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宗景: 矢志“中医科学化”

 江边风 2012-12-22
南宗景: 矢志“中医科学化”
南宗景像
温州宗景国医专修社全体人员合影,中坐者为南宗景。
南宗景部分著作(从左至右):《温州宗景国医专修社一周(年)纪念特刊》、《中医内科全书》、《流行性脑膜炎一夕谈》。

 

今年是温籍医学家、名医南宗景逝世70周年。

南宗景(1904-1942),名振镛,字宗景,寓意宗师于医圣、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号雁荡下工,“雁荡”来自祖籍乐清,“下工”语出《黄帝内经·灵枢》将医者分为上工、中工、下工三大等级,“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后世归结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下工最差,他以此自谦。

杏林世家 学医不懈

清代,南宗景上辈从乐清黄华南宅(今属柳市镇)迁到温州,定居市区虞师里。曾祖父、祖父均为温州名医,可谓出身杏林世家,他在日后的代表作《中医内科全书》里自序:“累世业儒,兼习医学。先曾祖南金公名噪遐迩,先大父琴舫公亦以医名世,垂训尝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当兼学医,盖即张子和(张从正,金代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之意云尔。”

年幼的南宗景跟从其父南啸秋学习英文、数学,稍稍长大,祖父南琴舫就传授他中医方剂学著作,指示大意,这段成长经历,被其青田女弟子陈拾璜在《中医内科全书》序里概括为“少承家学,精研医理”。

南宗景肄业于浙江第十中学校(今温州中学),娶当时温州著名诗社“慎社”会员、民国温州《民智日报》创办人郑姜门之女为妻,最初在其父任局长的乐清电报局任职,一度从军,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司令部电务处主任,枪林弹雨中,几次死里逃生。

因认为中医“侈谈五行,理论架空,读其书者,如坠五里雾中”,“每以其无科学系统为憾”,成年的南宗景不忘家传,艰辛谋生之余学医不懈,希冀开辟一条中医科学化之路。解甲归来,他就读上海中国医学院,进入这老一辈温州医界人士出身之所,“专攻医学,以遂初志”,成为上海名医陆渊雷的高徒。当时章太炎任院长,倡导国医改革,两人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初到大上海的南宗景恰逢“中西医大战”,当时国内一些西医全盘否定中医,国民政府要取缔它。南宗景奋起反击,认为中医疗效确实,不能一棍子打死,举起“中医科学化”大旗,勇敢参与上街游行请愿。

悬壶济世 任教多地

以内科医学士毕业后,南宗景回温悬壶济世,在市区县学前铁井栏十九号开办国医南宗景诊所,公告诊金“亲朋例外,贫病不计”,不啻对亲友与贫贱者实行义诊,仁心感人。当时温州急性传染病猖狂,病患众多,其中又以流行性脑膜炎与霍乱最危险,为了给医者治病提供对症指导,1933年,他印行《流行性脑膜炎一夕谈》,取义“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并拟写《霍乱新论》。

由于心诚业精,持经问难者络绎不绝,当年“医而优则教”的南宗景创办了宗景国医专修社,自任社长,上海中国医学院同学、瑞安名医秦龙门任助教,男女兼收,宣传中医科学化论。专修社开课消息被温州报纸刊登后,泰顺县医师公会得知,颇为振奋,特地致函要求设立函授处。

专修社满一周年时,出版了纪念特刊,蔡元培题词“温故知新”,恩师陆渊雷题签并题词“医方明”,于右任引用神医扁鹊典故,题词“洞垣一方”,此外,永嘉县县长张感尘题写了南宗景近照。宗景国医专修社与当时省内十余所中医学校,后来被认为共同形成了近现代浙江中医教育的高潮。而鉴于积极反对废止中医,他还被推选为永嘉县中医公会主席(时“永嘉”即温州市)。

专修社停办后,1936年春,南宗景转到苏州国医学校任教,被学生赞赏为“春风半岁,胜受十载吹嘘;时雨连朝,尽被一堂小草”,而名誉校长恰又是章太炎。当年秋,南宗景又转到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同时在闸北虬江路开办了南宗景医药事务所。

辗转温苏沪多地任教,南宗景培养了很多学生,如宗景国医专修社毕业学生很多是浙南一带中医骨干,后来的温州名中医谷振声、许国华(两人与吴国栋、任侠民合称“四老”)也是他的弟子。

潜心著述 内科全书

痛感近现代中医著作虽然汗牛充栋,但常遭附会割裂之讥,屡患舍本逐末之弊,合于科学系统、足以启发新进学子的寥寥无几,南宗景抱定中医科学化志向,历经多年潜心著述,1937年1月与6月,出版了毕生心血之作《中医内科全书》上册与下册。

该书的问世轰动一时。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题写书名并题词“秘探灵素”,陆渊雷、沈琢如、许半龙等名医相继写序。名流政要纷纷不吝赞言,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词“兼收慎择”、孙中山之子孙科题词“心怀康济”,司法院院长居正题词“金针普度”,立法院副院长叶楚伧题词“健康保障”,国民政府文官长魏怀题词“理贯中西”,上海中国医学院院长郭伯良题词“文化之光”,名医秦伯未题词“学验并重”,名医丁仲英题词“医林鸿著”,名医陈存仁题词“学医宝笈”等。

《中医内科全书》仿《西医内科全书》体裁,上自《内经》《伤寒》《金匮》《千金》《外台》,下迄近现代医书,旁及日本汉医和西医,数千余方,百余万字,单单参考书就引用了上千种,分为急性传染病、新陈代谢病、呼吸器病、消化器病、循环器病、血液及脾病、神经系统病、泌尿生殖器病、运动器病,以及附论、应用药物提纲十一章,陆渊雷评价“每病引列前人之说,然后下己意,以科学案之,复罗举效方,示施治之准则”,洋洋大观,沟通中西医学,启迪了后来的中西医结合论,同时也批评了中医界的“伤寒”、“温热”之争未免门户成见,成为当时全国医学院的教材。

为了出版这本巨著,追求完美的南宗景不但耗尽了心血,也耗尽了家产。南宗景之子回忆:“怕社会上的出版机构出版印刷质量不好,造成差错,误导读者,父亲便自费出版,全程把关,他变卖了(温州市区)虞师里自家的三进平房,凑足三千多银圆,把书分上下两册,硬纸精装。不幸的是,下半年上海发生八·一三事变,日寇大举进攻上海,父亲放在闸北事务所的大批书被炮火毁灭,以至于连成本都收不回。”

而在《中医内科全书》《流行性脑膜炎一夕谈》著作外,在短短三十八年生命里,南宗景还撰有《药物学》《习医初径》《治伤寒温病之平说》等文章,编校出版《张长沙原文读本》。

时世艰难,英年早逝,虽然才未尽用,身为医者的南宗景却竭力改良中医,努力救治劳苦百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