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虚火浮机制探讨 +肉桂引火归元析+元气水火肤浅概论+浮阳外越

 11jiuge 2012-12-21

阳虚火浮机制探讨 +肉桂引火归元析+元气水火肤浅概论+浮阳外越--(肾阴寒过盛逼阳外越)+論“引火下行’與“引水下行”  

2012-10-03 04:09:28|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阳虚火浮机制探讨 
    火有虚实之分,虚火又有阴虚之火和阳虚之火之别。治疗上,实火可用苦寒药物直折其火,阴虚之火可用甘寒药物滋润养阴,而阳虚之火临床比较少见,若再过用寒凉的药物就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阳虚火浮的理论 
  张仲景提出,阳气衰微,虚阳浮越,或为烦躁不得眠,或为格阳、戴阳,或为破汗大出。干姜附子汤证之“昼夜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和通脉四逆汤证之“其人面色赤”,皆属此类。王好古总结为:“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治者不看脉,以虚阳烦躁,误以为实热反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汤主之。” 
  张景岳指出:“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原之二也”。同时,又对阳虚火浮证指出了分类:“一曰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热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外虽热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张氏还提出了阳虚发热的治疗原则和经验:“若以阳虚发热,则治益宜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忌清凉。第温热之效速,每于一二剂间,便可奏效……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宜理阴煎、右归饮、理中丸、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此所谓益火之源也,又曰温能除大热也。” 
  阳虚火浮的症状 
  阳虚火浮在临床上呈现出两组相反的症状:一是肾阳虚,是疾病的本质:面色白光白或黧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或见便泄稀溏,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等症状,如果临床上单纯出现上述症状,阳虚的辨证并不为难;二是虚火,是疾病的假象,如《景岳全书·火证》所云:“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临床上有轻重之分。轻者虚阳上越,虚火上冲,症状偏于头面五官局部诸疾,以口舌生疮、牙痛齿浮、喉痹喉痛、头痛眩晕、口渴咽燥等症为主;重者虚阳外越,症状偏于全身,以发热、发斑、面赤、肿块、汗出等症状多见。临床上虽然常表现为寒热错杂,但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分的,如发热或自觉发热,反欲盖衣被,触之胸腹无灼热;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智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水肿,舌淡,苔白等。 
  阳虚火浮的机理 
  肾阳对人体起温煦、激发和推动的作用,是全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衰,闭藏功能下降,真阳不能潜藏于肾宫,浮越于外,另外,阳虚温煦失职,阴寒内盛,逼阳浮越,两者都会引起阴阳格拒的变化。拒格的阳气可向上浮越,向外浮张,引起格阳、戴阳等证,阳气郁积之处,可引起各种热象,成为典型的浮火表现。张介宾指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而其表现则有以下形式:一是下焦阴寒太盛,虚惫之阳气被格拒于外而表现为内寒外热之象,《伤寒论》少阴篇之通脉四逆汤证的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或下利清谷,但“身反不恶寒”为其典型表现,此种身热乃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格阳之火”;二是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头面咽喉而表现为下寒上热之象,症见颧红面赤,咽痛,烦躁,口渴。此乃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张介宾称其为“无根之火”;三是肾司二便,肾阳有蒸腾气化的作用,肾阳虚,气化失司,津气不行,症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此乃虚阳离其本位所致,张介宾称其为“失位之火”。无论何处之热象,皆为元阳虚衰为其根本。但并不是阳虚一定会产生虚阳上浮的表现,只有在阴寒极盛,真阳极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阳虚火浮的表现,这是一个重症、危症,再进一步发展就要出现阴阳离决,所以笔者根据阳虚的程度由轻到重分为阳虚阴寒、阴盛格阳、阳虚欲脱三个阶段,其中阳虚阴盛阶段表现一派虚寒之象,临床容易鉴别;阳虚欲脱阶段,乃精气离决的边缘,其人虚弱的表现也不会难区分;而本文讨论的阳虚火浮就是阴盛格阳阶段,包括虚阳上浮和虚阳外越两个方面,由于症状上寒热错杂的迷惑性,容易被人错辨。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在肾阳虚之后,机体阴寒之邪自然偏盛,随着阳虚的加重,阴寒也随之愈发亢盛,阴盛逼阳于外,浮阳游离就出现了虚阳浮于上、外,阴盛于下的寒热错杂局面。而肾阳虚衰,温煦、气化失职,导致阴寒内盛,水湿、痰浊、瘀血形成,这些病理产物停留于何处就在何处表现出症状。 
  阳虚火浮的治则 
  虚火在性质上不同于一般之火,“得湿则炳,遇水则燔”,故在治疗上应“以火逐之,则焰灼自消,炎光扑灭”,应用益火法和引火法,即温肾壮阳,阳气壮才能吸火归原,使真阳闭藏于坎宫;引火归原,浮游之真火才能下归于肾。正如清代何梦瑶曰:阳虚火浮“乃因其在上之热,而直探其在下之根言之。病既根于下,则不可以治上者治之矣……火虚而治以寒凉,是益助其下焦之寒,火愈被逼而上浮矣。”程国彭指出:“其阳不足而火上炎者,引火归原以导龙入海,此内伤虚火之治也。内伤之火,虚火也……得水则炎,故不宜直折……是此虚火可补而不可泻……内伤之火,以补为清。”又说:“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八味汤之类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论喉证原有因下焦虚寒迫其真阳上浮致成喉证者,宜治以引火归原之法,洵为见道之言。”可见温补肾阳,引火归原才是治疗此类火病的正法。虽然以引火归原为主,但根据配伍原则及病症中产生的病理产物,还要兼用滋阴药和利水药。 
  阳虚火浮的处方用药 
  肾阳虚火浮治以温肾助阳,引火归原,选用肾气丸加减,《医方论》说:“附桂八味,为治命肾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张景岳亦说:“又有寒药治热病而热不愈,反用参、姜、桂、附、八味丸之属而愈者,此即假热之病,以热从治之法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第今人之虚者多,实者少,故真寒假热之病为极多,而真热假寒之病则仅见耳。”方中附子和肉桂用量加大,为温肾壮阳,引火归原之主药。附子回阳补火,通行十二经,其作用迅猛急烈,能追复散失欲绝之元阳,前人称它能“救阴中之阳”。《本草汇言》曰:“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用肉桂代替桂枝,因肉桂的作用和缓浑厚,能补下焦肾中不足之真火,善引上浮之火下归于肾,以息无根之火,因此前人称它能“救阳中之阳”,如《本草汇》云:“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总之,肉桂、附子辛甘大热,气厚而下行通肾,峻补下元真火,能引上浮之虚火下归于肾,使之复入其宅,这是疾病的本质,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干地、山萸、山药滋阴益精,补阳药中配伍滋阴之品有两层含义:肾阳是受肾阴制约的,即所谓火在水中。只有充足的肾阴制约肾阳,这个阳才能在下焦起到温化的作用,不致浮越,单用桂、附这样的热药补阳就会伤阴。补阳伤阴之后,没有阴的制约,就不能安居在下,就要妄动。这样不但达不到补阳的目的,而且还造成了阴阳更虚的后果。一是因为补阳而灼耗了阴液,重用补阳药而轻用滋阴之品,妙在制约补阳药之辛热燥烈之性;二是因为补阳必须补阴来保持二者的平衡;茯苓、泽泻、丹皮的配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泄利水邪,肾阳虚衰,不能化气利水,所以水湿内停,产生各种水邪;二是降泄通阳,引诸阳药冲破阴寒直入坎宫,正如《医宗己任编》中说:虚阳上浮,“欲纳之复归于宅,非借降泄之势,不能收摄宁静”,故用茯苓之淡泄,以降阴中之阳,泽泻之咸泻,以降阴中之阴,丹皮之苦寒,导湿泄热,利用“三泻”的降泄之势,使浮火直达于下,复归于坎宫,而发挥其温煦、生发之生理作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肉桂引火归元析
转载自樵翁

肉桂的作用中有“引火归元”一说,不知出于何书,但此说一出引起不少人的误解,以为肉桂具有“潜藏”的作用,能够将上焦之火封藏于下焦,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处方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点附子不太容易上火,而用肉桂稍多患者就会诉说出现咽痛等“上火”症状,肉桂不但没有“引火归元”反而“促火上炎”。张锡纯曾经论述:“附子但味厚,肉桂气味俱厚,补益之中兼有走散之力,非救危扶颠之大药,观仲景《伤寒论》少阴诸方用附子而不用肉桂可知也。”我们再看近现代的火神派用药,附子可用到一二百克,用肉桂鲜有用到这么大剂量的,看来肉桂确实比附子性质“活泼”,用之不当或剂量过大会引起火热上炎。明显与“引火归元”一说相矛盾。那么古人说的引火归元应该怎么理解呢,肉桂确实能引火归元,但它只适用于一种特殊情况:即下焦阴寒过剩,真火无处容身,{MOD}逃往上焦,口舌咽喉出现上火的症状或面色红赤,这是阳气即将外亡的危重情况,治疗无疑是扶阳抑阴,温补下焦阳气。补足下焦阳气后,下焦的阴寒虽然消失了,可是真阳还在上焦浮着没有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对上焦的真阳说:“回来吧,下焦已经是我们阳气的地盘了。”上焦的真阳想回去,可是往下一看,中间的道路仍然是阴云密布,汪洋大海,深知自己如果直接往下走,还到不了家就会被阴寒灭掉,所以真阳不敢归元。这时下焦的阳气又想办法了:派人把真阳接回来,要想冲出重围,接应同伴回家,必须选择一味性质活泼的药物,静而不动的药物是不能胜任的。我们常说干姜守而不走,附子走而不守,而前面又曾引用张锡纯的论述,肉桂比附子还要活泼。这样接应是任务就非肉桂莫属了。有了肉桂的接应,真阳得以安全的返回火宅。因此说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帮阳气找到回家的路,不是硬把阳气压到下焦。可以说肉桂的这种作用类似于通脉四逆汤中加葱白的作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面赤是下焦阴寒逼阳上浮,用通脉四逆汤可以祛下焦阴寒,但上下焦之间的道路不通,而葱白辛能发散,能通上下阳气,所以尽管面部有热还是用辛温的葱白,也是“引火归元”的作用。可以说在经方中,用为引火归元作用的是葱白,不是肉桂。那么肾气丸中用肉桂不是引火归元吗,在《金匮》关于肾气丸的原文中是找不到用肉桂引火归元的迹象的。后世赵献可等人对肾气丸的作用作了进一步发挥,这就应当另当别论了。可见肉桂能引火归元,不是因为它能封藏,也不是说能象牛膝一样引火下行,恰恰相反,是取其“通”性,“升”性。我们平时利用它这种作用的机会不多,因为那是极其危重的情况(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一般病到这种程度都不找我们中医看了,所以这种情况我们大家可能在病房都见过,但没用过)。如果对“引火归元”没有清醒的认识,把肉桂用于外感温热的咽痛或相火妄动的情况,希望用它把火“引”下来,那只能火上浇油,加重病情。但在用清热药的同时用少量肉桂是允许的,可以防止冰扼热伏,这时是用的其反佐作用,而不能说是引火归元。由此我们想到了有些医家用黄连、肉桂治疗口舌生疮,有人以为这就是肉桂引火归元的证明。如果单用肉桂取得疗效的话,我们承认这是引火归元,可是这里还用了黄连,再用引火归元的理论就没有说服力了。我认为黄连肉桂治疗口疮的机理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从整体层面来说,其方名就表达了作用机理:“交泰”。黄连降心火;肉桂升肾水,心肾交泰,恢复了机体的平衡状态,所以局部的口疮得以痊愈。另一种机理是通过局部来解释,口舌生疮是属于“火”,黄连能清火,用点肉桂是反佐,防止冰扼热伏。这两种解释都比引火归元易懂,而令人信服。

或有人问桂能降气,如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既然能降难道不能封藏吗?我们要看桂能降气降的是什么气,如果降的是阳气,那么我们承认它有封藏作用,而恰恰相反,它降的是阴寒上冲之气,降阴气正是其升阳气的表现。大家看一眼阴阳鱼就明白了,象翘翘板一样,阳气上升的同时,阴寒就下降了。所以桂能降气可以说成是:升是原因,降是结果。

或又有疑问:桂能平肝,既然能“平”,难道不能封藏吗,我认为这类似于桂能降气的问题。桂能疏肝是原因,平肝是结果。平肝仍是用其通散之力,肝气有郁时就能有肝气旺的表现,能把郁疏通开,肝气自然也就平了。就像鞭炮,把火药裹得紧,封得严,它能震耳欲聋;把它的封泥去掉,再放到时候只能“噗哧”一声就完了。肉桂平肝也是把肝的淤滞疏通开,肝气就没那么旺了,和柴胡、郁金是一个道理,而不是象龙骨、牡蛎、磁石那样能平肝潜阳。

总之肉桂能“引火归元”是因为其能走散,而不是因为能潜藏,所以只能用于阴寒逼阳欲脱的危重证,而不能用于一般的相火妄动或外感温热等情况。

本文并不能就此画一个句号,还有一个疑问不能解决:“木得桂而枯”,能克木的为金,“八月桂花遍地开”,金秋时节开花,也表明桂与金有一定的联系。既然有金性,就应该有肃降之性,这与前面论述的桂性走散不能统一。或许可以“抵抗论”予以解释(参看拙文《论药物的明暗**》):“桂花能在天气肃杀的季节开放,说明其有抵抗肃杀之气的能力,这就更加证明了肉桂的作用向上向外”,究竟应该看待这个问题,希望朋友们参与探讨,给予指教。不管理论怎样解释,肉桂比附子更容易使人“上火”是实际情况。

元气水火肤浅概论原创:头号庸医

  什么是元?可以这么说,元就是生命之始,形成生命最基本,最原始的动力和精微物质,分为元气,元精,水火。这些是先天的,影响后天所生成。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的物质禀受于父母,不能依靠后天之生成,所以不能在生活中去损伤先天之元,因其后天不受补也。如果元气可以通过后天的补充,岂不是源源不断,能长生不老了吗?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自身也是会逐渐衰老,元气也是会逐渐的衰微下去,这是自然之理,不能避免的。我们所说的养生,也可以叫做摄生,这个摄,不仅是摄取,更是固摄,我们所说的保养身体,什么意思?先天要保,后天要养。先天的元气这些,丢失了损伤了就没法弥补,但是人照样还是可以生存,元气的作用非常强大,但是相比正常人当然已经不足了。等到元气不能固摄滋养而衰竭或者浮越,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后天以脾胃为本,人呢以水谷为本,化生气血,元气是气的根本,元精是精血精液的根本,气呢起到推动,温煦的作用,血呢起到滋养的作用,这些是后天所形成,先天的元气这些和后天所形成的这些精微物质都是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气血形成的肾精也是属于后天的范畴,藏在肾里,和元精一起储藏,互相滋养。

  现在说到肾虚肾亏的特别多,现在很多人都不能节欲,喜欢纵欲,这个在内经里面就是不知持满,说到肾虚不外乎肾阴和肾阳,其实这些还不是很好的说法,同样,由于肾脏的特殊性,天一生水,肾脏先成,方能生其它四脏,在五脏里面只有肾脏藏有先天的物质和功能,在后天的作用也就有了先天和后天的双重作用,生命之始,一水一火,坎水生艮土,离火生坤土。这个水就是生命之水,元水,真水,火呢就是生命之火,元火,真火,都是无形的。我们现在提到的元气和元是基本一个概念了,包含了元火,元水,元精,而元水和元精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要和后天所形成的肾精区别出来。

  水火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并非是水克火,而是水火互生互根,火无水则燥动,水无火则凝滞,没有元火,水不能生成,没有元水,火也无法存在,这个元火得真水而王,不可折杀之。

  八味地黄丸

  怀熟地黄 酒蒸熟制 八两;怀山药 四两;山茱萸 去净核 四两;

  白茯苓 去皮 三两;丹皮 三两;泽泻 三两;

  附子 童便浸,炮 一两;官桂 一两。

  上八味,制熟地黄为膏,其它七药研末,以地黄膏和炼蜜制为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七八十粒。

  治疗命门火衰,相火不足;或阴盛于下,格阳于上。

  六味地黄丸

  八味去附子,肉桂,制为丸。

  为补水之剂。

  阴阳互生,水火互根,治病求于本,要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是谓子魁曰,以九阴之中求一阳,一阳之中求九阴。壮水之原,以镇阳光;益火之主,以消阴翳。善治肾病者,以八味,六味治病,知晓水火阴阳之理,可起其病,而非浅识肾阳肾阴。更有杂人参,脾胃药于其中,何其谬矣?

  或问,桂附地黄丸服用是否会上火,从方义来说是不会的,如果这个人本身问题比较多,或者药不对证,就不能说是这个药能引起上火。附子和肉桂是热药,但是这两味都是专注命门相火的,可以引火归元,不会热力上窜,况且又有熟地等补阴药,旨在阴中求阳,不会引起上火。而原先有火不归原,上热下寒,以为是阴虚就错了,这时虽有热象但是仍要投以八味,引火归元,而且相火妄动,不能归于水中,阳光一照则归潜于海中,如果误认为是阴虚用以六味就会使得虚虚实实,更有不明原因投以知柏地黄丸就更加错误,直折其火,而水愈寒。用什么来判断呢,脉象。

  现在谈到阴虚阳虚,但是有些人是感觉阴阳都虚,一种是前期的肾气不足,一种是到了后期的阴阳俱虚,刚刚不足的时候通过饮食起居,节欲放松可以调整,后期的需要先扶其阳,阴中求阳,阳易生,气血也是如此,血液肾精生成都是比较缓慢的,不如气的生成。然后是慢慢调理的过程,最好是早上服用八味养阳,晚上服用六味养阴。

  很多人喜欢喝凉茶,经常上火,但是很多人发现没有效果,甚至这个热还更加炽盛。首先,凉茶不能多喝,应该多喝一些能够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寒之不寒,是无水也,更有气虚血虚发热,五脏各有发热,六气从火化,不辨明原因就只知道喝凉茶冰水,用错了只能病的更加厉害。而那些口舌生疮,脸上长痘这些也不一定是上火。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这也是中医的根本。

        要区别两种火: “阴虚火旺证”和“浮阳外越证”

        阴虚火旺:阴虚阳相对过盛的阴虚火旺症

        浮阳外越:肾中阴寒过盛迫阳外越,其症见腰膝酸软,下肢冷感,而兼有口干咽燥或口腔溃疡,心烦失眠等虚火上炎症状。

        这两种火均为相火,为人身之宝,故不可直接清(也不是绝对的,有时阴虚火旺用 补虚药+清火药开在一起同时进行)。

        阴虚火旺之火一般较缓。由于阴虚,真火无足够的真阴载体留于阴内,故而显得火旺。

        浮阳外越之火一般较急,急速上冲于头、眼、喉等。浮阳外越之火为相火,为肾中真火,只是由于肾寒过盛,真阳之火无法留于肾中。

      举例说明二者区别:

      举例说明:四人皮划艇,假设四人只能坐在坐位上划船,当船舱全被站满时,人只能站在船头或在船外扒这船舷。

         四人坐在四个坐位上同时划船,四人为阳,皮划艇为阴,阴为阳之载体,人以船为载体,划船而行,叫做阳主而阴从。这为正常状态,出现以下情况为病症。

     (1)阴虚 

        四张坐位拆除了一张,四人挤在三张坐位上,同样是四人(阳还是那么多),因为座位少了(阴少了),所以相对感觉人非常多(表现为阳证)这种情况为阴虚。处理方法为修理座位,即滋阴。

    (2)阴盛而阳浮越于外

        船舱内坐位太冷,人无法坐在坐位上,要么站着,要么站在船头划船,这叫阳浮越于外或浮越于上,此阳都是人身真阳。

       处理方法:加热冷板凳,再在座位上加个垫子。中医称为温阳,同时稍加滋阴。

    (3)阴实:

      四张坐位被货物或其他的东西站满,水手无法坐在坐位上,被迫站到船头或在水中扒着船舷。此说船与座位为真阴,杂物为外物废物。

     处理方法为:清除坐位上的杂物。

    (4)阳虚:

          四人中少了1人,划船动力不足。此阳为真阳。

         处理方法:加人。补阳

   (5)阳邪与阴邪均为外邪。

論“引火下行’與“引水下行”  
彭榮深/北京

在病機十九條中,因火熱為患者占九條之多,可見火熱之邪犯人之眾。但火有實火、虛火、陽火、陰火的不同,實火、陽火當瀉,瀉火法以苦寒瀉熱,屬於最常見的直接針對性治療,容易被眾多醫生掌握。而虛火、陰火卻不僅不能通過直接的瀉火法取得療效,反而會使火邪更旺。猶如李時珍所說:“諸陽火,遇草而熾,得木而燔,可以濕伏,可以水滅;諸陰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濕愈焰,遇水愈熾,以水撲之,則光焰詣天,物窮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撲之,則灼性自消,火焰自滅。”可見二者的治療方法迥然不同。其中陰火、虛火的治療方法掌握起來更加不易,需要我們予以重視。“引火下行”就是一種治療陰火、虛火的主要方法。但它又不僅是治療陰火、虛火為患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療陽火、實火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更需要我們熟練掌握。
雖然火的本性是向上,但是由於身體各部均需要火的溫煦,所以在生理狀況之下,火可以隨經絡在全身上下循行,可以在臟腑的支配下到達全身各處。而在病理情況之下,火象太過後,則其不受經絡臟腑約束隨性而發。本性所趨,火焰湧上,火邪妄動,因此容易在人體上部、外部引發疾病,這時需要進行祛火治療。除了直接使用苦寒瀉火法之外,行氣法亦可為之,因為“氣有餘便是火”,氣滯、氣鬱、氣阻、氣停時間較長,都可以出現火熱之象,行氣即能散氣,散氣即能祛火,所以行氣也可祛火。歸納法亦可為之,因為火邪散漫,火性上炎,將火收回到其應在的位置,即將其歸位收納,使其不再泛濫,故歸納法也可祛火。還有益氣法亦可為之,因為氣中又分陰陽,一般所說的氣虛,可能為氣陽虛,氣陽不足則氣陰妄動,因此出現陰火。此種陰火,只需益陽即可與之相協調。這時益陽即為益氣,尤其是使用甘溫法更可取得滿意效果。有時候在氣中陰陽俱虛的時候,雖然氣陽虛為主,但也有氣陰虛,除使用甘溫之外,也可助之以甘涼,效果會更好。
引火下行應該包括除了直接苦寒瀉火法之外的幾種方法。具體運用時它有以下四方面的含義:
一是向下導火法。即頭面部或人體上部有火象,治療時將火向下引動,以達到祛火的目的。如牙齦腫痛,胃火旺盛,可以瀉足陽明經上的內庭穴予以治療。由於牙齦位於面口部,內庭穴位於足趾部;牙齦腫痛屬於胃火旺盛,火性上炎,足陽明胃經從上往下循行,內庭在足部引動陽明經經氣循經從上向下走,故稱之為引火下行。氣機順暢循行之後,氣滯、氣鬱、氣阻、氣停的問題迎刃而解,故可解除火邪。這種方法在針灸治療時使用較多。還有如“心火下移小腸”時,治療上不是使用直接瀉火的方法,而是使用導赤散,將心火導入小便而排除體外。由於心在上,小腸在下,小便下排,故也是一種引火下行的方法。這時治療的主要對像是實火、陽火。
二是交通心腎法。因為心為君主之官,心火為君火,是人體動力的啟動源,而腎藏精,是人體動力的基礎。心在上,腎在下,心火必須既能升又能降,才能開啟生命之源。故有諸火皆升,惟心火獨降之說。假若心火不能下降,則出現心火過旺的表現  在下則腎氣不能得到開發而出現疲乏無力,下焦寒冷;在上則因心火擾動,心神不安。由此將出現精神疲憊,失眠不安等表現。這時主要使用交通心腎的方法進行治療。而交通心腎的關鍵就是將不能順利下降的心火引下來。故也是一種引火下行。交泰丸使用黃連清理積聚在上的心火,肉桂溫煦在下的腎精以引動心火下行。其中黃連的用量可以根據心火的多少或虛實決定,如心火太旺則用量相對加大,反之則減少。而肉桂惟代天行令,猶如心火下降一般,其用量則應與患者機體反應能力相匹配。身體對藥物敏感的,用量相對較小,反之則較大。正如《傅青主女科》所說:“小熱之品,計之以錢,大熱之品,計之以分者,不過用以引火,而非用以壯火也。”記得有一位舌糜爛的病人,在當地多使用清熱瀉火藥,長期治療不效,後輾轉來到北京,一位醫生處以交泰丸加減,處方後患者感覺藥少價廉而不敢服用,偶爾見我後示其方,我極力勸說其服用,服5劑而治癒。此病西醫多認為是白色念珠球菌引起,一般消炎藥並無治療作用。中醫認為是虛火上炎,故引火下行法能夠治癒。
三是引火歸元法。因為腎藏精而主水,心火點撥腎陽而激發腎陰以鼓動全身。若水濕(寒濕)太過,則腎陽受阻,不能與腎陰相合,而安居下焦,腎陽游離無主,彌漫四散,理論上稱之為陰火。此火見水(因為加大了寒濕阻滯)則旺,見火(可以減少或消除寒濕阻滯)則消,故又稱之為龍雷之火。如臨床上高血壓病人中,由於下焦寒濕而致的,往往使用重鎮藥物效果不好,西醫使用降血壓藥效果也不十分明顯,而使用溫下焦法,如附子湯、真武湯能使血壓明顯降下來。還有一些失眠病人使用金匱腎氣丸治療也是此類方法。
四是益氣降火法。這在李東垣治療陰火時常用。應屬以升促降法。李東垣從脾胃之氣的變化出發認為:“元氣與火不兩立,一勝則一負。”當元氣不足或受傷的時候,陰火就會抬頭。
同樣邪陰太過的時候正陰就會受制。如《溫病條辨》所說:“邪水旺一分,真水反虧一分”。故有補正陽以去邪陽(火熱),益正陰以去邪陰(寒濕)之說,李東垣創“甘溫除大熱”法,讓人受益匪淺。我的老師萬友生教授對此就頗有研究。他治療一老婦的病例就很有代表性:“老婦自云‘火體’,動則‘上火’,眼鼻口中‘冒火’,咽痛如裂,牙痛,手足心熱,久治不效,殊以為苦。……其人雖‘火大’,而從不欲飲,得冷反難受。多年來,大便日十餘行,且難禁,極度乏力,腰痛尤甚,舌胖淡嫩脈弱。其氣虛之象甚著,而前醫藥多寒涼,以其不效。遂診為脾虛陰火証。予補中益氣湯(黨參與洋參、生甘草與炙甘草同用)去當歸,用銀柴胡,加山藥、蓮子、石斛、桔梗兼護脾陰、保肺氣,三劑咽痛除,諸火盡消,氣力增。繼服一周,多年痼疾得愈。”在我們臨証中,也經常使用補中益氣湯治療氣虛感冒或小兒夏季熱等,效果也很好,也可將其中党參換成洋參,取其益氣降火之意。
在中醫的處方中有引經藥一說,在“引火下行”中也經常使用引火下行藥,所謂引火下行藥主要指能將人體上部之火或外部之火引向下或引向內的藥物,我們常用有如川牛膝、肉桂、杜仲等。關於川牛膝,《本草經疏》中說:“走而能補,性善下行。”能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我們在治療高血壓病人中經常使用,無論陰火、陽火均可,但治療陰火時用量相對較輕,使用陽火時用量相對較大。肉桂有以火引火的作用,因其點燃下焦之火,以祛下焦的寒濕,替天(心)行道,引動腎火,故能將外散彌漫之火降下收回而歸腎中。在使用中主要在於用量的掌握,一般來說用量都較小。杜仲主要是入肝經氣分之藥,但其不升肝氣,反而能降肝氣。因肝多實証,肝氣太旺屬實者居多,在治療實火上炎的病症時,常用其引火下行。《本草求真》說:“以其氣不上升,反引下降也……但杜仲性補肝腎,能直達下部筋骨氣血,不似牛膝達下走於經絡血分之得中”。高血壓病人使用杜仲的時候,一定要有肝腎陰虛,肝火亢旺的表現,效果方能滿意。用量上相對較大,一般10-15g為常用量。針灸在引火下行中所使用的穴位也很多,一般而言,在四肢遠端選穴,諸如十宣、八邪、少商、商陽、中沖、魚際、合谷、八風、內庭、太沖、行間、氣海、關元、腎俞等都有“引火下行”的作用,只要在臨床上將其中某些或某個穴位加入到應用的穴位或處方中即可。手法是在實火、陽火中一般用瀉法,虛火、陰火中一般用補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