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学原理:情绪化

 赵东华 2012-12-21

生活学原理:情绪化

 人的行为是感受反应,且当人们所受到刺激太大,或者对一事物的关注太强烈,就可能出现较大的行为变化,其意义是释放感受反应能量、强化感受与传递信息。

感受是事物对人的大脑产生作用的过程,而人的行为是这种作用的反应,如人的感官受到物质刺激产生的肢体动作,而理解与思考带来生活的改变。

然而,当人们对一事物的感受程度太大,印象太深,人的生理就可能出现强烈的反应与行为变化,以至于他人都能明显感觉到。

如人们喜时手舞足蹈;怒时咬牙切齿;忧时茶饭不思;悲时痛心疾首;思时沉默寡言、危时紧张万分等,同时伴有内在的生理变化,如体温增加、心跳加快、神经过敏,与及体内化学物质的释放与加快释放等,我们称之为情绪化。

情绪化首先表现为人们因受到环境与物质刺激而作出的本能反应,如身体受到伤害产生剧烈的疼痛,欢庆的喜悦,受到人身攻击时的愤怒与获得表扬时的热血沸腾等。

其次是人的思想与理解导致人的情感与行为波动,如获得一重要启发与长期的思考获得结果、长期的追求获得成功时的兴奋;失去亲人与信任时的忧伤等。

当人们对一事物有所感受,人的生理与心理就会受到影响而有所反应,并产生行为的本能要求。

因而我们可把感受理解为能量形成的过程,而其所产生的行为就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且尽管这种能量释放的大小、时间与形式各异,其实质都是人的生理与心理因受到刺激后通过能量释放来重新获得生理与心理稳定与健康的过程。

于是情绪化我们又可理解为人们对一事物的感受程度大,即人们在生活中受到较大刺激,其生理与心理因积累巨大能量而产生强烈的释放要求与过程。

而在人们情绪化的反应中,由于人们对这一事物的感受参与程度大,自然感受转换与受别的事物影响困难,这无疑使人的行为显得盲目与冲动,人的情感与思想深陷于单一事物与简单意义中而导致生活的非理性。

如人们在争吵与冲突中要让其注意文明与友好,或者理性就很难,尤其在冲突双方都严重情绪化时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恶果。而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就能理性地对待、即旁观者清,且行为也很容易调整,如去作更有意义的事情等,其原因就在于受到的刺激程度小而没有多少能量释放要求。

然而有意义的是,由于情绪化与感受程度的一致关系,故反过来人们又能利用情绪化宣泄来增加人们对所需要的、特定的事物感受。

如喜悦时为获得更多、更大程度的享受,人们会有意识地手舞足蹈、聚众狂欢与载歌载舞等,这不仅是一种内在的宣泄,也是人为地制造份围与有意识的进一步激活人的感受神经,同时使人不易受其它事物影响而更多与更大程度地感受自己所喜欢的事物。

人的思想与经历是非常丰富的,而人们对这些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生理反应就相对简单得多,如对一事物我们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与观念,而情感反应无非是喜怒哀乐、好与坏的几种表现,而最后反应在人的生理特征上,可能就更简单了,如仅仅是兴奋与低落、紧张与忪驰。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事业、权力、地位的追求上,其生理反应与吸毒是一样的,即释放令人兴奋的多巴胺,这似乎证明一种简单的生理反应,可由众多的原因与生活形式引发。

这就存在这样的可能:人们为增加一事物的感受程度与印象,而以另一事物来刺激人的某种情感与生理活动,而这种以间接的事物刺激来增加所需要的事物感受的代价比直接增加事物感受的代价小。

如人们在看悲剧片时播放令人悲伤的音乐,这样就可事先调整好人的情感,从而达到更好感受剧情的悲剧色彩,而播放令人悲伤的音乐是很容易的,否则人们很难获得相同的悲情感受。

生活中人们可感受的事物是非常丰富的,人们感受什么、不感受什么不仅取决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意义,还取决于感受的代价。

显然,当某种事物能给人感官刺激、或者人的某种感受神经能被环境激活,则对该事物与某种特性(与该感受神经一致的)事物感受就很容易。

同时,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尤其在疲惫与情绪低落时对任何事物的感受需要与能力都是相对较低的,于是事先能激活人的神经与调整好心理状态可使人们生活热情与感受能力增加。

 因而对于一些重要的、或者人们喜爱的事物,人们可以通过信息与语言提示、记忆刺激等简单的办法来激活人的某种感受神经,以达到增加感受与特定事物感受的目的。

如一学校请了一名人来演讲,学校为了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常常会事先作好准备,作广告宣传等,这样学生通过一种提示与环境感染而产生了相应的感受心理状态与对特定事物意义的兴趣,从而让演讲更有效率。

相反,人们还没有准备好听演讲,如还在想别的,或者无聊等,这就会给你造成一种不相干的情感与心理,而在听演讲时需要转换情绪与激活相应的神经,自然就会浪费时间与精历而影响演讲的效果。

据生理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皮肤重约4公斤、多达2平方米的覆盖面积使之成为我们最敏感的感官部位,加之皮肤的敏感性从母体孕育时期就已开始,因此人类触觉和情绪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为此,飞利浦公司制造了能将人类触觉与激发器技术带来的体验结合起来的“情感夹克”,从新的维度增强观众在银幕前的享受。

 “情感夹克”是一件带有一系列激发器的外套,它根据银幕上的内容决定是否启动,一经启动,观众便可以体验到与剧中人物相同的情绪。这样,穿着“情感夹克”的观众就能最大限度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以一种技术手段来增加感觉器官的情绪化反应来实现感受程度增加的过程。

问题在于,当人们受到另一事物刺激,人的感受也会因此分散。这样,当人们感受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感受影响表现出两种相反的趋势:一是因感受需要得到满足而减少;二是因人的相同性情感与生理被激活而增加,而那种趋势占主导就要具体分析了。

总的来说,当一事物更多地是激发人的某种情感而不会本身引起人的太多注意,如平淡的记忆联想与普通的信息刺激,甚至是技术与医疗等,如情感夹克,则所产生的感受分流就少;或者刺激事物与所需要感受的事物相同性强而感受转换容易,则事物的刺激将更多的是导致相同的情感与心理活动而有利于对另一事物的感受,如唱歌与奏乐,反之就不一样了。

因此,欢快与悲伤的音乐,它更多地是激发人的某种情感而不存在特定与太多的意义感受,故对人的某种情感生活有利的,这也就是音乐在生活中比较普遍的原因。相反,若你在欣赏音乐时有人给你讲故事,尽管情感反应一致,也会更多地影响你对音乐的欣赏。

人们作过实验,同样条件下穿白大褂的被试者在注意力测试中表现更好,前者所犯的错误只有没有穿白大褂的一半,其原因在于人的记忆中白大褂与科学家、医生的形象相联系,因而给人一种严肃、认真与注重细节的情感刺激,而白大褂本身又是平凡的而不会引起人的过多关注。

在刺激人的情感中,医药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形式,特点是简单而没有感受分流。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不是特别的疾病,如自闭症、快感缺失症等,而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作法可能是有害的,至少无意义的,因为人的感受与情感反应产生于过程与比较,而药物刺激所带给人的影响是短暂的、表面的。

其次,在对人的情感与心理调节中,肢体语言是重要与普遍的形式。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身体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即某种心理感受会引发相应的肢体语言,比如愤怒时,我们会握紧拳头,呼吸急促;快乐时我们会嘴角上扬,而面部肌肉放忪等。

 同样,人的肢体动作也同样会导致某种心理状态与情感的产生与加强,即肢体语言能带动出你需要的情绪而可强化某种感受。如敞开四肢使我们感到自信与力量;而人在思考时可走动以增加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大脑的思考与提高效率等。

 又如听着音乐跑步,如果音乐节奏快而超过跑步本身的节奏,那么跑步者就会试图跟上音乐的节奏而导致速度加快,心跳加速,这就是环境的音乐刺激让人的情感变得紧张与更容易达到某种心理状态而有利于行为效率提高。

 于是你强迫自己作微笑动作,你就会发现内心开始涌动欢乐;或者手舞足蹈、高声唱歌,这会让你更加幸福与满足;或者用力时屏住呼吸、握紧拳头,这会强迫你进入紧张状态;或者举手宣誓而可使你变得严肃而更有决心、自信等。

然而,对于群体生活、尤其是相同地区与文化的人来说,由于其肢体语言具有相似性,这决定了情绪化中对自己来说是肢体语言的刺激,而对于他人来说则构成了环境信息刺激。

这就是说,由于特定行为与特定感受神经的联系,因而特定行为就容易刺激人的相同经历与情感神经活动再现。而这种刺激行为即可以产生于自己,也可以产生于他人,即我们说的“情感传递”,且这种相互影响的情绪化必然强化群体行为的趋同。

群体生活中情绪化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行为趋同我们也称之为“共振”,即情绪化的相互影响而导致趋同性增强。为什么生活中几个“志同道合”的年青人很常常会作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在于他们冲动的特性再加上情绪化与情绪化的相互影响而极容易产生打破常规的共振行为。

这样,由于情绪化与情感传递,故情绪化容易把某种行为通过群体与社会影响而强化与放大,如市场经济的波动、革命与宗教的狂热等。此时,人的独立思考与行为能力的降低,人的个性被忽视,说“不”与“异端”行为就更难,这也是非常危险的社会现象。

因此,情绪化即有无意识的本能反应,即人们常说的情不自禁,也有有意识地放纵来增加某种感受与行为效率。

相反,痛苦与厌倦时虽然人们也有宣泄的需要,但我们的理解是仅仅为了释放痛苦感受的能量,而不是为加深印象而有意地去作出情绪化反应,道理很简单,痛苦是人们不需要与回避的感受。

恰恰相反,人们可能会为减少痛苦而有意识地控制这种情绪化反应。于是人们在遇到痛苦时常常是单独发泄、不想让人提及与在他人面前有所表现,除非有特定的意义要传递,如为了获得帮助与同情。

最后,情绪化还可被用来传递信息,且这种情绪化信息表达是人类群体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行为交流方式。

作为群体生活的人类,总有表达情感与传递信息的需要。于是,作为一种能量释放的本能情绪化,自然也会被人们用来传递具有一定意义信息的廉价方式。

如哭泣,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发泄,还可因此向别人表示自己很痛苦与不幸而需要帮助的信息,或者表达自己承认错误与失败而希望得到原谅,或者表达自己对一事物的态度而让他人认可等。

 又如有人试图伤害与正在攻击你,或者发现有危险与紧急情况,你就必须作出特别的情绪化反应,调动自己的机能以达到诸如避开危险、向他人传递信息以获得帮助,或威慑对方的以避免冲突等。

人类最初以情绪化方式来传递信息产生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当人们面临危险时能让大家回避、而在获得食物与机会时能让大家分享与参与,并以能相互理解的手势、表情与声音来传达,然后逐步发展成语言、文字等交流方式。

在人类的进化中,这种原始的信息表达与传递不但没有减少与消失,还因生活的经济性要求更高、情感更丰富而获得了发展,即情绪化所表达的信息已变得日益普遍,且不同的地区与民族有不同的情绪化意义表达方式。

实验表明,情绪化表达方式受到文化因素影响,且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在不断改变,即各种文化的肢体语言中常常有各种不同的特定含意。

行为是感受与心理活动的表现,人的行为信息即有经历与记忆的反应,也有情绪化生理活动特征的表现,还有特定社会信息的表达。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人们还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即使长途跋涉人们也要见上一面,其原因一是获得一种肢体语言带来情绪化加强的感受;二是在于人们能从他人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中获得更多信息与态度,而这些是语言与文字不容易、或者不能表达出来的。

如想知道他人对一事物的爱与恨,如果你觉得这很重要,通过语言与文字也不能达到你想了解程度与真实性,于是就只能通过更多的肢体语言与面部信息了解而产生面对面的感受需要。

又如听歌,尽管人们很容易从电脑与手机等手段听到,但人们仍想从画面、从真实的演唱环境中感受,原因就在于由此可获得更多的享受与信息。

人的行为是相互影响。与情绪化反应即有人的能量释放要求,也有人们有意识地放纵一样我们难以区分,情绪化是强化自我感受还是传递信息也常常在生活中同时发生而难以区别,如宣誓、游行与宗教仪式等,我们很难区分是因为人的情绪化感受反应还是在向他人传递信息以影响他人。

 于是,在公平、自由至上的法国禁止在公众场所严禁穿戴具有宗教特征的服装,就是担心其有意与无意中的情绪化行为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摘自生活学原理http://13540890152.blog.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3 15:23:43编辑过]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文责自负,与本站立场无关。 

2012-6-19 14:57:36

   

 wzywzy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83

积分:965

注册:2003-8-3

       

2楼 

变异论

 感受导致生活的变化,这种变化常常温和的,也可能是较激烈的,如在情绪化反应中人的生理与心理平衡被打破后的生活质变,即变异。

 

我们可把生活分为重复与变化两方面,前者是人们在相同环境下所形成的经验习惯,是生活“不变”的内容,后者是人们感受的结果,是生活“变”的内容。

于是人的行为可表示为:重复(由习惯与本能决定)+变化(由感受与思考决定)。

生活是感受的反应,而感受的事物与印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必然导致生活不断变化的特征。

在这种变化中,一些事物虽然能给人刺激与较大刺激,但由于意义不大、重复性机会小,其对人的影响就不大,所导致行为的改变也就短暂;而有些事物由于意义重大,如具有连续与社会性意义的事物,或者因对人的刺激太多而对生活的影响就很大,并因生理反应而构成人的习惯与本能。

于是,“变”的内容在不断的重复与适应性中沉淀为“不变”的习惯与本能,“不变”也就是一种相对的稳定而已,其本身也在不断增添新的生活内容,并改变一些习惯。

厂家作商品广告、并让人们试用,其目的一是让人们形成经验印象来影响人的行为;二是试图让人们产生适应性反应而形成相应的消费习惯,且品牌价值就是这种印象与习惯形成与改变的代价量。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面对变化与不同而给人生理与心理刺激,并导致行为的相应改变,这种刺激与改变可能是温和的、逐步进行的,我们称之为正常的调整;也可能是较大的、以至于人们都能明显感觉到的异常变化,我们称之为变异。

 变异不仅指生活的变化大,还具有变化结果的不确定性,且伴随人的生理改变,如出现某种新的神经联结方式等。

 如人们受到失败的强烈刺激可能变得坚强,也可能变得消沉与郁郁寡欢,且伴随人的神经联结变化而成为特定的性格。

 而正常与稳定的生活改变不仅变化不大,且常常可预见方向与结果,其生理特征也稳定。

 然而,人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的重复与相同叫着习惯,而多大程度的感受刺激才能带来变异,这仍是一个难准确说明与有待更多研究的问题。

不过,人们在发生行为变异时常常有情绪化反应特征,因为情绪化本身就是人的生理与心理出现较大刺激时所产生的行为变异,尽管这种变异可能是短暂的。

或者,人的行为“变异”产生于较长时间的“量变”积累而没有明显的情绪化反应,如长期的病痛与不断的失败折磨、或者因长时间的疑惑与压力导致的行为逐步变得异常,或者专心于某一特定生活而漫漫改变了性格与习惯等,但“质”变时还是会伴有一定情绪化特征的,尽管不是很激烈。

 当情绪化仅仅是满足意义传递与感受所产生的能量释放要求,因而也就不难理解情绪化所产生的行为变异也就是短暂的。

但是,当短暂的情绪化反应仍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者在情绪化过程中仍在持续受到刺激、或者有特别的连续性生活意义发现,则人们就只能通过持续的、或者进一步与极端的反应来实现人的情感需要,其短暂的变异就可能演变成长期与真实的变异。

对于行为的变异我们可理解为人们相对稳定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被打破后的反应,而这种稳定性是由人的生理与心理承受力决定的,于是当事物给人的刺激大于人的承受能力,人的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坏,并表现出兴奋、紧张与压抑、痛苦等情绪化特征。

如对人的生理活动、象听力来说,当环境噪音不是足够大,人们是感受不到的。而当噪音不仅大到能让人很容易感觉到,且超过正常的生理与心理承受力,就可能导致人生理与心理反应异常,如坐立不安、变得暴燥等,甚至长期异常,如导致人的听觉器官破坏,或者心理变得脆弱等。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出现较少或者较小的错误时,人们能作出平静与理智的反应,或者作为有用的经验而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这就是心态稳定下的正常行为调整。但当错误较大而给自己带来较大的损失,或者过多与太频繁的失败,其积蓄的负面情绪就会太大而难以控制,人的神经细胞就会变得消极并忘记正确的行为反应,于是效率低下,错误一个接一个,这就是变异,即一种正常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平衡被打破了。

 然而,人的承受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对于人的生理来说,其感受承受力是由其固有的生理机能所决定,改变的机会与可能较小,但仍可依靠医学与生理学的角度得到一定改变,如通过医药与饮食锻炼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以抵抗病毒感染等。

 而对于人的心理活动来说,似乎要复杂而有意义得多,因其承受力不仅有相对稳定的生理特点,也有可塑性强的性格特征,还有随时变化的情感因素,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与探索空间。

如对失败的承受与对他人挑衅的忍耐能力,取决于他的性格与思想,也受他当时的心情、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这些都是变化的。

由于人的行为变异有的是有意义的、必要的,如人的思想与情感正常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希望的改变;而有的是病态与危险的,如落后与消极的,也是社会不希望的改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影响他人的感受来控制人的变异,使之健康与符合我们的需要。

我们现在总结出几种可影响与干扰他人感受与变异的方法:一是改变承受力法;二是平淡法;三是转移法。

所谓改变人的承受力法,就是改变人的生理与心理承受力,使其不好的、与我们需要不相符合的变异不容易发生;或者相反,使得好的、符合我们需要的变异容易产生。

于是当我们感觉到他人有不好的变异发生可能,就要提高其感受的承受力,如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与知识水平,使其变得更成熟与稳定,或者给与警示与对坏的结果产生预期而注意等;或者相反,让人们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而减小其心理稳定性以增加其变异的可能。

常言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就在于提醒人们变坏很容易,从而要注意不好的环境与思想影响,这样你就无意中提高了警戒与对不良生活的承受力,于是当有人鼓动你为吃喝玩乐而去偷、去抢、去骗等,你就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为之所动。

 然而,生活是复杂的,有时人们会给人作出非常错误的影响。如有一学生,成绩优秀,具有考上一流大学的条件,他也有这样的要求,但在竟争异常激烈、人们以成绩、名校来看待一个人的成功标准的社会里,该学生日益感到特别大的压力与无赖:学校老师忽视全面的思想与生活教育,家长总是不厌其烦地谈学习成绩与名校,对其它生活要求一概反对,终于一天该生发生了负面的行为变异,即正常的学习状态被打破,而对学习与考试特别反感而不与家人交流,甚至不愿参加学校的考试。

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学习的承受力取决于其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学习的乐趣与全面的情感生活,而学生的情感生活要求是多方便,如娱乐、与同学的交往、亲情等。

于是,当该生全面与正常的情感生活能得到满足,则其心理就会变得稳定些,对学习的承受力就较大,反之减少。或者当家长与老师让其认识成长的曲折与艰辛,让其理解更多的学习意义,或者获得更多的乐趣,则该生对学习的承受力也会增加,从而能更多地承受学习压力,甚至产生好的、更积极变异。

但是,当教师与家长对学习的强调已无新意、对其正常的娱乐与情感生活人们表现出不理解而仅仅是重复影响来强化其学习,就会导致其学习的承受力下降,以至于小于其原来的学习压力而产生相反的变异。

当然,如果该生有较大的学习潜力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如比较贪玩,则我们有必要更多地激励其学习,甚至压力。

遗憾的是,许多家长本身的知识与认识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学习又特别重视与敏感,并以老生常谈的方式来增加对学生的影响,甚至极端的措施,如该家长在学生产生情绪化反应后仍把学生关在小屋、以大人不吃饭来威胁等,就可能尽一步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而产生永久变异。

其次,由于变异是因事物刺激而产生,于是我们可通过减少事物的刺激程度。而“平淡法”就是在人们可能出现永久变异之前让其感受到这种刺激是“假”的、“夸大”的,反应是“不必要”的,或者认识到这种变化与刺激是正常的,尽量使其事物感受变得“平淡”而减少其对人的刺激程度,其心理的紧张与压力就会减少而恢复“平静”,不利的变异也就有可能因此化解。

如当一个人受到挫折与伤害而深陷痛苦时,我们可让其认识到人人都会有失败与成功,受到伤害也难免,或者讲述其它更严重的打击事例,让其感到他受到的挫折与打击不怎样,或者从从科学与实事来说明这是一个正常的生活现象等,就是让人能平淡的对待而不至于因受到严重刺激产生坏的变异。

于是在地震中受到惊吓的人们,我们可让其重回现场,或讲述当时的情形,通过再次感受、多次体验,甚至多人陪其到现场,伴之语言安慰与科学解读等,这样就可消除人的恐惧。

在西方有一个叫作“暴露疗法”,即通过以没有威胁性的方式反复让人暴露于引起恐惧的环境,帮助患者面对他们的恐惧,慢慢减弱恐惧反应,使之“平淡”,这一过程也被称之为恐惧记忆消退。

或者相反,我们也可让人们感到事物不平淡而增加人的变异可能与机会,如强调一事物的特别意义与难得机会等让人高度重视与产生积极的行为变异。

其实,承受力法与平淡法都是为了减少人们对一事物刺激的反应程度,只是承受力法是试图改变被刺激者的内在承受力以减少同样事物给人的刺激程度,而平淡法是试图改变外在刺激事物的意义大小。

 再者,还可用“转移法”进行感受影响,即当一个人沉浸于一个不良与持续的情绪化感受状态中,为了不至于永久性变异,我们就可用更大作用的、能使人们产生感受转移的事物来刺激人的感受,即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用新事物刺激与转移人的感受来阻滞坏的变异发生、或者产生新的变异来回归正常。

 象地震受灾儿童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很难恢复过来,并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时,我们就可采用感受转移法,如让他们作其平时想作而作不到的事、象跟自己喜欢的明星见面,到城市去学习,或者其它能很好吸引人的生活内容等。

变异中人的大脑神经细胞联系会出现新的变化,于是平淡法与转移法也表现为让人的大脑神经的记忆联系变化。

最新的研究认为,记忆就像是放在书架上的独立文件,每次把它们取下来打开看时,都可以在放回书架之前对它们进行修改,这样经历导致的神经联系就会发生了改变。

如汽车发生回火可能触发一个土兵紧张与恐惧,因为巨大的声音在他的记忆中是与战斗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但生活中反复出现非恐惧性的事物联系,如在发生汽车回火时注意提醒他、并让其感受真实的环境,这种记忆与神经细胞联结就会发生修改,从而听到汽车回火声音就不再产生恐惧了。

或者对于处于痛苦与忧郁、恐惧中的人来说,若我们不及时地用平淡与转移法去改变,其神经联系与变化就可能发生而导致变化的产生。

当然,对于行为变异,我们还有其它的一些手段、或者辅助手段来进行干预,如通过药物治疗,或者在发现一个人遇到不幸时,为了让其尽快恢复平静与正常生活,我们可用“发泄”法,就是提供一种能使其“发泄”环境。但人们发泄是很容易的,如果人们太过看重它,并作为一种改变人们痛苦的手段,就太简单而肤浅了。

然而,影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人的不同变异情况,因而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是什么性质,并采取有效的办法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人的心理治疗中,人们很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区别对待不同的情绪化心理状态,如失去亲人、朋友的正常痛苦发泄时,当我们凭主观地认为他这样下去很危险而不断地刺激他就可能会变得更糟,因为此时他们的情感很脆弱而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或者当他们本身希望从灾难与不幸中恢复过来,也能通过自我转移感受来摆脱其恐惧与痛苦的阴影,这种情况下我们若用平淡法去让他们回忆与再次感受相关环境就只会增加他人的不安与痛苦。

因此对于在地震与失去亲人后深陷痛苦情感中,我们应该弄清情况,如果是因受到过度惊吓与太大的打击,我们可以“平淡法”,或者是提高承受力法,然后再去转移感受应该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在他因受到过度惊吓而需要平淡法时,你却过早地去转移感受,就可能是很费力的事情,而当他正试图转移感受而你去“平淡”他的痛苦与恐惧,这不仅不能减少其痛苦与恐惧,还会恢复其痛苦与增加其恐惧记忆。

然而,不管什么情况,最终都需要给他们创造重新生活的机会与条件,即新的生活环境,只是时机选择的不同。摘自生活学原ttp://13540890152.blog.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3 15:17:08编辑过]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文责自负,与本站立场无关。 

2012-7-7 10:53:59

   

 wzywzy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83

积分:965

注册:2003-8-3

       

3楼 

干扰论

我们有必要影响与改变他人的生活,即对他人的行为“干扰”。

 人们不能总认为自己的选择是绝对有效的、生活是绝对完美的,因而时常接受干扰是有必要的。

 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行为总是相互影响的,且这种影响又可分为理性影响与印象影响两种。

 显然,理性影响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识与思想来导致行为的变化,如你在思考时他人把自己的想法与理解讲出来、或者通过交流与争论使人的认识产生变化等。而“印象”影响就是让一事物与行为给人更深印象来影响其行为的情形。

然而,由于事物的真实意义对人的影响是抽象的,需要靠人的艰辛理解与强烈的意志才能产生作用,而事物印象对人的行为影响是则比较容易,且人的大脑能力与工作时间有限,于是在人们决定作什么、不作什么时,就更趋向于选择容易感受与印象深的经验作依据,于是印象影响往往更普遍,也更有效。

如当发现他人趋向于某种生活方式、选择某一商品,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趋同感与相同的选择,而不是去认真理解其为什么么、有多大意义、自己有必要这样作等。

 当然印象影响与理性影响常常是同时进行的,如大家在工作时你去休息,这不仅给人形成休息的印象影响,同时也提示他人该休息的理性影响;选举前公布民意调查,这不仅会给人某人会当选的印象,同时也给人理性影响,即好象别人都这样认为你就不必考虑了。

我们可把影响分为有意识的与无意识的两种,而我们感兴趣与分析的是有目的与有意识地对他人的生活影响、即干扰,其目的是使其行为变得“合理”与满足自己的需要,且这种干扰常常需要干扰者投入与付出代价。

如我们在选举前让人知道某人的支持率,甚至故意错误的引导等,就是有意识地干扰他人的选举行为。

广告宣传是一种典型的干扰例子,且当广告是通过真实与功能性的产品介绍来影响人的购买行为就是理性干扰,而当广告仅仅是以不断重复性的品牌宣传来刺激人的大脑,这就是“印象”干扰。且由于印象干扰更容易,这就造成了广告设计常常选择生动优美的画面与奇特联系、不断能给人更多感受机会的重复宣传等,就是试图给人更强、更多的刺激与印象来影响人的购买行为。

生活需要干扰,因为当我们认为一些有意义的、重要的事物,如果我们不去创造一个让人感受的机会、条件与环境,那么别人可能永远感受不到,其生活就会因此失去相应的机会与意义。

人的生活与选择只有一种,而这一种可能完全不适合你,至少不是最适合你的,何况人的感情、知识与环境在变,因而人们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拒绝新的生活尝试,固执与盲目排外就显得不理性与成熟。

从理论上讲,印象是感受的结果,反过来人的行为又受事物印象的影响,这就形成了感受与感受印象的循环:生活中人们总是选择最容易感受的事物来生活,如环境与经验,而感受的结果是该环境与经验给人的印象进一步加深,对人的行为影响也就更大,并如此循环。

因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人人都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在自己的有限经验与所处的封闭环境中,其结果必然是人的情感与思想变得狭隘,并因此把自己的经验与习惯看得过于重要而导致交流与交往的困难。

 尤其是一个社会在“政治家”与宗教领袖的宣传鼓动下产生情绪化共振行为,总是把外来文化与思想视为异物而排斥,让人们的生活始终处于落后与对外斗争状态,这是可悲的,也是恐怖的。

因此,当一个人、一个群体的生活不是理性的,如保守、偏执与危险好斗,这时我们就有必要让其改变, 干扰其生活趋势。

生活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个人、世界对各民族的生活要求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因而生活中的干扰会越来越强烈、也更普遍。

 当然,有意识干扰也可能是欺骗性的、使之符合自己需要的,如制造排队购买某种商品的假象,他人在思考时你把自己的想法陈述出来,而你并没有经过严格思考却故意很认真、严肃,好象是仔细考虑了的一样;算命先生的故作神秘,好象道理就是这样,结果必然如此;本来是一个无意义、甚至错误的东西,却以专家、教授、或者以科学的名义来宣传等,这就需要道德与社会监督了。

 有意识的干扰又可分为强制干扰与非强制干扰两种,非强制干扰是指人们的生活在平等、友好与自由的交流与交往中受到干扰,而强制干扰就是面对压力与痛苦的情况下强制改变,如强迫学习、对错误行为惩罚、争吵与战争等。

生活总是变化的。首先,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与适合自己的人们往往感受不到,这时给其提供一个接触与感受的机会,就会成为其生活的选择与内容。

如给人娱乐与激情的生活与消费、减少工作量的生产与痛苦的医疗技术等,人们是容易与愿意接受的改变。

其次,有些美好与具有深刻、长远意义的生活需要人们否定自己的经验、需要人们的理解与努力才能体会,这时我们就有必要创造条件与机会来实现干扰,如让人们到异地与特别的环境中去体验、通过有组织的学习与教育来认识等。

象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社会制度,不仅需要人们学习理解,还需要改变传统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还有人因此失去权力与利益,因而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与意志,人们是很难接受这些的,这就需要干扰了,且由于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可通过非强制干扰实现。

最后,强制改变是一种针对少数人与特别群体在极端错误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特殊干扰形式,不仅代价大,风险也大。

 生活是对环境的适应,因而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经验习惯是必然的。

但是,当人们过于迷恋自己的文化与传统而对外来新事物盲目抵制,则经验与习惯就可能成为获得幸福与发展的障碍,并可能在情绪化的作用下造成灾难,这在信息与交通技术发达的今天,局限于某种生活方式与特定的地域生活更显得可悲与遗憾,现代文明似乎也越来越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人的某种情感很容易激发、人的某种行为很容易被顽固坚持,这即可能是美好的,而更可能是错误与危险的,如迷信与好斗,且难以通过非强制形式来改变的,这时强制改变的干扰就有必要。

但当我们没有能力与条件去强行改变其习惯,也应对话与交往、等待时机,而不能在激起其情绪化反应与混乱后又无能为力,就是非常坏的干扰形式。

在当今全球化生活的趋势中,我们强调“软文化”的生活影响,就是让人们在平等与友好中接受不同思想与文化而改变原有的、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生活习惯,减少传统与特定经验对生活的约束,实现生活的非强制“干扰”,以使不同的人与人群、不同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美好的生活。

 当然,这种改变并不是要人们放弃传统文化,而是要我们能从人性、发展与开放的态度去对待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

 实际上任何文化只要能给生活带来享受与激情而被大家喜爱,就能成为大家喜爱与演变成现代生活的内容。

象西方圣诞节对我国的影响,在于其能充分体现个性与人性化的生活要求,即平安与狂欢。反观我们自己的节日,就有些含糊不清与莫明其妙,或者是过时的意识形态等,这自然让人难以接受,除非我们能创新其意义,而在缺少内在需要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处在的努力让人接受是很难的与不现实的。

当对他人的生活进行干扰,即以代价付出来增加其某种感受,其印象与感受的增加量是远“大于”相应的代价付出量的,或者说增加感受印象所付出的代价是远小于减少感受印象所需人们付出的代价,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有意义的感受趋势,这也是干扰的理论依据。

 如一个人不知道与懂得网上娱乐,于是你通过“干扰”让其开始上网娱乐,并开始产生兴趣,这样你付出的代价很小,但由此对他产生的生活影响却很大,以至于今后你要去改变他上网的习惯,就需要付出比你当时让其上网所需大得多的代价。

 又如有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二种饮料,在人们不知道喝什么饮料的情况下如果厂家以赠送的形式让人先喝一瓶可口可乐,则其形成相应的感受而有利于成为他以后的选择对象。

 而在他形成可口可乐消费习惯和生理适应后,要其选择百事可乐而放弃选择可口可乐,则就很难了,可能要以二倍或者更多倍的赠送来改变人们选择陌生的百事可乐而不是有经验印象的可口可乐作饮料,其代价会明显增加。

这就是说,为了改变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我们有必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与努力。

(假设我们对生活事物的感受印象按深浅程度排序为ABC-----,显然我们不进行感受“干扰”,则人们对ABC-----事物的感受印象差异会随时间进一步加大,且变异成A1A2A3等,即最偏好的生活内容会演变出更多的事物,其BC——等事物因为感受机会少而其感受印象减少、并有逐步失去对生活影响的趋势。

这时若通过代价W来增加人们对B事物的感受,如劝说、创造条件与奖励等方式让其转移感受,这时AB的印象差缩小量就会远大于W量。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在付出足够大的代价W后,事物印象顺序可能变为BAC-------,从而B事物的感受机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由此决定其今后的更多感受趋势。

 如小孩与一群“坏人”在一起,整天不学习,到处寻事生非,如果我们顺其自然,显然他会在“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时我们就需要付出代价来改变其生活方式,如学习教育,到新的学校去等,以打破其原先感受与印象恶性循环,显然这种干扰的代价是值得的,否则就晚了。

 且我们不难理解,若对一个人的感受干扰太晚,所付出的代价会因此增加、可能是成倍的增加,即人们在一定时间的感受印象规律作用后,你就要付出N倍的W代价量才能重新改变ABC、-―的感受印象的大小排列,除非有特别的刺激与感受变异。)

 当然,人们为了提高生活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为了加深自己所喜欢事物的感受印象,也就有必要强化与提高其对自己生活与事物的感受热情与程度。

 或者,知道生活干扰的意义与规律后,当我们意识到有更美好的生活可选择,或者认识到自己有不良的习惯与沉浸于某种令人痛苦与烦恼中时,就要主动与努力地去尝试改变,实施艰辛的 “自我干扰”,以实现生活的变化与兴趣的转移。

英国著名作家晒尔玛在成名前曾陪伴丈夫驻在一个沙漠的军事基地里,常一个人呆在基地的小铁皮房子里,沙漠里的天气热得受不了,加上远离亲人,身边只有黑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语言不通,她难过得想离开。

然而他最终选择与当地人交朋友,而她们的好感反应让她惊讶,于是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她。

同时晒尔玛并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与各种沙漠植物,观看沙漠日落,找海螺壳等,原来让人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这样,作家晒尔玛得到了幸福,而其幸福的获得产生于在新的环境中找到了乐趣与意义,实现自我“干扰”而重建生活。

 显然,若他放弃不下原有的经验与习惯,总想回到过去,就可能失去非常有意义的生活与幸福的机会。于是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努力忘掉过去,强迫自己关注新的环境,走进他不熟习与陌生的生活,克服一系列障碍,如语言与气候的不适应等而实现了艰辛的自我干扰。

实际上,一个人面对新的环境,或者一个人总会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本来等着他的是享受,为什么要因习惯与经验而感到苦恼呢?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忘不掉原来的得得失失,忘不掉原有的生活,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特定的状态中,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同样在现代生活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适应新的生活而不是无休止的争吵呢?是否都应该更多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固执的合理性?

因此,他人与外在影响我们不能盲目的排斥,并视其对自我权力的“干涉”,而应该理性与友好对待。

改变是痛苦的,但我们往往会发现新的生活要美好得多。

摘自生活学原理http://13540890152.blog.163.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4 11:03:41编辑过]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文责自负,与本站立场无关。 

2012-7-25 9:22:31

中国思维博客:50套精美博客模板.您的精神家园. ?

   

 小呆瓜 

 

 

等级:蜘蛛侠 

文章:1041

积分:9938

注册:2006-1-22

       

4楼 

主观化和客观化没搞清之前,神马都是浮云。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文责自负,与本站立场无关。 

坏人说我有点坏 好人说我有点好 入乡随俗了O(_)O哈!

2012-7-25 14:40:30

21世纪中文导报:热点,新知,时尚! 

   

 wzywzy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83

积分:965

注册:2003-8-3

       

5楼 

生活学的基本理论: 

1,事物论。 

 事物是生活的单位与意识的内容,其特点是具有影响人行为的各种功能、即意义,且可分为基本的“好”与“恶”两种。 

2,经济论。 

 人类的基本情感,就是对“好”与“恶”事物表现出享受与痛苦,且人类有亲近“好”与享受、同时回避“恶”与痛苦的本能,于是在以各种由“好”与“恶”事物构成的生活中,如何以最少的代价、即痛苦与“恶”来获得最大的享受与亲近“好”就是生活的基本思想与行为规律。 

3,感受印象论。 

 人的生活与行为是由所感受的事物决定的,且一事物对人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功能与意义,还取决于事物及其功能的印象,且事物给人的印象越深,对人的行为影响越大,反之也是。 

 这就是说,无论一事物对人有多么重要,只要没被感受与形成印象就不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于是,即使前面是陷阱与地雷,因为你不知道就不会影响你继续往前走。相反,很小一个事情,你总是去想、甚至产生情绪化冲动,就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即事物的功能意义虽小,但印象大,故人的行为受此影响大。 

我们生活在印象的世界里,生活不缺少给人影响人的事物,而缺少让人感受的机会而不能给人影响。同时真实的世界太复杂、太深奥,我们不必太认真,而只须在有限的时间与环境里获得好的感受即可。 

4,行为的生理规律。 

人的行为都会留下记忆,即事物的各种特征在人的大脑皮层神经中形成联系,特别是对那些给人刺激大、重复性强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这种联想会得到强化与发展,并通过相同与相同性更少的刺激而再现,从而使人的行为与情感在生活中容易出现相似与重复性特征,并将这种活跃的生理特点通过某种形式演变成一种生物个性而遗传下去,且这也就是感受印象规律的生理原因。 

5,比较论。 

 一个面包对人的作用有多大?从面包的意义上看,无疑很大:它为人提供了宝贵的营养与能量。但人们却不会这么想,道理很简单,如果食物很充足,即使没有该面包,人们仍可获得充饥与营养,且如果有更好的食物可供选择,人们还会因用面包充饥而感到痛苦,这就是事物比较的意义。 

由于事物意义的丰富与功能的多样性,因而任何事物都可能具有相同性,其意义都会受到其它事物意义的比较影响,且由于事物意义的真实性往往难以认识,故比较对生活的影响就显得常见而重要。 

 5,变化论。 

生活是一种感受,它产生于对变化的体验。变化的意义一是让人们容易感受到,因为它能给人刺激而让人难以回避;三是变化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因新事物与意义总是以特定的形式存在并以不同表现出来;三是变化本身能给人享受。好奇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类进化的原因与结果,其实质就是体会变化。 

 人类从最初必须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是为了生存,到积极应对变化后获得激励与满足,再到为获得满足与享受而寻找与创造变化以感受不同,这是生活的基本意义、也是人类发展的原因。摘自生活学原理http://13540890152.blog.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