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日晚,在安昌大酒店正式拜吉老为师。见证人员:姚兄,李兄,钱兄,光光三口,建良三口等。第二天正式开始第一节课。 我决定将师傅教的一切记录下来,其中增加了自己的理解,不尽正确,希望将来经过师傅过目后能整理成册! 只要你有诚心,恒心,毅力我可以收你(为徒),但是要学成太极内功确实很难,非三年五载(可能日子更长)是不可能得到其中之奥秘。 以前收徒不收学费,徒弟都跑光了。。。希望你能坚持! 按我的做,三年可以入门。 太极功夫,自己学不会,非得有师傅不可。 你到我这里来学,就学一个字:松!要放松,放松,再放松! 什么叫水到渠成?就是100米的渠你挖了99米,感觉都是一样的,只有最后一米才不同。希望你不要在99米的时候放弃,你看不到自己挖了多长,但老师看得到的。 开始主要是走步,其次做云手,单推手,适当打拳。 开始一周来两次,动作做准确后,每周来一次。 我就那么几句话,但你得反复的听,每次听都要有新的感受。 自己不练到一定程度,有些话是体会不到真谛的。 如果有一天你听我说完后,”哦……“的一声,说明你进了一大步。 走步:左脚松一下,沉一下,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幅度不要太大;上身正直,向右转正;左脚再松沉一下,重心慢慢移到右脚,尽量下蹲,膝盖前探,可以过脚趾;右脚松沉一下,左脚向左前方跨一步,幅度不要太大;上身正直,向左转正;右脚再松沉一下,重心慢慢移到左脚,尽量下蹲,膝盖前探,可以过脚趾;左脚松一下,沉一下,右脚向右前方跨一步。。。。脚掌贴地,全身放松!放松!再放松! 云手:两脚与肩同宽,胯以上要完整,左右转动,脚掌贴地,重心正中不移动。手自然放松做云手状,幅度要小,要以腰胯带动,胯停手即停。 单推手:两人对练,动作要慢,手不动,放松,胯腰后座转动,将手向侧面带出。 打拳:全身放松,特别是手要放松,以腰胯运动为主。
师傅要求走步沉一点,结果走得一点没味道,全身肌肉僵硬。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自己还没有放松,没有松透。 给你一点力,你马上顶出来,所以用力的习惯是很难放下的;同样,要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也是很困难的。这是学太极内功必须改变的两个方面。 今天有一种感觉,当和对手接住的时候,无论肌肉紧张还是放松,都可以通过腰背部的一松一沉,把对方的力传到脚底,所以松也是紧张,紧张也可以松,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 更多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力在肩膀断了,有时在腰部断了,要停下来想一下才能把力从脚底发出来。 钱兄说他现在服了,我说好啊,不服永远学不出! 19日,钱兄我已经推不动他了。 现在的问题是,跨步时人要浮上来。 金兄被师傅点通了,师傅要他不断的找人去体会;其他师兄我想也快了,只需把最后那把赌赛的草蓬挖了也就豁然贯通了。 我说师傅啊,两高手相遇,怎么才能赢呢?总结师傅的意思:谁想赢,谁就输! 腰部凹进,就是突臀。 师傅说,陈昌兴的缺点就是不挺拔,有点“猴”。 思想对了后,功夫是练出来的! 时刻记住,要松,要沉! 走路慢跑的时候也想着股骨与盆骨结合处要灵活,腰部,肩部肌肉要放松。 呼气时要沉到腹部。(郑曼青) 打太极就是要扔掉一些东西,是减法。(祝大彤) 意念即是力量,或者说意念就是力量的灵魂,意念可以在一瞬间将力从脚底传到指尖。 每个人的先天能量都是惊人的,只是我们舍不得放下后天得来的自认为有用的东西。 把腰鼓起来,松下去,收臀。 右脚的承受力比左脚好,不过今天感觉左脚有点进步了。 今天能经常记起塌腰,把腰松的饱满一点,但感觉背有点驼了。 今天让对方推,随着力的慢慢增加,发觉无法把对方的力传到脚底,力在腰部断掉马上就倒。 师兄们都说,关键是基本功,走步,走步……酸了就停,休息一会继续,有点“汗”! 发觉曹树伟的神韵与师傅的很像,最明显的感觉是,他们的动作都像是骨头在动,有点像变形金刚。 似乎看到一点什么,但又体会不到,总有一样东西,即使有所感悟,但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探个究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