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孩子还小时千万别破坏老师的形象

 VindaChan 2012-12-18

  ——家庭教育八句话之第三句

  老师是对孩子一生影响较大的人,可以说仅次于家长,所以我们家长都想为自己的宝贝疙瘩选一名最优秀的老师。一般家长看来,好老师知识多,教学方法好,又有耐心。大家相信,好老师教育孩子,就像好的厨师能烧出好菜,巧木匠建造出安全漂亮的房子,勤劳的汉子能种出好庄稼一样。家长这样想没有错,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老师的教学能力,而是老师的道德人格,表现在外的就是老师的形象。

  什么是老师的形象呢?我们说的老师形象,不是简单衣着,长相,气质,是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知识,有水平,有爱心,有魅力,让人敬畏、热爱,让人乐意跟屁虫似的跟着他走。

  为什么千万别破坏老师的形象呢?跟着老师学,首先是信任老师,最好是仰慕老师,师生之间有一个融洽、和谐、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会极大激发老师教育的潜能,更能够激发孩子智慧的潜能。保持这样一种关系,保持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就像我们找到了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孩子求学过程中,智慧的大门会依次全部打开。

  可以说,老师的形象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相反,如果这个老师不被孩子认可,孩子就会逃避他,反对他,看不起他,内心的反感会拒绝老师的教育,拒绝老师的一切,哪怕是爱,是好事。这个时候,孩子智慧的大门,心灵的大门都会关得死死的,针扎不进,水泼不透,不是抑郁,就是反叛,最后走向教育的反面。

  我们不是都有过高兴的时候,神采飞扬,思维敏捷,做事办法多,又快又好,写文章,一气呵成;郁闷的时候,悲伤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连路都走不好的吗?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什么呢?学生是河水,老师就是堤岸,没有堤岸,河水就会泛滥;学生是艺术品,老师就是铸造艺术品的模具,没有了模具,铸造艺术品的原料就摊洒一地,什么也不是;学生是大米,老师就是锅底的火焰,火焰中途熄灭,就会煮成夹生饭,再重新加火,米饭也熟不了。我们常批评现代教育像脱坯,这个批评是对的,但是,要是师生关系搞砸了,连坯也脱不成。老师是楷模,楷模就是塑造人的标准的模具。当然,教育人是复杂的过程,用这些简单机械的比喻不一定恰当,能让大家重视师生关系就好。

  有人说了,模具也有好坏之分,有光滑的也有粗糙的。那怎么办呢?没有一件模具里里外外都光洁如新,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光洁的一面永远对着我们的孩子,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做到这一点,家长对不破坏老师的形象要有较高的认识。

  别破坏老师形象,要注意下面四点,特别是别在孩子面前做这种事。一是孩子受屁点儿委屈就找老师闹事;二是抓住老师的小毛病不依不饶;三是在孩子面前对老师学校说三道四;四是散布对教育的不满。

  当然,我说的不破坏老师的形象,绝对不是不讲原则,不讲是非,不讲规章制度,不讲法律。对于那些严重违背师德,满口错误知识,动辄体罚学生,像连打孩子十个耳光,把孩子扔进垃圾桶的老师,不但要被炒鱿鱼,更应该追究法律责任。家长怎样把握,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做出决定,我说的不一定正确,只是一家之言。

  解决了怎样对待老师的问题,回头看我们自己。请看第四句话:唠叨是扼杀孩子的软刀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