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丹饱含的爱国情缘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2-12-19

2009-12-04 03:44:41|  分类: 天下杂侃 |字号 订阅

人丹的由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服用人丹时饮食宜清淡,有严重慢性病者、孕妇及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记得小时候,盛夏季节我们小伙伴们经常带上一小盒装的人丹,供不适时服用,效果确实立杆见影。
    说起人丹,有时容易与臭名昭著的“仁丹”混淆,后者是日本东亚公司生产的产品。日军侵华时,在中国的城乡各地,都能见到莫名其妙的“仁丹”广告,上面画着个留着八字胡的人像。原来,这是日军设置的路标特殊暗记:八字胡微微向上翘起,表示此路畅通无阻;八字胡的左角向下垂,即表示左转弯不通,应向右转;八字胡的右角向下垂,即表示右转弯不通,应向左转;如果八字胡都向下垂,就表示此路不通,不能前进。当年,在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日军就利用这一秘密标志在南京施暴。这一“仁丹广告”阴谋,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被揭露于世。故事的真实性虽已无从考查,但国产“人丹”与日产“仁丹”曾打过长达十年的官司却是史实。
    20 世纪初,日本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打击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掠夺国人的钱财。1907年,上海总商会通电全国,号召开展抵制日货的反日爱国运动,全国各地商界立即响应。然而,“仁丹”仍然盘踞在中国城乡,到处可见翘着小胡子的仁丹招贴画。中医眼科世家出身的上海商人黄楚九对这小小“仁丹”在中国大地横行无忌愤愤不平。1909年黄楚九得到一张名为“诸葛行军散”古方,并参考自己祖传的《七十二症方》,反复研制出新的方剂,做成小粒药丸,取名为“龙虎人丹”。龙虎人丹上市后,黄楚九大力宣传,凡是贴着“仁丹”广告的地方,都贴上醒目的龙虎人丹广告,与其展开竞销。 
    日本东亚公司眼看龙虎人丹对其“仁丹”构成了威胁,便控告人丹是“冒牌”、“侵权”,要求中国政府勒令停产。黄楚九聘请上海著名大律师,与日商大打官司,直至上诉到北京最高法院,1927年做出终审裁决,判定“人丹”与“仁丹”两药各不相干,可以同时在市场上销售。十年诉讼虽令黄楚九损失十万余元,但“人丹”的名声逐渐扩大,销路大增。
    因此,电子媒体与报刊有时在新闻报道或科普文章中,把祛暑良药“人丹”写成“仁丹”,是十分错误的。无论是出于民族感情,还是出于药品名称规范化的需要,我们都必须明确,“人丹”与“仁丹”绝不能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