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遥:做事、做人、做教师

 无名小兵 2012-12-25

 

做事、做人、做教师

中北大学附属中学 张志遥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说实话,今天我讲的这个题目是很难讲的。从我自己的经历、经验上来看,讲这个题目似乎早了一些、年轻了一些,但是,我总觉得这些内容对我们当好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讲这些内容又是非常必要的。确定了这个题目后,我有些诚惶诚恐的感觉,惟恐讲的内容让大家失望,于是我上网查资料,阅读有关书籍,结合自己二十年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进行了归纳整理,通过 校本教研这个平台展现给大家,希望能达到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的目的。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误解,是不是我本人在做事、做人、做教师方面就做的非常好了呢?不是的。事实上在这三个方面我还要向在座的许多同志学习;我讲的这些内容,也许我永远也达不到,也许是我一生的追求。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会一步步地靠近它的,就会有进步有提高的。

    一、做人与细节

    已记不起来在什么时候看到过一篇文章, 说的是有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留学期间乘公交车时曾无意识地逃过两次票。该生学习非常出色,一直想在德国有所发展,他毕业后去了许多公司应聘均被拒绝。后来,他又到欧洲各国去找工作,也都无功而返。最后,他来到一家荷兰公司应聘,主考官是位华人,经过层层选拔,他进入了最后一轮,主考官先让他回去等通知。十天后,他被告知公司录用了别人。这位留学生非常伤心,不知自己到底差在那里,于是,他找到主考官想问个明白,华人主考官对他说:“年轻人,你在德国有两次逃票的记录,不但我们公司不能用你,恐怕你在欧洲都很难找到工作,还是回国吧!”留学生这时才入梦初醒,悔不当初。 一件小事,一个细节破坏掉了一个人在德国、甚至在欧洲发展的大好前程。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能在二十多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因为这个细节,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主设计师的好感。罗廖夫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自己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他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成功从脱鞋开始。脱鞋虽然是小事,但小事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敬业精神。这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

    刘备曾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处入手。所以古语才有“ 家门不扫,何以扫天下” 之说。有些人整天地琢磨干大事业,办大事,不鸣则已,一鸣则要惊人,不仅浪费了许多时光,到头来也是一事无成。 与其好高鹜远,不如尽力琢磨做细节、做小事,细节搞明白了,小事也能做大,事做大了,人自然也就成功了。

    可以说,做事先做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做人是一门大学问,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的细节,那么,他的最终结局肯定是失败。 做人还是一门艺术,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做人应该注重细节,关注细节这个道理。

    我们常听到有人感慨说: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的确,如何做人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所面对的难题。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因为不会做人,最终导致失败。但是,也有一些会做人、善于做人的人,处理好了各种细节问题,从而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也促进了自己事业的发展。

    做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 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以及自己和自然的关系。 就是因为每一个关系都涉及到了我们自己,所以学会做人就要从自身开始,尤其是要从掌握做人的最根本的细节和要求。

    这些做人的细节和要求包括: 做人必须给自己准确定位,要学会选择和放弃,要懂得付出才有收获,应该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做人要有信心,要做一个热忱工作的人,要及时反省和调整自己,要懂得知足,应该做乐于助人的人,做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人还要培养一些良好的性格,要不断修身养性, 等等。

    二、做最好的自己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曾经风光一时的澳柯玛空调在做广告宣传时这样说。“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 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既然我们当了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们当然选择后者!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呢?我们就要多想孩子们的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多相处,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我们了。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你能不高兴吗?对于令人“头疼的”学生,我们应该换一种眼光看这些让人头疼的学生,我们便不再头疼了。换一种什么眼光呢?那就是“科研”的眼光。我们要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集体建设、“后进生”的转化、早恋问题、考试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头疼的孩子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 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欢乐。

    “做最好的自己”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做一个“最好的教师”,就是要: 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只要我们的心和学生的心紧紧地贴再一起,只要我们人格的丰碑深深地铸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就无往而不胜! 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们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们可以和自己比呀! 我们今天的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们今天的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们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们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们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们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们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们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们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们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做“最好的教师”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直到我们教育生涯的终点。

    三、老师,你的知能到位了吗?

    路易斯 .康说: “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的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 ——学校是为了留住“高人”而产生的,这个“高人”就是教师,今天的高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高素质呢?

    新的课改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 理想的教师,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

    理想的教师应该具有专门知识,包括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应该具有特殊技能,即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实施、评价的能力;应该具有职业情意,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品质。

    老师,你的知识到位了吗?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过这样的例子: 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历史老师在上课,听课的教师完全被抓住了、入迷了,课后有人请教这位名师这节课准备了多久?他回答说:“为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 15分钟。” 理想的教师一辈子都在积淀知识,更新他的知识结构。

    夏 尊谈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李叔同时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老师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夏 尊先生所欣赏的正是李叔同所拥有的背景性知识。所谓 背景性知识就是其学科以外的相关知识。

   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也可称之为学科性的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如语文、数学、英语知识等。它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就之间并不存在着统计上的直接相关性,也就是说丰富的学科性知识并不是成为有魅力的教师的惟一条件。但是 优秀的教师都是自觉地充实更新自己的本体性知识,关心它们的最新发展动态的。 例如,语文老师关注语用学及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关注当代作家的新作品,数学教师关注数学建模等等。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这种知识一般是动态性的,也是目前教师所缺乏的。所谓教育或教学,从通常的意义上来讲,就是教师将知识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教给他们。“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生动活泼”要求的就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因此条件性是保障教师成功的前提条件。 教师对条件性知识的掌握一方面同本体性知识一样,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去把握和领会。

    一位非常优秀的外国教师的教学事例很有趣。

    这位外国教师是一所学校夏令营聘请的美国教师斯告特。“洋孔子”是他的绰号。有一次他来上课,教室里人声鼎沸,不少学生在说话。“洋孔子”走上讲台,一句话也不说,只从西服兜里掏出一张相片,让大家看.相片上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他讲“ This is my a daughter”(这是我的一个女儿)。讲完这句话,学生们开始安静,不少学生把目光集中在相片上。这时斯告特又把手伸进西服兜里,掏出第二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个三四岁的女孩。“This is my second daughter”(这是我的第二个女儿)。此时学生们爆发出一阵笑声,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大家好奇地将两张相片进行比较。此刻,只见斯告特再次把手伸进兜里,但半天他也没往外掏。

    全班同学把目光全都集中在斯告特那只掏兜的手上,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他仍然是那么安安静静、斯斯文文地慢慢掏出一张年纪更小的小孩相片。这回没等他讲话,早有同学们用英语喊了起来“ This is my third daughter”(这是我的第三个女儿)。斯告特轻轻地讲:“很好!你们讲的英语单词发音和语法都正确,但内容讲错了,这不是我的女儿。”大家哄堂大笑,斯告特平静地、不露声色地指着第一、第二张相片讲“这是我的女儿”,再指着第三张相片讲“ 这是我的儿子”。他话音未落,全班大笑了起来。课堂气氛轻松而愉快。

    斯告特掏出三张相片仅仅用了三分多钟时间,但他连续三次介绍了同一个重要句型,并且变换了代词和人称。这实际上是一次相当精彩的句型示范教学活动。

    “洋孔子”所出示的相片完全是真实的,同时又是为教学服务的。他制造的英文教学的语言情境也是精彩的、恰到好处的。他既介绍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又示范讲解了重要的英语句型。斯告特的条件性知识运用自然,恰到好处。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指的是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堂情境时所具有的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它更多地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教师教学经验的累积,实践性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教师第一次走进一个新的班级上课,大家知道,这个时候无论老师还是学生,由于是第一次见面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感,此时实践性知识便会发生作用。一位很有经验的老教授是这样走进教室的: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这位老教授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错了。”就在大家惊愕之际,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笑眯眯地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说说,该怎样问候呀?”同学们立刻省悟过来,齐声道:“师爷好——”

    就这样,那种因师生初次见面而产生的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这就是实践性知识的用处。

    教师,你的技能到位了吗? 教师的技能,就是教师的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实施、评价能力。 课程的开发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要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来选择一定的课程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组织;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但是,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合理地进行课程的改造。正如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所说,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探究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作品,而不是专家们给予的仅供教师忠实执行的范本。

    教师的实践智慧作为教师整体的直觉认识,是内隐的,但在教学活动中会有所反映:就教学过程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对知识传授的超越。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而是用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对世事的洞见,用饱满的激情、活跃的灵魂去影响学生;就教学方法而言,实践智慧表现为一种教学机智,它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且恰当地行动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即席创作。

    一个法国老师上“人要有同情心”的课时,先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然后要求同学脱去外套,然后要求同学用一只手把衣服穿起来,然后再要求同学不要用手把衣服穿上,同学有的用嘴帮助其他同学穿上衣服。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一个基本看法:任何人在特定条件下,他都可能需要帮助、需要关心。教师又备了一些轮椅,要孩子们坐上轮椅去外面兜一圈。一出校门,孩子们心灵就受到震撼:只要经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主动帮助他们。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无论是作为残疾人还是作为健康人,都要有同情心。

    这个法国教师善于开发课程资源、就地取材,表现出很强的课程能力和智慧。

    教师的知识、技能的获得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读书,我以为是首要的。爱因斯坦说: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 一读教育经典,真正的经典永恒而平易;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视野;四读中学生写的和为中学生写的书,走进学生的心灵。

    不想读书,不肯读书,不屑读书,不仅述而不作,而且述而不读,此类情况在今天的教师队伍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一线教师经常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可以理解,但不能认同。 “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不是读书天。” 不想读书,四季都有理由。但教师是职业读书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实质所在。”

    教师应该成为大写的人,应该成就大事业,应该有大胸怀、大境界、大精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