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关爱成了伤害

 昵称3897598 2012-12-21
别让关爱成了伤害

   

    近日,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漫画在网上爆红:2岁前,中国孩子在认字,美国孩子呢?学会扔尿布。3岁时,中国孩子已能琅琅背诵“床前明月光”等好多首唐诗,美国孩子学着扔垃圾、整理玩具。不能不感叹中国孩子多才多艺,因为从四五岁开始就一边学习,一边忙着弹钢琴、学跳舞,一直到上中学。“学习就是孩子的家务”在漫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美国孩子除了做家务,学习上“闲得慌”。5-6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7-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大小家务都得自己干”,这是每一位看过漫画的家长对美式教育最大的感受。

有位作家说过:“人有两种权利,一是关心和管理自己的权利,一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权利。”孩子逐渐长大了,甚至上小学了,如果我们还把孩子的学习、吃喝拉撒睡都管起来,那就是剥夺孩子的第一种权利;不让孩子去关心父母、关心她人,那就是剥夺她的第二种权利。孩子这两种基本的权利被剥夺了,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后果:去年,23岁的中国留学生汪某向前来接机的母亲顾某连刺9刀,“弑母”事件沸沸扬扬,被媒体称为“中国式家长的悲哀”。

有人看到蛹在茧里痛苦地挣扎,便一心想帮助蛹儿早点挣脱束缚获得新生,用小刀割破了茧,全然不知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扼杀。过早脱离了茧的蛹儿,再也没机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不能与春天的花儿相伴了。

因为不懂蚕的生活规律,一味地想帮它早点破茧而出,结果适得其反,我们的孩子成长也是一样,需要我们家长的放手。我们在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是不是更需要注重德育的发展、善心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更多地提供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扫地的机会、摆桌椅碗筷的机会、自己整理书包的机会、自己洗衣洗碗的机会……这如同我们小时候学自行车一样,如果家长怕孩子摔倒,一味地拉住后座不放手,那么孩子将永远学不会自己骑车,不知这是一种爱还是一种伤害呢?

孩子,需要自己成长,犹如雏鸟,需要自己飞翔。过多的关爱,或许是对孩子另一种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