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如何阅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或归纳人物形象? 根据文章开头或结尾以及每一段开头或结尾的关键性语句提示,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 从对人物的各种描写及人物所参与事件性质中分析,并结合中心推测。或充分利用文章中已出现的有关人物品质精神词语。 ②如何分析文章,抓出文章中心? 从题目、事件性质、首尾的抒情议论性文字中揣摩,也可以结合所给材料或题干,答时求同存异。 ③如何落实字音字形的掌握? 平时多读多写,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增加知识积累。另做过题目中出现的一定多写记牢。 ④如何解答“标题含义”? 浅层:在文章中具体指什么;深层:指向文章中心。 ⑤如何解答“标题作用”? 概括内容加揭示中心,如果题目是线索或运用了什么写法等,也要写出。 ⑥如何解答圈注题(即如何分析加点或划线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先解词,此词形象写出了什么,表现或表达出了什么。 ⑦如何解答语句赏析题(即划线句对人物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又有怎样的作用)? 通过对某一人物的什么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表达或表现出什么。 ⑧如何理解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或中间的划线句的作用? 内容上写出了什么。 文章中间的句子结构上一般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为某一内容做补充交代,为下文某一情节作铺垫;开头的语句结构上统领全文;结尾的语句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突出中心。首尾同时出现时首尾呼应。 ⑨如何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如何理解插叙作用? 写出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烘托出人物怎样的心情、为下文什么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中心得到强化。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⑩如何理解不同人称的表达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线索人物,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强化中心;增强故事真实性。 第二人称“你”“你们”:便于直接抒情,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距离。 第三人称“他”“他们”:便于客观全面地叙写。 如何进行情景描写(人物心理描写、情节补充描写、评价感悟描写)? 人物心理描写: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结合上下文具体情境,设身处地把自己假设成文中人物,具体细致描写。 情节补充描写:要合情合理,可适当地联想想象,不可过度夸张或虚假,回答时最好模仿文章的语言风格。 评价感悟描写:对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作总结,或对事件性质写出感悟。 如何进行语句仿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