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围绕贯彻这一决策部署推进军事科技的自主创新,破题求解的路径和办法有很多,然而最佳切入点还是应从“头”做起,即从“自主”到“智主”,要靠理念创新来引领和主导我们的创新行为。
说起创新,国外有关研究发人深省。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运行逻辑悄然按照科技能力的高低,分为“头脑国家”和“手脚国家”,即凡是占据科学技术和制造业高端的“头脑”国家,便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悄然支配和统治着那些靠出卖劳动力和资源的“手脚”国家。
头脑是人类最大的武器,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精神。头脑支配行动、决定努力方向。头脑想发奋,再难也会迎刃而解;头脑想偷懒,再易也会举步维艰。很多时候,自主创新不是能不能做、可不可为的问题,而是愿不愿干、敢不敢干的问题。有自主的愿望,才有自主的作为;有自主的勇气,才会有自主的言行;有自主的能力,才会有自主的成效。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自主创新成就之一。对当时这一科技巅峰的突破,既是我国现代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我国跻身世界大国的主要象征。想当年,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在一个新中国刚成立、抗美援朝刚结束的起点上,面对西方多年封锁,某大国又撕协议、撤专家、收资料、断设备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居然能迅速抢占一系列现代科技的制高点,其中奥秘何在?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来自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意志力、自信力。正是这种把依赖别人变成依靠自己,发誓要造出“争气弹”的豪迈气魄,才把我们的国防科技创新推上了时代的高峰。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旦具备了敢于求胜求强的自主感知、自主思维、自主精神,即使是面对再大挑战,也能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强盛之路和成功大道。
正所谓思想走多远,技术就能走多远;思维的疆域有多大,创新的领域就有多广。国外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大拿”,一个是美国,专门“拿”思想;一个是日本,专门“拿”技术。这些在国际社会反映得十分充分,在武器装备技术发展中,世人也看得比较清楚。美国人是集大成者,它善于集中和综合别国、别人的思想和智慧,形成自己的开拓创新模式。相形之下,日本单纯靠技术立国,发展后劲难免不足。
这些年,我国大力倡导和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了不少新突破,但我们的总体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与世界军事强国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迫切需要我们多些探索的勇气、智慧和激情,多创造出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来。
压力可以产生动力。压力与动力均来自于我们对内外部环境的清醒与觉醒。面对科技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形势,应努力强化忧患意识、前沿意识,善于把挑战当机遇、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扛起自主创新的大旗与重任。
培养能力需要挖掘潜力。军事科技的自主创新,要靠知识来奠基、靠人才来支撑。所以必须牢固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努力把人的创新潜能发挥到极致。
有实干未必有创新,但没有实干,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必须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东张西望、脚踏实地而不好高骛远、持之以恒而不浅尝辄止,直至实现自主创新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