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推上九霄

 猎人狼 2012-12-21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推上九霄   

                                                     

诸葛亮能登上神坛,《三国演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罗贯中老先生蓄意造神,而是出于文化人的社会良知,最大限度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原民众的心理诉求。

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产生的背景十分特殊。 南宋王朝同之前所有的专制政权一样,必然出现难以遏制的腐败并导致灭亡,新的轮回会在民众的无限苦难中发生。所不同的是,这次轮回不是由汉族内部某一军事集团来完成,也不是农民起义,而是以蒙古族入侵实现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民众,历来有着大汉族主义的思维定势,无法接受蒙古人入主中原这一事实;更加之蒙古族入侵的同时,伴之以野蛮的种族歧视,并带来落后倒退的生产方式,使得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文明与野蛮的矛盾交织一起,使这场改朝换代尤显得血腥。

血腥归血腥,历史车轮总得嘎嘎地向前滚动,腐败的南宋王朝,无法与朝气蓬勃的蒙古铁骑相抗衡,临安的陷落,标志着它的灭亡,流亡于福建的南宋小朝廷,不可能得到世人的承认。

然而在当时,不仅有南宋政府的残余势力在李庭芝,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组织下进行抵抗,更有各地民众组织义军与蒙古入侵者搏杀。正规军也好,义军也好,以及全力支援的民众也好,都需要一面政治旗帜作为号召。然而除了南宋流亡政权这一面破旗之外,别无其它能凝聚人心。

为了使流亡政权具有合法地位,文化人通过以古说今的手段,从历史上寻找依据。有了,他们化妆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割据政权。既然历史上偏居西南一隅的西蜀政权仍属正统,那么,今天退守福建的南宋小朝廷理所当然也应是正统政权。既然是正统政权,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拿出来作旗帜使用。在当时,宁可委屈了死人,也不能让活人遭受奴役;只要能改变现实,宁可以篡改历史!虽然它是实用主义的古为今用,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心理诉求。正由于这一背景,各种《三国评话》版本陆续出现,并最终发展为历史宏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从四个方面制造了诸葛亮神话。

其一,赋予蜀汉政权和诸葛亮以新的含义。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除了三国时期蜀吴两个割据政权外,再没有军阀分裂国家受到肯定歌颂的例证。别说是太平盛世时分裂国家的那些人,如西周初年的武庚、管叔、蔡叔;唐初的杨玄感、刘黑挞;明初的方国珍、陈友谅;清初的郑经、吴三桂等;乘着衰世出现的分裂政权或军事集团,如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虽然他们也打着先朝正统的旗号,仍不为后世所承认。即令在三国前边出现称帝或割据的袁术、袁绍、刘表、刘焉、张鲁等,也没有得到当时及后世肯定。陈寿在《三国志》中,虽然客观记述了刘备、孙权的称帝活动,但依然持否定态度,所以都没有《本纪》,而只冠以《先主传》和《吴主传》。

然而《三国演义》反说历史,它赋予蜀汉割据政权已正统地位,将剪灭诸多军阀,促使社会平定民众安居乐业的曹操描述成篡汉奸贼;极力歌颂诸葛亮及其《隆中对》,以及造成国家在即将统一时重新分裂的一系列活动。这不是缘于历史而缘于现实。如果在蒙古人南下、能在临安陷落时,东南出现一个割据一方,并使战争形势相对稳定的政权也是好的,中原民众渴望它并企盼以此为根据展开反攻,最终赶走蒙古铁骑,一统河山。各种三国评话版本的出现,江南民众的百听不厌,都是因为触史生情,是为难以渲泻的万千思绪寻找寄托。由是观之,有关三国的评书现象,已经完全摆脱了休闲文化的痕迹,变成了掩盖在休闲文化外衣下的政治文化。

其二,诸葛亮成为民众呼唤的最理想人物。

当时,蒙古铁骑催枯拉朽般地向南奔袭,腐败的南宋小朝庭已没有德高望重、一呼百诺的领袖人物,小皇帝只是傀儡,左丞相文天祥不谙军事,且被俘身死。右丞相陈宜中在人品才具方面,可称道的并不多,他曾因与黄镛等上书攻击奸臣丁大全获得六君子美誉,登入仕途之后,又因依附权奸贾似道而声名狼藉。当元朝大将伯颜迫近临安,由他出面讲和未果时,不能担负道义责任的此公,竟置国家危亡不顾而逃回家乡。在南宋流亡政府灭亡前夕,身担宰辅重任的陈宜中,又一次放弃责任,逃往越南南部的占城。这就是当时南宋王朝的政治形势和政治人物。

军事上情势更糟。自有宋以来,因赵匡胤担心将领步其后尘,再来次“陈桥兵变“,搞了个“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结果,是军事将领的野心膨胀得到了有效限制,随之而来的,却是抵御外侮力量的严重削弱。因为军事指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出征将领系临时委任,且不是一个元帅,而是互不关联的几个!军队也是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样临时抽调。将领与士兵,上级与下级互不认识,互不了解,也在短时间内难以沟通。所以南北两宋一直存在着“积弱”的军事形势,对外用兵中,几乎从没有打过胜仗。蒙古铁骑南下后,恶劣的军事形势和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皇权对将领的束缚虽少了许多,但各支部队相互之间的分散隔离更为严重,军事上不能形成一个拳头。每战必败的结果,都伴随着蒙古人野蛮的血腥屠杀,伴随着广大民众遭受奴役和蹂躏。

节节失败中,中原广大民众看不到军事失败的制度原因,而是认为现任将帅都很无能,天真地呼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名将贤相,希望他能顶天立地地站出来改变历史!去哪里寻找这样的人物?现实中既然没有,那就只能从梦幻中寻求。既然已经选中了蜀汉政权作为旗帜,诸葛亮当然成了民众心目中唯一的理想人选。

忠臣是专制制度制造的道德规范,士大夫和普通民众虽对此笃信不疑,然而一进入特殊时期,即皇帝昏庸或政权衰败时,更推崇诤臣、贤臣、廉吏和英雄(特别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唯独对诸葛亮不同,民众更推崇其忠君思想。《出师表》中,“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表述,虽然是以报答私恩的愚忠形式出现的,虽然他有可以接受“十锡”的言论和已接受“五锡”的事实,然而知之者寥寥。而《评话》、《演义》将他作为忠君代表加以歌颂推崇的根本原因,是赋予忠君思想以现实的积极含意。南宋小皇帝逃出临安后,惶惶然已成丧家之犬,这时的忠君,当然要同反抗蒙古入侵联系起来。这时的忠君之人,实质就是民族英雄。民众既对现存的当权者都不看好,所以要呼唤隐士贤达,希望有人能像诸葛亮那样,“遂许先帝以驰驱。”像赤壁大战那样,能一战改变刘备狼奔豕突、四处逃窜的处境,改变南宋小朝廷即将灭亡的颓势,形成新的鼎足局面。


其三,希望中的智慧之神。 每一王朝灭亡前都有征兆,古人将它称之为“气数已尽”,这话显得十分玄奥,难以把握。说破了,就是肌体已经完全腐败无可救药。气数已尽是有硬件做支撑的,诸如社会各种矛盾已激化得无法缓和;既得利益者已经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民心已丧失殆尽,民众不再寄予任何希望;旧政权对新兴的异已军事力量,已不能制约;旧统治集团内部,真正的精英或遭迫害,或受排挤打击已经凋零,奸佞、嬖臣,愚鲁、昏庸之徒及蝇蝇苟苟者,已盘踞庙堂当国用事,纵令有几个精英人物硕果仅存,也已没有了回天之力。当时的文天祥、陆秀夫、李庭芝、张世杰就是这样。然而受英雄史观的束缚,人们认识不到他们所受的制约,总以为是才具不足,总希望有大智大勇之人横空出世力挽狂澜。既然依托了三国蜀汉的背景,蜀汉大臣中又是众星托月的现实,将一月诸葛亮烘托成智慧之神就顺理成章了。

其四,“北伐”是中原民众的强烈愿望。

元朝统治时期,将国人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和南人四个等级,人为地制造不平等。统治者在不平等中分化了反抗力量,转移了矛盾性质,从而达到坐收渔利的目的。南人的处境最为悲惨,激烈反抗招来的是更为野蛮的杀戮。公开的武装反抗虽逐渐沉寂,但心灵深处更积郁着强烈的不满和仇恨。但农民以及城市小资产者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格力量,他们不可能代表自己,总是呼唤高高在上的英雄伟人能站出来解救危难。遗憾的是,呼唤声被鲜血湮没,屠刀造成了中华大地的万马齐喑。屈辱的南人,以及长江以北的北人,转而将希望遥寄苍穹,并从历史上寻找精神寄托。既然蜀汉政权是心灵中的政治旗帜,既然诸葛亮成为最为理想的英雄,五伐中原就成为民众追求的最高境界,希望它再次出现。罗贯中老先生正是从这一普遍强烈的心理诉求中感受到震憾,故而浓墨重笔,神采飞扬地讴歌了六出祁山,在五次“北伐”的史实上,大度地追加了第六次,使民众积郁愤懑的仇恨得以尽情宣泄。

六出祁山中,罗贯中只字未提西蜀民众不堪其苦的负担和内战造成的血泪,而是歌颂诸葛亮的仁爱和诚信,以及民众(包括士兵)由此激发出来的拥戴和效死精神。罗老先生是稔熟三国历史的,只所以曲笔虚构,是要满足当时民众推翻元朝野蛮统治的愿望,他对西蜀民众忍受牺牲的忽略,或许是他认为在忍受改朝换代时难以避免的阵痛。

这就是《三国演义》产生并获得民众喜爱的时代背景,仅限于一个阶段民众的心理诉求。当这种诉求获得生命和冲力之后,不会随着那个时代结束而随即消失,还会以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长久流传。诸葛亮因为一本小说而遨游九霄,并在几百年中吞噬民众的灵魂,怕是罗贯中老先生始料不及的。

《三国演义》中,神化拔高诸葛亮有几个手法。

移花接木。将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妙事、美事、机智之事嫁接在诸葛亮身上。如草船借箭,原是孙权夜晚乘船窥视曹军水寨时,被曹军发现,遂乱箭狂射,船身一边中箭密如刺猬,即将倾翻时,孙权情急生智,命令水手将船掉头,让另一边受箭,使船得以保持平衡。这一被动的应急自救,演义成诸葛亮的主动立功,更陪衬着曹操的愚蠢。火烧曹营战船,原本是东吴将领黄盖的建议,被移到诸葛亮的功劳簿上。曹操派遣诸将外出作战临行时,常常给以锦囊,叮咛诸将临敌打开,百试不爽。这件事又一次移植在诸葛亮身上,借以表现其过人智慧。

无中生有。如刘备三顾之后,就将军事指挥权全盘移交,其实终刘备之世,从没有将兵权交与他人。夷陵失败,诸葛亮不及曹丕对这场战争结果的预见,事前并没有一言半语。为了张扬诸葛亮过人的军事才干,《三国演义》特别安排马良送回刘备布兵排阵的图纸。诸葛亮一边惊叫,一边立即派遣赵云等出兵接应。其实,当时马良并不在刘备身边,而是在五溪蛮处,后来又被“五溪蛮”杀掉。火烧藤甲兵,火烧葫芦峪,第六次兵出祁山等,史书中均没有记载,是说书人和罗贯中为着烘托诸葛亮,为着让读者感到慰籍,用艺术手法编造的。

捕风捉影。如赤壁之战前,东吴原有统一与分裂两种意见的争论,所以演绎出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辩才。赤壁大战之所以能用火攻,之所以以少胜多,同陡然刮起东南风有直接关系,遂有了南屏山祭天借东风之神奇。原有曹真、司马懿发三路大军进攻汉中的历史,但因华歆《止战疏》及天雨而中途撤军,遂演义成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潇洒。

褒贬参照。反长沙一节,借贬低魏延褒赞诸葛亮识人之明。其实,魏延在刘备涿郡招兵镇压黄巾军起义时,就已经追随,不可能发生反长沙杀掉韩玄,营救黄忠的惊险情节。鲁肃是东吴的战略家,避开其政治立场,其聪明才智亦属于凤毛麟角。为了陪衬诸葛亮之聪明机智,遂将鲁肃描绘成愚鲁之辈,凡事都看不明白,凡事都受诸葛亮指点或捉弄。

装神弄鬼。既然要把诸葛亮刻画成全能全智的神人,就得把他打扮成先知先觉的智慧之神。刘备夷陵失败是件大事,诸葛亮当然得有所作为,遂把陆逊顾虑曹魏侧击,留着西蜀政权牵制曹魏而主动放弃追击西蜀败军的历史,虚构出一个石头摆成的八阵图,致令陆逊迷失在中间走不出来。其实,八阵图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夕演练的,刘备死前,他没有带兵的历史,不会去排演八阵图。此外,还有泸水祭鬼,禳天乞寿等;就连实物木牛流马也弄得神秘莫测,不可思议。其实,木牛流马是失败的发明,并没有神奇之处,第五次“北伐”时候,诸葛亮已经将它们统统淘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