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满18载。回头看,全民健保世界里,有多少幸福快乐?保障就医权利 缩小贫富差距
先从民众说起。全民健保开办第一个月,不满意民众多达六成,满意度只有两成,如今健保却是台湾最受欢迎的公共政策,满意度超过八成。
全民健保所以受民众欢迎,不只因为保障就医权利,更大幅降低医疗财务灾难的威胁。假如没有实施健保,估计台湾每年将有10%以上的家庭发生医疗财务灾难,但现况却低於3%,足以媲美社会福利国家。
对低收入家庭,全民健保的保障尤其重要。以最穷的20%家庭为例,每年免於发生医疗财务灾难的受惠家庭,估计超过三分之一。所以与规画时预期一样,健保对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很有贡献。以2010年为例,如果没有健保的社会移转支出,最富20%家庭与最穷20%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所得比值,将由6.2倍增加为6.8倍。
医疗费用申报 差距也变小
医界的贫富差距如何?由於没有公开的医师所得资料可以分析,只能利用健保医疗费用申报资料了解一些端倪。必须注意的是∶任何阐释都要谨记,医疗院所向中央健保局所申报的医疗费用,包含经营成本,且不是所有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或会申报。此外,医疗费用申报点数不等於核付金额;一般而言,每一点点值常介於1.0元与0.9元之间。
根据私立诊所申报资料,从2000年到2010年,申报最多20%医师与申报最少20%医师的医疗费用点数比值∶西医师由31.7倍下降为21.4倍;中医师由9.6倍降为6.8倍;牙医师由8.5倍降为7.3倍。换句话说,在全民健保世界里,诊所医师的医疗费用申报差距,也有明显缩小的趋势。至於医院医师,虽然人数更多,但资料付之阙如。
医病关系恶化 影响医界满意度
医疗费用申报差距缩小了,但医界对全民健保的满意度,似乎未特别提高。事实上,当年行政院经建会规画全民健保时,还有六成医师期待早日实施,但开办一年後,医师满意度却下滑至二成,与当时正在爬升的民众满意度成强烈对比。
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医界对全民健保的满意度,其中包括∶健保制度对医疗行为及费用申报的规范,医病关系恶化和医疗纠纷增加,以及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有关健保制度的规范,在公劳农保时代即有,不同的是∶全民健保实施後,因自费病人大幅减少,医疗院所对健保行政措施或费用支付标准有所不满时,无法个别再利用自由订价的管道纾解压力。当年农保全面试办後,南投县医师罢诊事件,可说是个先例。
其次,全民健保制度下的病人,也不再是从前单纯的医师的自费病人。虽医疗资讯不对等关系依然存在,但在医疗人权加持下,医师应如何与病人平等相待,不只医师不习惯,病人也不易拿捏。更何况,还有少数不肖医疗院所违规牟利,在大众媒体密集报导下,深深伤害医师形象和医病关系,而医疗纠纷也不断增加。
医疗市场竞争大 薪情好不了
但是,最具结构性的挑战,则来自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以2000年至2010年为例,虽然期间全国医疗保健支出的名目增加率为54%,但扣除通货膨胀,实质增加率只有23%。同一时期,全国执业医师人数增加32%,显著高於实质医疗保健支出,自然平均每名医师所得成长率更低。
分析私立西医诊所申报资料,可以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平均每名医师的申报点数由610万增加为660万,名目成长率只有8.2%。这样的薪情,大多数开业医师怎麽会觉得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呢?至於医院医师,虽然没有实证资料,相信也有属於他们自己的辛酸故事!
大环境不佳 期待明天会更好
但是薪水倒退噜的,不只是医师而已!根据家庭收支调查资料,2000年到2010年,台湾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甚至由89.1万元降为88.9万元。大环境不景气下,全国医疗保健支出要大幅成长,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提高健保费率或增收补充保费,更是吃力不讨好。一年又到尽头,能做甚麽?就虔诚许个愿吧!
希望明年台湾的经济成长好一点,贫富差距少一点,大家幸福快乐多一点。
(本文作者江东亮,为台大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