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看永宣如意耳扁瓶的时代特征

 海外寻瓷翁 2012-12-16
□ 萱草园主人


本文选择永宣如意耳扁瓶为主题,分别以器足造型变化、内部上釉、纹饰变化为论述重点,并简单涉及青花发色、釉面处理等若干细节。关于断代鉴别的要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希望本文能引发众收藏爱好者对相关话题的深入探讨。
——编 者

(萱草园杂谈)以前写有关宣德瓷文章,大多简单介绍该时期制品基本时代特征,除《宣德官窑鸟食罐》为一特别专题外,其他类型都无暇深入。但如不作专题介绍,很难详尽说明。最近忙里偷闲,对一些典型器物作深入说明,以有助于藏友对某些特殊造型器物的鉴别断代。所选主题没有刻意追求,都是随心所欲,内容也是玩瓷所感、杂记随笔。
明朝永乐与宣德时期,景德镇珠山御厂制作的大量官窑瓷中,不少为利于中东贸易,适宜穆斯林宗教界、中西亚地域以及阿拉伯文化圈而制作的出口贸易、赏赉瓷,例如烛台、如意耳扁瓶(又称抱月瓶,本文皆作如意扁瓶)以及一些特殊造型的执壶、大盘、大罐等。其中烛台、如意耳扁瓶应是永宣时期的创新产品,属仿伊斯兰金属器烧造,而大盘、大罐等则很大程度上延续与继承了元代的制作风格。本文不能涉猎过多,仅着重就永宣时期如意耳扁瓶发展制作特征做一简单介绍。
永宣如意耳扁瓶在永宣之前未见流传品以及确凿历史制作依据,且与其同类产品——烛台也未见在洪武时期制作,可推测该类器物制作应与永乐朝海外贸易有很大关系。至永乐时期,随着明朝国势逐渐强大、对外贸易逐渐恢复以及景德镇御厂逐渐走上正轨、制作技术不断完善发展,特别是为了顺应郑和下西洋需要,御窑厂才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制作了若干创新造型即仿伊斯兰金属器,并很可能由郑和船队带到阿拉伯各国。
在一定道理上说,如意耳扁瓶与烛台为同时期制作品种,带有鲜明制作目的——中东贸易。它们的制作改变了在此之前,明朝洪武景德镇御厂瓷器制作几乎完全倾向宫廷日常实用品的单方向性,标志着瓷器制作开始向贸易、观赏性瓷类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些贸易观赏类瓷器是明代御厂制瓷的一大转折点。
制作如意耳扁瓶的最初目的是针对中、西亚阿拉伯地区出口、赏赉,从其器型结构来看,并不适宜汉族日常使用。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中才会适应并逐渐将其做为观赏性瓷使用。正是因为用途不广,这类瓷器在明朝历史上制作时间并不很长,根据现有世界各地所藏传世品以及景德镇御厂发掘出土表明,宣德之后明朝历代不见如意扁瓶制作。可以推断,该器制作时间大约起于永乐三年左右、郑和等第一次出使西洋诸国之准备期间,终止于宣德八年即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诸国返回(如果宣德帝对其青睐,则制作年代可适当延伸下限),制作时间大致30年。之后,海外贸易逐渐衰弱,以及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役”使得明朝不再风光,与匈奴关系紧张,导致这些具有鲜明伊斯兰风格、主要针对阿拉伯地区的官窑贸易观赏瓷不再持续制作。
清康雍乾时,由于统治者对永宣青花的推崇,促使御厂几度仿制如意耳扁瓶,但失去该瓷原本的时代意义,仅为单纯的官仿官观赏瓷。从现有传世品来看,清三代的仿品与明初制品有很大区别,不至于让人混淆。问题主要在近代,随着官窑陶瓷的收藏升温,景德镇不少仿品制作者制作仿永宣如意耳扁瓶,因此社会上不乏同类仿品。由于制作者对该器了解程度各异,仿品水平也参差不齐,特别是景德镇御厂永宣瓷发掘出土后,仿者更加有条件了解真品,制作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制作依然多照猫画虎,难得制作要领,与真品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由于如意扁瓶制作时间相对较短,容易使人误解为其制作期间造型固定、发展变化不大,但仔细研究比较,会发现前后制品也有很大变化。变化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制品的器足造型发展变化与器身纹饰变化上。

一、永宣如意扁瓶的器足造型发展变化
根据现有资料,永宣如意扁瓶从器足造型发展变化上大致分为三时期:1.无足型期;2.椭圆足期;3.方足型期。若详细深入,可发现椭圆足期可再分为椭圆足前、后两期。本文为使读者详细了解如意扁瓶,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即:1.无足型期;2.椭圆足型前期;3.椭圆足型后期;4.方足期。
1.无足型期
该器型制作时间应为永乐最早期。此观点仅根据1983年景德镇出土永乐甜白双耳大扁壶(《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官窑瓷器展览》P92图5)所得,该书叙述:“该壶有早、晚之分:早期的无足,仅壶底两棱边去釉露胎,晚期的则有椭圆形圈足”。如该永乐最初产品确为无足器,原书作者推断成立,则该器可能为永宣如意扁瓶的雏形,以后的椭圆足、方足制品都以该器为基础发展变化的。
这里需要说明:该类型制品本人并无上手经历,因此不如后几期资料确凿。如果1983年景德镇该地层出土扁瓶皆为类似无足器,则上述推断合理。如该无足器仅发掘数件,认为可能是因当时制作偶然出现无足缺陷而遭淘汰的制品,或者认为当时制作不讲究细节等也不无道理。要验证这些问题需要该地层同时期的传世、出土品资料来验证,本人资料有限,本文此处暂留悬念,日后再作添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