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湛江市(三线城市)

 老彗星 2012-12-23
 

湛江概况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全市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人口754万人。现辖3市、2县、4区,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区)。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100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和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

据出土文物考证,今湛江辖地远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夏、商之间),已有人类居住。春秋战国时期,本地为百越南境。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入中国版图,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雷州、遂溪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越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中华民国成立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区、南区善后委员公署、南区绥靖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南部三县先后属广东省第八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川先后属第七区、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廉江先后属第七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921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广州湾,以原范围设市治,定名“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古“椹川”亦称“湛川”),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因而得名。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专员公署、高雷专员公署、粤西行政公署、湛江专员公署。1983年,湛江地区建制撤销,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实行市领导县新体制,五县划归湛江市。

    湛江三面临海洋,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占广东省海岸线的46%。港湾密布,全市有港湾101处,较大的有湛江港湾、雷州湾等。全市滩涂面积148.6万亩,占全国的5%,占全省的48%。沿海有岛屿30多个(不含沙洲、礁石),其中有居民住的12个。沿海有经济鱼类520余种、虾类28种、贝类547种。盛产原盐,为全省主要产盐区。

    湛江是我国南大门,拥有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综合运输体系,是全国海上运输的主枢纽港,也是全国45个公路运输枢纽之一和全省4个铁路运输枢纽之一。湛江港是粤西和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港池开阔,岸线绵长,屏幛良好,浪静水深,终年不冻。已建有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陆岸油码头和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直接通航的国家和地区100多个。黎湛铁路、三茂铁路、粤海铁路在湛江交汇,与国家铁路干线连接,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直达客运列车。国道G207线、G325线、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与省道、县道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湛江机场是国家4D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57等大型客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航线。

    湛江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糖蔗、水果、蔬菜和最大的桉树、剑麻等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著名的菠萝、香蕉、芒果、红橙之乡。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中心和加工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海水养殖珍珠基地。境内已发现多类矿藏33种、矿产地155处,最有开发价值的是硅藻土、澎润土、泥炭土、高岭土等“四土”资源,濒临湛江的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湛江还拥有全球两个、中国唯一的玛珥湖——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和火山峡谷群,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海面积最大的珊瑚自然保护区和“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第二大种群区。

    全市拥有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等5所高校,在省内数量仅次于省会广州。有63家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建成两个国家级林业、水产种子种苗基地,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13个市级工程中心和47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现有科研人员9万多人,可为企业投资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智力支持。

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姑娘歌——雷剧、吴川(梅菉)“元宵三绝”(泥塑、飘色、花桥)、东海人龙舞、湛江傩舞、舞鹰雄、遂溪高桩醒狮、雷州石狗等是湛江闻名的特色文化。湛江是省内方言最为复杂的市。全市除流行普通话外,粤、闽、客三大方言均有分布,特别是属于闽方言系统的雷州话,是湛江独有的。

 

地震地质状况

 

 一、地震地质

湛江市是全国47个重点抗震设防城市之一,为广东省重点地震监测区。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隅,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共同作用,在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次造山运动时期,都保存有构造运动的痕迹。基底存在东西、北东、北西三组深大断裂,这些断裂既成体系,又互相切截、穿插、交汇和复合,构成本市错综复杂的地震地质景观。这些地震地质构造,控制和孕育地震的发生发展,威胁着本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由于构造体系展布的跨区域性,本市又受到海南、阳江、广西、越南等邻区的强震波及和影响。

(一)地壳应力场

湛江市在属于雷琼地震带,是东南沿海地震带西端一个多震强震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震。所发生过的地震都具有震源浅、震感强的特点。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地壳变动。区域重力及航磁资料显示得异常方向,多呈近东西向展布,亦间有北东向、北西向的短促异常,上地幔深部,东西向的凹陷、隆起和断裂比较发育,说明本区受南北主压层力的作用明显。同时也受到南北力偶对扭应力及北西至南东向应力场的作用,从而导致本区北东、东西、北西向三组断裂构造的形成和发育,在几组断裂互相切截穿插和交汇复合地段,属于孕震地段。

(二)活动性断裂                                                    

湛江市活动性断裂,按展布方向、力学性质及活动性质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组:

北东向断裂  北东向断裂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地区,断裂带所通过的地段,往往是地震活动区。该巨大构造带通过本市境内的有:(1)廉江——信宜断裂。在廉江县城附近斜切境内至安铺港后没入北部湾,北经化州、高州西北境至信宜茶山,斜亘整个廉江县境。据统计,整个断裂带上从1356年到1949年发生地震33次,新中国成立后有感地震3次及1983年高州水库小震群。断裂带上有众多温泉出露,说明该断裂切割深度很大,与上地幔沟通,并且尚未闭锁。(2)吴川——四会断裂。该断裂斜切广东省的中部,全长大于500公里,是广东省最重要的控震和发震构造之一。其延伸位置经本市郊区南三岛、东海岛后进入海康,在海康县城附近通过,延伸到海康港,没入北部湾。整个断裂带约有20个温泉出露,包括境内的吴川西坪温泉,说明该断裂仍未闭锁;地震活动频繁,1949年以前发生过历史地震47次,新中国成立后发生3级左右小震达67次,其中有感5次。市内近年来最明显的地震活动是1982731流沙港2.6级有感地震。

东西向断裂  湛江市境内东西向断裂普遍存在,规模较大的是:(1)遂溪断裂。位于遂溪县城附近横贯雷州半岛北部,全长约100公里,向南倾,深切到地幔内部,既切割了北东向的吴川——四会断裂,又被北西向的东山——雅塘断裂切割,交接关系复杂。该断裂与吴川——四会断裂交汇的湛江港湾海域,1611年爆发过6.2级强震。新中国成立后虽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湛江地震台近年经常记录到据该台占20-30公里的1级左右的微震,估计这些微震同该断裂的活动有关。(2)琼州海峡断裂。琼州海峡断裂是分割雷琼的一条地堑式构造,沉溺于海峡2050深的水下,全长约80公里,走向东西,倾向南。据近年测震记录,该断裂带上时有小震发生,其中1985320使徐闻县产生强震感的3.2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活动断裂带中。

北西向断裂   湛江境内最主要的是东山——雅塘断裂和杨家——石峁岭断裂。(1)东山——雅塘断裂。从郊区东海岛,经湖光、遂城西侧,至雅塘、铺岭。在与其他断裂交汇处,形成应力易于集中的地段,是市内一条孕震构造。历史上在这条断裂带上曾发生过地震3次,最大4级;1980730发生2次,震中在湛江市,震级2.4级。(2)杨家——石峁岭断裂。北起海康县杨家,经徐闻石峁岭至博赊港没入琼州海峡。在这个断裂带上,曾记录到小震6次,最大3.0级,即19751221发生在曲界的有感地震。

(三)地震危险区段

廉江——安铺地区  该地区是廉江——信宜断裂通过,并与廉江——阳江断裂带、遂溪断裂相交汇复合,而且被东山——雅塘断裂截接的地区。由于三组断裂相互作用,无论历史上还是现代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比较高,当前这几组断裂仍未停息,地震危险依然存在。

湛江市区  市区是粤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开放的港口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地震的社会影响大,而且位于吴川——四会断裂、遂溪断裂、东山——雅塘断裂交汇的三角地带,新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历史及现代都曾发生过地震:湛江港湾海域于1611年发生过6.2级强震,为重点地震监测和保卫的地区。

流沙港地区  徐闻至流沙港沿岸近年时有小震及有感地震发生,是吴川——四会断裂带中的淡水——流沙港断裂通过的地带,近侧有杨家——石峁岭断裂及琼州海峡断裂通过,深部构造与琼北沟通,新构造运动反差大,是雷琼断裂陷盆地的中心部位,是地震发生的敏感区段之一。

(四)地震烈度

湛江市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烈度67度的中强震。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有感地震震源浅、震感强,即具有震级虽小,但震感大,破坏性也大的特点,相邻的琼北震区、灵山震区、阳江震区的强震,由于地域上邻近和活动性孕震构造体系互相连通的原因,史料记载也证实对市境内产生过烈度达7度的破坏。1985年国家地震局经过严格论证,确定本市徐闻县南部从锦和——下桥——西连一线以南为7度区。

二、市境地震发生状况

(一)历史地震

1949年以前发生的地震称为历史地震。据记载,湛江市对历史地震的记录始于1356年,从13561949年约600年间,湛江市境内共发生过有感地震64次,其中5.0级地震2次,44.7级地震8次,33.5级地震54次。

1)廉江县历史上共发生过有感地震32次,最大5.0级,破坏烈度6度,次数占全市有感地震总数的50%,强度居全市之首。

2)吴川县历史上共发生过地震13次,其中4.01次,3.03.5级的12次。频度、强度仅次于廉江县。

3)海康县历史上共发生过地震11次。其中4.0级地震1次,3.03.510次。

4)徐闻县历史上共发生过3次地震,最大的为4.0级。

5)遂溪县历史上发生过2次地震,属3.5级左右的有感地震。

6)本市区历史上共发生地震3次,其中4.0级以上的2次(一次发生于1921910,另1次发生于1935年),3.0级地震1次。

(二)现代地震

1949年后采用测震仪器记录到的地震称为现代地震。其中1950年至1970年湛江市还未建立地震台,地震资料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据记载,这20年间本市未发生过有感地震。19711990年期间,在本市境内发生地震共137次,平均每年10次,其中有感地震6次。包括:徐闻曲界地震(197512213.0级);廉江安铺地震(1976846左右,3.4级,震中烈度5度。);廉江吉水地震(1977111920:40,2.8级);流沙湾地震(19827311062.6级);徐闻东南海域地震(198532015073.2级);北部湾海域地震(19881110900在广西东兴附近北部湾海域40公里处发生5.1级地震、1995年元旦前后发生在北部湾的6.16.2级地震、 2008年1月31我市雷州湾近海发生3.0级地震。全市54区均有震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