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

 糊里糊塗 2012-12-17

(2010-12-19 16:12:13)

61、黄浦路20号:    外白渡桥河畔   俄罗斯领事馆

    俄罗斯驻沪领事馆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会合处,坐北朝南。该楼由德籍建筑师汉斯·艾米尔·里埃勃(Hans Emil Lieb)设计,周水记营造厂承建,1916年竣工。沙俄驻上海总领事馆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式建立,德米季列夫斯基为第一任总领事。 1917114迁入现址,并举行隆重开馆和升沙俄国旗仪式。俄国十月革命后,沙俄驻沪总领事馆撤销。1924年两国恢复建立外交关系,在原沙俄驻上海总领事馆建立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105,总领事馆正式开馆,首次升起苏联国旗。1991年苏联解体,此楼又成为俄罗斯联邦驻沪总领事馆。

        占地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混合结构假四层,带阁楼,折衷主义风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高。立面底部为仿石块饰面基座,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裙墙内收,窗户之间有壁柱子。孟莎式双折四坡式屋顶,屋面有德国式弧线尖顶老虎窗,西侧楼顶有一座二层楼高的绿色铁皮穹顶瞭望塔,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三面凭栏观赏黄浦江和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

拍摄思考:黄浦江河畔对面的建筑,有点俄罗斯风情。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2、外滩:   外滩信号台

这是一座“阿塔努”式的圆柱形建筑,当年由西班牙建筑师阿塔努设计。目前存世的仅有两座,另一座在挪威。

塔楼始建于1907年,距今已有87年。这座高49.8、自重400吨的塔楼,现已重建装饰。

外滩信号台于188491正式对外服务。这是在中国领土上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信号台,也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早建立的信号台之一。

上海解放后,军管会于1949531发布命令,派员接管了当时设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的上海气象台,外滩信号台同时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57215决定,外滩气象站停止工作,

如今,外滩信号台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留下的这座古典式西洋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供游人观瞻,成为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新的旅游景点。

拍摄思考:静静地,孤独地,站立在外滩百年。见证了上海的巨变。如果有灵性,它是有幸的。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3、杨树浦路800号:   自来水厂

1880年,上海英商在英国伦敦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建造了自来水厂。水厂设址于杨树浦路830号,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开工于1881年,两年后竣工。1883629,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20世纪30年代,该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现为杨树浦水厂。厂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砖混结构,朝向各异。建筑的外形为英国传统城堡形式,承重墙用清水砖墙,嵌以红砖腰线,周围墙身压顶雉堞缺口,雉堞的压顶及窗框、腰线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线,墙面转折交界处为水泥隅石形状,如同一座中古时代的英国城堡,尤其是那些装饰性元素,使这座建筑成了沪上工业厂房中的异数。
   
这些建筑现用作厂房核办公楼,保存完好。该厂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城堡式厂房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拍摄思考:把自来水厂建造成城堡,不多见。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4、长阳路62号:  现纪念馆   原犹太教堂 

上海市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原摩西会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该馆是为纪念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居住历史的主题纪念馆;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二战期间摩西会堂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犹太青年组织也一度将其总部设在摩西会堂内。摩西会堂,是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

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是座三层的房子,红砖斜尖顶,白色的窗棂上有蓝色的拱纹,罩着窗顶,然后又向两头延开去,点缀成红墙上的条条蓝纹。 纪念馆大敞着镂花的铁门将游客迎进里面。正前方和左侧手各有一扇咖啡深色的木门,石拱的门廊,类似巴罗克的风格。左侧是通楼上的,而正前方进去就是礼拜堂。

  

1902年,当时上海俄罗斯犹太人已有25户,他们迅速组织了自己的教会,并在5年内建造了摩西会堂。随着上海俄罗斯犹太人日渐增多,俄罗斯犹太人共同集资,于1927年将摩西会堂迁址到虹口华德路(现长阳路)62号新址,仍称摩西会堂,但一般人又称华德路会堂。当时,以俄罗斯犹太人为主建立的上海犹太宗教公会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长期设在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犹太复国青年组织总部曾设在此处。犹太难民亦曾在这里为自己的悲惨遭遇而痛苦祈祷。曾经是虹口区神经病防治所,后归虹口人防部。一楼保留了教堂原样。二楼原为犹太人的学校,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为虹口区民防工程管理所用房。三楼设有图片展览厅,陈列着反映当年中欧犹太难民在虹口生活的照片。 阁楼曾为俄籍犹太人列文斯基先生一家的住房。

2007年,上海市虹口人民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斥资100万美元对原摩西会堂进行了修缮。该建筑已恢复原外廊式建筑风格,内部展厅共展示140余幅,并在上海首次运用多幕多媒体播放系统播出的短片,各种雕塑、圆雕和油画等艺术品。

  修缮后的摩西会堂旧址仅作为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供游客参观,不再用于举行宗教活动。纪念馆新落成的展示厅在会堂的花园内。展厅运用了包括影片、照片、实物复制品、模型、艺术品等在内的多种展示方式和包括多幕多媒体播放系统等在内的高科技展示手段,设计师通过整体艺术设计将历史空间与时间相结合,生动地再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

拍摄思考:上海历史中,特殊的一页。留下了犹太人生活的痕迹。教堂旁停着旅游巴士。不少犹太人,走进访问、凭吊。找回过去悲痛而又幸运的回忆。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5、舟山路 21号、23号、59号:   二战期间原犹太人居住区

在犹太史书里,上海一词将永远有一席之地,当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撒尔(M.Blumenthal)这样动容表述时,其时在上海,也许并没有太多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布鲁门撒尔一度居住在虹口舟山路59号,当他在二战期间随全家从柏林逃到上海时,还是个13岁的孩子。战争结束后,他去了美国,一度任职国家财政部长。1999年,德国政府又邀请他出任柏林犹太博物馆馆长。

  事实上,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近3万犹太人在上海虹口寻得了庇护。他们除了病老死亡,都生存了下来。而这一时期,他们的600万同胞在欧洲惨遭杀害。战后,他们大部分去了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美洲。他们和布鲁门撒尔一样,从来没有忘记在虹口度过的难忘岁月。

  上海这个名字,对千千万万个犹太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护身符。他们可凭此将一生中的噩梦,改变成得救的开门咒,而有希望逃脱纳粹的恐怖统治”(犹太学者克兰茨勒DavidKranzler)。当1933-1945年,众多犹太难民进入不同国家寻求庇护时,只有上海一地不要求获得签证。近3万犹太难民,与10万上海居民,共同生活在上海虹口一个不足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他们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是他们也尽量寻找一些乐趣,或光顾餐厅、咖啡馆和剧院,或在犹太人开的屋顶花园举行舞会,欣赏爵士音乐,或到霍山公园散步聊天。

同时他们延续并发展着自己的宗教、教育、体育、文化,以及新闻出版,成为当时城市人文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而当这一小小的组成部分进入世界史图,我们惊异地发现,它的意义和魅力将得到数十倍、数百倍的放大。

  拍摄思考:过去犹太人居住的地方,现在老百姓的住地。冬天的阳光,晒着衣被。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6、霍山路   霍山公园   二战期间原犹太人生活区

 霍山公园,位于虹口区霍山路和舟山路丁字交叉路口南侧。霍山路和舟山路是两条不足10米宽的马路,路两侧的建筑物至今保存着上世纪30年代这一带典型的欧洲建筑样式。公园坐南朝北,东、西、南三面皆为民宅,是一处巴掌大的微型公园。1917年建成一座公园,于该年8月开放,专供外侨及其儿童和照顾西童的华籍保姆使用,取名斯塔德利公园。20世纪20年代初,公园门口对面辟建舟山路,园名遂改为舟山公园,并于1925年在园内建造了一座凉亭,直到19319月始对华人开放。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四,日本当局命令所有1937年后抵沪的犹太难民迁入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对他们的行动加以限制。因霍山公园正处于隔离区的中央,犹太人又多数喜爱户外活动和集会,因此,小小的霍山公园便成为当年犹太难民的主要游憩之地和室外休闲集会场所,因为那时的霍山路叫汇山路,公园便被称之为汇山公园。当年在日军的控制下,犹太难民不得随意走动,许多犹太孩子们就是在这个巴掌大的公园里嬉戏玩耍,这里也就成了这些饱受苦难的犹太孩子的伊甸乐园。汇山路改称霍山路后,该公园也于1944623日更名为霍山公园。

 霍山公园虽小,却很精致。环绕公园的街道一侧设置原木漏窗和绿化带以及跌落式水景,沿街的一长排铸铁花架上摆放着船型原木花盆,里面栽种着各式时令鲜花,银灰色框架式公园入口颇具现代感。步入公园,迎门便是一座硕大的太湖石花坛,花坛四周是原木铺设的平台,连接着一个正对园门的原木结构的长方形休闲凉亭,凉亭下有一排长长的坐椅,进门右侧是一大片棕榈林,园内主路贴近公园边界并环绕公园,在园路与公园围墙之间设置一条绿化带,女贞、八角金盘等常绿树木围合出安静的园内空间,阻隔了园墙外喧嚣的市声。花园中心参天罗汉松、黑松、梧桐等杂树交荫,苍翠蔽日。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霍山公园内建窑烧砖和挖掘防空工事,园景遭到很大破坏。1978年,公园整修后重新开放。

  1993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访华时特地来到霍山公园参观,并留下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救了千万犹太人民,我谨以以色列政府的名义表示感谢!

  1994419日,为纪念二战期间曾在提篮桥地区生活居住的犹太难民,虹口区人民政府在园中显要位置设置了一座宽15、高2米的题为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的黑色大理石纪念碑。周围有参天罗汉松、黑松、法国梧桐等杂树环抱,撒下遍地浓荫,似在默默庇佑着这座意义非凡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用中文、英文、希伯来文镌刻着如下的说明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万犹太人为逃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上海,日本侵华当局以犹太难民无国籍为由设立隔离区,对他们的行动加以限制。此区域西起公平路,东至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反面镌刻着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碑志。这块黑色大理石碑镶嵌在米白色的花岗石上,纪念碑右上角有一个和平鸽图案。周围绿树环绕,庄严肃穆,参观者络绎不绝,并常有外籍观光者特地赶来逗留、寻找和凭吊。美国NBA篮球组织总裁大卫·斯特恩也曾到霍山公园参观造访。

在德国柏林著名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里,一面陈列着世界上曾经为犹太人提供过避难
场所的墙壁上,SHANGHAI历历在目,而在其影像资料中也有着详细的舟山路、霍山路等街巷当时的情景和历史介绍,霍山公园自然在内。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是不会忘记这座曾经在那个不堪回首的苦难岁月中带给他们生活情趣和快乐的中国的这座小公园的。而如今霍山公园里经常出现的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更是让人时时记起这座公园曾经的不凡岁月。

拍摄思考:公园不大,简单。曾经是犹太人当年生活与信心的集聚地。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7、昆明路73号:   靠近长阳路   下海庙

下海庙俗称夏海庙义王庙。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l7361795),当时仅有房屋九间,是当地渔民、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民间神庙。嘉庆中间(17961820)荒塌,由心意师太重修,此后作为一所临济宗的比丘尼道场。咸丰四年(1854)又购地八亩一分七厘多,逐步扩建,相传心意师太至98岁高龄时,交法成师太继任主持,陆续增建前殿等二十余间房屋殿舍。光绪二十一年(l895),由法成的徒弟福星师太继任,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增建后殿等十余间房屋,至宣统三年,法成年87岁时尚在世。此后,先后由福根、觉莲继任。抗日战争初期,下海庙房屋被日军炮火全部焚毁。1941年起,由觉莲募资重新修建,至解放以后,基本保持原有规模。

下海庙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昆明路73号,即虹口区商业闹市提篮桥地区,当时夏海义王庙地处下海浦,长江船只入海处,现正对庙门的马路就叫海门路,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篮而过桥,故名提篮桥。因庙宇近海,沿海百姓崇拜护海神妈祖,因此也以天妃娘娘及其它地方神一起奉神祀在庙中。

1990年,经市和虹口区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协会筹建恢复。1992130正式开放,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 目前下海庙建筑面积约为1800多平方米。环境

清净幽雅。有三殿,前殿、后殿和东殿。前殿的大雄宝殿,正中供一佛二弟子;正中供释迦牟尼佛,东观音,西地藏菩萨。 后殿供奉西方三圣,千手观音等像。东殿奉有天妃娘娘等像,此外还有斋堂等附属用房。有比丘尼16人,佳持为昌修法师。

拍摄思考:与白云观一样,在上海能看到的就是这么几座寺庙。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8、东大名路378号:   现远洋运输公司   原船厂

1908年竣工,系缅甸式5层建筑,红砖,顶端塔亭为翘檐四方绿瓦锥顶,别具风格。该地原系渔民打鱼晒网场所。19世纪50年代美商在此筑船坞设修船厂,当时俗称新船澳(或新船坞)后称为老船澳(或老船坞)。60年代改为英商耶松船厂。1964年创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上海远洋公司。

拍摄思考:中西结合。犹如西式的身体,中式的帽子。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69、东大治路505号:   现上海海员医院   原雷士德医院

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1926)在上海,度过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且于1926年在上海去世。亨利·雷士德1840年出生于英国的南安普顿,弟兄四人,他是老么。他在一所大学攻读建筑学,获学士学位后返回家乡。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哥哥都患上了一种不知名的病而先后去世,在他的心灵中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无限的恐惧。一位医生指点他——离开家乡,离开英国,离得越远越好。于是,雷士德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惆怅,于    1867年与他的另一位同胞马立师搭乘一条货轮来到上海。
  
上海开埠之初,进入上海的侨民主要为传教士、商人、外交人员,总数只不过百余人,其中极少专业的或职业的建筑师或工程师。雷士德成为进入上海最早的建筑师之一。

雷士德把上海视为自己的户籍,希望上海发展强大,他的遗嘱明确说明要在上海建立一所医工学院。1934年雷士德工学院在虹口(今长治路505号海员医院)建成开学,次年,雷士德医学院(今北京西路1314——1320号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落成开学。1雷士德工学院主建筑的平面与立面酷似一架展翅迎风的战斗机,而飞行的方向为正东北方,这确实是一个大胆明确的设想。而建筑的细部及窗架多以天平、角尺、齿轮、圆规、烧杯等科学仪器与机械图案作装饰,显示这是一所工学院,堪称上海众多建筑中建筑形态与用度结合得最好的建筑。从雷士德基金会开始工作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几年里,基金会投资兴建了仁济医院新楼,所以仁济医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医院。投资在虹桥路兴建的上海聋哑学校,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精良的残疾人学校。
   
雷士德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但根据他的遗嘱,学校不设宗教课程与教育,不使用其他学校教材,以教师的讲稿为教材,规定以华人子弟为主要学生,并适当接纳除英、美、法三国以外的其他国籍学生。雷士德工学院于1934年开学,1944年停办,培养出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人才。

现上海海员医院 

拍摄思考:别样的建筑,已经很陈旧了。一个外国人,如此热爱上海,引以为叹。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70、圆明园路209号:   真光大楼

浸信会大楼因是中华浸信会的所在地,故以宗教机构名来命名的。后来,该教会机构创办传道刊物《真光》,就以此刊物名命名为真光大楼。大楼位于今圆明园路209号,北京东路与南苏州路之间。大楼坐西朝东,八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以锐角状竖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横直线条交叉组合,乳黄色及褐色曲面外墙贴面砖饰面。大片玻璃窗与方形玻璃灯柱及室内流畅的天花与墙面线脚及灯饰处理,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建筑面积3347平方米,于1930年竣工使用。当时聘请沪上著名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邬达克于1893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1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1916年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1918年他来到上海,在美国建筑师克利(R.A.Curry)开设的克利洋行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克利合作设计了美国总会、中西女中、万国储蓄会大楼(今国际饭店)等一系列建筑。浸信会大楼的设计使邬达克的设计理念发生了转变,由复兴主义转变为了现代主义新建筑风格。   

19578月,大楼由房管部门管理。现由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等单位使用。

拍摄思考:远看像一幢带刺的大楼,要防御什么?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61-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