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新上日志《农历七月二十日剑河侗族赶歌会》一笑堂采编

赶歌会,汉语直译为“赶歌堂”。剑河县境内最大的歌场是高坝歌场(盘溪高坝村),人多时可达万余人,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每逢这一天,剑河、锦屏、天柱等县的侗族姑娘、后生们都云集此处玩山凉月,中老年人也去赛歌。过去持续三天三夜,今持续一天一夜。 关于歌会的来历,传说较多,但大多与赛歌、修塘有关。一说过去高坝出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歌手“惯妹”,其求夫配偶的手段是唱歌,她出言说,谁唱得赢她,她就嫁给谁,可年复一年,没有一个后生唱得赢她,最后她老了,便跳塘自尽,这一天是七月二十日。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兴起了这个歌场。一说原来有一位补老住在八仙洞附近,他有8个姑娘,个个能歌善舞,其求夫配偶的条件也是赛歌、挖塘,谁能在她们家住的后山上挖出水塘来,并唱得赢她们姐妹中的哪一个,哪一个就嫁给他,许多后生都来与八姐妹赛歌挖山寻水,年复一年,竟没一个后生唱赢她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最后,她们终于挖出了三眼塘,但人也老了,都成仙上天去了,而把躯壳留在八仙洞那个地方(今平岑水库附近)。 为了纪念这事,便兴起了赶歌会。 1985年7月,位于县城清水江上的大桥建成,通车典礼时值农历六月六日,全县及邻县各族人民纷纷云集县城庆贺,青年们借此机会玩山唱歌,从此年年不断,而形成六月六县城歌场。第一年达2万余人,以后每年不下万余人。此歌场各族男女青年都参加。每至六月六前后几天,县城侗歌、苗歌、汉歌歌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