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节 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海天同一色 2012-12-19
第五节 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造就和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无联系?若有,又是如何相互促进的?这是当前教育界极为关心的一个课题。

 

一、创新精神与心理健康

 

创新精神或创新意识属于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那么,这股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我们可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找到答案。

 

马斯洛认为,当个体的某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身心就会失衡,产生心理病态。因此,所谓个体心理的不健康,其实质就是其心理上的某种需求(如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长期处于匮乏,因而形成一种心理病态。根据他的观点,较低层次需求的匮乏,会直接阻碍个体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和美的需要)的产生和增强,而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恰恰是创新精神的原动力。自我实现的本质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换言之,人们创造性的发挥,可以说是他自我实现需要被激励时所表现的特征,是其能力发挥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还存在着独立的第二层次的需要,即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它们也可构成个体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创新的原动力。同时,由于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心理健康的状况也因人而异,这样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也势必多样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二、创新能力与心理健康

 

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素质结构中的认知系统,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在思维过程中,与创新活动关系较为密切的有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对,意味着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直觉思维则与分析思维相对,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或简缩。与常规思维相对,创造性思维则是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想象过程,尤其是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另外,创新活动的实施能力与我们通常所讲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上简要介绍了创新活动所需的各种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何关系呢?心理学家指出,具有天赋创造力的人(如莫扎特等),其创造力的发挥程度不取决于心理健康或基本需要的满足。然而对一般人的创造力而言,心理健康或基本需要的满足又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情绪就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镇定、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提高创造效率;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波动,容易抑制思路,有碍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有九种不良情绪困扰着人们创新活动的进行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害怕,不痛快,懊悔,孤独感,无信心,生气,失望,难过,挫折感。吉尔福德(JPGuilford)的研究表明,尽管每个儿童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但由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儿童比其他儿童善于对待他人的批评和社会的压力,并对此采取更为合理的取舍,因而他们在创造力的测验中成绩更高。由此可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创新人格与心理健康

 

创新人格属于创新素质结构中的个性系统,即创造性人格,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幽默感、洞察力、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顽强的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人格特征,在其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健康人格的建构本身也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任朱利和瑞斯就指出,“天才”儿童就是那些具有中等以上智力、较高的责任心和较高创造力三方面特征的儿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查子秀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通常是智力、创造力和非智力三种成分的独特组合,其中智力是发展的基础,创造力是发展的高度,而个性心理则是发展的动力和支柱。查子秀《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15年》,《心理学报》1994年第4期,第337~346页此外,研究者曾对创造力得分高的学生进行了人格测试,发现他们在智慧性、乐群性、敢为性和低紧张性等特征上得分也较高。陈国鹏等《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和人格相关研究》,《心理科学》,1996年第3期,第154~157页对于创新人格特征,有研究指出,自我实现和其他人格变量,如态度、动机、价值观、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可以预测具有高创造性的智力超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ufal-Struzik, I Self-actualization and other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s predictors of mental health of intellectually gifted students. Roeper Review, 1999, 22pp4-51这说明创新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也有人认为,“天才”的心理并不健康,比如海明威、梵高在功成名就之前或之后,就表现出各种心理失调或心理疾病。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有许多有助于创造的个性特征,如对现实不满、喜欢冒险、敢于挑战、我行我素的个性特征,被社会拒绝或排斥,而那些敢于向权威挑战、“有点儿古怪”的“天才”们,正是长期生活在强大的压力下,才会出现各种心理失调或心理疾病。这一现象应从他们的成长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去理解和解释。当今,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才”们大多出自于欧美国家,这与崇尚个性、张扬个性的欧美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格的培养途径之一,就是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知识积累、创新活动与心理健康

 

扎实的知识基础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虽然在某些时候,知识中的条条框框会成为创新活动的桎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个体灵感的迸发,但几乎所有创新的发生,大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小到各种电子元件的发现,无不建立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厚积而薄发,便是这个道理。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丰富、系统的知识获得,与创造性倾向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查子秀等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四个维度),分析了创造倾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语文与挑战性相关,而数学与冒险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相关。俞国良等在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大量研究中,发现与成绩好的学生相比,成绩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更低,如更多地感受到自卑、孤独、抑郁、焦虑、紧张、自我概念混乱、人际关系不协调、对学习厌倦和逃学等。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76~83页尽管不是所有的学习不良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其中的大部分的确比常人有更为严重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人们在给学习不良者提供帮助和进行治疗时,应首先确定其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样在学业技能改善等方面的努力才不至于付之东流。在学习不良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对其学业的帮助是难以奏效的。这从反面说明,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对知识积累和学习有重要影响。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对创新活动以间接方式产生影响。

 

五、教育创新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正是由于创新素质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创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40~44

 

心理健康的实质是指个体各种心理机能的协调和完善,以及以最佳组合发挥作用;创造力或创新素质作为人类心理机能的最高表现,其发展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概言之,心理健康是个体创造力、创新素质发展和发挥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其认识能力稳步发展、社会性发展正常、各种心理机能发展协调的前提下,才能发展创造力或培养创新素质。同时,创造力的发展也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手段,使其能以更充分、更持久的热情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从而又进一步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正是这个原因,心理治疗家们把创造力的培养看成一种心理疗法。我们认为,为了促进学生创造力、创新素质发展,维护和保持其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心理疾病,可以把以下几方面作为突破口。  

 

(一)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某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它促使个体去积极地学习和探索新事物,并从中得到心理满足,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身体和大脑协调活动,最后实现对环境的全面适应。对新事物不断学习和探索是创造性人才的共同特征,因此,兴趣是学生从事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之一。它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智力的充分发挥,增强他们的创造性动机,提高其观察事物的敏感性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从而提高创造的效率。而且,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促使其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活动。培养学生对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

 

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很好地培养自我意识,即通过自我认识、评价来分析自己的能力,通过情绪体验和调适保持健康的情绪生活,通过自我监督和自我监控组织良好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控制方面,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其中,关键的是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显然,一个有创造力的学生的自我意识系统应是协调而独立的。家长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系统,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对创造力或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善于与人交往、人际适应良好的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并在与人交往中吸收别人的长处,开阔眼界和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对此,应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入手。在认知方面,正确认识自己人际关系的状况;在情感方面,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在行为方面,适应各种人际关系环境,与同伴和成人进行积极的沟通。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发挥群体智力效应的重要条件,而群体智力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群体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了解他人、尊重他人。

 

(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创造性的活动是对习惯的一种挑战,难免有人不理解,甚至予以打击。而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心理承受力较弱,这就要求他们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学会自己强化自己的创造性想法和活动,而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嘲笑去压抑自己的创造力。要学会主动适应社会和生活的各种变化,提高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其中对挫折的耐受能力是这种能力的重要表现。在帮助自己强化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学会分析他人的批评,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加以吸收利用,同时认识到创造性工作一般不会一次成功,可能要经过多次的失败,因而要提高对失败的承受力,培养坚强的毅力,以促进创造力或创新素质的发展。

 

总之,在教育观念上,要树立起教育创新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理念,把两者都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对教师的培训上,使他们意识到教育创新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有效实施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实践。此外,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如课程的设置、管理和评价,也应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教育创新的时代特色。一言以蔽之,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子系统。只有在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有效地实施的基础上,教育创新的目标才能全面稳妥地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