴虚,气滞不行,症见胁肋窜痛,胸腹胀,舌上无津液,咽喉干燥,脉反细弱或虚弦,可用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口苦燥的加酒炒黄连少量)治疗。

滋阴平肝潜阳: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都能发生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头昏晕,耳鸣耳聋,情绪容易激动,面部烘热,口燥咽干,睡眠不足,舌质红,脉细弦数。滋肝肾之阴,用熟地、枸杞、山茱萸、旱莲草;平肝用钩藤、菊花、天麻、僵蚕等;潜阳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磁石等。

泻肝(清肝火、清肝泻火):是用苦寒泻肝火的药物以治疗肝火上炎的方法。肝的实火上升,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红目赤,口干苦,胁部疼痛,呕吐黄苦水,甚则吐血,急躁易怒,大便多便秘,苔黄、脉弦数。可用龙胆草、山栀、丹皮、夏枯草、黄芩、黄莲等药。

佐金平木:是肃肺以抑肝的方法。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出现两胁窜痛、气喘不平、脉弦等症。须用肃肺法使肺气下降,肝气也得疏畅。用桑白皮(吴茱萸汁炒)、苏梗、杳仁、批把叶等药。

滋阴:又称育阴养阴补阴益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阴虚证,表现为干咳咳血,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腰痠遗精、头晕目眩,手足心烦热等症。可选用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沙参、玉竹、百合,旱莲草、女贞子、龟板、鳖甲等药。参见补阴条。

酸甘化阴:是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患者夜间失眠、多梦、健忘、口舌糜烂,舌质红,脉细数。用酸枣仁、五味子、白芍、生地、麦冬、百合等。因为患者心阴虚则心阳亢,心阳亢则心阴愈虚,所以本法以酸味药酸枣仁、五味子、白芍敛阴,甘寒药生地、麦冬、百合滋阴,一敛一滋,阴日长而阳亢日消,归于阴阳协调。化阴,即敛阴滋阴并进而使阴日长之意。

清络保阴:是清肺络热而保肺阴的方法。暑温经治疗后,诸症皆退,但咳而无痰,咳声清高的,是肺络中仍有热,肺阴必然受内热的消耗,可用清络饮(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花、丝瓜皮、鲜竹叶心)加甘草、桔梗、甜杏仁、麦冬、知母治疗。

坚阴:是固肾精,平相火的方法。例如梦中遗精,但相火妄动,肾气不固。用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研末蜜丸)治疗。黄柏平相火妄动,固肾精,便是坚阴。

强阴:指药物具有加强阴精的功能。如熟地黄、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沙苑蒺藜等。这些药适用于肾阴虚之证,如腰痠、遗精、小便多等。

敛阴:即收敛阴气的方法。适用于阴津耗散而病邪已衰退的证候。这类药物的味多酸涩。例如热性病热退身凉,余邪已清,饮食增进,但夜间还有虚汗,可用山茱萸、五味子加入止汗剂中。

潜阳:是治疗阴虚而肝阳上升(上亢)的方法。肝阳上升,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肢体麻木或震颤等症。可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质重镇坠的药物,以收敛虚阳,称为潜阳。潜阳法常与平肝滋阴等法同用。参见滋阴平肝潜阳条。

潜镇(镇潜):指质重下坠的镇静安神药与潜阳药同用的治疗方法。质重下坠的镇静安神药如硃砂,滋石、生铁落、龙齿、牡蛎等。质重下坠的潜阳药如牡蛎、龙骨、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其中有的药物兼有镇静安神和潜阳两种作用。潜镇法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和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等症。

熄风:指平熄内风的方法。内风表现为眩晕、震颤、高热、抽搐、小儿惊风和癫痫等症。用羚羊角、全蝎、娱蚣、僵蚕、蚯蚓等药。分为滋阴熄风平肝熄风泻火熄风和血熄风等。

滋阴熄风:是以滋阴为主,消除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在热性病晚期,热伤真阴,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心慌神倦,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舌干绛少苔、脉虚数。可用生地、白芍、麦冬、鸡子黄、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药。

平肝熄风(镇肝熄风):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病人头部掣痛,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肢体发麻或震颤,舌头发硬,舌体偏斜抖动,语言不清楚,甚至突然昏倒,手足拘急或抽搐,苔薄质红,脉弦。可用钩藤,天麻、白蒺藜、菊花、蚯蚓、真珠母、牡蛎、石决明等药。

泻火熄风(清热熄风):是治疗热极生风(实热证)的方法。凡热性病由于高热而手足抽搐、两眼上翻、项强,甚至背反张如弓状,神志昏迷的,就叫热极生风。患者苔黄舌质红,脉弦数。可用钩藤、蚯蚓、全蝎、蜈蚣、生石决明、生牡蛎、石膏、黄连、大青叶等药。

和血熄风:是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热性病晚期热邪损耗阴血,出现唇焦舌燥,筋脉拘急,手足蠕动,或头目眩晕,脉细数等症。可用陈阿胶、生地、生白芍、鸡子黄、生牡蛎、炙甘草、茯神、络石藤等药。

解痉(镇痉):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叫做解痉,即熄风法。

袪风:是利用药物疏散风邪的作用,以疏散经络,肌肉、关节间留滞的风邪的方法。风有外风、内风的区别。内风应平熄,外风应袪散。袪风法适宜于外风。分为袪风除湿疏风泄热袪风养血搜风逐寒等法。

袪风除湿:是风湿之邪留滞于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治法。可用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甘草等药。

疏风泄热:是治疗外有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风邪侵袭,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里热有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等症。有以上诸证而身热微恶寒,脉浮数的,用鲜葱白、淡豆豉、蔓荆子、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有以上诸证而身热恶寒、脉浮数的,用荆芥、防风、白芷、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

袪风养血:是治疗血脉不和,风湿流窜经络的方法。其症状是:肌肤和手足麻木,忽然口眼歪斜,说话困难,甚至半身不遂,或兼有怕冷身热、肢体拘急,舌苔白腻,脉象浮滑。应袪风通络,行血养血。用大秦艽汤(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川芎、当归、芍药、生地、熟地、白朮、茯苓、细辛、石膏、黄芩、甘草)。其中川芎、当归、芍药、地黄行血养血,能治疗血脉不和,使血脉流通,滞留的风邪也随之消除,所以叫做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搜风逐寒:是治疗风邪兼寒邪湿痰、瘀血留滞经络的方法。中风手足麻木,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腿臂间局部作痛;或风寒湿气留滞经络,肢体筋骨痠痛的。用小活络丹(川乌、蚯蚓、草乌、天南星、乳香、没药、研末,酒面糊丸。)

润燥(清燥、凉燥):是使用滋润药以治疗燥热证的方法。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养血润燥等。

轻宣润燥:是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病人发热,头痛,干咳少痰或气逆喘急、舌干无苔或薄白而燥、舌边舌尖俱红。用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母、豆豉、栀皮、梨皮)

甘寒滋润:是治疗肺肾津液不足的方法。例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喉燥痛、咳嗽干喘、痰中带血、手足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用生地、熟地、麦冬、川贝母、百合、当归、白芍、生甘草、玄参、桔梗等药。

清肠润燥:是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麻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养阴润燥:是治疗燥热之邪伤肺胃津液的方法。病人咽干口渴,午后身热,或干咳少痰,舌质红,脉细数。用沙参麦冬饮(沙参、玉竹、麦冬、甘草、冬桑叶、生扁豆、天花粉)

养血润燥: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面色苍白,盾爪不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用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药。

苦温平燥:是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患者头微痛,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清稀,唇燥咽干,苔薄白而干,脉弦。用杏苏散(杏仁、陈皮、苏叶、半夏、前胡、桔梗、茯苓、枳壳、甘草、生姜、大枣)

理气:是运用药物有行气解郁、补中益气的作用,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归入补气门。通常所说的理气,多对气滞,气逆而言,分为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理气药多属香燥,津液亏损的须慎用。

疏郁理气(宽胸、宽中、解郁、开郁):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出现胸膈痞闷,两胁及小腹胀痛等症,用香附、延胡索、乌药、广木香等药。

和胃理气:是治疗气与痰湿阻滞中脘的方法。出现脘腹胀闷,吞酸或吐酸水,嗳气等症,用枳实、陈皮、姜半夏、竹茹、锻瓦楞子等药。

降逆下气(顺气):是治疗肺胃之气上逆的方法。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苓、法半夏)。又如胃虚寒而气上逆,呃逆不止,胸中不舒,脉迟,用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党参、生姜)

行气(利气、通气、化气):即行散气滞,以治疗由气滞产生的病症,如胸腹胀闷疼痛等。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都属于行气。

降气(下气):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使用降气、下气的药物,如苏子、旋覆花、半夏、丁香、代赭石等,适用于喘咳、呃逆等症。降逆下气属于降气法。

调气:用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的证候,使气畅利平顺而恢复正常状态,称为调气。实际包括理气法的行气、降气。

破气:使用理气药中比较峻烈的,如青皮、枳实等,以破气散结导滞。

袪痰:是帮助排出痰液或袪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为化痰消痰涤痰三类。其中以化痰法为常用。

化痰:依据生痰的病因,把化痰法分为六种:?“宣肺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痰多。患者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牛蒡子、辛夷、陈皮、甘草等。?“清热化痰:适用于热痰。咳嗽而咯痰黄色稠粘,舌红苔黄,用桑白皮、瓜蒌皮、象贝母、芦根等。?“润肺化痰:适用于燥痰。患者咽喉干燥,痰稠厚而难以咯出,苔黄而干。用沙参、瓜蒌、桔梗、橘红等。?“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痰白而多,容易咯出,胸闷恶心,舌苔白滑而腻。用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等。?“袪寒化痰:适用于寒痰。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滑。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橘红等。?“治风化痰:因风痰引起头痛眩晕,有时头旋眼黑,舌苔白润。用天麻、钩藤、半夏、茯苓、橘红、甘草等。

消痰:是攻伐浊痰留滞的方法。多用能损伤元气,体弱的须慎用。?“消痰平喘痰饮伏于肺脏,发生喘嗽、痰多、胸部不舒、食欲不振,用补益法可按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以毒攻毒:是使用有毒性的菜物治疗恶毒病症的方法。例如大枫子辛热有毒,入丸剂内服,能治麻疯;藤黄酸涩有毒,外敷能治痈疮;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猪油和涂,用以治疗头癣。

驱虫(杀虫):是使用具有驱杀寄生虫作用的菜物,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法。例如蛔虫选用使君子,槟榔,苦楝根皮(用时去表层粗皮,此药有毒性,不可多服)、鹧鸪菜(红叶藻科)、石榴皮、雷丸(此菜只能作散剂)、榧子等。跷虫:选用榧子、雷丸、芜荑、使君子、大蒜、苦楝根皮、百部、杞榔等。绦虫:选用槟榔、南瓜子(槟榔和南瓜子常合用。南瓜子作散剂。)仙鹤草根、雷丸、榧子、鸦胆子、蛇蜕等。钩虫:选用雷丸、榧子、苦楝根皮、槟榔、土荆芥等。姜片虫:用槟榔、榧子等。有些药虽然没有杀虫作用,但对于某些虫病有治疗作用。例如胆道蛔虫病发作时,用乌梅十个水煎浓汁内服,或醋半杯至一杯,温服,有安蛔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