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态度

 佛主魔龙 2017-12-31

态度,就是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对态度的理解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态度是一种行为选择状态。态度往往表现为对一些类型行为的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它决定人们愿意不愿意去完成某些任务。态度是学习的结果。纯生物学意义的人是无所谓态度的,只有在与他人、群体、社会相互交往的活动中,人们才可能形成一定的态度,并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产生的。态度具有导向性。态度一经形成,就会对后续信息的加工起着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指导着后续信息的感知、过滤、加工和提取,从而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态度
  • 英文名:attitude
  • 其他外文名:manner
  • 三要素: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相关搜索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的名言
态度决定高度
工作态度

定义

态度正在加载态度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首先,态度是主体对客体(他人或事物)的一种反应倾向,它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其次,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

态度,是对具体的对象或主张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反应。态度具有许多种心理功能。它们是工具性的(我们都喜欢看到符合我们需要的事情,还会促使这种态度产生),知识性的(产生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我们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是价值表现性的和社会顺应性的。

概述

态度正在加载态度

态度指个人对于特定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性倾向性的表现。态度是有对象的,它总是针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具有评价性,它意味着是否赞同该事物;态度具有稳定性,它是一种对事物比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倾向;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不能为别人所直接观察到,但它最终会通过当事人的言行表现出来。
态度是个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与其认识、情感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一个学生对学习的认真、刻苦的态度,就是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的社会意义,并不断地体验到取得好成绩时的愉快心情的结果。态度在个人心理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构成人的性格特征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的表现。例如,优秀人民教师对学生积极热情的态度,就是和他们献身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分不开的。

概念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人或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具体反映过程为内心的认知、认可、服从、反对、迷茫、不安。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一般来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但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内在感受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在人们的日常理解中,态度往往是很具有感情色彩的。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通过态度了解一个人的爱好,兴趣以及厌恶的事情。当然有的时候态度也成为不良情绪的代言。心理学上对态度的释义为自我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事物评价。不同的角度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了解的差异性非常大,如果加有主观的情绪,其反应更是非常强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