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政是转变作风的重要一环

 指间飞歌 2012-12-15
简政是转变作风的重要一环
张砥
2012年12月14日08:26   来源:北京日报

  最近,济南市政府办公楼一夜间暴得大名。据网友透露,这栋大楼占地37万平方米、有40余部电梯、造价高达40亿元、是世界第二大单体建筑。对此传闻,当地官员回应称,该楼是由各职能部门在市里的房产处置后置换而来,没有花政府一分钱。但不管怎样,一栋政府办公楼修到如此规模,都难免会让人问上一句:“有这个必要吗?”

  平心而论,倘若把这些部门原来各自所有的办公大楼的面积加起来,恐怕未必比37万平方米小,换算一番,累计资产也未必比40个亿少。近来社会舆论常常纠缠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办公楼越盖越大、越盖越奢华上面,但在笔者看来,其中折射出的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则是,这些地方行政机构怎么会如此庞大。

  当然,我们的政府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全能政府,需要管理的事务很多、很杂、很细,规模自然小不了。就像济南这个地方,以前大家都是分散办公,各有各的楼,政府到底有多大人们很难有直观的感受。而如今把各部门都集中在一块儿,竟然能占一栋如此大的楼,人们报以吃惊乃至质疑就不奇怪了。而如此大的楼,是不是也意味着有如此庞大的行政机构,这里头又有没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等问题?恐怕这些才是需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和思考的。

  以前我们讲要精兵简政,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这其中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裁减机构、裁汰冗员。可现在很多地方,机构精简似乎陷入到一个“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每次“精简”,差不多都以机构再度膨胀、“吃皇粮”人员再度增多而告终,政府职能也基本没有转换。近些年来,一个正职下面跟着十几个副职,小小收费站在编人员竟达百人,类似新闻时常见诸报端,无疑提醒我们在这方面必须提速,让机构精简真正从口号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转变作风的重要一环。

  行政体制改革必须突破“越减越多”的怪圈,否则我们的机构只会越来越大。不可否认,机构精简背后的内容很复杂,有思想观念的障碍,也不乏利益固化的藩篱。但要实现行政资源的最优整合,达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这个隘口我们必须突破。“简政”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惟有攻破了这一点,行政机构的活力才可能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也才能从根上医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在这上面,我们需要决心,更需有勇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