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智、体、美”不可“空、偏、虚、缺”

 陋室书屋2 2012-12-23

鈥湹隆⒅恰⑻濉⒚棱澆豢赦溈铡⑵⑿椤⑷扁

---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偏差与缺失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对新一代的具体要求,早已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口号。

    在教育系统,“德、智、体、美”被称为“四育”,且往往强调要四育并重,因为“四育”里的每一项都有其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的内涵、功能和价值,只有四育并重才能称得上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是立人之本。指的是道德和品行。我国传统礼教提倡“每个家庭从老至小,要各正本为,各行其善道,是人类本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好途径”。如果把人的能力比喻作“发动机”的话,那么,道德就是“方向盘”。一个人品行不好、缺少基本的道德,尽管其聪明能干,对家庭,对社会也没有好处,如果其人能力超强,反而会对社会造成隐患。因而,我国教育方针中,特别强调德育为先。

     对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德育来说,尽管其内容相当宽泛,但却又是很具体的,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德育的方法过程是“明理导行”,成效是“知行合一”。

    “智”是生存之道。指的是智力、见识、认知能力等。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智力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而且还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总之,它是与人交往、做事、谋生、为社会服务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体”是生命之躯。指的是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体魄。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一个人缺乏健康的身体,纵然他有做好事、干大事的愿望和智能,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学校体育还应包括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等。

   “美”,是情操之魂。指的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具体指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育,使人认识真、善、美,区别假、丑、恶,从而形成高尚的情趣、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一代应当具有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标志。

    应当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我们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基本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据官方媒体公开信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我国教育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初步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不过,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比较陈旧,“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其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偏差与缺失的问题相当突出。在全国不少学校尤其是在中学,以下现象相当普遍。

    德育概念化、形式化:因为要统考,学生们对于德育《课本》中的文字概念及答案的表述相当重视,认真背诵、甚至反复默写。而对其内容实质及要求,则很少用心去思考、体会,更舍不得花时间去体验和实践。孩子们对于时事政治、国际要闻很少关注,难得的主动关心也往往出现在临近考试之前,因为猜想可能会考哪些内容,才去翻翻报纸、听听新闻联播。如果有谁觉得这样的要求高了,认为这些是学生们将来才该面对的问题的话。那就让我们再看看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吧:“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这是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并且当今的许多小学生都能这么做。可是到了中学,这个道理就被逐渐淡化了,接着这个道理就不知不觉地被异化了,变成“除了‘学习’,自己能做的事都由家里人帮我做”了。于是,就出现了考入大学的新生中,因为不能自理日常基本生活,母亲陪着孩子住到学校帮助洗衣、叠被子的事。在时下的许多中学生看来,什么民情、什么社区里发生的事,这些非‘学习’的“琐事”理所当然地与自己无关,就更谈不上利用节假日主动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了。试想,这样的孩子你能望他将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吗?

    我不能因此就说是学校忽视了德育。哪个学校不是在德育方面想了许多方法,下了不少功夫的呢?不过,我们也该反思,有的学校组织的“千名学生在操场上为长辈集体洗脚”的大型活动,除了有强烈的视角效应外,真有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吗?在我们不少学生的课堂答问中、作文、试卷里,“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等等词汇的出现可谓司空见惯,而在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却是“知”而不“行”,知行不一,并且也习以为常。因而,前些时候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时路人的漠视”就不足为奇了。是否当时的路人就是我们昨天的学生呢?我不得而知,这不该引起我们大家认真地反思吗?

    智育重知识、轻能力:因为要统考,对于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等考试科目,老师、学生及家长可谓相当重视。背公式、背定律、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们尽管大都不乐意接受,可还是习以为常。如何将已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他们却很少考虑,更少去实践。就日常生活而言,家里电灯的灯座坏了不会修、洗衣机的管道破了不会补、家长不在时自己宁可挨饿,也不能自己动手去做出一顿饭菜来解决饥饿的问题,这样的中学生可能不在少数吧?面对高分低能的庞大的学生群体,你还能指望着这些孩子们将来去发明、创新,去攀登科学领域的高峰?难怪钱学森先生屡屡提到,只有1000余教师、2000余在校生却培养了31位诺贝尔获奖者、32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加州理工学院,而与我们万名学生比比皆是的高校相比,竟有如此的距离。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一问,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体育功利化、应试化:针对学生近视眼巨增、体质普遍下降的问题,教育部门在若干年前就将体育纳入了中考,近几年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明显增多,体质也明显上升。不过,体育功利化、应试化的倾向在不少地方仍然相当突出。主动锻炼还没有成为大多数学生的意识,众多学生在为时三年的初中阶段里,仍然还没有自己爱好的某种运动项目。那些平时不爱运动的学生为了应对统考,只能在临近考试前才去运动,并且是考什么才练什么,因此,在体育的中考的“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限时跑”中,昏倒、休克的学生自然也就不是个别了。不少学生不能扛一袋30斤重的大米登上五层楼的家、不能拎一桶20多斤重的水走上20米。且不说体育运动的乐趣他们无法获得,通过运动与竞赛而培养自己的顽强作风和意志品质的过程,被他们白白丢掉。假如有一天出现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你还能指望这些孩子也成为抢险救灾队伍中的一员吗?恐怕他们能够自保就已经万幸了。

    美育边缘化:从我国学校美育的实施途径来看,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或艺术等课程进行的。在我们的中小学里,这些课程没有列为统考科目。然而,非考试科目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自由和广阔的空间。众多家长、学生甚至包括我们的不少教育行政官员、学校校长,心态浮燥、急功近利。在中学开设的众多门类的课程中,或许他们心里也认同着音、体、美等等课程的功能和价值,而行动上却坚定不移地把考试科目的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在他们潜意识中已经将这些学科课程分了个“三、六、九”等。

    在家长的影响或迫使下,我们的孩子们成天埋着头“踏踏实实地”去占领一块又一块的“知识”地盘,却看不见头顶上还有艺术这一片朗朗的蓝天。尽管许多学生喜爱音乐,他们却舍不得用专门的一些时间去打开心灵的窗户,哪怕是用半个小时去听听莫扎特那阳光般的音乐;尽管许多学生喜爱美术,他们也不愿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去郊外写生、画画;他们很难主动地提起毛笔,饱蘸着飘香的墨汁去领略汉字书法的奥秘;他们难以坐下来静心地观看一段充满情趣的民间舞蹈,更不会站起来用自己的肢体去参与、体验……有一年,余秋雨在招生试卷里放了一张欧洲现代绘画,要考生当场写下观赏的感受。结果,学生能将该作品的作者生平、创作时间、甚至所属的流派等等明确无误地写出,而不能表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于是考官摇头叹息:这是一位能够背出不少艺术知识的艺术上的门外汉。

    对于音乐、美术教师而言,在学校里,有关考试科目学科教学指导的书籍、报刊、杂志就有一大堆,而有关音乐、美术学科的却是凤毛麟角,实用的音乐、美术教学指导书籍更是一本难求。对音乐、美术教育前沿的学术信息更是孤陋寡闻。在不少学校,听不到学生优美的歌声,看不到学生富有想象力的图画,众多喜爱音乐的孩子仅仅热衷于格调不高的流行歌曲。代表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交响乐演奏会青年听众寥寥无几,而港、澳、台歌星的演唱会却人满为患,观众几乎都是年轻人,中学生则是“追星族”中的主体。以音乐、美术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已经被边缘化了。审美与情感教育的缺失,会对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前景呢?真让人不敢往下想!

    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偏差与缺失,可概括为:“德育空、智育偏、体育虚、美育缺”。 

    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强调“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应该说,这些,正是推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所在。如果上述规划能够基本实现,我们从人口大国转向人才大国的时间就为期不远了。

    不过,有了好的方针、规划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没有相应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相配套,我看也是白搭。

“应试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中首当其冲的“疑难杂症”,也是最大的“顽症”。不攻克这个顽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就没法实现。在笔者看来,攻克这个顽症需要政府有坚强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效引导,全社会(家长、学生均为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相互配合。

    一是应使国民充分认识:我们的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是普及教育而不是淘汰教育,是保障性教育而不是竞争性教育。应该看到,许多家长是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的,他们本来是素质教育的拥戴者,只是面对应试选拔竞争的残酷现实而无奈地随波逐流。其实,参与应试的选拔竞争不就是为了孩子进入大学吗?进入大学不就是为了将来的就业吗?现在千千万万的大学毕业生中,又有几个是国家包分配的呢?当今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还需自谋职业的是少数吗?因而,应引导国民重塑人才观和价值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自食其力,并能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为社会提供服务,被民众所接受的人是一般人才,就是有价值的,应当被充分尊重;能为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提供服务的人,同样是人才,同样应当被充分尊重;能为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不仅是人才,还是英才,更应当被充分尊重。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坚持走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对于学校来说,就要充分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按照国家颁布的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落实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着力校正“德育空、智育偏、体育虚、美育缺”的状况。

    三是尽快建立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教育能否有效地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必须改变教育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手段片面化、简单化,教育部门既当运动员、教练员,又兼裁判员的局面。应切实将《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评估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

    让“全面发展”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动机”,让内涵式发展推动我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大国的转变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