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信我,中药和中医真是两回事

 jackz 2012-12-19
菠萝油王子

在人们不懂得自己生产药物之前,全世界的先民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取药物。除了中国的中草药之外,印度也有草医,欧洲也用草药,古希腊古巴比伦都是用草药来治病的。这是一种生产劳动的经验,我们吃了什么草会怎么样,这是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草医是没有理论体系的,基本上全是一种经验,例如古人发现吃巴豆会拉肚子,所以巴豆就用来治便秘。这种简单的推理就是草医。草医全是一个个药方,你便秘,吃巴豆。你被蛇咬,吃XX。他们没有什么大套理论。

进入中医时代之后,医生不能忍受这种一病一方的简单治疗,认为这太简陋了。我们必须有理论,才能建设这个学科。于是有了阴阳五行。但是之前那些草药怎么办呢?它们都挺有效的啊。于是我们来给它定性,纳入我们阴阳五行理论。

怎么定性呢?注意了,这是一个圈套。首先,我们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得出了便秘是热证,你上火了!然后呢,以前的草医告诉我们,巴豆可以泻肚子。于是根据阴阳五行,水是克火的,所以巴豆是凉性的植物!于是,巴豆治便秘,是因为凉性药物能治热证!

以此类推,我们把所有草医时代得出的经验统统归了阴阳五行理论了,这个过程被神化为“神农尝百草”。方法都是一样的,首先吃了这个草发现能治疗什么病,然后根据这个病的性质反推这个草药的药性。于是这个草药能治这个病是由于其五行属性所决定的。

如此一来,就暗中完成了一个典型的循环论证!你发现了吗?首先被确定的是这种草对这种病有效果,而不是它们属性相克!属性相克是通过这种效果反推出来的,但是现在中医告诉你,正是因为它们属性相克,所以这种草能治疗这种病,所以你吃了这能治疗,那就证明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是多么伟大光荣正确啊!A推出B,然后B又反过来证明了A!所以明眼人可以看出,就算我们吃了某种中药材发现对某些疾病有改善,那也跟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完全没有关系!

如果中医全是这样得出来的治疗,那倒也没什么,那也算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实践经验。但是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由于阴阳五行理论很粗糙,同时很多病症都被定义为热证,而又同时很多草药被定为凉性。于是中医们开始了复方时代!

什么叫复方呢?这是跟草医时代一病一方的“单方”相对的。中医开药的时候,如果你的病被定义成热症,那么大夫会把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凉性的草药开给你吃,还要加上什么药引啦各种熬法啦,而这几十味里面,可能只有其中一种草是真正有用的,甚至所有的草都没有用,而真正有用的是你用来熬药的水!

因为凉和热,寒和温的这种概念的外延是极其宽广的,因此它们背后所代表的病症和草药就成百上千成千上万,这就造成了以下这种情况。同一个人同一种病,到不同的中医手里开出来的方子千差万别,这个医生开A方,那个医生开B方,再换一个医生可能是C方。你没办法判断那个方子是正确的——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阴阳五行的特点就是可以随意解释。

那现在就出现了两个问题:

1,这些复方的疗效究竟真实吗?

我们吃了药,感觉病好了,那么很自然就得到一个结论:这药顶用啊!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你感冒了,吃中药,“调理”一周之后,感冒好了。你“上火”,口腔溃疡,喝凉茶,“调理”一周之后,好了。中药牛逼!其实你下次试试,不吃药,光喝水,一周后,你发现,也好了!因为这些疾病本身是自限性疾病,自己就会好。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心理作用。你吃中药给你一种自我暗示,然后疾病的症状会减轻,这在现代医学上成为安慰剂效应,所以很多医生开几粒面粉给你吃,骗你那是特效药,你吃了一样能好。

现代医学为了避免受到疾病自愈和安慰剂效应,发明了双盲测试,就是把很多病人随机分成三组,一组吃药,一组吃面粉(安慰剂组),一组吃西北风(对照组)。但是病人本身不知道自己是哪组的,如果在这个状况下吃药那组明显疗效好于其他两组,才敢说这药真的顶用。但是中药能通过双盲测试的还真没几个。

2,这些草药有没有毒呢?

我们要知道,有效是一回事,有毒又是另一回事。巴豆的确能泻肚,可是它有毒啊!没人傻到为了解渴而喝毒酒吧?有人说了,草药要是有毒难道几千年下来都没发现的吗?我国先民都SB吗?当然,如果那玩意儿吃了立马翘辫子,那当然不会用来入药,可如果吃了那玩意暂时活蹦乱跳,N久之后才中慢性毒嗝屁的呢?雄黄、朱砂这些都是本草纲目里面明确记载的药物,你吃吃看。

所以中药里面有很多民间经验,但我们不能都信,什么有效什么没效,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最好还是先用现代的手法去测试它的毒理和药理,ok了,我们才去吃,否则花了冤枉钱还不要紧,别到时候中了慢性毒,肝肾衰竭了,你找李时珍理论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