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赢在执行2

 ZHANGJUN373 2012-12-16

省工原理又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我们的动作是怎么操作的,这样操作可以省多少钱、省多少力或者省多少时间,我们称之为省工原理。我们常说要降低成本,其实就是要节省费用、节省人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那就需要把这些目标细化、分解到日常的行为或流程中。

规范步骤,严格要求

所谓步骤的规范,就是按照标准步骤的要求,一丝不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完成目标,把对目标的要求细化到每一个步骤的要求中去。

我们先来看什么叫标准步骤。飞机在跑道上回旋的时候,厦门航空的地勤人员会左手拎着一个灭火筒,因为如果飞机在跑道附近发生意外,在没有大面积燃烧和发生爆炸以前,手上的这个灭火筒可以发挥很大的功效。右手则把飞机的插销或其他任何一个重要的工具或零配件上的红丝带聚起来,因为航空公司都有一个规定:飞机“肚子”底下如果飘着红色的丝带,表示这架飞机正在进行维修作业,不可以起飞;如果红丝带上的插销被拔下来,就表示飞机的地面工作都处理完了,可以起飞了。厦门航空特别要求每一个机场的员工,在这些地方都要做到位,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标准步骤,其实就是一个细节问题。最近流行一个词叫做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意思就是按照标准步骤去做。这里就涉及几个问题:第一,这个标准步骤是否已经确立;第二,这个标准步骤是否量化到细节;第三,有没有不断地坚持这个细节。很多企业都认为自己已经有标准作业程序,问题是能不能做到以上三点,并真正落实到细节中去。

几年前俄罗斯一艘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据说原因是鱼雷仓爆炸,鱼雷仓为什么会爆炸?就是因为鱼雷掉了下来;鱼雷掉下来是因为鱼雷的挂钩松脱了;鱼雷的挂钩松脱是因为挂钩生锈了,所以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生锈。结果没想到又有一艘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了,听说是拉拖的钢索断了,拉拖的钢索断了是因为钢索中间脆裂了,中间脆裂了也是因为生锈。这说明什么?说明标准不仅要制定出来,还要严格地执行和坚持。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严格要求。

有一次,厦门航空公司在修理一架客机时,发现右边的机翼上的第三个叶片有问题。为了防患于未然,厦门航空公司就把另外几架相同类型的飞机,统统都调出来研究机翼上的第三个叶片,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因此,所谓的标准就是一种严格要求,中间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设计,而且还要严格遵守步骤的规范。

规范做法,提高效率

所谓规范做法,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效率的提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很多人都比较头疼记英文单词。单词这么多,有的还这么长,怎样才能把这么多单词背下来呢?有经验的人就会告诉你:不要期盼自己比别人幸运,也不要指望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或者更勤奋,从智力上和机遇上说,自己和别人都是差不了多少的;要想记得快、记得准,就一定要走捷径,怎么走捷径呢?就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掌握做事的技巧,以提高效率。

听起来感觉道理很简单,但是大多数企业在执行和落实的时候,做得并不到位。

比如,在汽车站或者火车站,每一天都有人坐错车,你可能会说这很正常啊,这么多车,这么多乘客,而车站的人手又是有限的,出点差错是免不了的啊。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可以改善的,而且并不需要增加人手或者其他的成本就可以做得更好呢?

日本东京火车站有地上、地面、地下3层,16个进出口每天进出二三百万人,但是很少有人坐错火车,因为自动售票机售出的车票颜色与月台上面圆圈的颜色以及要乘坐的列车颜色,是同一个颜色。所以拿蓝色车票的乘客,在有蓝色圈的月台上,等待要乘坐的蓝色火车;拿咖啡色车票的乘客,在有咖啡色圈的月台上,等待要乘坐的咖啡色火车。因此,自动售票机所出售的车票,有多种颜色,每一种颜色的车票代表一种路线,从而保证东京车站一天进出那么多人,却很少有人坐错火车。

同理,我们的银行、邮局、医院、车站、超市、餐厅是否经常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用科学方法去提高效率,并且操作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

我出差时,住在某酒店里,吃早餐的时候经常发现有一个人负责煎蛋,很多人围在那里。一个人问:“这个煎蛋是我的吗?”煎蛋的人说:“不是。”“那个蛋是我的吗?”煎蛋的人说:“也不是。”“那么哪个蛋是我的?”煎蛋的人说:“还没煎。”这个人就走了,等拿了豆浆、油条和稀饭之后,他又回来了,接着问:“那这个蛋是我的吗?”回答:“不是。”“那个蛋是我的吗?”回答:“也不是。”“那到底哪个蛋是我的?”回答:“你没说!”只见那人就拿了一个生鸡蛋,往那边一摆,说:“这个蛋是我的。”然后就到旁边去吃他的早餐。等他再回来的时候问:“我的蛋呢?”那个煎蛋的人还是说:“不知道。”

这种情况可以用科学方法来改善:在酒店吃早餐的地方,每一个桌子上面放一个小杯子,里面有5个小夹子,每一个小夹子上面应该有相同的号码。比如说这是第16桌,5个小夹子上面就都有一个阿拉伯数字16,那么这一桌的人就可以拿着这个小夹子,到煎蛋的地方,说“这是我的夹子”。煎蛋的人的面前就摆着一个长板子,上面放着的夹子都在那里排队,他煎完蛋以后就会把那个小夹子夹在相应的碗或者盘子上面。你只要看到盘子旁边夹的那个号码是你的号码16,你就可以把那个煎蛋拿走,即便你没有拿,你的煎蛋摆在那里也没有人拿。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一点,就是目标要从细节上去寻求方法,如果在细节上没有方法,这个目标将很难实现。所以目标通常要附带方法,没有方法的目标永远都是一个假的目标。那么问题是,我们怎么寻找科学的方法呢?当然有很多了,我们在这里也只强调一点,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目标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实现目标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执行进行强化,然后才能逐步达成最终目标。简单说,也就是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最终目标。

“每天做一件实事”是企业家鲁冠球说过的一句话。1969年,鲁冠球怀揣4000元人民币,带着6个农民,开始搞打铁铺,到如今,发展成资产近百亿的万向集团。我们可以想象,创业这些年来,鲁冠球肯定经历过不少挫折和磨难。

鲁冠球有个信条:一天做件实事,一月做件新事,一年做件大事,一辈子做件有意义的事。

有很多人非常急躁,什么事都想做,结果反倒欲速则不达。善于思考的人,通常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每天都比前一天做得更好。这样的人,早晚都会成为精英中的一员。

比如,跑一百米不可能像撑杆跳一样,一下子就跳过去。一百米的终点处有一根红绳,那就是目标。而具体实施中,一百米应该分为五段,每一段怎么跑,跑多久都应该有所安排,尤其是在起跑线上,手怎么摆,脚怎么迈,眼睛怎么看,甚至屁股怎么撅起来,都非常重要。

你是否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蔡老板又没有签约。”“李先生看了好几回车子了,却都不要。”“这房子骆先生又不要。”“这件洋装李小姐摸了好几次,就是不下手掏钱。”这些抱怨中提到的都是目的,但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每一次有没有更进一步。上一次,李小姐来摸这件衣服,下次她再来的时候,你又做了什么?成功的人在自己前进的每一步上都经营筹划,不断进步。

多 走 一 步

我曾经去过广西桂林的一家酒店,那家酒店对我表示了欢迎。在我进去住的时候,我发现桌上留了一封信,里面写着欢迎我入住,而且还写了另外一件事情:我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地方在哪里,我的桌子已经订好了,桌子的号码就写在上面了。我在中国住过一两百家酒店,但连早餐桌的桌号都写上的,就只有这一家。至今我对这家酒店还有印象。

这是服务上的“深耕”方式,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为顾客多想一点,服务就能往前多走一步。

有一家汽车修理厂规定,客户的汽车在路上出了故障,如果是在晚上,而且是在很远的山路上,修理厂的人通常要开两辆汽车过去,一辆工作人员自己用,另一辆是让客户开。等车修好之后再马上到客户家中去换。无独有偶,一家洗衣机经销商的经营之道也是这样,客户的洗衣机坏了,看样子一时修不好,经销商来时开着他的小货车,上面装着洗衣机(多数时候是新的),他会对客户说,您的洗衣机看样子一时修不好,我们要带回去修,这台洗衣机您先用着。这叫做多走一步,但这也不是人人都能想到的。

很多酒店的房间里都有个“请勿打扰”按钮。房门外面的灯一亮,就表示“请勿打扰”。但我想到一件事情,客人没有睡觉,或在房间里等朋友时,一般不会打开“请勿打扰”的灯。如果进了洗手间,刚刚坐上抽水马桶,此时有人敲门,客人怎么办?一般酒店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我在大连时,发现有一家酒店居然做到了。这家酒店抽水马桶的旁边有个按钮,上面写着“请稍候”。所以客人如厕时听到敲门声,就可以按那个按钮,房门外面的灯就亮了,上面显示“请稍候”,来访者就能知道客人大概正在洗手间了。

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按钮,我在中国住过这么多的酒店,只看到这一家酒店有这个按钮。

如果公司在出现问题以前,就先告诉客户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客户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然而,大部分的公司都不是这样。他们多半是等到客户发现问题,打电话过来后,才在电话里一直道歉。早知今日,为什么当初不多走一步呢?很多公司对于产品的延误交货没有反应,等到客人来催了才说对不起,还会讲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理由,这样的公司有几个客户能对他们满意呢?

再如,客人离开酒店时,有哪个酒店经理会对客人说一声:“先生,这个酒店您住得还习惯吗?这两天还舒服吗?睡得还好吧?真希望下次再看到您。”试想,若真有这样的服务,能没有回头客吗?比别人多走一步,需要自己多动脑筋、多思考,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做 好 一 点

李嘉诚先生说过一句话:要成为领袖,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一点。

你在麦当劳吃薯条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麦当劳做的薯条是有要求的。麦当劳薯条对淀粉和糖的含量是有严格规定的,它的糖与淀粉如果不合自己的标准,那就宁可用冷冻集装箱,把美国的马铃薯运到中国来。例如,台湾地区的麦当劳就没有用台湾的马铃薯,因为麦当劳说台湾马铃薯的含糖量和淀粉含量不符合美国的标准,所以台湾的麦当劳炸薯条,是用冷冻集装箱运过来的美国马铃薯做的。这就是麦当劳不能够被别人替代的原因。

麦当劳的油用了一段时间以后,规定一定要倒掉。因为这种油连续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对身体不好的变化,所以麦当劳宁可舍弃。还有,麦当劳的牛肉饼做出来以后,20分钟没有卖掉,按规定也要丢掉。我们国内有哪家店的牛肉饼做出来以后,20分钟没有卖掉就丢掉呢?麦当劳还举办过一个活动:挑战60秒。如果60秒内没有拿到你要买的东西,就免费奉送你一大杯可口可乐。

王先生去山东青岛出差,住进了一家酒店。酒店的床上有这么一张卡片,上面写道:“我们酒店提供不同种类的睡枕供您选择。”原来这个酒店的客人还有权利挑选不同的枕头,王先生马上翻过来看看能提供什么样的枕头,卡片背面写着:“本酒店为了能使您有更好的睡眠,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睡枕来供您选择,有泡沫枕、磁性颈椎枕、荞麦皮枕等,另外还有儿童睡枕、超级睡眠枕等。”王先生在他们酒店住了三个晚上,每天晚上换用不同的枕头,第一天晚上用了泡沫枕,第二天晚上用了磁性颈椎枕,第三天晚上用了荞麦皮枕。这个案例也说明了这家酒店能在枕头上做好一点。

多 赢 一 点

航空公司都想争夺旅客,旅客在机场候机或转机的时候,是不是会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作为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桥梁,转机最多的新加坡机场就想到了这一点:它提供电影院让旅客看电影,给旅客提供床铺休息,甚至有人帮旅客擦皮鞋……这就是旅客在新加坡的机场可以享受到的服务。

如果一个四川人坐国泰航空时想吃一碗红油抄手,或者一个无锡人想来一碗无锡排骨,没问题,国泰航空可以让旅客先点菜(当然要多付一点费用),到了飞机上就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口味了。

旅客下飞机之后发现行李延误了,所有的衣服和资料都没到。怎么办?法航承诺一定会尽快送到家。只要旅客把自己的情况对他们一说,他们会马上请旅客留下地址和电话,一有消息马上就给旅客送过去,而且根据判断,明天早上第一班就可以把旅客的行李送到家。至于说行李是否丢了,或者已经运送到哪里了,旅客都不用操心,只要安心在家等着就可以了。

正是因为新加坡机场、国泰航空、法航能够多走一步,做好一点,所以它们才能在市场上多赢一点。

宝洁和联合利华都是制造洗衣粉的公司。双方都很明白,在美国的洗衣粉市场里,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就是6000万美元,所以双方竞争得异常残酷。双方都宣称自己的洗衣粉可以把衣服洗得很白。但是这个标准双方都具备以后,接下来的竞争焦点是:两家的洗衣粉不但把衣服洗得很白,而且非常亮丽,就像新的一样。后来两家又宣称自己的洗衣粉可以洗净衣服上的污点,包括溅到身上的泥和腋下的汗渍,但是双方也都具备。那么,还有什么招数能想出来呢?最后,联合利华想出了一招,它把洗衣粉做成像方糖一样,并且标明洗衬衣时用一块、洗牛仔裤用两块、洗棉大衣用三块。我们知道,以前的洗衣粉都是粉末状,在倒洗衣粉时往往掌握不好用量。现在用联合利华的洗衣粉像丢方糖一样,而且它同样能够迅速溶解。联合利华这种方块糖状的洗衣粉一推向市场,它的市场份额就马上攀升起来。而美国宝洁也迅速行动,三个月以后推出了宝洁块状洗衣粉,也做得像糖块一样。

谁能比竞争对手多走一步,谁就能赢得市场。比如,在学校里排名次,如果98分是第一名,那么你只要得到98.1分就是新的第一名了,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得99或100分,而只需要多那么0.1分就可以成为第一名。在商界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想赶超竞争者,可能不需要设立多么宏伟的目标,只需要比竞争对手多走一步、做好一点、多赢一点,就可以占据优势。

沟通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沟通不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出来的。在执行过程中,沟通是必备素质之一。要想成为一名具有执行力的员工,就需要通过沟通,与上司、同事、客户、合作伙伴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是提升这些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工作中,我们看到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沟通不到位,误解或没有理解别人的想法,也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要想成为一名执行力强的员工,一定要学会沟通。

一、主动回报执行过程

主动回报,就是回头报告的意思。领导有个事情交代给你办,你是否非要等到领导问你进展情况时你才回答呢?为什么不提前主动地回报领导呢?“回报”是一种主动的反馈,而不是等他人问起时才被动地回答。如果一切都等领导来问,员工的能力就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因此,一个有执行力的员工,首先应该培养自己主动回报的习惯。

如果甲有一件事要求乙去完成,乙对甲要报告结果,我们通常用一个词叫做“汇报”。其实汇报和回报的意思是不太一样的,回报不单是指汇报,它是一种良性反馈,强调的是双向的、自动的反馈。作为下属,要把自己的工作动态随时向上司回报,其目的有两个:第一,让你的上司放心。上司把任务交代给你,并不知道你做了没有。所以每到一个阶段就回报一下,让上司放心。第二,万一有问题,我们可以不断地及时修正。这时发现执行中有问题,或不是上司所想象的,或者误解了上司的指令,修正还来得及。但很多员工,都是等到上司来问才汇报,等到发现问题和错误时,后悔都来不及了,这就是没有养成回报的习惯所造成的。

有一个客户打电话要找许小姐,接电话的是李小姐,李小姐回答说:“对不起,许小姐出去了。您是哪里?方便的话请留下电话,等她回来时让她打给您。”对方留下了电话,可是许小姐那天下午一直到下班时间都没有回来。

于是李小姐又打电话给那个客户,说:“卫老板,许小姐到现在都没有回来,我们快要下班了,您看需不需要我想办法今晚找到她,然后让她打电话到您家去?或者等到明天早上告诉她,请她一大早就打电话给您?”卫老板说无论如何都叫许小姐当天晚上给他打一个电话。结果那天晚上李小姐最终把许小姐找到了,晚上8点钟许小姐就打电话给卫老板了。

后来卫老板就将此事告诉了公司的总经理,总经理对李小姐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客户,卫老板也从此非常信赖李小姐。

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回报,就能够给客户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但是平时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形成回报的习惯,出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讲:我以为你知道,我以为梁厂长会拿过来,我以为左先生去了,我以为姚小姐她不要……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其实这是沟通的大忌。一个执行能力强的人,一定会主动回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做一个让领导放心的下属。

我总是主动向上司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这一点是我在日本航空公司工作时从日本人身上学来的,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一次,有四个东京的本部长,要到台湾东边的一个小岛南屿去度假,那个岛很小,上面只有两个饭店,而他们要四个连在一起的套房,还要面对太平洋。我打电话去问,一间都没有,我马上回电给东京,那个时候还只能发电报,说一间都没有,但我会努力去找。东京回答了两个字:了解。我就继续我的工作,找到了两间,两个饭店各一间,我马上回电东京:现在找到两间,可惜不在同一个饭店,但我还是会继续努力地找。东京的回电仍然是“了解”两个字。我努力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三间在一个饭店里,但仍缺一间。我回电给东京,回答依然是“了解”两个字。

我坐小飞机飞到南屿。到达后,我问服务员:“我旁边的那个房间是谁住的?”“那是一对夫妇,马上要来度假,今天下午就要入住。”服务员回答。我听后就坐在那里等,直到那对夫妇到了,并带了一个小孩,我马上走过去说:“我是日本航空的,我喜欢您的房间,您能不能让给我?”男的说:“我凭什么让给你?”我说:“您说得对,隔壁我替您找了一间套房,面对太平洋,可以看到夕阳、波涛,远处有千帆点点,而且免费。”他很疑惑地问:“真有这回事?”“对,我一定要您的房子。”我说。他拿着行李,牵着他的孩子,挽着他的太太,走向隔壁房间。我回电给东京:“四间套房全部找到,在南屿的绿岛饭店,三楼,连在一起,面对太平洋。”东京回电多了两个字“谢谢”。

没多久,东京的人到了,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做事很像我们日本人。”其实我不愿当日本人,但是这种赞赏,是一种极大的荣耀。日本人一直认为中国人做事情不太像他们那样认真,我就是要让他们服气。这件事我一共回电给东京七次,主动报告我的工作进度。当然,那个“免费”的套房是我自己掏的腰包,我为了这个房间自己掏腰包,其实别人不知道。可是我愿意做这件事,因为我很快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这种投资是值得的,这是做事情的精神。

作为一个员工,你有多少次主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让上司知道?让上司放心?对上司来说,管理学上有句名言:下属对我们的报告永远少于我们的期望。可见,上司都是希望从下属那里得到更多的报告。因此,做下属的越早养成这个习惯越好,上司一定会喜欢你这样做的。

在与平行部门沟通时,可以用故意反问方式来获得回报,比如,“老韩,昨天下午我拜托你的事情有结果了吗?”“啊,对不起,我忘了。”“那老韩,今天中午以前能不能给我答案呢?”“应该可以吧。”中午11点半的时候再问一遍:“老韩,现在离12点钟还有30分钟,那个答案不知道出来没有?”“啊,对不起!我12点钟前一定给你。”当大家都知道,你有紧盯到底的习惯时,他们就会按要求把事情做好,这就叫做让他人养成一个回报的习惯。

不单我们交代别人的事要求回报,同样别人交代我们的事也要问清楚。如果有人要求你去买一个笔记本,你应马上询问,笔记本是要空白的还是有格子的,对方可能会说两种笔记本都可以。

“那意思就是随便选一种了?”

“是的。”

“100页的还是50页的?”

“我希望是100页左右。”

“是硬壳的还是带皮面的?”

“还是普通的吧。”

只要把该问的话都问到了,对方肯定不会挑理了;否则,如果买了空白的笔记本,对方却希望是有格子的。你会怪对方事先怎么不讲清楚呢?事实上,不是对方不讲,而是因为你没有问。所以,事前问清楚,事后负责任。这是有效沟通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二、勤与上级沟通,确保正确执行

每个人都有上级和领导,都有一个管着你的人。你总得要和领导沟通的,畏缩或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以积极的心态与上级沟通就很重要。

勤与上级沟通,可以扫除沟通的障碍,使执行顺利进行。经常与上级沟通,才能确保正确的执行方向,确保正确执行上级的意图和决策。

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出价5美元,请他的朋友替他给一位老太太打电话。电话拨通后,男孩的朋友问道:“您需不需要割草?”

老太太回答:“不需要了,我已经有了割草工。”

男孩的朋友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老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

男孩的朋友说:“我会帮您把走道四周的草割齐。”

老太太回答:“我请的那个割草工也已经做了,他做得很好。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

男孩的朋友便挂了电话,接着不解地问割草的男孩:“你不是就在老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个电话?”

割草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老太太对我工作的评价。”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只有勤与老板或上级沟通,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处境。但现实是,很多人因为怕受上级的批评,很少有人愿意去和上级沟通。但是永远不沟通也不是办法,因为有些工作需要得到上级的认可或授权,没有上级的意见,有些工作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所以,在与上级的沟通过程中,从选择沟通的时间、地点、沟通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番精心设计,可以让沟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时随地沟通

不要以为沟通一定要在会议室,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沟通。这里有一个经验值得借鉴:领导很忙,但再忙总得下班回家吧。有些只需要简单回答“YES”或“NO”的,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比如到停车场等候领导,请示领导意见,他一般会简要地说:“好吧,就这么办。”这些只需要领导讲一句话的事情,在其他时间和场合都能办成。

有一次我们董事长要去打高尔夫,中午他拎着球杆,我就知道他要去打球了。我就对他说:“董事长打球啊。”他说:“哎。”

“我跟你一起去。”

“你也打球啊?”

“不,见习见习。”

跳上车以后,我就把笔记本打开了,我说:“反正坐车子闲着也是闲着,董事长,上次您说那个加薪的案子,原则上同意,但是您一直没有确定百分比,您看5%怎么样?”他说5%多了一点。

“那4.5%呢?”

“好吧,加薪4.5%。”

“董事长,你说我们的车床应该换新的,那么有日本的、德国的、美国的,根据我的调查,德国的最贵但是性能最好,美国的最差但是价格最便宜,你看我们干脆买一个中间的日本的,还是买一个德国的呢?”

“就德国的好了。”

“好,德国的。董事长,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打算派五个人出国考察。你看这五个人是我来决定呢,还是你告诉我名单?”

“好吧,你决定!”

“那董事长要不要告诉你呢?”

“跟我讲一下行了。”

“那董事长我明天早上把名单给你……”

我一共与董事长沟通了七件事情,车子就到了高尔夫球场门口了。

“董事长,祝你打球愉快!”

“你不是要见习吗?”

“董事长,我今天突然有别的事情,改天见习。祝你打球愉快!”

董事长可能这辈子都没有看到该下属见习,下属是要跟他沟通,坐在车子里面也能沟通。所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沟通,只要能够有机会和领导讲话,就叫做沟通。问题是时间和地点要自己确定,不是等领导下命令,等领导下命令永远都不会有机会。

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

最完整的人事规章,最详细的职务说明书,都不可能把人应做的每件事都讲得清清楚楚。假如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户要过来,为表达诚意,公司要派人去接他。这是临时的事情,职务说明书里是不会有的。那么被指派的人如果说:“凭什么要我去?我已经下班了,当时我来时,你们有没有讲过要这样做。”如果这样子去计较,被指派的人在一个组织里是很难出头的。临时的事是一定要有人做的,你要一口答应,并且要毫无怨言。如果你毫无怨言地去做,你的上司会非常感激你,他即使当时不说,也会利用另外的机会表扬你、奖励你、回报你。

我在当货运部督导时,客票部的一个女职员因怀孕身体反应很严重,支店长就对我说:“那个客票部的梁小姐最近身体很不舒服,你可以顺便支持支持,帮他们开开客票。”其实我是搞货运的,对开票不太懂,但是他认为我是一个硕士,稍微学一学也就会了,于是我就说:“没问题。”没多久我们那个机场王主任调台北,支店长又告诉我说:“机场最近很忙,临时还没有派人,你是否可以去机场帮忙做做包机啊?”我说没问题,就到机场去了。后来,我太太生小孩的当天,我正在做包机,第二天有人向支店长说了这件事,支店长问我:“有这回事吗?”我马上说:“航空第一。”再后来,支店长也调台北去了,我就升上去了,因为客票、包机、货运、仓储我都懂行。

人不要太斤斤计较。中国有一句话:吃苦就是占便宜。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你在一个地方付出了,会在别的地方得到回报。一个公司的成功要靠全体的努力,你要毫无怨言地接受任务。

主动提出改善计划

上司进步,就是这个部门进步或这个公司进步。这个部门进步或这个公司进步,就是每个人会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流程、自己的业务主动地提出改善计划的成果。

这是最难做到的事情。如果你的上司说:“各位,我们来研究一下,工作是否可以这么做?”严格说来,这样的话,不应该由你的上司来讲,应该由你来讲。当你在从事一项工作的时候,每过一段时间,你应该想一下,这项工作可不可以那样做?如果你是你所干工作的专才,而你的上司不是,但上司提出了改善计划,想出了改善办法,你应该羞愧。如果上司说:“我要你来干什么?公司请你来,是要你来管理和提高生产效率,你还是这方面的专家,可还要我来替你改善流程。”那你应该好好想想,要养成不断思考改善工作流程的习惯。

我们谁都不敢说自己的工作流程很完善,事实上,任何一个工作流程没有十全十美的,都有改善的可能。如果大家都不去改善,而你做到了,你就会得到上司的赏识。

给领导的答案最好有三四个

向领导请示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答案,而且不止一个答案。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那么结果只有两个:其一,领导在心里想,什么工作都要我来想办法,我还要你干吗?其二,领导的智商和我们差不多,他能想出的答案我们也能想出来。与其为难领导想办法,不如我们替他想好了。

值得强调的是,给领导的答案最好有三四个,因为只给领导一个答案,就是“将军”,好像领导非同意不可,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给领导两个以上的答案,最好是三四个。做领导的永远有一个特权,就是在下属呈交的答案里面选一个。还要注意的是,你在上面注明你自己倾向于选择第几个方案,否则你又会落下一个把柄在领导手中:你当一个专业主管,当一个职业经理人,你难道没有意见、没有想法吗?作为下属,与领导沟通,如能做到不但提几个方案,而且还能对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能的后果进行分析,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优秀下属。

让领导做选择题而非问答题

一个善于思考、做事负责的下属,应该是带着答案、准备好对策,去请求领导的。我们与总经理或者董事长沟通时,应当尽量不要提“问答题”,而要多出“选择题”。

比如说,你想请示董事长抽时间开个会,如果你说: “何总,您看什么时候开会比较好?”那就意味着永远没有答案了。其实你应该善于给董事长出选择题,比如:“何总,您看明天开会怎么样,大家想沟通一下?”何总说:“明天没空。”“那么,何总,您看后天怎么样?”何总没讲话,你就接着问:“您看后天早上怎么样?”何总说:“后天早上有点困难。”“那么何总,后天下午3点,您看怎么样?”何总说:“好吧,后天下午。”“何总,我到了明天下午会再提醒您一下,到了后天上午会再提醒您一下,您看可以吗?”何总点头同意。所以不要指望领导给你时间,你要学会自己安排时间或地点,然后尽量给领导出“选择题”,不要出“问答题”。

三、推倒部门墙,沟通更顺畅

什么是水平沟通?水平沟通指的是没有上下级关系的平级部门之间的沟通。平级部门之间沟通经常缺乏诚意,没有肺腑之言,没有服务及积极配合意识,所以水平沟通存在很多障碍,最常见的就是“踢皮球”了。

在企业内,这样的障碍无处不在,只有扫除这些障碍,推倒阻隔部门沟通的壁垒,才能使员工在工作执行中顺畅自如,提高执行效率。执行力强的员工有主动沟通的习惯,这样可以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加快项目进度。

不可“躲进小楼成一统”

工作能力一向出色的小王被提拔为物料部经理。正式任命以后,升为经理的小王开始到各个部门逐一拜访。比如,他对上级领导说:“李总,承蒙您赏识,公司提拔我做物料部的经理,谢谢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以后工作中如果有什么问题,还请您及时点拨……”他对财务部的罗经理说:“罗经理,我们物料部和你们财务部以后有什么衔接不太好的地方,您尽管说,以后一定请多指教……”

有些人的做法却恰恰相反。营销部的小杨也升职做了部门经理,升职以后小杨从小隔间换到了大办公室,他并没有去各部门主动沟通,而是每天走进办公室,坐到大办公桌后面,等着别人来给自己恭贺升迁之喜或者汇报工作。

试想一下,他们两个人哪一个在公司会更受欢迎?答案很明显。半年以后,小王被提为副总,小杨又回到了他的小隔间。

同是新主管,小王是有意识地主动与他人沟通,小杨则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而后者的做法是目前多数干部在升职以后犯的毛病。公司提拔主管,是要主管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和别的部门不断沟通以提高工作业绩,而不是要把主管摆到某个位置上任其孤芳自赏。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

与其他部门和员工实现双赢

与其他部门沟通的时候,不要总是强调给对方带来的好处,因为如果你只说对别人有好处,别人很可能不会相信,对你缺乏信任;但如果你总是强调对自己有好处,人家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很自私。所以与平行部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双赢。“双赢”这个名词最近很流行,但大家往往忘记双赢以前一定要有个利弊分析。

会谈判的人知道对方什么时候讲真话,什么时候讲假话,什么条件可以交换,什么条件一定会坚持,于是这个谈判一定会成功,双方达到双赢。与别的部门进行水平沟通时,以双赢为前提同样重要。

先帮助别人,才有资格让别人帮你

人都是先帮助别人,才能有资格叫别人来帮助你,这就叫做自己先提供协作,然后再要求别人配合。我们不妨借用团队管理的例子,说明这一道理。令人欣羡的高绩效团队是一支“常胜军”,他们不断破纪录,不断改造历史、创造未来。作为伟大团队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会骄傲地告诉周围的人说:“我喜欢这个团队!我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我永远不会忘记和那些人心手相连、共创未来的体验。”

有一次,我到马来西亚出差,在机场看到一个很漂亮的高尔夫纪念品,我就把它买回来了,其实我不打高尔夫。但我们那个财务经理很喜欢打高尔夫,我要把那个纪念品送给他。后来我发现税法修改,我就马上买了两套最新修改的税法,也送给了他。我当然知道,他若要求公司买公司也会买,但是我买了两套送给他,那个感觉就不一样了。结果有一次我的原料商对我说,我们公司每次给他们开票时间太长,他们都不想把好的材料给我们了。没有好的材料哪能做出好东西?我只好对财务经理说:“对方说我们每次开票,开三个月的久了一点,那个好的铁砂可能不想卖给我们了,你看开两个月怎么样?”

他愣了一下说:“当然。只要董事长没有意见,我就没有意见。”

“太好了,我刚才向董事长汇报过,他说只要你没有意见他就没有意见,既然你们两个都没有意见,那么就开两个月的吧。你看怎么样?”

“好吧。”财务经理答应了。

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财务经理为什么如此痛快地答应开两个月的呢?其实是我先帮了他的忙,他自然也会帮我的忙。

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

公司中的每一个部门的繁忙时间都不太一样,总有一些部门在很忙的时候而另一些部门比较轻松。

当今一个强调团队精神的时代,公司的成功要靠整个团队。团队成员需要良好的协作,也需要互相帮助。一个人不忙时,要主动帮助他人,这是一种团队精神。在麦当劳,如果没人扫地,店长也会去扫地的,并会帮人点餐。如果有一队排得很长,其他队人很少,一定会有店员说:那边的客人请到这边来。麦当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快速的服务,做到这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人。其实这一点也是美国公司的一个文化,我们需要学习。

今天你帮助别人,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也是有利于你自己的良好作风,因为有一天,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也会来帮你。如果一个人存在只顾自己的思想,那么这个人在组织中的沟通一定有问题,其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

有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善事,死后被批准进入天堂,天使带着他去天堂的路上,正好路过地狱的门口,天使问他:“要不要去地狱看看?”他说:“好!”于是他们就走进了地狱。

地狱里真是可怜,每个人都饿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来了人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一个个无精打采,瘦骨嶙峋。正好开饭时间到了,两个天使抬过来一大盆味道鲜美的鱼汤,里面都是海鲜和大块的鱼肉,还有很多新鲜的蔬菜、米饭团,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每个人还发了一个一两的小馒头。

看到地狱开饭了,天使就带这个人出门向天堂走去。

路上,天使介绍说,天堂和地狱吃饭是有规矩的,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每个人每天只发一个一两的小馒头或窝头,汤却管饱,愿意吃多少都行,愿意喝多少都行,愿意吃稠的尽管吃,愿意喝稀的尽管喝。

这个人心里纳闷:这么好的生活,地狱里的人怎么会饿成这样呢?他刚要问,天堂到了。

天堂里也刚开饭,这个人更奇怪了,天堂里的生活远不如地狱,每人一个一两的玉米面窝头,也有一大盆汤,但只有几样蔬菜,没有多少油水。可是,天堂里的人却个个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人人心宽体胖,高兴得合不拢嘴,见他们进来纷纷热情地招呼他们吃饭。

开始吃饭了,每个人发了一个一米多长的大勺子,大家兴高采烈地相互帮忙,两个人一对,你喂我,我喂你,一会儿工夫,大家就都吃饱了。饭后,大家快乐地忙起各自的工作。

这个人再也忍不住了,问天使:“为什么天堂里的饭一般,每个人却既健康又快乐,而地狱里的饭那么好,他们却饿得像虾米,还不快乐?”天使说:“都是勺子惹的祸。”

天使进一步解释:“咱们这里有规定,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都发一米多长的大勺子,而且吃饭喝汤时,手只能拿勺子头。你想,勺子把比胳膊都长那么多,谁能自己用勺子把饭递到嘴里呢?”

这个人终于明白了,在天堂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大家都过得很好;但地狱里的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谁也不想让对方比自己过得好,谁也不首先帮助别人,所以大家就只有集体挨饿了。

这虽然是个编造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先帮助别人,才有机会让别人帮助我们。当旁边的人做得不太好,或你不是太忙的时候,应伸出手帮上一把。你这样做,不但受帮助的人会感激你,而且在日后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帮助你。但是很多人都是独善其身,只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别人的事情都不管。

我年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把所有被我帮助过的人的名字都悄悄地记在本子上,以后找人帮忙的时候,先打开看一看我帮过他没有,帮过了就有胆子叫他帮我的忙,我相信他不会忘记的,他真的忘了我也会给他提示,怕的就是从来没有帮过他。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只有你主动地去帮助别人,等你需要帮助时,别人才愿意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体 谅 他 人

一个业务经理对厂长说:“厂长,这个订单你给插个单吧!”插单就是指在生产计划中,临时来了一个订单把它插进去。

厂长说:“这样插来插去,乱七八糟的,这个工厂还能干什么?”

业务经理说:“厂长你不想插,我也无所谓,公司都不在乎,我也不在乎,反正你看着办。”说罢,就走了。

厂长心想跟我来这套,我就不插!

这时,另一个业务经理也要插单,他去找厂长时完全不是刚才那位经理的态度。他说:“厂长,我刚刚坐上这个职位,好不容易抢了一个订单,看起来是个小订单,但对我来讲是拼了半条老命才拿到的。厂长,我知道您的工作很满,但是我已经查了一下,下个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您分别各有两个小时的空当,我这张小单四个钟头就可以做完了。您看,下个星期二到星期四,我能不能用你其中四个钟头,比如说星期二两个钟头,星期三两个钟头?”

厂长还在犹豫。业务经理又说道:“厂长,我的兄弟会过来帮忙,你看是搬材料还是搬机器?还有,厂长,我手上有一点点预算,两万块钱,我打算拨个五千块给你的兄弟们,加加菜,喝喝汽水,你看怎么样?”

厂长一听,笑了笑说:“好吧,你的兄弟不用过来。”

为什么前一个业务经理插单不成,后一个业务经理就成功了呢?一个人与别的部门沟通的时候,不但要主动地帮别人把事情分析好,还要想方法让别人只说“是”、“可以”,这叫做体谅。一个人要多体谅别人,从别人的角度去替别人着想、替别人排时间、替别人去找预算,这才叫做真正解决问题。

时 时 谦 让

在企业里,凡是比你先进入企业的人都是你的前辈。日本人遇到这种情况,他们有一个词叫“先进”。无论谁进入企业工作,面对其他部门的同事要谦虚,多称他们为“先进”和前辈,这对后来者没有任何坏处。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谦虚,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比较容易得到别人对你的支持。

在单位,王经理与同级领导的关系非常紧张,他为此感到很苦恼。这一天,他向朋友诉说心中的苦闷,朋友给他讲了一个“让地三尺”的故事。

古时候,一个丞相的管家准备修一座后花园,希望花园外留一条三尺之巷,可邻居是一名员外,他说那是他的地盘,坚决反对。管家立即修书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后的管家放弃了原计划,员外颇感意外,执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来丞相写的是一首诗: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员外深受感动,主动让地三尺,最后三尺之巷变成了六尺之巷。

王经理听了这个故事很受启发,后来他和同级的同事相处得非常融洽,且配合默契,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四、简化语言,提高效率

一个人讲话漫无边际,可能是思路混乱的表现,也可能是委婉曲折地达到目的的手段。值得警惕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一种习惯。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是每位员工尤其要注意修炼的本领。

讲的永远是重点

简化语言的关键就是讲话要有重点。例如,客户在听你讲话的时候,将其后背贴在椅背上,这表示他没有兴趣,从心理学上来看,这表示他的无所谓态度。但是一旦讲到折扣问题,客户会突然将身体从椅背上移开,这表示客户在注意倾听。但这种注意只有十分钟。这是很关键的十分钟,如果你讲得不好,客户的后背又会靠在椅背上了。

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如果没有抓住客户的注意力,客户就会什么都听不下去了。所以,与别人沟通,向别人作简报,或向别人介绍产品的时候,不要永远都是那套资料,先准备一下:对方如果给你两个钟头,你说些什么;对方如果给你一个钟头,你说些什么;对方如果给你30分钟,你说些什么;对方如果只给你留十分钟、三分钟,你想要说什么。

如果你是卖劳斯莱斯汽车的,而对方说我只准你讲一句,介绍你卖的这个汽车,你要讲什么?那当然只有一句话,就是劳斯莱斯汽车的每一个零件都是手工打造,其他的什么都不用讲了。因为这个特点,绝大多数汽车都是做不到的,所以劳斯莱斯卖得这么贵。

任何事情都有其重点,做任何报告的时候都要把自己的资料做成各种形式。很多人有一个毛病,一个钟头的资料给他半个钟头去说,他就省略一半,这样做是不对的。两个钟头的话浓缩成一个钟头,一个钟头的话浓缩成30分钟,30分钟的话浓缩成10分钟,一个负责任的业务员会自己将资料不断地浓缩,给我多长时间我就讲多少,但讲的永远是重点。

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比喻

即使很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简单的比喻讲出来。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先贤之一孟子是典范,他讲话就很喜欢用比喻的方法。所谓善用比喻,就是举例子,例子因为生动、真实可信,非常容易使人触动,使人一听就明白了。

爱因斯坦有一次参加一个晚会,有一位老太太对他说:“爱因斯坦先生,你真是不得了啊,得诺贝尔奖了。”爱因斯坦说:“哪里,哪里。”“爱因斯坦先生,我听说你得诺贝尔奖的那个论文叫做什么相对论,相对论是什么东西啊?”问他这个话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爱因斯坦要怎么回答呢?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种相对论的公式,她能听懂吗?爱因斯坦马上就用比喻的方法告诉她。

“亲爱的太太,当晚上12点钟,你的女儿还没有回家,你在家里面等她,十分钟久不久?”

“真是太久了。”

“那么亲爱的太太,如果你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听歌剧,十分钟快不快?”

“真是太快了。”

“所以太太,你看两个都是十分钟,相对不同,这就叫做相对论。”

“哦,我明白了。”

其实爱因斯坦就是以最简单的比喻方法,给老太太讲了相对论的概念,如果真的从学术角度讲,那么老太太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到上海电影院去看电影,电影海报上写了个杜比音响。朋友见了,就在旁边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每个电影院都说杜比音响,什么叫杜比音响?”我说:“杜比音响就是声音的洗衣机。音带录出来的时候上面有很多杂质,如果你不用一个系统操作将杂质洗掉,在放大的时候噪声会很大,没有杂质的原音在放大的时候只有震撼效果,不会显得嘈杂,这种系统就叫做杜比音响。所以简单地讲,杜比音响就是声音的洗衣机。”“哦,我明白了。”朋友高兴地说。

一个“杜比音响”,朋友看了十几年都没有想明白到底是什么,而“声音的洗衣机”使他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所以与别人讲话不但要注意重点,还要善用比喻,用很简单的方法说出来,让别人一听就明白。

五、沉默在前,言论在后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希望我们多听别人讲话。中国人自我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一人讲话,另一个人马上就说:“不是,不是,不是。”喜欢与人争辩,以至到最后得罪了对方。与客户在谈判和讲话的时候,应当注意沉默在前,发表言论在后。我们常说言多必失,话讲多了就有漏洞。找准客户“软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听客户讲,然后抓住客户的漏洞,等我们反问客户的时候,客户就理屈词穷了,这时无论说什么,客户都会听下去。

我在读初二的时候想做一件工艺品——一个大楼的模型,但是家里没有线锯。我知道徐伯伯家有这样的锯子,于是找他帮忙。徐伯伯原先是我爸爸的一名部下,退役以后做了一名木工。他帮我锯模型材料时,在那里一面拉锯,一面发牢骚,说他老婆如何被留在中国大陆,没有带到台湾地区,他如何鳏寡孤独,死了不知道谁送葬等等。这样的一大堆话,我这个初二的学生怎么可能听得懂,我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听他讲,后来他做完了,把那个模型给我的时候,我就问他:“多少钱?”他说:“不要钱。”我一听不要钱就很高兴,但是我没有笑出来。他讲道:“孩子啊,你将来长大以后,如果想有什么成就,一定要注意听人家讲话,这是很重要的习惯。”

其实,我当时哪里听得懂这么有学问的话?我只是希望赶快离开,免得他后悔。后来我到台北念大学的时候,我爸爸写信告诉我说徐伯伯去世了。我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常常回味他这句话。一个人做事情要想成功,注意听别人讲话,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习惯。

一个人要善于倾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准备答案,然后思考别人的话,从别人的话里面找出漏洞,然后再去辩解,而不是一开始就打断别人讲话,那样弄不好会把事情搞砸。

一个不会倾听的人通常也不会讲话。只会讲不会听叫做强辩,会听才会讲叫做善于思考。一个人要先学会倾听别人讲话,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先听后辩。

不时提问一两句

与对方沟通的时候,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去澄清你的想法。记住,大部分的问题都是越问越接近答案,不久问题的答案就自然而然浮现出来了。很多人都不喜欢问问题,而是坐在那里不吱声,这是不对的。一个人在倾听和提问的时候,很快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有人说谈判很困难,其实不难,难的是该听的时候没听,该问的时候没问。

根据研究,别人在讲话的时候,如果你常常提问题,会让他认为你在注意听他讲话,觉得话题非常有兴趣。人在讲话时最害怕的是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弄得自己都不知道别人对这个话题有没有兴趣。所以与人沟通时,不要只会听,不时地提问一两句,这样对方会非常愿意一直往下讲,而且会讲出你想知道的内容。

不要打断别人

不要打断与停止说话并不一样。停止说话是你不要发表意见让别人发表,不要打断是不要在别人的话中间插话。

有一次,我和太太在讲话,我的大女儿那时候还很小。她冲过来说:“爸。”我说:“宝贝儿,我在与你妈妈讲话,你不要打断。这是一个很不礼貌的行为,以后看到爸爸妈妈在讲话,你有事情就站在旁边,我会问你。好吧?”后来大女儿就学会了,我与她妈妈讲话的时候,她一过来就站到旁边,我就说:“有事吗?”

“爸,我可以跟你讲话吗?”

“说吧,什么事情?”

在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要打断对方;别人在讲话时,旁边过来的人也不要打断。

在客户面前,你的手机永远不要响起

在客户面前,要养成把手机关掉的好习惯。有一个业务员要把润滑油卖给某公司,可那天那个业务员在总经理面前打了四次手机。打第四次的时候总经理就说:“你好像很忙啊?”他说:“哎。”总经理说:“你出去把手机打完了,再进来跟我讲话,我希望你再跟我讲话的时候,不要开手机。”他说:“对不起,对不起!”最后,总经理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你要把这个坏习惯改过来。年轻人,我给你个忠告,你这辈子要想让客户喜欢你,最好在客户面前,你的手机永远不要响。”

避免小动作

所谓小动作,就是这个动作不雅,而且会产生一些联想。一个人平时要养成好习惯,在听别人讲话或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在角落讲话。那会使人觉得你有秘密。有一次,一个总经理到他们的家具部去。那个店长跟他说,能不能借一步说话?借一步说话就是到角落里去讲。总经理马上就暗示他说:“我们都是主管,到角落讲话,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在谈秘密。”

总经理还说:“你也是管这个门店的,我希望你注意一件事情,讲话就要光明正大地讲,不要到角落去讲,不要在洗手间讲。如果真的不能让别人听到,那么晚上到我家去,或者是下班的时候我请你去喝咖啡,我们到那里去讲。”

第二,不要关门。关起门使人认为是在谈秘密。在很多公司的办公室里,隔间那个不透明的部分大概只有桌子那么高,上面的部分全部是透明的,这样做的不是防止员工睡觉,是想使大家不要有隔阂。后来有人说这样有压力,所以又改了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腰部以下是不透明的,然后颈部以上也是不透明的,中间有一条是透明的,总之就是不要做成封闭的。

但是很多人讲话的时候,不但喜欢关门,关门时还要做一个动作——像小偷一样伸出头去看一看外面,这个动作非常不好。

第三,不要压低声音。同样的道理,压低声音会使人觉得有秘密。有人讲话讲到重点的时候,突然声音会很小,有的还故意用手遮一下,这都是暗示别人,我们正在谈秘密。

第四,不要狼顾。狼在跑的时候会回头,因为狼是个天生非常狐疑的动物,对其他的动物有防备。所以狼有个习惯,在跑的时候经常回头,这个动作在面相学上称为狼顾。很多人在讲话的时候,也有这种小动作,这是一个坏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