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缓情绪自我降压

 sN飞雪 2012-12-19

舒缓情绪自我降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生物性疾病。随着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理论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疾病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往往比生物因素更重要。

  高血压病人中,约有一半是找不到生物病因的,医学上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这是由于环境的过重压力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另外,各自的性格特点,也使一部分人容易患类高血压病,如对任何事情看得很重,始终背着生活中的各种包袱,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具有明显的行为冲动性。这说明社会压力的自我适应不当是这种疾病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病人的自我心理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宣泄治疗  可以用集体治疗方式进行。让患有同样病情的人在一起讨论自己的境遇、情绪、性格与疾病的关系,让他们讨论童年成长经历和现在家庭生活的体验,治疗者可以在一旁辅以疏导,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这样可以使患者的血压较快地恢复正常。

  放松治疗  用血压计随时观察自己的血压水平,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试验一下各种放松情绪的方法,看哪种能使血压降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每个病人都可形成一套对自己最有效的放松方法,从血压计反馈中自我调节。最后达到恢复正常血压的目的。另外,我国的气功疗法也同样具有放松作用,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  音乐可以将人带进另一种情绪世界,在幻想中解脱现实的社会压力,同时也能够转移注意力,创造新的心境。西方发达国家多用经过医生选择的情景音乐来舒缓、改善人的情绪焦虑,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凡是经过这种治疗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高血压症状。

  兴趣疗法  静卧疗法的缺点是使情绪变得激动、敏感,不利于血压的降低,而如果在治疗中培养一种兴趣,在参与与追求中忘却机体状况,则可缓和病情,兴趣可以产生愉快体验,可以培养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样对高血压病人是有利的。

  适应环境  环境因素,如家庭、夫妻、亲子关系是影响病情的重要条件。有的人在病房里血压正常,一到家中旧病很快又会复发,这就是环境造成的后果。所以要培养主动适应环境,建立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克服容易激动、冲动的性格缺陷,做到在强烈刺激面前不慌张、不激动,这样血压就不会因情绪的影响而波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