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字一故事(324)

 冷月无声AAA 2012-12-14
   编者按:近日在大道传薪博客中看到有关对奥妙无穷的中国汉字的介绍,觉得很有价值。文字不衰,国运长存。我认为推广文字知识,很有必要,因此通过简单编辑将大道传薪的介绍献给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馆友。感谢道传薪的辛勤劳动。--冷月无声
 

图片 

一日一字一故事(324)

渔.jpg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出自《吕氏春秋·义赏》。意谓把池塘弄干了来捕鱼,怎能不获得鱼,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喻指凡事要作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这里的“渔”是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渔”字有好多种字形,或水中游鱼,或用于捕鱼,或以网捞鱼,鱼的数目也由一条到四条不等。其实多种形体所表示的是一个意思。即网鱼、钓鱼或双手捉鱼之形。到小篆形体时,左侧水形没变,右侧却变成了两条鱼,而且下端的两只手也简省掉了。楷书字形删繁就简,最后写成了现有的“渔”字。

    “渔”字的本义是“打渔”。如陶渊明《桃花园记》:“见渔人,乃大惊。”意思是说:他们看见打渔的人,大为惊讶。”

    也可以引申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也称其为“渔”。如《汉书·何并传》:“以气力渔会闾里。”意思就是:用武力去掠夺乡村老百姓的食物。

 

渔民笑意

 

    朱冼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生前对家鱼人工养殖方面的研究,解决了淡水养殖鱼苗的问题,渔民们从心里感谢这位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过去每到夏季,渔民们都要到长江、西江等天然产卵场打捞鱼苗,运回来饲养。这样既费工费时,鱼苗死亡率也高,还供不应求,极大地影响了人工养殖和市场供求需要。怎样能解决这个问题?1956年朱先生毅然决定对人工繁殖青草鲢鳙鱼的研究,首先抓鲢鱼鳙鱼。

    朱先生了解这两种鱼的生态特点,就近建造环形水道,把性成熟的鱼捕捉到环形水道中,“骗”他们产卵,受精,育出鱼苗。为了观察鱼回游规律,他常常带领一些同志跣足赤膊跋山涉水,栖身在漏雨的草棚下,有时半夜起来坐在水边观察潮改动向,分析鱼情。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杭州和诸暨用绒毛膜促性腺素试验成功,完全探索出一套青鱼培养、催产、孵苗的操作方法,渔民们笑了,从此,淡水养殖的鱼苗再也不用依赖长江等自然水域了。

图片

 
你在本篇停留
 ·  

图片



更多精彩等待您更多精彩等待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