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cocoli 2012-12-16

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2年12月11日07:39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记者 杜斌
将本文转发至: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商业银行“稳中求进”,创新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记者近期在天津市金融机构调研中发现,目前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中面临七个方面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需妥善应对。

  存款波动性加剧,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存款季初大幅减少、季末大幅增加和月初减少、月末增加的波动格局愈演愈烈。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企业流动资金趋紧,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个人储蓄存款持续分流,存款增长整体乏力,商业银行通过设定贷款、承兑汇票、理财产品到期日以及限制支付和突击放款等形式,在月末、季末“冲时点”的现象更为突出,存款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增大了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和调控难度。如天津市各金融机构在今年季初的1、4、7月各项存款分别下降462亿元、增加0.8亿元、下降194亿元,而在季末的3、6、9月则分别大幅增加576亿元、761亿元、241亿元,月度增量最大极差达到1223亿元。

  贷款有效需求不足,贷款投放压力加大。这一方面有经济的因素,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减弱及产能过剩引发光伏、钢铁、钢贸、有色等行业风险聚集,一些小企业风险集中暴露,部分企业贷款潜在风险逐步显现,实体经济信贷有效需求减弱,造成贷款投放难度加大。天津市新增贷款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和增速同比双双下降,而票据融资规模在贴现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依然不断扩张,验证了实体经济贷款有效需求不足。9月末天津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4.9%,比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分别回落0.6个和0.2个百分点,贷款增速在全国排名25位,同比下降9位,贷款增量在全国排名18位,同比下降5位。另一方面也有政策的因素。房地产开发贷款、融资平台贷款和个别行业贷款受到限制。截至9月末,天津融资平台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1.4%,同比增长4.0%,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26亿元,同比增长9.5%,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同比少增75亿元。

  直接融资加速,优质客户维护压力加大。随着金融脱媒加快和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有条件的企业更多选择发债、票据、信托等方式融资,直接融资市场对银行优质客户的分流效应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天津以企业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增长迅速,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为3125亿元,同比多增847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总规模,其中,信托贷款增加349亿元,同比多增326亿元;企业债券品种不断丰富,净融资增长迅速,企业债券融资增加342亿元,同比多增295亿元,是去年同期融资量的7倍。企业债券融资中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分别增加99亿元和164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01亿元和125亿元。以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为例,该行今年以来协助企业开展多渠道融资创新帮助企业解决了近300亿元的建设资金,但也对该行优质贷款投放形成了有效替代。

  利率市场化提速,定价管理压力加大。今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两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深远影响。存款方面,两次利率调整央行均下调了存款利率,但由于存款利率允许上浮10%,出于竞争考虑,各银行普遍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浮,市场挂牌利率形成大型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三大阵营,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对他行稳存增存形成冲击。贷款方面,在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情况下,有效贷款需求下降,而贷款风险则有所加大,优质企业的贷款议价能力不断提高,贷款买方市场特征明显。一些优质客户大多提出“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贷款利率下浮到底”的要求,部分客户提出提前还款申请,希望按照新的利率和下浮幅度办理新的借款。各银行为争夺优质客户也主动下调贷款利率,造成新放贷款整体利率水平的下滑。存贷款挂牌利率的不对称下调,使银行成本支出上升,利润空间收窄,定价管理压力加大。

  不良贷款反弹,风险管控压力加大。目前,天津银行业贷款质量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不良贷款率也处于较低水平。但受经济增长放缓等复杂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存在反弹压力。以天津某国有银行为例,从该行今年前三季度的新增不良贷款来看,呈现季度环比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个人不良贷款和小企业不良贷款逐季增加,这是以往年份所没有的情况。分析表明,小企业出现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个人出现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导致收入下降或不稳定,出现临时性资金紧张而无力还款。

  创新能力不足,业务竞争压力加大。商业银行之间业务雷同,缺乏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负债类产品拼价格,客户营销和市场拓展主要依靠打价格战,资产类产品争规模,存在项目储备不足,结构优化艰难等问题。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本应各具特色,实现差异化、区域化发展,但目前商业银行间缺乏“个性”发展和特色定位,求大求快,单纯追求考核指标问题十分突出,尚未真正走上内涵式、精细化发展道路。

  银行社会关注度高,外部经营环境压力加大。近年来,新闻媒体和公众对银行的关注度日益增加,银行收费、利润、垄断等问题引发的质疑时常出现,也引发监管部门高度关注,使银行外部经营环境趋紧。银行一些经营行为往往伴随公众的误解,如对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被指责为“歧视”,对中间业务进行市场定价被称作“乱收费”,甚至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小额存单差别利率也可能被认为是“嫌贫爱富”,这都造成银行开拓业务时出现畏难情绪。此外,目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客户维权意识增强,但如何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保护金融机构的正常权益和自主经营,似乎还缺乏明确界限。有些情况下,对因客户自身原因(如电信诈骗)或市场风险(如理财产品亏损)造成的资产损失,客户也要求银行赔偿,或采取种种非理性维权方式,使银行面临巨大投诉压力,对正常经营形成掣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