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昵称535749 2012-12-22

韦伯和涂尔干对社会化有着不同的观点,其中包括社会化的过程和阶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如何影响我们。

关于社会如何影响个体,存在着相互冲突的两种观点。基于涂尔干(1858-1917)理论的客观化观点认为,社会对个体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中的个体需要适应已经事先决定的固化的社会。基于韦伯(1864-1920)理论的主观化观点认为,个体的回馈和反应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它持续不断地、一贯性地塑造着社会本身。

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熟悉和习得他们的文化并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文化代表了代代相传的价值和理想,它赋予特定文化下的个体以身份。个体获得特定的知识和必备的技能参与社会生活,并成为其中活跃的成员。这反过来会影响他们社会的形态和特异化的行为。

社会化的三个阶段

社会化存在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发生在生命中特定的时期。第一个阶段发生在个体成为一个核心家庭的成员并养成一种与外部世界相互区隔的我们感时。在这当中,父母是教导个体文化和社会知识的重要行动主体。

第二个阶段发生在个体意识到父母不只是生命中唯一的社会因素。这时孩子离开家庭、迈入学堂,与他人会面和接触并学习社会契约、控制和价值的不同准则。

第三个阶段发生在个体内化了社会的文化模式,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涂尔干的理论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存在于个体外部。社会事实是指任何类型的思考和感受的行为或模式,它是一定社会的特征。教育充当着将个体转化为社会成员的手段。因此,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产品。

韦伯的理论

韦伯认为离开了构成社会的个体的行动,它也就不存在了。社会事实是社会成员的集合行动。对于韦伯来说,社会由彼此互动着的活跃的主体构成。

两种观点的融合

正如在许多主要的相关争论中(比如本质和教养)一样,总是存在中两股力量的交锋。社会影响个体,但个体也对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也存在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比如个体的心理构成。这些也应该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