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二梦,异曲同工

 木柳书屋 2012-12-17

明清二梦,异曲同工

——从《牡丹亭》到《红楼梦》

裴雪莱
(转自中国文学网)

 

 

无论《牡丹亭》还是《红楼梦》,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精品,极具艺术感染力,明清“二梦”本身所描写的社会内容十分沉重,表现的思想也非常深刻。二者都艺术地展现了梦魇般的现实,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被严重僵化的封建专制所窒息,整个世界迟早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继承与发展

《牡丹亭》和《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写梦,两位贵族少女的婚恋之梦。“二梦”都产生于梦魇纠缠着的现实。

1.1黑暗中的火光

明清两朝,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东南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思潮悄然转变。“二梦”的作者,都属于长江中下游商品经济活跃地区。明中叶以后,士人普遍纵情尚欲,在小说、戏曲、哲学等各个方面均有鲜明特征。《牡丹亭》《、西游记》等众多作品共同推助浪漫主义大潮,热烈地吹响了人性复苏的号角。明朝中后期,皇帝荒淫无道,朝纲腐败。汤显祖最终辞官归隐故里。可以说,《牡丹亭》是在一片幽暗历史中迸发出的奇异光芒!清军入关后,极力恢复封建统治秩序,树立绝对皇权,大兴文字狱。士人学子纷纷转向研究经典古籍避祸,但人们对合乎本性的爱情追求永远不会熄灭,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红楼梦》就是在“康乾盛世”表面“鲜花着锦”之盛中发出的沉重叹息!两位天才作家都没有忘记给我们描绘一个令人向往的、充满人性的世界,算是对人们心灵的一种慰藉吧!正是这股思潮,催生了早期民主主义的萌芽,体现了中国文学一贯的人文主义精神。

1.2发展着的形象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光辉照人、感人至深的二位青年女性形象,杜丽娘、林黛玉都勇于为爱情献身。爱情是她们反叛封建势力严酷摧残的精神寄托,是她们借以找回自我的唯一希望。首先,她们都是官宦之家出身,知书达理,才华横溢;二人都有一个贴身丫鬟:丫鬟春香是与丽娘一起发现烂漫春光的见证人;紫鹃则是黛玉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的贴心伴侣。相比之下,前面一对,在舞台上的距离很近,但思想上的距离不如后面一对密切。紫鹃、林黛玉二人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之后,在思想、心灵上都有互相交流的过程。当然《,牡丹亭》是戏曲,突出情节的紧张,矛盾的斗争《;红楼梦》是小说,更强调复杂人物关系和心灵的挖掘。

从杜丽娘到林黛玉,人物形象同中有异,异的地方就是发展的地方。她们经历了由觉醒到清醒,由兴奋到绝望,由热烈到冷静,由情爱到爱情的发展过程。脂砚斋评红楼梦时说过“《牡丹亭》伏黛玉之死”,可见,林黛玉具有杜丽娘的影子,她更加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沉重,她坚韧过,努力过,直至香消玉殒也从未放弃。逝去的不仅仅是林黛玉的爱情之梦,也是整个王朝的梦,整个封建社会的梦,作者在写作之初已经知道了结局。杜丽娘生理的冲动唤起精神觉醒,林黛玉则精神的觉醒要求身体结合。显然,后者更加自觉,更加成熟。

1.3纠缠着的恶梦

明清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尤其是广大女性,在封建统治严酷的思想控制下,过着梦魇一样的日子,只能把心中的渴望寄托在梦中。杜丽娘因为一次偶然的游园,发现了大好春光,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并发现了同样美好的青春年华,正如“姹紫嫣红”的春色一样,但“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1]。年华虽好,转瞬即逝,这提醒了主人公杜丽娘。因此,在“梦“之前加一”惊”字。杜丽娘的梦浪漫热烈,是对抑制不住的青春激情释放。她就是要用震撼心灵的异性之爱,找到真实的感受,打破封建礼规束缚,唤醒生命苏醒。而黛玉之梦,顾虑较多,如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就是冷酷现实投下的阴影,是压抑很久很深的心灵变形,听得见理想啜泣的声音。梦是结局的预兆,最终落得“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的悲惨结局。二人共同做着封建末世一段沉沉黑夜中的梦。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深思,感到了现实的异常沉重,用情爱来撼动腐朽铁笼,打开一片春光烂漫的世界已经不大可能,转而对现实的血泪控诉和否定,“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2],林黛玉的梦比现实还要清醒,带着些许绝望与无助。

二、梦境与艺术

弗洛伊德把梦和人性中压抑不住的潜意识联系起来,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在东方的中国,对梦表现得最明显就属《牡丹亭》和《红楼梦》了。在明清以前的古诗词里,要么“梦里不知身是客”般悔责,要么“人生如梦”般感伤,明清二梦却把梦写成对自由与平等的热烈追求,要用爱情的力量战胜封建礼教吃人本性。

2.1春之意象

《牡丹亭》中“春”的意象非常鲜明。主人公杜丽娘,青春光艳。春色和青春相互映照,“春色”是唤醒杜丽娘“春情”的直接诱因。《游园》《、惊梦》两出,不管是“姹紫嫣红”的春光无限,还是“良辰美景”的美好时光,都只能羁于“断井颓垣”,深锁在高墙大院,这不正如她自己的命运一样?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官居太守,而且最后做到了平章事(相当于副宰相),那么,她家的后院怎么会是“断井颓垣”呢?原来再精致的亭台楼阁在杜丽娘看来都破败不堪,她的心理状态显然是抑郁寡欢的。杜丽娘对于真实情爱的渴望,甚至出现了精神上的恍惚状态。这次偶然的春日游园猛然间唤醒了她那久被禁锢的灵魂,激起了她对于现实更加愤懑不满。在梦中,青年书生柳梦梅的情爱让她体会到了自由和生命的快乐,爱情的美好。梦是她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行动宣言。

《红楼梦》中,“春”的意象更是多次出现,并被赋予了极其深厚的文学意蕴。首先,林黛玉代表之作“葬花吟”,把春光的美好易逝,现实理想的落差悬殊,世俗人情的冷暖炎凉,复杂而深沉地交织在一起了。那“花谢花飞花满天”的无边惆怅,那“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无奈哀怨,那“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血泪控诉“,春”之意象包孕了太多太重的文化蕴涵。杜丽娘在艳丽春光中看到希望,激起了斗争的爆发力;林黛玉在明媚春色中看到绝望“,明媚鲜妍能几时”的悲愤《。牡丹亭》唱的是初春,《红楼梦》画的是晚春,色调由亮转暗,转向“落红满地”的凄厉幽艳。

2.2梦之深意

梦,可以认为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微妙暴露。虽然我国古典文论中关于梦的理论不如近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系统发达,但天才的作家们已经形象生动地加以运用了。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钟明奇说过:“古典小说戏曲中许多梦境描写正是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性格而设。”[《3]牡丹亭》中杜丽娘因情生梦,梦中见情,是中晚明时期人性主义思潮高涨,人们普遍大胆地描写男女之爱,整个社会都感觉到风气的巨大转变。即使没有以后的清军入关并建立新王朝,中国封建社会也会缓慢地解体,并逐步走向近代社会。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林黛玉梦到非但不能与宝玉成亲,反而被嫁于他人。她跪求贾母无用,同时受到众人冷笑。林黛玉的梦主要表现了她极其珍视和宝玉之间的爱情,只有宝玉的爱情才能使她的生命焕发生机。她外在孱弱,但内心很执著,强烈渴望得到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爱情。悲哀的是,她的爱情对于大观园统治者来说,不能带来利益上的好处而被否定,于是“木石前盟”被“金玉良缘”所取代。她没有父母做主,没有兄弟姐妹依靠,自然满心疑虑,难以释怀。黛玉的梦,不仅把她自己“吓了一身冷汗”,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封建婚姻制度残酷剥夺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凶恶。黛玉之梦在批判封建社会本质的深度与广度,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书写悲剧人生方面,超过了杜丽娘之梦。

2.3梦之作用

明清二梦把梦写得动人心魄,虽然手法不同,但用来歌颂爱情,抒发情怀,反抗社会黑暗,揭露现存制度丑恶本质,都与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有关。汤显祖通过《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张扬浪漫主义大旗,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梦凸显了现实主义的沉重。丽娘之梦到了黛玉这里没法往下做了,明中叶以后兴起的人性思潮再度被封建专制礼教文化压迫摧残,难以呼吸。

前者写梦,具有反封建斗士的激情,描写了一段令人心悸的情爱场面,安排了正义最终战胜黑暗的结局。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认为梦的运作“通常是愿望达成的产物,因为愿望达成本来就是把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以其反面来置换”[4]。后者写梦,兼有哲学家的清醒和诗人的情怀,作者严格按照现实主义思想来创作,认为梦境并不比现实好到哪里去,人们连做梦幻想的空间都没有了。弗氏同时认为梦还有预见功能。林黛玉的“恶梦”已经预示了她最终悲惨结局,揭露出悲剧的最终原因。她已经敏感地感觉到以封建家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文化、婚姻制度无情地摧残青年男女最真挚爱情的冷漠无情,这使读者笼罩在一片“悲凉之雾”中,悲剧气氛贯穿始终。

三、吸收与转化

“二梦”人物形象生动,情节动人,都以善于营造如梦如幻般的意境而享誉于世。情节曲折生动,感人至深;语言优美精练,足以移情。

3.1迷人的意境

《牡丹亭》意境明媚鲜艳,如梦如幻。如《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5]用“紫”、“红”等艳丽明亮的暖色调涂抹出一幅烂漫春光,它象征着明中叶以后要求个性解放、自由爱情的思潮已经悄然汹涌澎湃,然而封建传统保守势力的“高墙大院”仍然高耸,却已没有意义了,在杜丽娘看来,只不过是“断”、“颓”的灰色。如此,一幅暗灰衬着明媚,现实浮着浪漫的春光图就永远印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深处。它是那段历史的产物,“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6]有如一幅优美绝伦的诗意画面,作者用“青”、“红”两种明快色调渲染出主人公青春纯洁的美好心境,再加上“烟丝”,配以“醉”字修饰,很难以分清作者描绘的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或者说,作者就是通过把现实和梦境的杂糅,传神地再现出杜丽娘精神世界的恍恍惚惚,甚至出现幻觉的心理状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宝黛共读《会真记》一节,“只见一阵风过,树上桃花吹下一大斗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接着“那花瓣儿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7]不禁使人想起李清照词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王国维说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8]无论汤显祖还是曹雪芹首先都是造诣极高的诗人,在他们看来,无事无物无景不着诗意,随手写来均能韵味盎然。正如梁仁、谢仁敏教授所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一向注重于借助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情景交融’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9]这一点,在明清二梦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它们所展现的意境正是梦与诗的交融,令人称道不已!

3.2精巧的情节

传奇《牡丹亭》和小说《红楼梦》,都具有戏剧的特征:情节冲突集中,矛盾一触即发,很多场次的人物对话也极具戏剧性。作者把戏剧的特点、优势转化吸收之后的艺术展现,在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牡丹亭》更是充满戏剧特色: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矛盾的冲突与对立,都包含有正义和保守之间的斗争。如《闺塾》中有名的“春香闹学”一节,描摹情态,婉妙逼真。

《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日常生活琐事,世俗人情,看似娓娓道来,却是情节波澜起伏,充满戏剧元素,如第三十三回“不孝种种大承笞挞”中宝玉挨打一节,就极具戏剧色彩。在这一高潮情节中,包含时间、场景、人物以及矛盾的爆发与解决,特别是对人物“台词”的生动表现,极富戏剧色彩,暴露出父子矛盾、母子矛盾、夫妻矛盾等种种矛盾背后隐藏着的封建卫道士和叛逆者之间的基本冲突,以及封建集团内部的种种分歧等,有声有色。一言以蔽之,明清二梦正是通过对戏剧表现手法的借鉴吸收,更加传神地写出矛盾的不可调和,表达出生活的复杂滋味!

3.3诗化的语言

《牡丹亭》是诗化的戏剧《,红楼梦》是诗化的小说。它们的作者都是才华横溢,有着极高文学修养的诗人,萃取了几千年来的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作品中的语言源于生活,兼有文言、诗歌等精辟凝练的特点,给人带来艺术和美的享受。

《牡丹亭》和《红楼梦》语言精美雅致,韵味无穷,俯拾皆是。如《牡丹亭》中单是《惊梦》一出,字字珠玑:“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何等惆怅“;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荡春如线”,何等秀雅“;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又何其哀婉!精美绝妙,令人回味无穷!《红楼梦》中更是如此,如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宝黛初见这一情节,单是对于人物的外貌描写,就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10]的形神兼备;“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10]的朦胧动人“;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11]的风流潇洒。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作者非凡的文采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二梦中,二位贵族小姐的语言均是古典雅致,文采斐然,与丫鬟、老嬷嬷等人的语言截然不同。这种诗化的语言描写,不仅恰当地表现了所刻画主人公的身份、修养、学识,也使读者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受。

综上所述,明清《牡丹亭》和《红楼梦》“二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绝无仅有的珍品,她们以精美绝伦的艺术,如诗如画的意境,展现历史的复杂与深邃,现实生活中矛盾与挣扎,表现出作者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

 

 

参考文献:

[1][5][6]()汤显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4

[2][7][10][1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42

[3]钟明奇.明清文学散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42144150139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358

[8]王国维.徐调孚校注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

[9]梁扬,谢仁敏《.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304

原载:《山花》2011年第6期
 
 
 

 

 木柳书屋欢迎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