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班热情活跃,下班却不愿说话?全面了解“下班沉默症”,身心健康幸福感才能不断Up!

 张美珍872 2012-12-15
引导语: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群人,上班时侃侃而谈,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亲密无间,但一下班回到家后,就开始沉默寡言,懒得说话;应酬时,笑容满面,谈笑风生,但一离开交际场所,面对亲友时就开始态度冷淡。上下班判若两人,态度180°大转变,这些现象都是“下班沉默症”的表现。
 

图片第二类不叫病叫状态,因为工作压力等,下班后选择沉默来自我应急保护,这种情况需要先观察两周,通过休假等减压方式调理一下。第三是家人看出来了,自己还不知情,这种比较轻,一般没事,但要注意缓解压力。

 

图片

“下班沉默症”形成原因:
 
    前段时间,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中国雅虎,对27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其中,34.7%的人认为自己有“下班沉默症”,48.4%的人认为自己“有一些”。受访者中,80后占50.1%,70后占30.9%;45.5%的人居住在大城市,28.9%的人住在中等城市。
 
    上班活跃,下班却不愿意说话,宁愿将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世界中独享生活,这样的现象为何会出现呢?根据该项调查显示,59.6%的人认为患有“下班沉默症”的原因是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难以兴奋;52.7%的人认为长时间疲劳,使一些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惯性;40.5%的人认为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对陌生人客气,忽略亲友感受;37.0%的人认为工作和交通环境太嘈杂,导致人们迫切寻求安静空间。
 
    工作压力大,生活琐事居多,这些压在年轻人身上的单子,往往会让人喘不过气来。工作了一天本就很辛苦,结果还要加班,等回到家时自然就已累到想倒头就睡,一心扑在事业上,对家庭照顾就很少,往往会忽略家庭以及家人的感受。
 

图片“下班沉默症”改善方法:

 
    下班沉默症与心理健康有关,倘若不积极治疗,情况严重则会导致抑郁症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身体疾病。那么该如何改善,以恢复身心健康呢?
 

图片 1、努力关注生活细节,寻找生活乐趣;重视情感交流,主动与亲友沟通,跳出交际怪圈;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对自己真正有效的解压方法,而不要总是通过独处或喝闷酒等方式排解压力。

 
    2、对于工作劳累而“下班沉默”的人,亲友应在适当的时间适当介入,不要在其烦躁或疲劳时强制交流。同时,亲友要重视日常的关怀,学会倾听,认真体会对方感受,给重压下的对方更多理解和关怀。
 
    3、用人单位应提高对人性化管理的重视,对单位员工给予工作和生活同样的重视。给员工更多的休息放松时间,或者向西方很多国家那样,组织一些让员工及其亲友共同参与的活动或聚会,促进情感交流。
 

图片编后语:据神经科专家介绍,“下班沉默症”的就诊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非常严重,即有病了却在掩饰着,上班时面对领导、同事或者客户等,掩饰得很好,微笑着滔滔不绝,下班后回到家中,不再掩饰,不再去扮演任何社会角色,从而沉默不语,这类属于抑郁症,需要吃药并进行心理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