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干部”高明的“高明”之处

 老马识途128 2012-12-19
大干部”高明的“高明”之处(组图) (2008-07-17 20:53:06)

                                “大干部”高明的“高明”之处

    鈥湸蟾刹库澑呙鞯拟湼呙麾澲Γㄗ橥迹

圈里人喜欢称高明为“高大人”,一方面是他演的官儿多,一方面是他的谦逊、和蔼常令人不由得尊敬有加。近年来,他主演的《誓言无声》、《大法官》、《至高荣誉》、《书香门第》、《国家公诉》、《大清官》等一部部大戏热播荧屏之后,他那说话多用短句子、声调不高,谦逊诚朴到常常自贬的“风格”依然没有变,如果你站着采访,就是再累他也绝不肯坐下……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50岁时才闯入观众视线而知名度却越来越高,这在整个影视圈也是不多见的,高明究竟有何“高明”之处?

                                  军营生活的苦中苦

       鈥湸蟾刹库澑呙鞯拟湼呙麾澲Γㄗ橥迹

高明是由话剧演员转为影视演员的。他17岁走进艺术殿堂,第一个角色是话剧《年轻一代》中的男一号肖继业。从1969年转正直到1984年,整整20年,高明都是在昆明军营的话剧团度过的。

军营生活让高明懂得了什么叫吃苦,在昆明军区话剧团学员队期间,他们每年都要下到基层连队当兵,临毕业那年一下子当了三个月的兵,高明去的是当时昆明军区最著名的英雄八连,八连的口号是“不拿第一就算失败”。连队训练超乎寻常。让高明记得最清楚的是野营拉练,战士们全副武装,一天行军上百公里,到晚上就把被子往草丛上面一盖,再把帐篷扎好就算是“安家”了。有一天,行军下来累得不行的高明三下五去二的弄好了自己的“床”,躺在上面就睡着了,睡梦中,他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自己身下翻动,迷迷糊糊中高明还以为是自己在做梦呢,底下的动静越来越大,高明被惊醒了:“班长,有情况!”只见班长一个纵身跃过来,掀开垫被,露出了一条大蛇睁着明晃晃的两只眼睛。“伤着你了吗?”高明战战兢兢地说:“没有。”这时只见班长俯身下腰,麻利地抓起蛇的尾巴,使劲地抖动了几下,就给这条“袭击”高明的巨毒竹叶青处置了。班长告诉高明:“时间长了,你就不会再害怕了。”在班长的言传身教下,本来见到蛇照片都能紧张的高明,也练就了捉活蛇的本事。                      

在高明的印象中,真正的吃苦还不算野营,他最害怕的是武装泅渡,实施这个项目的头一天,突然下了一场暴雨,江面形成的水浪一浪高过一浪,要泅渡的那条黑江一下子高涨了七八米的水位,就连平日里连队的游泳教练也看着水发怵。“训练还要不要进行?”连长问大家,但没有一个人回答。“既然你们没有人回答,那就是默认了!这样吧,我先下去试试,不管能不能回来,我们的训练还要进行,道理很简单,在这样的环境下,敌人不会说不侵犯我们的。”只见水性在全连比较靠后的连长第一个跳入水中,战士们纷纷跳下水。而高明只能站在那儿看着大家训练了,一是头两天,他伤了脚,纱布包着伤口,再是他根本不会游泳。事后,高明说,掉队、拖后退,面对这样的英雄群体,他感觉当时要有地缝都能钻下去。回到团里后,高明天天到游泳池学游泳,终于练成了一名泳池高手。为的是迎接下一次到连队当兵,不给连队脸上抹黑。

                        战争的洗礼让他脱胎换骨

                      鈥湸蟾刹库澑呙鞯拟湼呙麾澲Γㄗ橥迹

因为常常在银幕上扮演将军,高明那肩扛将星的形象,深深印在观众的脑海里,26年的军营生活铸就了他刚毅的性格,特别是与将军们的亲密接触,打下了“银幕将军”的基础,给了高明灵感。那时的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对文艺事业特别关心,经常在组织训练中把演员们拉到现场慰问,高明常常在被邀请之列,个子不高的秦司令员,一举一动都深深吸引着高明,他觉得将军就是将军,那气质、那派头,就是与众不同,特别是司令双手往后一背的姿势,让人感到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有一次,军区副司令员崔建功,给训练的干部讲纪律,往队伍前一站,双手贴于裤缝,两个小时一个姿势下来,根本没有那种摇头晃脑,什么是纪律?将军的行为就感召着在场所有人。

高明是由地方学校直接入伍的,当时在话剧团属于业务上拿得起但平时小勤工作并不出色的哪一类演员,他曾经写过多次入党申请书,但一直因为个人表现一般,没有进入党员的行列。

南疆的战争刚刚兴起那年,有一天,团领导找到高明,“你是老演员了,又是业务骨干,组织上决定让你带十几个人的小分队,去一线慰问演出。”高明说:“组织上决定了吗?可我不是组织上的人呀!”团长说:“你虽然不是一名党员,但你是一名军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那我无话可说了!”其时,高明刚刚结婚不久,离别新婚妻子,带队出征了。在前方的猫耳洞里,他所带领的小分队分成三个小组,挨个地走进猫耳洞里慰问,所有的节目,都是临时根据情况编写彩排的。枪声、炮声,近在咫尺的外军,战友牺牲,伤员转移,战争中所有该经历的他都经历了。有一天,演出小分队要连夜转移到另一个阵地,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道路的两边都是敌军埋下的地雷。高明召集演员们,说:“我是负责人,我已经结婚了,在前面开路。”然后,他安排一个已婚并且有孩子的老演员走在最后,其他年轻的演员走在中间。这次,突击转移尽管很艰险,但比较顺利。后来,半年的慰问巡演,就按照高明的这种出征布局,行成了惯例。回到团里后,小分队的演员纷纷向领导汇报高明的壮举。高明说:“与那些奋战的将士相比,我这点能算什么呀?”是责任的力量,是信任的支撑,还有战争的洗礼,让他无法拒绝崇高。

从业务骨干,到分队负责人,后来高明担任了撤编后的昆明军区电视话剧队的负责人。

                        演员要有平实的心

                         鈥湸蟾刹库澑呙鞯拟湼呙麾澲Γㄗ橥迹

1983年,全军开始大裁军。1985年昆明军区撤销,这时,总政话剧团要高明,但却解决不了他妻子段瑞芬的工作安排问题,高明只得放弃。无奈中,高明想到西影厂试一把。可他与当时的厂长吴天明并不认识,吴天明对他说,只要我们用你,你爱人干什么由你在全厂挑。很快,高明以他扎实的表演功力“考试合格”,1985年年初正式调入西影演员剧团。年底,厂里拍摄《黑炮事件》,高明扮演男二号李任重,由此闯入观众视线,并在圈里一炮打响。

从踏上演艺之路到主演电影《孔繁森》为广大观众所熟悉,高明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而在这漫长的沉寂期中,他从未有过放弃表演的念头。

“我觉得自己是演戏的材料,别的我也不会干。表演是我心中比较神圣的东西,我愿意一直为它付出。做演员都想得到名和利,但我慢慢明白了,名和利都是身外的东西,只要努力过了,该有的都会有,没有也不要强求,不要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对于演员来说,一颗平实、敬业的心是最最重要的。”

高明总给人一种低调、内敛的印象,在人多的地方,在嘈杂的环境,你常常会“忽略”他的存在。

“为人低调一点,做事认真一点,应该是我做人想要达到或者说追求的一种规范。演戏有时候就是过把瘾,通过角色补偿一下自己做不到的地方。

几十年的话剧舞台给予我很多有益的东西,应该说,话剧对演员要求比较高,想要悟透、做精,真的很难!需要许多储备和磨砺做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影视演员可能不需要话剧演员那种功力,但要走得好、走得长久,一样需要坚实的基础和表演功力。说实话,影视表演可以带给演员更多的名利,但只有把握好了才能成为一棵常青树。”

尽管50岁之后才为广大观众熟悉,但高明依然感激命运对他的宠幸。

“机遇对一个演员来说很重要,好在我的机遇比较好,像我这样水平的演员全国多的是,因为命运宠幸我,我才能走到今天,而不是我有多高明。举一个例子,《走向共和》里演李鸿章的王兵老师,是个老演员,我觉得他演戏特有光彩,像这样比我再长一辈的老演员有的是,只不过许多人不被认识。此外,全国肯定还有一批默默无闻的演员比我强,但他们没有我机遇好。”

65年前,高明出生在云南省昆明,父亲曾给他讲过名字的含义:“你可以理解成生于昆明而叫高明,也可以理解为孔老夫子所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高明的人。”

高明的父亲从小喜欢京剧,他力主高明姐弟三人都学京戏。而高明最后却因为不喜欢而走上话剧之路。他认为这是命运的有意安排。

“我父亲是画画的,母亲是幼儿师大的老师,父母都是京剧票友,我的姐姐和弟弟现在都是很好的京剧演员。当年,我姐姐学张君秋的张派,我弟弟学裘派,我学老生,嗓子还不错,每天早晚练三趟功,最后吃不了那种苦,两个月就回家了。”

上高中时,高明有一次读到泰戈尔的《两亩地》和一篇小说《达吉和他的父亲》,觉得这是他读到的最好的美文,于是反复背诵,心想也许以后能用上。高中毕业时,老师怕他考不上大学,就劝他及早谋生,恰巧昆明军区话剧团在社会上招生,高明立即报名。他真的很有自知之明,没去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他不敢去凑那个热闹。命运真的是眷顾他,初试考的是朗诵《达吉和他的父亲》,复试是自由选择朗诵篇目,高明选了《两亩地》,令考官吃惊于这位考生的迎难而上……

如果说年轻时的高明还有一些取巧之心,在成为一名部队演员之后,高明真的是一门心思、无怨无悔地扎进了生活的土壤和军队的熔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