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生,走好

 飞飞书香人家 2012-12-14

先生,走好

http://www./soso 作者:学习教程网 来源:http://www. 

先生,走好 - -

先生,走好 - -

  之前受过史铁生先生太多的恩惠,始终没有机会好好整理一下我对他的情感。第一次接触先生是在小学时候那篇《秋天的怀念》,很可笑的是记住这篇文章竟然是因为做阅读理解一次又一次的遇到,然后不得不记下了。后来学到了《我与地坛》,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叫史铁生,一个盛年残疾的人。他在人生开始转变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我与地坛》,让我久久地受到他的恩惠。现在,先生走了,留下了那段让我学会思考的岁月和那本静静躺在书架上的《命若琴弦》。

  先生说这是宿命: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那段岁月,他长久地呆在那里。地坛的每一棵树下几乎都碾过他的车辙以及一个母亲的足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他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那个时候,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些文字,有时候读着读着眼睛会湿润,有时候这些文字又让我异常平静:“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比一会苍白。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了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了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暗哑地响着无数小铃挡。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这个园子属于先生,让他找到了生存的意义与方式,也让我感染到了那种心态,好像我也经历了一场大劫难,也经历着心灵的塑造,那些春夏秋冬,那段岁月里的人也似乎存在于我的生命,让那个狂妄年纪的我默然承受,沉潜思索。苦难,似乎变得不那么可怖了。那时候,我开始学会一种心境,荣辱不惊,去留无意。

  还有那本《命若琴弦》,那好像也是个冬天,我一个人躲在房间,灯光柔和地摩挲着棱角,我的头脑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一下子把我拉进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那个隐没在沟壑纵横里的村落。先生的文字具有一种深沉朴实的况味,它能够潜到人内心的最深处,发掘情感的共鸣震荡。好像总有一个来自远处的声音在呼唤你,走过了历史长长的甬道,蹒跚的,却始终带着一股子执着劲儿。它不悲不喜,不怒不笑,因为那是少不更事的轻狂少年的特权。他,只是和命运交手了太多次还完好生活着的人。故事还会回到开始,生命还在延续,只是换了人,一个,两个,面目全非。

  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先生教会了太多人一个最原始的课题,如何活着。他和余华又是不一样的,余华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这是苍凉无奈的悲泣。可是先生给我们的却是更加血肉丰满的生活哲学,用自己的生活书写字字句句。他的文字给人更多的是沉静思考过后生活的勇气与力量。生活中一切苦难的存在本来就具有它自己的意义:如果没有孤独,爱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欲望的痛苦,就得不到实现欲望的欢乐;如果人永远不死,那么人就是一条死水,一块没有肥力的沙漠。生命的残缺,人生的虚无状态,反而为人战胜自己,超越困境和证明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当我们明白: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们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这样,生命的一切是不是也就显得理所当然水到渠成了,没有什么要去强求抱怨。

  还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还有《合欢树》,还有《病隙碎笔》·····好像我想要说的太多太乱,只是因为先生一下子就走了,在2010年最后的时刻,他甚至没有等到2011的钟声。可是,先生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也一定是祥和平静的,带着微笑,没有遗憾。

  先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现在他一定平静地接受了这件事。我感谢在我狂妄浮躁的那些日子里有先生的文字陪伴着我,用一种圆融沉静的智慧滋养了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