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灯石板街:千年景依然

 苏迷 2012-12-24
千灯石板街呈南北走向,长达1.5公里,由宽50厘米、均长2米的2072块石板铺设而成。老街始于南宋,明清时修缮延伸,到民国三年又重新整理修缮,形成了如今0.34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千灯石板街是目前华东地区跨度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石板街,堪称一绝。

  当一座城市高速发展、风景变迁之时,在这个城市的某处地方某个角落,总有一些风景百年如一日,维持着最初的简单质朴模样,比如千灯的石板街。

  站在千灯石板街上往南望去,静静的小巷里,青石板一块一块地沿灰色的廊檐伸延,隐约地还能听到石板底下的水声,感受人在石上走,水在脚下流的水乡神韵。虽然已经走过几个朝代,然而,千灯石板街却不觉得苍老,在现代文明的构筑中反而让人有一种回归的意味,清幽、古朴、自然,引人遐思。

  悠长老街 延绵三华里

  “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千灯,最让人流连的要属延绵三华里的石板街了。悠长的小巷两侧房屋挑檐而出,小楼相依;脚下,2072块长长短短的花岗岩石板一块并着一块,一眼望不到头。

  始建于南宋时期的石板街是目前华东地区跨度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石板街,从北街永福桥至南街种福桥,老街贯穿南北整个古镇。老街两边的房屋也是户对户、窗对窗,使街面上原本不多的空间成了一条狭狭长长的天缝……

  千灯古镇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千年流淌的尚书浦滋养了临河而居的一代代千灯人。“以前尚书浦两侧都是街市。”不过据传说,原先的街,有的用石块铺垫,有的用砖块铺筑,断断续续,难免一脚高、一脚低,行走不便,尤其是下雨天,各家宅院排水,屋檐落水,冲到街上,积水成潭,一不留神,泥浆四溅,行人叫苦不迭。乡里贤达曾不止一次修过部分街段,特别是在明清时,老街曾被延伸修缮,但未能南北贯通。民国三年,在一位姓方的绅士倡议下,千灯重金聘请上海青浦朱家角筑路名匠设计、施工。据说,当时修石板街不仅得到了居住在南街蒋泾桥堍的顾炎武十二世孙顾子玉和位处北街永福桥堍的碾米厂老板的资助,镇上的商家、居民也都纷纷捐资。

  “先开挖街面,用青砖砌筑下水道,与沿街店宅的‘阴沟’一一贯通,然后铺上花岗岩条石,修凿平整。每隔一段,修建一共用河滩,滩弄下设泄水道,滩头修筑石阶,既方便排水,也方面居民使用。于是,石板街就构成了古镇完整的街道和排水系统,沿用迄今,已近百年。”千灯人顾雨时在《千灯纪韵》中详细记录了石板街的构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古镇因尚书浦的拓宽遭遇部分毁损,然而这条明清石板街依然完好。”千灯镇建管所所长潘峰是个地道的千灯人,他在向记者介绍石板街千百年沧桑时,对石板街能保存如此完好感到庆幸。

  繁华老街 显“淞南首镇”气派

  千灯古镇的大部分民居依河而筑,居民临水而居,保持着明清时期“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古镇区现存古河埠200多个,从功能上分有公共大码头、南货及染坊码头、独家河滩等,从形式上分为双面内八字、外八字、楼下式、背弄式等。各具特色的民居和花岗岩筑成的河埠,保持了水乡古镇的原始风貌。

  石板街两侧的房子多为二层楼古建筑,主要是前店后宅。昔日望门大宅的古建筑群,占古镇现存老房子的80%——千灯石板街历来有“南顾、中余、北叶”三大户构成之说,整条街呈现的是一片繁华的商业景象——7座建于明清时期的石拱桥将水、路、宅融合为一。即便是在今天,游客从许多庭院深深的优雅建筑中感受到这座“淞南首镇”的繁华与气派。

  “立三堂”就是余氏的家宅,前典当、后住宅——前后三进六幢楼房,相互穿通,呈“亚”字形走马楼,为典型的徽派建筑艺术。据《淞南志》记载,徽商余爱山,约于明代万历末年自安徽休宁县翻山越岭,来到千灯吴家桥开设山货茶杂店。余氏小店生意兴隆,长年累月后,余爱山成了腰缠万贯的富商。余爱山儿子余尚德继承父业,将大笔资金投到千灯镇北市,建起了四进“亚”字形走马楼,取名“立三堂”,一方面继续经营茶杂商务,另外开设了在千灯方圆数十里内唯一的典当铺。从此余家财力雄厚,人丁兴旺。如今,在这个当时江南最大的当铺里,依然可以领略到当年富庶古镇的财气。

  北街的热闹处处凸显出古镇的活力生气,茶楼酒肆鳞次栉比,前店后坊比比皆是;叮当的匠作、飘香的糕店、怡人的茶楼……使悠悠石板街充满着一派繁华景象。临街赏景时,可以听到江南丝竹和昆曲雅韵的声声入耳,循声寻访才知那里是昆曲创始人顾坚纪念馆。众多的古桥卧波映照出石板街小桥流水人家的几多风情。

  而在石板街的南街那端,则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故居——顾氏南宅“贻安堂”。在千灯由大户名宅构成的古建筑群中,南宅现存五进明清建筑,雕梁画栋、砖刻门楼十分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悠步走在这充满人文气息的南街,深深的小街石板依旧,较之北街,那里没有店铺的喧闹声,游人走在石板上静得让人听到富有音律的“咚咚”脚步声。站立街中央伸展双臂,两侧房屋几乎触手可摸;抬头仰望,天空成了狭窄的一缕绸线。于是,南街便有了“千灯一线天”的这个雅号。

  魅力老街 恬静如初

  2002年4月,千灯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吹响了大力发展古镇文化旅游的号角。古镇开始修缮古建筑,石板街上部分居民搬到政府安排的新房子里,更多人则早已习惯了老街的生活环境,留守着,造就了老街的原生态文化。

  今年71岁的周福元老人依然和老伴沈四珍生活在这条老街上。尽管儿子希望老人进城跟他们一起住,可他们不愿意离开这条石板街。上滩卧室,下滩厨房,在很多人看来极不方便的居住格局,老人们早已习惯,且充满感情。“这里空气好、环境好,虽然需要上滩、下滩跑,可是住着心情就是舒畅。”性格开朗的沈四珍笑着说。记者在沈四珍家门口看到了久违的马桶,过往游人则举起相机将其记录下来。原来,由于老街没有污水管道,这里的居民依然使用着马桶,每天由环卫工人统一清洗。

  在石板街的北街有这样一个剃头铺子:五六平米的小房间,斑驳的老墙,昏暗的空间里一张锈迹斑斑的老转椅,黑白电视机、木制沙发,简单而井然地摆放着。剃头师傅用传统的工具、传统的手艺给年长的千灯人刮刮胡子、剃剃头,闲话家长里短。这样的场景,古朴中带着温情。

  “改革开放初期,这条老街还很热闹,杂货店、点心店、豆腐店并排着,连镇上的供销社也在这里。不过随着镇区主干道的修筑,渐渐地这里开始冷清了。”老街上阿林糕店老板王建华对当年的热闹记忆犹新。今年56周岁的王建华出生在阿林糕店这栋小楼里,这里记录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石板街的变迁。1978年,王建华结婚了,和父母兄弟共同生活在拥挤的小楼里。2002年,王建华一家的生活随着政府对石板街两侧居民楼的修复开始改善,夫妇俩将小楼的一间门面出租,一间自己经营具有水乡风味特色的糕点,生活随着千灯旅游的日益红火渐渐富裕起来。在延福禅寺附近开着一家杂货店的老千灯人韩幼康告诉记者,前些年,老街有点破败,很多门面都关闭着。这几年,政府投资修缮,一间小门面的租金已从最初的每年500元上升到1万元,有的门面甚至高达3万元,居住在石板街上的居民们生活日益改善。

  “我们在保护石板街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江南水乡原汁原味的小巷风貌。”分管旅游的千灯镇党委副书记顾菊明说。正是在这样的开发理念下,石板街两侧的店铺依旧,却恬静如初,让来往游客多了一份感动。

  来源:昆山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